守望系列之八:舞台梦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前情回顾
接龙小说《守望》  点击标题阅读
第一集:《杏花雨》(作者:孙燕)

第二集:《守望》(作者:张立志)

第三集:《青杏》(作者:杨传勇)

第四集:《杏殇》(作者:王弘)

第五集:《英子的秘密》(作者:林梢客)

第六集:《杏之恋》(作者:杨玉美)

第七集:《苦杏儿》(作者:安海燕)

接龙小说《守望7》之《苦杏儿》中说:杏怀孕,朱向阳在校长的帮助下“假跳湖”后,便没了音讯。原来,朱向阳被打成牛鬼蛇神后,市剧团“台柱子”的妻子余秀兰受其牵连,没了演戏的资格,孩子也被逐出了校园。为了孩子的前途,朱向阳和妻子商量解除婚姻关系。

如今,历经坎坷的一家终于团圆。已是市剧团主要演员的小女儿“燕儿”,高兴地把参加小戏艺术节的通知放到了朱向阳眼前,当耀眼的那两个字映入眼帘时,朱向阳就像触了电,双手不住地颤抖……

英子起了个大早,先给孩子做好了饭,又把院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个干干净净。然后,一头扎进了她的化妆间,洗脸梳头,打底施粉,描眼画眉。

门前的麻大湖,小荷露尖,芦苇展叶,燕子戏水。

英子划着一身彩妆的溜子,穿行在湖汊间,一会儿惊起飞鸟,一会儿又有鲤鱼跃起。

铿锵的锣鼓声,唤醒了沉静的麻大湖,湖心里搭起的戏台子上彩旗飘飘,生动逼真的彩绘与湖景融为一体,五颜六色的气球飘在空中,吸引着附近各县的游客翘首以待。

英子是湖区“船娘队”的队长。小戏艺术节的亮点,就是由“船娘队”唱着湖区新歌划着船由水路入场。为此,湖区各村推选出的这些利索俊俏、能演会唱的媳妇、姑娘们练了十几天,就盼着今天现场试装走台。她们觉得在大腕们面前,一定要拿出真本领,不能落下风。

英子这两天真是忙得两脚不沾地。

前两天,市剧团的名角——“燕儿”和演员们,为了演好新戏《寻亲》来到她家体验湖区生活。英子召集了一大帮子姐妹,和她们一起拧蒲团、拧蔢(蒲鞋,当地称蒲窝,蒲窝的连读音:蔢)、编蒲扇;给她们啦湖区的家长里短,又做了小鱼抹椒、酥鱼咸菜、红烧鲤鱼、水煎鲫鱼、红烧嘎牙、蒲芯炖鳝段、醋沏小鱼、西红柿炖泥鳅等湖区特色菜给她们吃。

演员们虽然走南闯北见识广,还真没吃到过原汁原味的湖区菜。饭桌上边吃边聊,打开话匣子的妇女们,有的说着男人孩子、炕头锅沿的事儿,有的显摆起了她们的“香港街”。“香港街”?演员们一下子来了兴趣,非要听一听它的来历。

这有啥?思想解放、赶时髦,就有了“香港街”呗!

“香港街”有十几里地长,灯红柳绿的穿过了连着的十几个村庄。这小清河旁的“一溜边河堐”,自古有通济河,上达济南,下通大海,货畅其流,人们见多识广,思想活络。村南的麻大湖,物产丰饶,景色好,养育出的俊男靓女如明星般出入街头巷尾,令外地人艳羡。改革开放前,许多地方穷得要饭,吃“救济粮”,湖区姑娘们却靠编织的手艺,鼓起了钱包。县城里最繁华的的百货大楼上,蝴蝶般飞来飞去的一定是湖区姑娘。赶时的料子、昂贵的脂粉也只有她们“赶鲜”来买。就算拿工资的城里姑娘遇到了湖滨妮儿,也得甘拜下风。

有了票子,想不时髦都办不到。刚刚开放,当农村姑娘们还穿方口鞋时,湖区姑娘已穿起了高跟鞋、低领装。描眉涂唇、穿裙烫发,十足的“洋味儿”沿街荡漾,就像到了香港。

美丽的风景关不住,域外吹来的风更让她们感到了世界的精彩和生活的浪漫。编织之余,节前饭后,路灯之下,成帮的姑娘们穿上时髦的新装,穿金戴银,略施脂粉往沿河路上一站一溜,嘻嘻哈哈间,不是说穿戴比身段,就是议论着哪个姑娘找了哪里的小伙,在哪里吃了饭,又在哪里照了相亲了嘴。最令她们惬意的还是捕捉到了吸引眼球的过路的帅哥美女,在你推我搡乱点鸳鸯谱的趣闹中,再品评一番。若有外地小伙单人独行,人多势众的姑娘们,更是肆无忌惮集体“放电”,直“电”得皮薄小伙腰酸腿麻,走路都变了形。

英子没听她们 “胡扯神啦”,更无心听她们捕风捉影的编排着“香港街” 上的风流韵事。只是躲在一旁向“燕儿”请教唱戏怎样用嗓,兰花指的动作要领,戏台上各种人物的台步怎样走,怎样用动作配合唱词等等。

有一天能登上舞台,是英子的梦。英子俊俏的模样,窈窕的身段,清泉般的嗓音,从小就受人瞩目和夸赞,都说她天生是个登台唱戏的好演员。可她没那个机会,更没那个勇气面对众人。一想到自己的身世,她就自惭形秽。直到开放的空气吹走了那些闲言碎语,她才有了自信。英子也真是有唱戏的那个天分,“燕儿”说一遍,英子就记在心里,不多一会儿,走台、亮相、人物的喜怒哀乐,英子就学得像模像样了。

不知不觉间,与大演员之间的距离感没有了。

“燕儿”向英子介绍了小戏艺术节上演出的《寻亲记》剧情,让英子没想到的是剧情竟然与自己的身世十分吻合。

母亲闺中便孕,生下自己送人后远嫁东北,独尝苦果。那个不知名的亲生父亲,虽有才华,但敢做不敢当,苟且偷生,至今不敢露面,却让自己担着“私孩子”的名声,承受屈辱。

“燕儿姐,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母亲,你是嫌弃她还是可怜她?是痛恨她还是理解她呢?”英子截住“燕儿”的话问道。

“燕儿”望着脸都变了颜色的英子,十分吃惊:“英子,你怎么了?”

“没怎么?我只是被剧中的人物和故事感动了,因为咱俩投缘,我才会这样问你?”

“英子,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儿女没有任何理由指责和嫌弃母亲,没有母亲我们连生命都没有,那还有权利说三道四呢?”

“我也这样想。可是......可是那个隐藏在背后的父亲呢?敢做为啥就不敢当呢?”

英子说着不觉流下了眼泪……

“好妹妹,你没做演员真是可惜了,咋说哭就哭了呢?”“燕儿”急忙给她擦泪。

“英子妹妹,看你急得,我还没有说完呐。那位父亲可不是无情无义之人,他在校长的帮助下假跳湖保住了性命,又远赴东北找他的女人。若不是上天有眼前妻相救,他早就没命了!”“燕儿”说到这里,也是满含热泪。

“英子妹,剧中的女儿是个懂事的孩子,她知道了前因后果,体谅到了父亲的遭遇,体谅到了父亲的难处,看到了父亲的担当,她们最终相认。孤苦的孩子有了父亲,也有了与她相亲的姐姐,难道你不为剧中的主人公高兴吗?”

英子点点头:“也对……”

屋里演员们和村姑村妇们品着湖区美味,嘻嘻哈哈地扯着年轻人敢爱敢恨的故事,只有几个爱打听事的村妇竖起耳朵,把“燕儿”和英子的对话听了个七七八八。

提前的预演,让英子这些“船娘”们心里有了底儿。

小戏艺术节,如期举行。震耳欲聋的礼炮声响过之后,依然是领导讲话,欢迎各地来宾,介绍当地经济亮点。电视台的记者们除了拍好现场画面,拍好领导,拍好来宾外,还要拍好开幕式的壮观场景和精彩的文艺演出。

今寐儿(今天)的演出就要上电视了!“船娘”们分外珍惜这个机会。

英子和她的“船娘”们,掏出随身携带的小镜子照了又照,一个个如天仙下凡。岸边的男人们被船上的美女迷得晕晕乎乎,又不敢傻愣愣地紧瞅细看。便以看船、观景为名,做贼似的偷看偷瞭。有那胆大被抓了现行的,就嬉笑着反驳:“你们没看俺吗?你们没看俺,咋知道俺看你了?”

说笑间,在悠扬喜庆的乐曲声中,文艺演出开始了。

主持人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朗诵着优美的抒情诗《麻大湖之春》。随着诗韵的荡漾,现场只有轻风拂面,人们陶醉在了麻大湖的美景之中。这时,主持人话锋一转,指向碧波荡漾的湖面:“各位来宾,各位朋友,看,我们的船娘来了!”

清脆嘹亮的歌曲经过设置在各处的音响,响彻湖区。由英子领唱的《麻大湖呀好风光》,传递着湖区的韵律,翻卷着秀丽的画卷。一袭红衣的“船娘”们光彩照人,动作灵巧地划着溜子来到人们面前,整个现场融人、景、歌和船为了一体,自然、流畅、潇洒、优美。

第一条船上的英子戴上了无线发射器,一边唱一边挥舞着竹篙撑船向前,“船娘“们摇橹划船亮出拿手绝技,欸乃声里,景色不断变化,船如移动的舞台。英子动作潇洒,嗓音嘹亮,扮相俊美,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湖面上,“船娘”队如同荷花仙子光彩照人,挥篙生竹林,红衣飘云霞,震撼了全场。

《寻亲记》是重头戏,那天英子丰富的情感流露,折服了“燕儿”。于是,在剧中“父女相逢”的片段里,“燕儿”给英子争取到了“小英”这个角色。

戏份不多,但却是全剧的“戏眼”,小英边哭边说,声泪俱下,令人动容。

“今天你来认女儿了。这之前的几十年,你干什么去了?你害的我娘远嫁东北,尝尽苦水!你让你的女儿背着‘私孩子’的名声,让人戳戳点点?你有担当吗?你有……”声声揪心,字字淌泪。

台下的观众,有的流泪,有的叹息,还有的高声叫骂:“连个畜类不如的东西,还认闺女,咋不找棵树碰杀!”这人一边发着感叹,还和身旁一位70岁左右的老年人交流着。

“是不如畜类呀!”老者满眼是泪,不断重复着这句话,离开了现场,沿着蛇形小道独自向麻大湖的深处走去。

他就是朱向阳。几十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心里诅咒自己,打探着女儿的消息。那天,女儿春燕说参加小戏艺术节,再一次让他想起了杏儿和他们的孩子。尽管已经知道英子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天天想着找一个时机与女儿相认,但台上的质问让他陷进了极度矛盾中:相认就好吗,相认就是给孩子幸福吗,相认那不是往孩子受伤的刀口上撒盐吗?

小戏艺术节落下帷幕,英子在全县也出了名,村里的“喇叭嫂”也忙活着串东家走西家,喳喳着她的最新消息:“听说了吗,英子和剧团那个叫“燕儿”的演员都是‘朱四眼’的闺女,那个“燕儿”的真名叫朱春燕,你们是没见呀,那个眼儿眉儿的,可像了。船娘队的人还看见人家姊妹相认,抱头痛哭了呢?要不还能让英子去演哪个角儿?看来,姐妹俩不恨‘朱四眼’那个风流爹了!”

老婆们的嘴比风还快。当天,“一溜边河堐”的角角落落里,就响起了交头接耳的“喳喳”声,这声音时高时低,生怕别人听见,又怕别人听不见埋没了这消息。

杏儿和英子自然也听到了这乍暖还寒的冷风声。

英子不后悔,因为她从小的梦想就是漂漂亮亮地站在台上唱歌,在台上跳舞。自卑的心理一直让她低头做人,做人下人。今天,终于登台扬眉吐气了。

实现了梦想,一切就坦然了。假如真有剧中人那样的事降临,假如那命运坎坷的亲生父亲站在自己面前,请求自己原谅,做儿女的又有什么疙瘩解不开呢?

杏儿的心里却乱成了一团麻。她盼望朱向阳还活着,能看一看他的女儿,但又担心真有那么一天朱向阳来认英子了,英子能接受吗?

未完待续
下集预告
接龙小说《守望》第九集《暗香》(作者:蔡慧)已完成创作,近期发布,敬请期待。

作者:杨光良,退休职工,博兴县董杨(杨家官庄)村人。原博兴县广播电台编辑、记者,连续十年获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上稿一等奖。曾任博兴镇文化站副站长,涉猎小说、散文、故事、小品、小戏、曲艺,有作品在报刊发表和市、县舞台演出并获奖。

杨光良先生作品欣赏

鲁北童趣:打“巧”打“翘”

鲁北往事:我娘曾是接生员

乡村风物①:甜酒棵

乡村风物②:金黄丝

乡村风物③:癞蛤蟆 癞蛤蟆草

乡村风物④:野西瓜头 灯笼棵 野葡萄

乡村风物⑤:地梢瓜

乡村风物⑥:猪草子芽

乡村风物⑦:再遇“写管帽”

乡村风物⑧:“家陈子蓑衣”

乡村风物⑨:土井子

乡村风物⑩:“山东三宝”之屎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