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礼仪,感受时代新风——南漪湖边模村第二届乡情会侧记

603

传承千年礼仪,感受时代新风

——南漪湖边模村第二届乡情会侧记

特别报道:化心为宇

2019年11月2日(农历十月初六星期六),宣城南漪湖边的模村第二届乡情会圆满落幕。本届大会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组委会的精心筹划下,无论是举办规模、参加人数,还是活动内容、精彩程度都较去年有了长足的进步。如果说去年的第一届乡情会是“酒在深巷人未知”,那么今年的大会则引来了市内外众多摄影爱好者、民俗爱好者、文学爱好者,乃至市区电视台的记者都来到现场采风、直播。

众多在外创业或打工的青壮年都纷纷赶回来为乡情会出一份力,整个村庄再度沉浸在温暖、和谐、团结、奋进的节日气氛中。面对各种摄影器材的长枪短炮,面对记者的采访,模村人无不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的自信、豁达、热情、好客的一面,同时也让外界看到了一个有着千年历史传承的南漪湖边的小村庄,经过无数代人的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终于迎来其历史上最好的时代。

01

模村是宣城市沈村镇胡村回族村下面一个大自然村,过去一直叫岳村,村中分为岳东、岳中、岳西三个小村民组,在籍人口约1000人左右。传说南宋时期,岳飞被害,其子被藏匿于此,直至岳飞平反,其后人才被带回临安。此传说已无法考证,但据当地人说,此地原有岳姓居民在此,后被侯姓占据,周边的深山里有着大量侯姓人的墓地。民国年间,此地一度叫漠村,大概是在解放后的50年代,此地产生了宣城著名的种粮模范,大家希望这个村子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便改名模村。

但目前的此地居民大多是100多年前,清末咸丰、同治兵燹之后移民到此的湖北人后代。笔者在采访那些60多岁以上的老人时,他们还保留着浓厚的湖北口音。而我们即将看到的贯穿整个乡情会活动的舞龙灯,其一招一式与鄂东地区草龙灯还保持着极近的亲缘关系。

这些湖北人后裔在此地经过五六代人的不懈努力,经历了历史上的清末、民国、日占据时代,直至人民共和国的各个时期,使这个饱受战争创伤、水患的荒蛮之地终于焕发新颜。在这百年历程当中,湖北人后裔与当地土著在文化习俗上反复交流融合,逐渐形成独具模村风格的地域文化。而今天的模村以其崭新的面貌,独特的人文环境,成为环南漪湖周边的一颗闪亮的明珠,迎来四方游客前来观光,且流连忘返。

02

据《宁国府志》记载,1400年前的宣州刺史裴耀卿曾在宣城大力推行乡饮酒礼,教化当地民众。开元六年(公元718年),《乡饮酒礼》颁行天下。每年,令州县长官,亲率长幼,齿别有序,递相劝勉,以礼行之。而这种礼仪绝非简单餐饮宴请活动,其整个仪式都在弘扬和宣传为子尽孝、兄弟相亲、邻里和睦、朋友有信、长幼有序等道德伦理规范。模村的乡情会很好地传承了这种流传了千年的礼仪,把乡情、孝道、扶助贫弱的各种古已有之的乡饮酒礼的优良传统与当今主流社会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南漪湖边一道独特的风景。

模村像众多的中国乡村一样,逐步走向老龄化、空心化,众多的青壮年走向城市,走向外面的世界,而村子里只留下一些老人留守。我采访到一位中年人,他不无感慨地说,模村山清水秀,但它只是个适合我们未来养老的地方,要创业,要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去。这是我在这里听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关于生存、发展的话题。

祖祖辈辈种田打渔为生的模村人,真正大规模走出这片土地还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人多地少,但又祖祖辈辈擅长种田的他们发现了一条新的致富道路,苏浙一带乡镇企业发展很快,但大量的土地被抛荒,他们就纷纷组团出去帮人种地,种地的同时,发现又有了其他打工的机会,慢慢地一代模村人,两代模村人逐渐走出去。虽然一开始还是从事低端的行业,但渐渐开阔了视野。比如有人看中了物资回收行业,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质回收逐渐产业化、规模化后,带动了全村人的产业链扁平化发展,诸如回收物资的提炼,机械产品的深加工等。还有的从事物流、外墙防腐以及各种商贸活动,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10以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政策的感召下,模村开始大规模建起鳞次栉比的楼宇,随之而来的公共设施也得以完善,比如通往外界的道路拓宽,古香古色的花戏楼,园林式的曲桥亭台的建立,使模村旧貌换新颜。那些陪子女在外打工或创业的老人们又纷纷回到村庄,他们已经熟悉了这里的山山水水,不舍的还是这方土地。如何让留守的老人们、鳏寡残疾者,老有所养,弱有所依,已成为在外创业、工作的青壮年们关心的共同话题。如果说,传统的节假日只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聚会,那么举办一场全村人参加的聚会,使之成为全村人欢聚一堂的嘉年华,这样既继承宣城古已有之的乡饮酒礼,又把尊老爱幼,建立和谐新农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于是,乡情会应运而生。

03

整个乡情会的活动是以舞龙贯穿始终。一大早,从各地赶回来的青壮年们随着鼓点到花戏楼的广场集中更换舞龙的专用服装。而妇女们则早已在大王庙的厨房里为今天五六百人的大聚会忙的热火朝天。

时辰一到,鸣炮、焚香,舞龙人分列两队,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拜祭村里最大的大王庙诸神。然后一路鸣锣开道,一路翻腾,绕村一周,分别拜祭分散在村外的各土地庙,告诉各路神仙,今天的模村举办乡情会,望各路神仙保佑村民平安。二龙巡游归来,盘踞花戏楼两侧,烛台、香案供上,猎猎彩旗在秋风中飘荡,显得格外庄重肃穆。

中午时分,全村的各家老人们在子女们的搀扶下来到花戏楼前的广场,全村人一起拍集体照。然后宾主入座,50桌的盛宴开始。来自各地的模村人,还有客人们欢聚一堂,推杯换盏中,大家共叙乡情,展望模村未来的发展。

酒席散去,人们纷纷到阴凉处休息,继续未完的话题。而那些在厨房里忙碌了一上午的大妈、大姐们在洗刷完毕后,纷纷换上鲜艳的练功服,登上花戏楼开始为晚上联欢晚会紧急彩排。

排练的间隙,浓妆艳抹的大妈们告诉我,唱戏,跳舞,玩龙灯是模村的优良传统。从他们记事起,模村人当年在各类文艺汇演中都是闻名十里八乡。即使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如果说村里要组织唱戏,各家就把自家的门板拆下来,到山上去砍树,搭起临时的戏台;没有幕帘,各家就把家里的床单拿过来,巧手的家庭主妇们就一针一线地缝起来。

我抬眼望着戏台认真排练的大妈们,想象着五六十年前的他们是不是也跟着他们的母亲、婆婆们一边缝着针线,一边哼唱着流传百年的花鼓调,那是一段多么美好的画面。抑扬顿挫,百转千回的楚地小调流传到古老的宣州吴地,吴楚两地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锋,形成了独具地域风格的皖南花鼓戏。可惜,年轻人已经听不懂,或者根本不感兴趣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丰富的其他娱乐形式。但热爱文艺、热爱生活的乡风,一代又一代模村人一直在传承。

晚饭过后,夜幕降临,一场别开生面的,由模村人自演自编的晚会开始了。去年的晚会是村里的非著名主持人姜常庚独撑全场,今年帅小伙旁边增加了两位穿着礼服的小美女刘洁和董欣怡,三位90后字正腔圆、标准的普通话,已经听不出他们是一群湖北人后裔。

晚会共准备了21个节目,有流行歌曲,也有花鼓戏、黄梅戏联唱;有古筝独奏,也有现代瑜伽表演;有00后表演的伦巴、恰恰,也有40后、50后参与表演的广场舞。70后以前的人上台,台下的观众还能会意一笑,因为大家都认识。太多的80、90、甚至00后则需要自我介绍,或在节目单里标明这是谁家的孩子。这基本说明这个村庄现有居民的状况。

这些落落大方的表演者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才艺,也让我们领略到这个偏远村庄的文化底蕴。无论是传统剧目,还是现代歌舞,尤其是那些90后,00后的表演——他们的父辈通过几代人努力,付出了太多的艰辛,让他们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带着他们离开故土,享受着城市先进的教育资源。如今父母带他们来到这里一展才艺,是希望不要忘记这里,这里才是他们的根。我想,这也是这台晚会、这场活动的积极意义所在吧。

活动的重头戏当然是模村最具代表性的民俗体育项目——舞龙表演。如果说前面舞台上大多数是那些白天还在厨房里忙碌的妇女们表现他们温柔妩媚的一面,那么,夜晚的舞龙表演则充分展示了模村男人们阳刚野性之美。随着晚会的落幕,广场的观众席纷纷散开,空旷的广场就是男人们尽情奔放的舞台。

广场外礼花绽放,广场边锣鼓齐鸣,黄龙和青龙在广场内时而翻腾搅海,时而二龙戏珠,如云中蛟龙,开天辟地,如水中巨龙,惊涛骇浪,气势磅礴,蔚为壮观——随着鼓点越来越密集,翻腾的舞龙让人感觉酣畅淋漓,荡气回肠,令人震撼不已。人群中不时爆发出叫好声,鼓掌声。但舞龙绝对是一件消耗体力的剧烈运动,每一条龙旁边都有几个待舞的小伙子紧紧盯着舞场上的伙伴,看到谁体力不支,立即替补上去,而替换下来的小伙子蹲在一边大汗淋漓,大口喘气,但他们稍事休息,就继续盯着场上的舞龙者,随时替换。

舞龙灯是一项传统民俗体育,它传承了农耕社会人们对土地、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通过男人们力与美的诠释,表达了人们对吉祥、安康、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我用笔与镜头记录下这动人心魄的美好瞬间,似乎也读懂了模村人的未来。千年的小村庄,唱尽了人间百态、古香古色的花戏楼灯火辉煌;那些留着乡音的老人们还在热烈的交谈,那古老的楚音吴语是我们的最后一抹乡愁……

随着一声重锣,舞龙灯结束,小伙子在一边休息,广场边的观众渐渐散去。

热闹一天的模村第二届乡情会宣告结束。

我们告别热情好客的模村乡亲。不久,这个小乡村将再次恢复它的平静。但我们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本文图片由宋小平 、 朱静 、郑金钰 、石宏军 、周钢等提供,特此鸣谢!)

研究宣城历史,弘扬宣城文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