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与担当:记《铁道兵志在四方》词作者黄荣森(连载4)
谨以此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永远做祖国最可爱的人(连载4)
——记著名军歌《铁道兵志在四方》词作者黄荣森
李小芹
上接:
连载:著名军歌《铁道兵志在四方》词作者、志愿军战士黄荣森(1)
连载(2)著名军歌《铁道兵志在四方》词作者、志愿军战士黄荣森:军歌诞生记
奇迹:铁道兵裁撤三十多年了,为何《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歌却经久不衰?
四、追求与担当
从参军那天起,黄荣森始终不忘自己肩上的使命,做一名合格的宣传工作者是他终生的追求。几十年来,他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他遵照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和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搞创作,以褒扬先进,树立正气,针砭时弊,批评落后为己任。
1955年的黄荣森
从朝鲜回国后,他跟随铁道兵三师转战南北,活跃在铁道兵各个施工现场,随时随地采访好人好事,写宣传鼓动稿,编节目等。为了接近广大官兵,熟悉施工情况,他经常下连队体验生活,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创作出大量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使革命文艺成为铁道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锦绣山河织上铁路网”献出了自己的一份担当。
有些人写诗善用绚丽的词藻堆积,然而却缺乏生活和内涵。黄荣森搞创作不是用笔来写,而是用心来写。他的诗歌虽然语言质朴,却很有意境,特别能打动人心。
1955年9月,铁三师在江西耳口寨建设鹰厦铁路,选出了四位代表出席全国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大会,黄荣森用诗歌形式记录下欢送代表出发时感人的场面:
沿着武夷山丛的峰腰,卡车在新辟的公路上奔跑,车上有四个年轻的战士,胸前的奖章在阳光下闪耀。
车上的人向着满山的战友们招手,工地上人群向着卡车欢呼跳跃,是那个小伙子高声喊了起来:“同志们哪,咱用什么欢送去北京的代表?”
驶出葱郁的竹林,拐过急险的山角,对面削壁的崖上,响起炸山的排炮,巨石开花腾空,烟尘冲上云霄……风枪手们向卡车挥起粗臂——“把咱们的决心带去吧,亲爱的代表!”代表啊,告诉全国青年同志们,我们在武夷山里工作得很好,这里的小伙子们都是在炮火下出来的,有的是劲头来为祖国效劳。谁都愿当名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分子,谁都为战斗在最艰苦的地方而自豪,看我们烈日下抡起了大锤,暴雨里,半边青岗被炸掉,高山峻岭算不了什么,铁道兵早和它们打惯了交道。两个月前,我们把铁路铺到了湛江港,不用多久,请再听火车开到厦门的捷报!
卡车盘下了山谷,缓缓跨上了木桥,四面八方的机器正隆隆开动,新桥墩的交手架上红旗飘飘,大喇叭放送出进行曲,河上浮起着战斗的口号……激流里战士仰望着启程的代表,脸上露出兴奋的微笑。代表啊,把咱们火热的心情告诉北京吧,看咱们把深山里建设得多么热闹!那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的时候,我们在工地上也听了五年计划的报告。当知道鹰厦铁路是一项重点工程时,大家高兴的跳起来——我们是修社会主义的路呀,多么令人骄傲!敬爱的王震将军在全国人民面前下了保证,将军的话呀就是最有力的号召!告诉全国青年朋友们,铁道兵绝不给自己的将军丢脸,他领导下的战士将百战百胜立功劳!
代表啊,带着咱们的决心去吧,带着咱们的胜利去吧,听那火车头已在鹰潭吼叫,这是咱们开始挺进的号角,把这献礼交给大会——9月1日在鹰厦线的起点上,我们向南铺轨了!
这首叙事诗把我带入了那个崇尚英雄的年代,仿佛看见深山老林中如火如荼的施工现场和质朴可爱的铁道兵战士,正是有了这些不畏艰难,只争朝夕的无名英雄们,才有了如今全国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1963年《铁道兵》报刊登黄荣森的诗歌《队伍深山走》
在黄荣森的作品中,还有一首叙事诗令我十分感动,陡然生出对革命前辈的尊敬和敬仰。诗歌的题目是《鹰厦路上遇上校》,记述了他在火车上巧遇时任铁三师副师长贾庆祥(1959年-1970年任铁八师师长)的故事:
黎明,列车在九龙江畔停下了,车厢里走进一位上校,他把沉重的提包轻轻放下,便悄悄地坐在硬席椅上的一角。
这位首长是谁呢?怎么挤到硬席不去“软包”?我揉了揉昏睡的眼睛——呵,是我们副师长贾庆祥上校!
我起身向首长让座,“嘘……”首长向我摆手微笑:“坐着吧,坐着吧,别惊动旅客们睡觉。”
列车又在隆隆地飞跑,我的心在激动地跳,一股说不出来的感情,突然在我心里掀起涌潮!
高山啊,是谁劈倒?幸福啊,是谁缔造?这儿的每座山洞每座桥啊,可还记得筑路战士的面貌?
不正是他吗?曾身穿泥衣,头戴藤帽,迎着那烈日风雨,日夜在工地上奔跑!
不正是他吗?曾率领铺轨大军,从武夷山麓,把钢轨直铺到厦门岛!
正是他!在那通车典礼上高呼口号,亲手将功臣的铁锤,送给一位白发苍苍的华侨!
千百面锦旗千百束花,曾一起拥向这位英雄部队的代表。海内外各族人民啊,曾同声高唱铁道兵劳苦功高!
可是,谁曾料想?正是这位年迈的首长啊,昨天在威武地指挥着千军万马,今天却悄悄地跟大家坐在一道。
是的,我们的首长都是这样平凡的人,他不讲享受,更不夸功劳,他是普通劳动者的一员,又是人民选出来的好领导!
我望着首长慈祥的脸,多年的战斗生活使他变得苍老,可是,他的眼睛却那么炯炯有神,不时地盯着书本思考,又不时地望着窗外微笑。
首长,您在笑什么呢?是不是在欣赏祖国河山的美好?这满车厢的幸福景象,是不是使您感到一个战士的自豪?
首长,您在想什么呢?是不是北京已拍来行动的电报?我们将开赴祖国遥远的边疆,去铺满幸福的钢铁大道?
首长啊,路遥还远,您休息一会吧,看您两眼都熬红了,党交给您千斤重担,您是这样衷心为人民效劳!
1958年8月2日,济南日报刊登黄荣森在福建厦门写的诗歌《战士寄故乡》
深情的诗歌里充满了心灵的感动和对首长的敬仰,更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展望。在颂扬部队优秀领导干部的同时,黄荣森也意识到部队并不是一个世外桃源,经常会出现一些没人敢惹的“老爷”,他用犀利的笔锋揭露了这些丑恶的行为。1958年3月,在一篇《有那么几种人》的稿子里他愤愤地写道:
“……这些“老爷”为数不多,可是长期造孽,到处惹祸,哪还想到自己是个革命军人? ”
1962年10月1日,黄荣森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从在党旗下宣誓那一刻起,他便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时处处以优秀共产党员为榜样,在工作中不用扬鞭自奋蹄;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不争名利,鞠躬尽瘁……
1964年5月铁三师十一团演出队在敦化演出
1964年秋,铁道兵三、六、九师八万官兵挥师大兴安岭,修建“嫩林”铁路。这条铁路南起嫩江站,北至大兴安岭林区,全长六百八十公里。铁三师抵达加格达奇时,这里已是白雪皑皑,天寒地冻。黄荣森所在的十一团团部驻扎在小扬气,官兵们住的是挂霜结冰的帐篷,吃的是高粱米、冻干菜。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思想工作和宣传工作便成为重中之重。黄荣森是团宣传干事,除了配合领导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负责组织团文艺演出队,他带领队员们刻苦排练,为战士们献歌、献舞。针对部队实际情况,演出队创作出许多形式多样、短小精悍的文艺节目,宣传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起到了丰富部队精神文化生活,鼓舞革命斗志,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作用。
黄荣森曾经寄了一张爱人和儿子1965年到加格达奇探亲的照片给梅梓祥,他在信中写道:
“虽然照片上是我爱人在暑假时期携孩子进山探亲的私人照,但背景兵营大门上的对联却表达记录着当年筑路战士的情怀——小柱上写的是'振臂劈开兴安岭’'挥手招来铁龙飞’;大柱上写的是'建设祖国不辞终身辛苦 ’'巧绣山河争来万代幸福’。从门隙中还可看到一间用土坯和树枝搭起的土房,那是十一团团部食堂。每当同志们从工地回来,土房门前常有这样的高声对话:'今天的米饭有清蒸的吗?’(大米)'全是红烧的!’(高粱米)说罢双方哈哈一笑,那时大家都爱这样苦中逗乐!”
黄荣森的儿子黄霄川在回忆文章中曾描述:“1965年我随母亲去加格达齐探亲、亲身经历了一次部队生活。当时是夏天、蚊子大而凶,昼夜温差特别大。记得晚上看电影,穿两条裤子,部队给每个人发了顶防蚊帽,裤脚用布带扎紧。我也被战士全副武装起来。当时感觉特别好玩。五十多年过去了,今天再次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
1965年,黄荣森创作的《铁道兵志在四方》一时唱遍大江南北、军营内外。周总理亲自指示铁道兵领导要加以推广。年底,黄荣森被调到铁道兵文工团任创作员。
黄霄川说,1965年底父亲调到北京工作,军龄恰好十五年,允许家属随军,从此,我们一家四口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团聚在北京。
1969年文革版的《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网上有文章介绍,1969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纪录片《铁道兵战斗在成昆线上》,需要配一首主题歌,文工团让黄荣森等创作员以“红铁兵”为名,集体创作一首《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他们在屋子里憋了很多天才完成任务。新歌的歌词中加入了毛主席语录:“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和“备战备荒为人民”,把曲子改为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调。这首极具时代特色的歌曲随着纪录片在全国放映,逐渐取代了《铁道兵志在四方》。
我是1971年9月8日从围场县选调到铁道兵六四四四工厂工作的天津知青,那时厂里唱的是文革版本的《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文革结束后,当我听到原版《铁道兵志在四方》时,立刻被其诗情画意般的歌词和优美激昂的旋律所吸引,时常音乐一响,便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好似听到了“冲锋的号角”,激励我积极投入建设祖国的洪流之中。
话说世事难料,这首成就了黄荣森的歌也为他带来了厄运。1969年秋,他和此歌的曲作者郑志洁等人一起被下放到湖北襄樊“五七干校”劳动锻炼。
三年的黄金创作时光在默默的劳作中逝去,虽然灵感时常像春笋般探出头来,但手中的“笔”被无端夺走,黄荣森已无创作的权利,令他感到无法接受。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五七”干校里人人都是被改造对象,不必防备被他人算计。管理果园虽然辛苦,但学员之间关系融洽,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生活虽平淡,但很充实。
1972年铁道兵落实政策,“五七干校”的学员陆续恢复工作。
黄霄川回忆说,父亲那时本可托人回到铁后文工团继续搞创作,然而几年来经历了太多的事,心情复杂,故颇为纠结:一是当年在文工团时,今后还要继续与这些人打交道,自觉难以应付;二是父亲仅有初中文化水平,他感觉自己不适合呆在这种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相反,到基层工作可能会为实现人生追求开辟一隅新天地;三是如果全家四口人都回北京,在当时不托人走后门是很难办到的事,他生性千事万事靠自己,不愿屈尊求人,可是,当时我的母亲已患有罕见的帕金森氏病,需要在北京治疗,于是父亲便向铁后领导申请到距离北京较近的单位工作。(未完待续)
岁月如歌 “八一”建军节:你还记得燕山深处的解放军6444吗?
连载:著名军歌《铁道兵志在四方》词作者、志愿军战士黄荣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