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考:相声世家“单口大王”刘宝瑞

相声考:相声世家“焦家门”之刘宝瑞

刘宝瑞,生于1915年,北京人,本名刘明光。

刘宝瑞家里是开轿子铺的,家境还可以。刘宝瑞绝对是相声的超级爱好者,打小就在北京天桥及东安市场一带的各个相声场子里流连忘返,听了好多名家大咖的相声段子,也见识过很多宗师级人物的相声本事。有资料说刘宝瑞九岁开始接触相声艺术,大概就是说这一时期的经历。

刘宝瑞特别喜爱张寿臣的相声,也曾向张寿臣学习请教过。正是这种喜爱,后来刘宝瑞才托人求到张寿臣处,并成功拜在张寿臣门下。这一周折,大师兄被常宝堃抢到了,刘宝瑞只能做二师兄了。在刘宝瑞拜师张寿臣之前,还跟着老艺人崇寿峰学过一段时间相声。

刘宝瑞拜师张寿臣,张寿臣为其取艺名刘立棠。刘宝瑞是张寿臣诸多弟子中年龄最大的,但绝对不是张寿臣的大弟子。在张寿臣心中,大弟子是常宝堃。的确,小蘑菇常宝堃可是红极一时相声艺人。刘宝瑞拜师时十三岁,大概是1928年。

刘宝瑞和师父年龄相差16岁;可能是在一众师兄弟中年龄最大,刘宝瑞和张寿臣师徒二人关系非常融洽,无话不谈,全没有师生间的拘谨,所以有人说刘宝瑞是张寿臣的“友徒”。在解放前师徒如父子,徒弟要对师父毕恭毕敬,甚至有些师父还要克扣徒弟,压榨徒弟。像刘宝瑞和张寿臣这样融洽的师徒关系,在古代传统师徒关系下,不多见。马三立大弟子阎笑儒比马三立还大一岁,两让人年纪大了,一起登上舞台时,马三立总是搀扶这徒弟阎笑儒。这师徒俩的融洽关系也是相声圈里不多见的。

和常宝堃比,刘宝瑞资质明显差了很多,用刘宝瑞徒弟寇庚儒的话说就是:“刘宝瑞先生五音不全,要论说学逗唱的话'短一门’。因为他唱不了,唱什么都跑调。别看他在相声表演里不唱,可分析这些唱段、讲戏的情节,都让观众觉得听他说比听唱还享受。”可能正是这种短板,刘宝瑞并不被张寿臣看好。好在,刘宝瑞相声表演技巧高超,能够熟练掌握声音节奏的变化,也能做到手眼身法完全统一,把“迟急顿挫”四个字掌握的炉火纯青。

张寿臣后来去了天津,刘宝瑞就跟随师父到了天津,这一年大概是1928年,刘宝瑞十四岁。在天津,刘宝瑞师徒和马三立、赵佩茹、李洁尘等在南市的连兴茶社相声大会演出,还到电台播音。连兴茶社是和北京的启明茶社、济南的晨光茶社齐名的三个茶社,不过,连兴茶社的历史更悠久,因为马氏相声历史更悠久。北京的启明茶社和济南的晨光茶社都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建立,启明茶社是常连安建立,属于常家,晨光茶社是李寿增和徒弟孙少林建立,孙家经营时间长。

刘宝瑞大概在天津待了四年,1932年起,刘宝瑞便和马三立搭档,一起到营口、烟台、青岛等地跑码头,当然,他俩是撂地演出。据说,在去烟台的轮船上,俩人身无分文,饿了两天,最后是马三立偷了两个烧饼,这才救了刘宝瑞一命。当然,这只是传说,当不得真。

抗战爆发后,京津一带形势急转直下,刘宝瑞这时候到了济南,直到1939年天津水灾过后,才回到天津。可是这个时候的天津,还处在混乱中,生活相当不容易。为了生存,刘宝瑞不间断地在各地跑码头,京津一带是常活动的地方,甚至还跑到了南京和上海。

1941年,刘宝瑞来到河南开封,在相国寺演出。这个时候张傻子张杰尧和他的徒弟及家人也在开封,于是就同台合作,一起演出。

1944年,而立之年的刘宝瑞约师父张寿臣同到济南,这次到济南并不是在晨光茶社演出,而是在晨光茶社的对过开了一个新的茶社,名曰“共乐茶社”。

同行是冤家,对门更是仇人。共乐茶社邀请了张寿臣、于世德、张立森、王长友、高桂清、来少如等,和晨光茶社展开了擂台赛。这就是有名的济南对垒。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共乐茶社这边是张寿臣和刘宝瑞为首,晨光茶社是李寿增和孙少林为首,而李寿增又是张寿臣的代拉师弟,两人关系非常好,可是,为啥闹到要刀对刀、枪对枪的地步?他们之间的争执,绝对是利益。相声圈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都是熟人,这样对垒势必伤了和气。阎笑儒也在邀请之列,两边人都熟悉,他夹在中间不好办,在待了两个月后,不辞而别回到了天津。

刘宝瑞在济南待了大概有三四个月就回到了北京,加入启明茶社,和郭荣起搭档,互为捧逗。在济南,刘宝瑞结识了高元钧。高元钧是山东快书高派的开创者,也是他把“武老二”定名为山东快书。高元钧和刘宝瑞还有一层关系:高元钧师父是常连安,常连安大公子常宝堃是刘宝瑞亲师兄;如此说来,高元钧也是刘宝瑞师兄。刘宝瑞和高元钧两人结成了捧逗搭档,一起到南京,在夫子庙撂地说相声。两人脾气相投,合作很愉快。高元钧给刘宝瑞量活,配合很默契。

后来,刘宝瑞和侯宝林、马季都搭过。也就是说,刘宝瑞最初并不是整单口的,而是说对口,有捧有逗。成了大家之后,才慢慢走上单口的路子。

1949年,刘宝瑞和赵月华结婚,这一年他已34岁了,他们的新家安在了南京。这一年,为生活所迫,刘宝瑞来到了香港,把相声这门艺术也带到了香港。据说,和刘宝瑞一起到香港演出的还有高元钧;他们在香港的演出很受欢迎,每天演十几场,挣钱不少,工作也非常辛苦。据说为了保持精气神,刘宝瑞吸上了大烟;高元钧知道后,将刘宝瑞臭骂一顿:“你这不是毁自己吗?你已是娶了妻子的人啦,你不为自己想,也得为家庭着想啊!这儿的买卖马上辞,咱挣的钱再多也不能呆了,必须戒烟!走!”后来刘宝瑞见了高元钧还道谢:“兄弟,你该早骂我啊!”解放前艺人抽大烟的不少,譬如李德钖、马桂元等。可惜,抽大烟是提神了,但也害了身体,糟蹋了钱财。马桂元29岁上就去世了。

建国后,刘宝瑞先是回到上海。1952年,中央广播说唱团邀请张寿臣加入,但张寿臣婉拒了,并推荐自己二弟子刘宝瑞替代他。正是张寿臣的推荐,刘宝瑞才得以加入中广说唱团,并定居北京。后来刘宝瑞频繁往返京津,是系统地向张寿臣学习单口相声。张寿臣艺术生涯后期改说单口,又是说评书。张寿臣的单口也很了得,是继万人迷李德钖之后的最好单口。《江湖丛谈》有记载:“单春难说,一个人的相声要把人逗乐了,实在是不容易。说单春成名的有已故的万人迷,现在的是张寿臣。”刘宝瑞、侯宝林、郭启儒、郭全宝被称为中广四老。

刘宝瑞被誉为相声圈的“单口大王”,他师父张寿臣是“笑话大王”;说实在的,刘宝瑞的单口和李德钖、张寿臣相比,并不见得高超,只是李德钖、张寿臣对口和单口比,也很了得,而刘宝瑞对口和单口比,对口不怎么好。刘宝瑞的单口很有特色,汲取了独角戏、评话、山东快书表现手法,对电影、话剧也有借鉴,融合各派长处,形成自己的风格:台风稳健潇洒、口风细腻传神。刘宝瑞的单口有多好?他徒弟寇庚儒说,“愣是把假的说成了真的”。

刘宝瑞即便成名了,但只要师父召唤,还得屁颠屁颠立马赶到师父身前。据说有一天下午,张寿臣从那天收音机中听到刘宝瑞的单口相声《日遭三险》。刚开始张寿臣还听得很高兴,可听着听着脸色就变了,以致于没等播完便关掉了收音机。待中广说唱团团长白凤鸣到天津看望他时,张寿臣余气未消地对白凤鸣说:“都知道宝瑞是我的徒弟,我的《三性人》(即《日遭三险》)是那么使吗!你回北京给宝瑞捎个信儿,让他得空儿来一趟,就说我生气了。”没过三天,刘宝瑞即风风火火地来到了天津,进门唤过师父后即解释说:“三叔(白凤鸣)捎的信儿,我昨天知道的。上次电台录《日遭三险》,录完以后,我觉得这块活没使好,告诉他们别放,他们不听还是放了,您别生气,我回去重录一遍。”

张寿臣见宝瑞来了,气也消了,说:“得了,先吃饭,吃完饭我从头到尾给你说。”

刘宝瑞文革中死于牛棚时,张寿臣得知刘宝瑞的死讯,直愣愣地望着墙壁,神情黯然……最爱的大徒弟常宝堃在他之前走了,二徒弟刘宝瑞也在他之前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无论如何都让人伤心伤神。

但刘宝瑞具体死因,一直是相声圈最大的谜团。

刘宝瑞去世这一年是1968年,这一年刘宝瑞53岁。刘宝瑞死后被草草掩埋,至今遍寻无果,只留衣冠冢葬于北京朝阳陵园。

刘宝瑞、马三立、赵佩茹三人合说的《扒马褂》可是流传最广的版本。

刘宝瑞生女刘娅娅,刘娅娅的儿子侯冠男生于1982年,也是相声演员。

刘宝瑞收徒十三人,有周文游(周德利)、寇庚儒(寇文儒)、邢文召(邢克召)、霍文龙(霍玉珑)、殷文硕(殷昊)、王文林(王惠林)、高洪顺、唐杰忠、张庭萱、曹中民、刘兵(刘炳隆)、皮树德、韩德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