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词创作之炼气
一、炼气的本质;
诗中‘气’所谓诗中之‘气’偏向于气势、气质、是贯穿于整首诗的经络,是看似无形,却又可以真切体会到的,好的诗句,能将同样一件事描写的气势恢弘,引人遐想,能将诗人的豪气更佳呈现读者面前。曾明初洪武皇帝朱元璋曾出上句:风吹马尾千条线。当时还是皇太孙的朱允炆对下句:出句:风吹马尾千条线、对句:雨打羊毛一片膻。
而燕王朱棣却对出:
出句:风吹马尾千条线、对句:日照龙鳞万点金。
两者之间所对语句的气质决然不同、不难从中看出朱允炆的儒雅和中庸,朱棣的对句:日照龙鳞万点金。显然比、朱允炆的对句:雨打羊毛一片膻。更有王者之霸气。可见,由诗中之‘气‘可观其胸中之’气‘从某种意义上说、诗的气势,是诗的精神与灵魂。
借用古代阴阳学说;在炼气方面,、如果说豪放之气为(阳)那么婉约之气为(阴)一首好的婉约诗、能给读者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婉约含蓄之感。因此、格律诗不但要工于炼意、善于炼字,更要敢于炼气。无论是豪放之气还是婉约之气、都能使一首简单的诗变得耐人寻味。其实‘气‘也可以讲是一种感觉,一种境界,重要的是在诗文遣词造句上体现出这种境界、让读者真实感受到诗人所想表达的意境。
在古时,人们对格律诗的‘气’并没有专门提出,格律诗的艺术效果更多的是诗人由感而抒发出来。
豪放诗的作者往往是当时社会的统治阶级,文学精英阶层,或是怀才不遇的才子,他们所写之诗,或是抒发政治抱负、或是歌咏祖国的大好河山。
加之他们所处于年代大多是盛世王朝,这类人写出来的诗自然不用刻意强求,潜移默化中便己蕴含了一定的,豪气。
而婉约诗的作者或是平民阶层,或是人生受挫折之人,或是天生多愁善感之人,性格中藏有丝丝细腻。这部分人多数处于乱世或者颓世,他们所写的诗,多是描写爱情,或者是当时不能直言坦诉的事,字里行间便不自由主的婉约含蓄,含有一种柔婉之美。随着唐诗,宋词,元曲,的先后繁荣,发展现代,人们在遣词造句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对这两种,气‘的提炼和探讨瑜伽简便。在’炼气‘的写法上渐渐地无需追本溯源,而且可以因势力导即豪放之人也可以也可出婉约之作、婉约之人亦能作豪放之诗。
二、如何炼气
如果我们用现代汉语词汇格律诗中的、气‘换种说法,可以称之为;文风。
一个诗人的写作风格与他的生活阅历和性格特征是有密切相关的。
因而炼气也并非三两日就能有所成效。
一般在诗中精于炼气的。只有诗人在不断的创作中才能逐渐领悟出来。
炼气,虽然不能稳劲,但也并非无迹可寻,就像田里的庄稼,靠自然生长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如果我们人为给它施点养料,不但能够缩短它的生长周期,还能使它成长更加茂盛。那么,在格律诗的炼气方面有哪些养料哪?
①《酒》;酒能助诗性曹操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李白诗;《将进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翰诗;《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些千古佳作都与酒有关,历朝历代写酒的诗多如牛毛,那么诗人都对酒情有独钟呢?
其一:古语曰:酒后吐真言,人往往还原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而剥去人人情世故外衣,写出来的诗作品自然也是真情实感。
其二:古语曰:酒壮怂人胆、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大家都是怂人、 主要是为了说明醉酒后人进入潜意识状态、能激发些许潜能。武松打死猛虎,诗人醉酒后自然也就会写出洒脱不羁的豪放之诗。当然如果,酒入愁肠愁更愁。写出来的必然就是婉约凄悠的婉约诗。所以要多练笔,而且不会喝酒诗友在练笔同时酒也要多喝、如北京二锅头60度老白干,您喝了后诗兴一定大发。不妨尝试尝试。平时您喝二两这回您喝半斤。呵呵

诗是由一组组的字词组成的、诗的精要在于提炼精湛的字及上句虚下句实。例如;
又是一年将尽夜,【虚】
依然二里未归人。【实】
很显然下句用了【二】字。就少了点气质,若用【万】字。效果就不一样了。
又是一年将尽夜,【虚】
依然万里未归人。【实】
虽然一首七律56字,五律40字,七绝28字,五绝20字,但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律诗这种特殊载体发展到今、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语言财富,使得我们在表达同一意思的时候,用字遣词上有更多的选择。可以较多地选择,天、地、乾、坤、风、雨、雷、电、世间、天下、大江、长河、泰岳、只、仅、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千、万等等等等。这些或从大处着眼、或表程度的字和词、写出来的诗自然而然就显得大气而富有生机勃勃。如果:较多选用,凄惨、奈何、愁熬、空余、等等,表达无奈、无助、伤感,幽怨的词汇写出来是诗自然而然就会显得婉转而富有深情。
本文摘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更多诗词资料,尽在:诗词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