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冰教授谈谈【105】唇腭裂手术理论与手术方法间的关系
理论指导实践,二者密不可分。唇腭裂手术理论与手术方法的关系就如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样,但这种关系在不同的行业中,表现形式却有着巨大的差异。
为什么这么说呢?
比如在理工科领域,理论多是由数理化等纯科学的公式和计算等推导组成,所以实践的方法尤如按图索骥,效果自然按理论预期呈现出来。理论的提出者甚至不必要到现场指挥也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这使我想起来,我们华西坝的设计者英国的荣杜易(Fred George)先生。他仅根据北京中国古建筑的形态特点,在英国就完成了现在华西坝地图上的整座校园的设计,并达到了他预期的效果。其他诸如,汽车设计者,电视机的设计者都无需到制造现场,隔空指挥即可获得预期产品了。
但唇腭裂手术理论(所有的临床手术都有其特点)对方法的指导却远达不到理工科的效果。仅依靠手术理论,医生可能会在面对患者的时候,无从下手,更不要说获得理想的手术效果了。
原因还是要归结于医学的基本特征,那就是医学仍然是一门以经验为主加初浅科学的学科,尚不具备完全科学学科的要素,具体表现在缺乏精确性、可预测性和稳定的重复性等,从而使得临床治疗效果因医者而异和因患者而异的情况时有发生。
由此可知,仅靠唇腭裂手术理论是无法指导手术方法并获得预期效果的。手术方法要越详尽越好,详尽的最好办法是尽可能数学化。
例如1966年,Randall医生就是因为将不精确的Tennison法几何学化,而闻名于世。手术方法中精确的定点和切口线(意谓可重复性强,不因人而异),首先是对皮肤设计的要求,其次是口轮匝肌,如果能实现到黏膜层当然更好,但难度确实太大。
简而言之,在外科手术中,方法远重于手术理论,因为方法对效果获得更有可预见性,而理论对手术效果的可预见性差得多。没有具体手术方法的理论有点类似哲学理论,动听而缺乏可操作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