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之地 | 函君 :张家大院百年风云史中(1)
【巴蜀之地】
文:函君
图源:堆糖
第十章
当时承本进京就职的时候正是同治皇帝载淳在位之即,为了使本部小说的内容更加详实完整,我们就来讲讲那位小皇帝载淳的情况。
清穆宗同治皇帝名载淳,爱新觉罗氏,咸丰六年(丙辰,1856年)三月廿三日生于紫禁城储秀宫,是清文宗咸丰皇帝的独子,母为懿嫔叶赫那拉氏,即慈禧皇太后。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皇帝临终前宣谕立为皇太子,十月初九,返京后即皇帝位,年号同治。咸丰十一年,咸丰帝死,传位于载淳。此时的载淳年仅6岁,便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幼儿突然被抛入复杂险恶的政治漩涡。因其年幼,咸丰帝临终前命赞襄政务王八大臣辅政。同时又赐“同道堂”印予载淳,“御赏”印予皇后钮祜禄氏,命用两印代替硃笔签发谕旨,以与八大臣互为牵制。
然而正是由于载淳年幼,为其生母慈禧太后提供了“垂帘听政”的契机。极具政治野心的慈禧太后联合被排挤在八大臣之外的恭亲王奕訢,发动宫廷政变,将辅政的八大臣革职幽禁、抄家斩首,于是大权落于慈禧太后与奕訢之手。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初九日,载淳登基后不久,慈禧与慈安两太后便携载淳在养心殿正式垂帘听政。从此载淳开始了他的傀儡皇帝生活。
在清朝“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下,同治朝先后彻底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云南农民起义、贵州苗民起义。而外国侵略势力由于二次鸦片战争所获实惠甚多,清政府在外交上又奉行姑息政策,国内外局势稍趋平和,这一时期被封建史家美化为“同治中兴”。实际上同治帝在此期间只是读书,并未参预任何军政。
同治十一年(1872年),载淳已17岁,两宫太后不得已交出权力,实行归政。但载淳的亲政仍难摆脱慈禧太后的干预。慈禧太后为了享乐,命同治帝修缮圆明园以供其居住,同治帝也想利用修复圆明园,让太后离宫居住这一办法摆脱太后干政。然而当时财政紧缺,圆明园又残毁严重,此策对国计民生极为不利,修复耗资甚巨,引起王公大臣多人反对,但此项工程竟然开工!同治帝亲政未及两年,就因病结束了短暂的一生,修复圆明园工程亦因其去世作罢,然而唯有此事是载淳在其皇帝生涯中参与过的决断。同治十三年(1874年),载淳染上天花,于十二月初五死于养心殿东暖阁,年仅19岁。谥继天开运中居正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宽毅皇帝。庙号穆宗。葬河北遵化清东陵之惠陵。
以上就是同治皇帝载淳一生的概括情况,而承本进京就职不过一年的光阴,载淳皇帝年纪轻轻就过世了,实在令人惋惜。
1875年清德宗,名爱新觉罗· 载湉(公元1871-1908年)即位,他是道光帝的第七子醇亲王奕寰的儿子,慈禧太后外甥。同治皇帝病死后继位。为清入关第九帝,在位34年,病死(另一说是被慈禧或袁世凯毒死),终年38岁。葬于崇陵(今河北省易县西50里)。
光绪帝载湉,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同治皇帝死后没有儿子,慈禧为了能名正言顺地把持朝政,亲自指定醇亲王的次子,也是自己妹妹的亲生子,年仅4岁的载湉继承皇位。
当时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鲁特氏已有身孕。慈禧担心阿鲁特氏日后如生下个儿子,将会威胁她的地位,便下令断绝阿鲁特氏的饮食。只得依靠母家送来的一些食物维持生命。阿鲁特氏暗暗写了一张纸条传到母家,问她父亲该怎么办。她父亲写到“皇后圣明”四个字,意思是别人都没有办法救你,只有你自己决定了。阿鲁特氏绝望,于公元1875年2月20日深夜三更时分吞金自杀。
对于慈禧的决定,许多大臣极力反对,御史吴可读更实行“尸谏”。他事先吞服了生鸦片,然后去见慈禧。他头也不磕,大声说:“你知道载湉并不是嫡派的继位人,所以选择他,只不过因为他是你妹妹的儿子,使你可以继续听政,掌握大权。臣下都反对你这样做。先皇(同治)的同胞兄弟溥伦亲王应该是皇位的继承人!今天我斗胆讲了这些话,你一定会用苦刑折磨我。可是我已经吞下了生鸦片,马上就要死了。我临死之前,一定要让你明白,你选择载湉继承先皇,实在为天下人所共恨!”说完,他就跑到同治墓前倒地死去。慈禧不为所动,于公元1874年12月乙亥日立载湉为皇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光绪”。
光绪继位后,由慈禧专权。至光绪16岁,慈禧"归政",但仍实掌大权。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岁次甲午,朝鲜发生东学党之乱,日本趁机进占汉城,击沉中国运兵船,并攻击驻牙山清军。七月一日中、日两国正式宣战,后清廷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史称为甲午战争。
讲述这段历史也是让我们的读者更多地了解一下清朝光绪刚执政时发生的历史大事,以便能对本文的故事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第十一章
我们把文章的重点还是转回到叙说承本在京就职期间是如何尽心尽职地工作。承本刚进京就职一年后,光绪帝才登基,那时光绪皇帝只有四岁,完全是个不懂事的幼儿,坐在殿上实在有些好笑,真正操纵宫内政权的就是那拉氏了,两宫太后“慈禧”,“慈安”即“垂帘听政”。
至光绪16岁,慈禧"归政",但仍实掌大权。承本就是在那个风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的。
下面我再简要介绍一下关于那拉氏的情况,她更是本文不可缺少的核心人物,承本所做的工作可以说就是围绕着那拉氏拓展开的。
慈禧生于1835年,死于1908年,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安徽徽宁池太广兵备道惠征之女。咸丰元年大选秀女,叶赫那拉氏中选,二年五月九日入宫,时年十八岁,封为兰贵人。四年十一月封那拉氏为懿嫔。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未时,叶赫那拉氏生穆宗同治。于储秀宫,第二天便晋封为懿妃。七年正月封为懿贵妃。咸丰帝驾崩,懿贵妃二十七岁,同治帝尊她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那拉氏平生喜怡情翰墨,学绘花卉,又学作擘窠大字,常书枢寿等字以赐内外大臣。又命挑选能书画之妇人入内供奉,为之代笔。有墨绘菊花萱草直幅。
慈禧垂帘听政以后,在宫内作威作福,享尽人间荣华富贵。单饮食就与众不同。慈禧在饮食方面有三大爱好。
一是爱饮花茶。慈禧饮茶成癖,而且特别讲究。她饮的茶不是经过火焙的茉莉或玫瑰,而是刚采摘的鲜花,搀入干茶里再泡入茶盅,所以饮起来既有茶香又有花香。泡茶用的水是当天从玉泉山运来的泉水。
慈禧饮茶用的杯子是用白玉制成的,茶托是金的。茶托上要放三个杯子,中间是茶,两边是花。当慈禧饮茶时,两位太监双手共捧茶托跪在慈禧面前,口呼:“老佛爷品茗了!”慈禧这才饮用。
二是爱吃金色鲤鱼。吃时必须有两名宫女三次净手后将鱼肉一块一块摘净刺儿,送入她的口中。有一回一名宫女由于疏忽,鱼肉中有个小刺儿没剔净便送入她口中。她顿时一紧张,急忙往外卡,终于将鱼刺吐出来。此时惊动了李莲英,他大骂宫女对老佛爷不忠,有意陷害。在慈禧的旨意下,立即赐这名宫女自缢而死。
三是爱吃臭豆腐。安徽举子王致和官运不通,屡试不中。后来就做臭豆腐买卖。有一次慈禧吃王致和的臭豆腐,觉得非常可口,于是天天要吃。到了清末,王致和的臭豆腐竟成了慈禧的御膳珍品。每顿饭都离不了。而且必须是当天从“王致和南酱园”买来的。但有时去晚了买不到新的,太监们就只好用剩下的。为人狡诈的慈禧为了考验侍候她的人,有一次在进膳时,把一粒花椒暗藏在臭豆腐中。到第二天进膳时,她发现那粒花椒还在,于是就严厉处罚了主管太监。从此太监们只好到“王致和南酱园”求方便,以保证不误“上用”。
承本来自湖南,湘菜在全国闻名,他自小在母亲身边受到母亲的熏陶,母亲就是一名烹饪高手,每次家中有贵客上门,母亲都要亲自下厨为客人烹饪几道家常好菜。所以承本在学习的休闲时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看母亲做美味的家肴。他最喜欢吃的就是母亲为家人做的各类鱼菜。因为张家湾处于澧水沿岸一带,河里的鱼儿很多,撒网打鱼的人时常活跃在澧水河中。本来他家就是当地的大户,自然不愁每顿都有鱼肉品尝。母亲美珊出生名门,什么样的湘菜没吃过啊,既是大家闺秀,又是“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一位好母亲!在几个孩子们的心中,母亲就是全能高手,没有什么能难得住她的。
加之位于中南腹地的湖南,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丰富的水产资源使湖南逐渐形成完整的湘菜系统。湘菜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湘西山区三大地方风味组合而成。湘江流域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形成湖南菜的代表,它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品种繁多,特点是口味干辣,注重香鲜、酸辣、软嫩。烹调方法以煨、炖、蒸、炒见长。
湘菜特别讲究原料的入味,注重主味的突出和内涵的精当,调味工艺随原料质地而异。如急火起味的“熘”、慢火浸味的“煨”、先调味后制作的“烤”、边烹制边入味的“蒸”等。湘菜味感的调制精细入微,所使用的调味品也种类繁多,可烹制出酸、甜、咸、辣、苦等多种单纯和复合口味的菜肴,为湘菜增色不少。
湘菜调味,特色是“酸辣”,以辣为主,酸寓其中。“酸”是酸泡菜之酸,比醋更为醇厚柔和。辣则与地理位置有关。湖南大部分地区地势较低,气候温暖潮湿,古称“卑湿之地”。而辣椒有提热、开胃、祛湿、驱风之效,故深为湖南人民所喜爱。泡椒经过乳酸发酵,具有开胃、养胃的作用。
湘菜除了善于制作各种鱼类菜外,其鱼头菜更是别具一格。以蒸煮和浇汁结合方式制成的各味鱼头菜,鲜嫩滑软,雅俗共赏,尤以剁椒鱼头为首。鱼头肉质滑嫩,不仅富含组氨酸、谷氨酸等各种氨基酸,还含有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对清理和软化血管、降血脂、健脑、延缓衰老都有好处。而辣椒中除了富含维生素C外,还有蛋白质、钙、铁及辣椒碱等物质。佐以姜蒜等辅料同蒸,不仅颜色亮丽、鱼肉细嫩、味道可口,还有强身健脑的功效,备受人们青睐。
蒸是湘菜的常用技法,在各大菜系中,湘菜中蒸法使用的比例最高,这是由于传统湘菜中熏腊、干制原料很多,这些原料既要加工熟,又要保持其水分,上锅蒸是最好的方法。粉蒸类菜肴因要保持形状,更要熟软鲜香,使用蒸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蒸菜是各种烹饪方法中最能保持原料营养成分和口味的方法之一,大量使用鱼类和蒸法也成为湘菜营养的重要保证。
承本能在宫中立足,亦与他的勤奋好学有关。当1873年他考取进京入职的时候,主考官就发现他不仅文章写得好,练就一手的好字,而且在众多的学子当中会做一手上等好吃的湘菜,当时他就在主考官面前显露了一手,现场展示了一番。京城当时就需要这么聪明能干人才,钦差大臣马上把这一情况向宫中的老佛爷慈禧报告,慈禧听罢后正愁宫中没有一位这么管理御厨的大臣,马上下旨急速招进宫内加封为三品“光禄寺”中担任最高长官。当时清朝宫中五衙门分别是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太常寺:主管祭祀;光禄寺:主管宴享;太仆寺:管马;鸿胪寺:管招待外宾。光禄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衙门,老佛爷喜好饮食,独有偏爱,这在前文中已经提到过了,因此非常看重。
第十二章
承本进京就职以后,对光禄寺的各项管理条例大胆进行改革、整顿。针对北方人的口味,结合北方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把南方的菜系引进、补充。重新在宫中对各个职位人需用的御膳调剂。每天什么人吃什么样的菜,什么情况下该上何种菜系、招待外国贵宾时该怎样展示宫廷独特的文化饮食风格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对老佛爷每天的饮食搭配,为了她的养颜、美容,延缓衰老,承本自己制订出了几套方案,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预案,应对特殊情况时的处理。
北方气候很干燥,加之蔬菜很少,为了保证皇上和皇太后的身体健康,承本在进京就职两年后又专门回湘一趟,寻找能做湘菜的名厨,专门带回宫内,并安排定期从南方运送新鲜的蔬菜和果品过来,以做备用。
光禄寺前文已经提到过了是清朝的重要一个衙门,即属于现在的内务方面的管理,是一国的核心,掌管着重要的财务收支情况。承本从小家中开有米店,不仅多才多艺,也从父辈那里学到了很多商业上的经验,对帐务管理是一清二楚。他要求内务部指派可靠、细心的人来掌管每日物品的供应情况,分门别类做好登记、统计,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进行检查,每月把财务收支情况汇总上报,他随时进行检查、监督。
慈禧皇太后虽说是个女人,可是在用人方面却独有自己的头脑,表面对她阿谀奉承的人其实她并不欣赏,她善于广积人才,希望大清的众臣子都有真材实学,所以承本一进宫她就很欣赏此人的工作作风,一身的书生气质,从不在主子的面前表功,只是默默地做好本职工作,把光禄寺管理的有条不紊,没有出现过任何纰漏。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
第十三章
鉴于承本进宫几年来的卓越成效,为此慈禧以清德宗载湉皇帝的名义颁布了几则昭书,专门嘉奖承本祖辈和父辈辛苦培育儿子成材的功勋,当时小皇帝只有7岁,还很小不能完全操持政权,所以很多重大的决定都是由两宫皇太后来定夺。
张家湾现今遗留的祖谱上对这几则昭书有详细的记载,现摘录如下:第一封诏书是嘉奖张承本的祖父母,也就是九锡公夫妇的:
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沛酬庸之庆典,茂对皇庥 :敷锡类之殊荣,曲成臣孝。尔张九锡,乃光禄寺署正加二级张承本之祖父。箕裘绍绪,诗礼垂声。贻阙孙谋树芳规于珂里,绳其祖武,奏茂绩于彤廷。兹以覃恩贻,赠尔为奉直大夫锡之诰命。於戏,开堂构以培基,德钟家庆,沛丝纶而锡命,光曜泉台。
制曰:德门衍庆,渊源早裕乎孙谋,盛世推恩,纶 载扬乎母范。尔李氏,乃光禄寺署正加二级张承本之祖母。高门毓德,华阀传芳。有谷贻孙,赖同心于内助:自天申命,表异数于中闺。兹以覃恩贻,封尔为宜人。於戏!光生俞翟,常昭彤管之辉,德媲珩璜,备荷云章之庆!
光禄寺暑正加二级
诰 命
光绪肆年陆月叁拾日
之 宝
张承本之祖父母
第二封诏书是嘉奖张承本的父母,内容如下:
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考绩酬庸,特重推恩之典:服官资敬, 聿推式谷之功。尔前封儒林郎张序泽,乃光禄寺正加二级张承本之父。世擅清门,代传素业。家风淳厚,垂弓治之良模;庭训方严,启诗书之令绪。兹以覃恩晋封尔为奉直大夫锡之诰命。於戏!薄赢金而示诲,世泽常廷;锡磬带以加荣,天庥弗替!
制曰:宦学方成,读父书而继业,爱劳交备,禀母训以扬名。尔前封安人田氏,乃光禄寺署正加二级张承本之母,克树芳型尤多慈教,著承筐之雅范,早知率礼无愆;寓徙宅之深心,果见克家有子。兹以覃恩晋封尔为宜人。於戏!彤毫洒润,爱推顾复之恩,彩翟流芳,弥 振贤明之誉!
光禄寺署正加二级
诰 命
光绪肆年陆月叁拾日
之 宝
张承本之父母
第三封诏书是嘉奖张承本的叔母,内容如下: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谊笃靖共,人官必资于敬:功归训迪,犹子亦教以忠。尔张序渤乃光禄寺大官署署正张承本之叔父,躬修士行,代启儒风。抱璞自珍,克发圭璋之秀:储材足用, 聿彰杞梓之良。兹以覃恩贻赠尔为儒林郎锡之敕命,於戏!昭令闻于经赢,书贻刻, 鹄佩徽章于策府,荣名益彰。
制曰:家有孝慈之范,美以相济而成,国崇褒锡之文,恩以并推而厚,尔秦氏乃光禄寺大官署署正张承本之叔母,德可相夫,教能启后。一堂环佩和音克著其慈祥,五夜机丝,内治聿昭其柔顺,兹以覃恩贻封尔为安人於戏!普一体之荣施,鸾章贲采,表同心于训迪,象服分光!
光禄寺大官署署正
诰 命
光绪伍年叁月初三日
之 宝
张承本之叔父母
三封昭书是钦差大臣奉旨来张家湾宣读的,当序泽跪拜接旨的时候双手都是颤抖的,激动的心情无法能用语言来形容,张家大院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在承本身上体现了出来,承本没有给张氏家族丢脸,终于光宗耀祖了!
当晚序泽把全家族的人都召集到祖宗祠堂前,向祖宗叩拜,恭恭敬敬上了三柱香后,把这三封昭书小心翼翼呈奉在祖宗灵堂前,然后转身对全族人说:“今天是我们张家最荣耀的一天,我们要让子孙后代都牢记住今天所发生的事情,你们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子女们多多为我们张家争光,才对得起我们张家的列祖列宗。”
当时承本的三个儿子都为自己拥有一位好父亲感到无比的骄傲,全家人一生都以自己的父亲为荣。就这样三封昭书被记载入了张家祖谱,张家后人都以此为荣,张家大院的地位在当地一带的威望更是如日中天,声名远扬。
承本自从得知皇帝对自己家人的昭奖后,内心觉得皇帝对自己是如此地厚爱,做臣子的更应该加倍尽责地工作。
(未完待续,敬请中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