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像方志•广德篇》解说词

《中国影像方志·广德篇》解说词

中国地方志工作指导小组

中共广德县委宣传部

微信版第513期

本节目央视十套6月2日已播出

引  言

山势豁一州,中央据衍土。地当江浙会,开拓自洪武。

清代诗人查慎行的诗句揭示了这里群山缭绕的地貌,广德,扼皖苏浙三省要冲,自古以来,这里就为兵家必争,屡遭战火蹂躏;也屡次从灾难中顽强重生。风尘仆仆的移民携带故乡文化的种子来此定居,而这方山水也以好生之德广纳四方。山川形胜演绎自然的造化之功,风俗人文讲述百姓的勤劳之德。时光的磨砺,岁月的淘洗,让移民文化在“竹乡”扎根生长,一种坚韧奋进的气质,在皖东南大地上闪耀。

这里,就是安徽广德。

地名记

晨光熹微,三洲山脚下引吭高歌的雄鸡唤醒了皖、苏、浙三省交界的土地。广德,地处三省八县交界,邻近宁、沪、杭,是皖东南的门户,自古以来就为兵家所重。

桐汭河是广德境内第一大河流,它由桐河与汭河汇合而成,其中桐河以出产天下奇珍桐花鱼而闻名。而“桐汭”,曾出现在春秋时期的史书《左传》中。据《左传》记述,春秋时,楚国进攻吴国,楚国的军队在“桐汭”集结。桐汭,成为这片土地最早见诸历史记载的名字。

东汉献帝建安八年,孙权手下大将吕蒙因军功被封为“广德长”,即广德县令。这是历史典籍对“广德”之名的首次记录,而这片土地也在“桐汭”之后迎来了新名字。 “广德”一名的由来目前已经无从考证。虽然在朝代更迭和岁月变迁中,这里的名字时有变更,但“广德”之名最为常用。

由于扼守交通咽喉,烽火一直伴随着广德的漫长历史。南宋时,岳飞曾在这里与金兵交锋,六战六捷,有力打击了金兵。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1月24日,川军一四五师师长饶国华奉令率部开赴广德,打响安徽抗战第一仗。以身殉国。毛泽东在1938年3月12日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3周年大会上,对饶国华等国民党将领以身殉国的爱国行为,给予了高度赞扬,称他是全中国人“崇高伟大的模范”。

胡新陆是西坞村的民兵营长,他正在筹备一年一度的马灯表演。

这项民俗活动,已有一百五十余年历史。清代后期,清军和太平军在此激战,两名被清军打散的太平军士兵流落至此,隐姓埋名,并通过吟唱和马灯表演的形式,怀念“太平天国”运动。后来,马灯表演演变为西坞村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一百年多来流传不息。

一字下来一呀条枪 /亲个奴的妹 /小货郎 /二郎管的哎呦嘿 /展彩阳哦哦。

甘溪沟位于两山之间,长达五千米。作为一名乡土历史文化研究者,杨益多次来到甘溪沟进行田野调查。

它是解家边,过去叫解家边,现在叫桥头村。

如今,甘溪沟的老人仍然操着一口难懂的吴语,而在广德县的绝大部分地方都是北方方言。显然,甘溪沟已是吴语方言岛,这种现象让杨益非常好奇。他不断查阅典籍,经过多年考察后发现,吴语才是广德本地的原有方言。太平军和清军的四年拉锯战,让广德受到重创,大量居民外出逃难。而在偏僻的甘溪沟,人们躲过了战争和瘟疫,最终幸存下来,仍然保持了吴语方言。

战争结束后,湖北、河南等地的移民纷纷来到这里,入籍垦荒,也带来了南北方方言。甘溪沟的吴语方言,也就被广德人称为“老广德话”。

甘溪沟人被称为老广德人,他们才是真正的原住民,现在的广德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在清末从河南、湖北等地迁过来的。

作为吴语方言岛的甘溪沟,不仅对语言学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也因其所包含的文化密码而成为广德历史的投影。

战火熄,和平至。千年来多灾多难的土地,终于在今日成为宁静祥和的乐园。迁徙而来的客民,早已认他乡为故乡,以勤劳和奋进书写了新的历史。以好生之德广纳四方来客的一方山水,也在移民文化的滋养中涅槃重生,焕发出新的生机。

地理记

距广德县城28千米的地方,有一座石龙山,其山体内有一处独特的地理景观——太极洞。太极洞原称大洞,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州志》才有“俗称太极洞”之说。1981年被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词典》评价为“桂林山水,广德石洞”,可见太极洞的身价。在明朝小说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太极洞被称为“广德埋藏”,并被列为“天下四绝”之一。

石龙山地区平均年降水量1200到1500毫升,落下的雨水完全可以形成地表径流,但这里却常年干旱,那些落下的雨水去了哪里呢?这种特异的现象和太极洞密切相关。

2011年曾有一支考察队来到石龙山寻找消失的水流。但石龙山里连一条小溪都很难找到。考察队判断,只有一种可能,石龙山里有地下溶洞。果然,经过当地人的指引,他们找到了一个溶洞口。顺着洞口往里走,他们发现了水的痕迹。

沿着这个裂隙缝就有这个小的钟乳石,很小很小的,就像牙齿一样。

钟乳石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特征,这种地貌的另一典型特征则是地下河。那么,地下河会不会与石龙山的地表水有关呢?

果然,考察队来到太极洞门口,一眼就看到了地下暗河的出口。沿着这条暗河,考察队在太极洞的深处找到了裂隙和落水洞。石龙山的地表水就是通过落水洞和地表裂隙流入和渗入太极洞,这才造成了石龙山的干旱。

大量的地表水转入地下,形成了丰沛的地下水系。由于洞内密布着可溶性的石灰岩,在地下水经年累月的冲刷、侵蚀下,洞内出现了令人惊叹的地质景观。这些地质景观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目光。

2015年,吴跃东来到太极洞考察。他发现,太极洞分东西两洞,它并非一条平直的洞穴,走上数百米,便发现走到了尽头,然而尽头处却另有侧洞,沿侧洞向上后便觉豁然开朗,原来已进入另一个洞天世界。自下而上,太极洞分布着6层洞穴

这些犹如船底一样的层状延伸,被称为边槽。

可以看到3层。这是最早形成的一期,说明这个地下河水流量不是太大,然后到中间这期,这个就非常宽了,说明地下河水冲刷侵蚀作用非常强烈,然后到最下面一层,这个20米宽,这个地下河水冲刷、侵蚀作用最强、水流量最大。

在吴跃东看来,三层边槽正是地下河分三期冲刷洞穴的结果,而每一期都意味着山体地质的抬升。沿着这条线索,太极洞台阶式的结构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原来,在遥远的地质年代,华东多个地区历经海陆变迁,广德县所在地区曾沉睡在海底,在距今2亿年前左右,这一区域从海洋中间歇式抬升。每一次抬升,流水向下冲蚀出新的溶洞,原来的洞穴则抬升到高处,周而复始,最终培育出台阶式的洞穴结构

太极洞,已探明的长度达5.4千米,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喀斯特溶洞群,它对于考察华东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质变迁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太极洞,从古至今吸引了无数游客,文人墨客纷纷在石壁上留下题咏,这些笔墨穿越了时空,让地质遗迹与历史印记交相辉映、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文化记

这座山名为横山,在中国文化版图上是一座人文圣山。它是祠山文化的发祥地。

祠山文化从西汉末年兴起,盛行于江淮和东南沿海地区,是缅怀治水英雄张渤而形成的祭祀文化。一般研究者认为,张渤是西汉末年管理水利的官员,为治理江南地区的水患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时,江南地区水患频仍,田地被淹,百姓流离失所。张渤带领百姓开凿了一条从浙江长兴荆溪,经广德全境至南漪湖的运河,从此,舟楫通,水患治,民生利。

这条河被称为“圣渎”,据说就是张渤所开运河的遗迹。

张渤呕心沥血,造福百姓。晚年隐居横山,并在此辞世。当地百姓为纪念张渤,在横山建庙立祀,此后香火不断,祠山文化逐步生根发芽。

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感念张渤爱民之德、治水之功,封其为水部员外郎,并封横山为祠山,从此民众以祠山大帝来指代张渤。祠山文化成为官民共铸的文化典范。

这里是南京的鸡鸣山,明王朝建都南京后,朱元璋在南京鸡鸣山上修建了祠山广惠祠,祭拜张渤。据《大明会典》载,南京太常寺每年须至鸡鸣山向祠山广惠王庙祭祀两次,据传,朱元璋还两次来到横山祭拜。

祠山文化,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产物,朱元璋他出身于农民,所以他认识到祠山文化对传统农耕的重要性。所以他即位后,在南京树了十个庙,其中就有祠山庙,朱元璋这一做法对于推动祠山神、祠山文化文化在整个江南地区乃至全国各个地方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十几年前,皮庆生在撰写博士论文时,就对祠山文化的传播进行过仔细的考证。他发现,距南京一百千米的高淳,仍在流传一种祭祀张渤的仪式,名为“跳五猖”。

“五猖”,就是五个面相凶恶的神仙,传说为东南西北中五方之神,在高淳,“五猖神”被认为是张渤身边的大将,人们以装扮这五位大神,并在锣鼓声中舞蹈,来表达对张渤的崇敬与纪念。

皮庆生在无锡等地也发现了祠山文化的踪迹。相传正是因为张渤凿开了位于无锡鼋头渚的犊山门,打通了水道,无锡才成为鱼米之乡。

太湖之畔的这座人工岛屿,名为渤公岛,该岛正是因治水英雄张渤而得名。这尊雕塑再现了张渤骑着猪婆龙治水的雄姿。

祠山文化后来在太湖、胥河一带流传、兴盛,我们在常州、湖州等地,经常能够看到祠山文化的痕迹。这是因为,这一地区水患频发,张王治水的事迹贴合了广大民众祈求庇护的群体心理。

祠山文化流行于多个地方,在其发祥地广德尤其繁盛。清光绪年间的《祠山志》卷首的《祠山图》,生动地描述了祠山殿的景象。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入广德,祠山殿遭到致命的破坏,祠山文化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广德政府努力恢复祠山文化。通过邀请专家来广德调研、做讲座等形式,祠山文化被更多的人熟悉和重视。1996年,横山上矗立起一座新的祠山寺,作为祠山文化的祖庭,它正在找回昔日的荣光。

祠山文化,是对神祇的祭拜,也是对改造自然的力量的歌颂。虽然今天水利状况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善,但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张渤,仍以其心系黎民、勇于奉献、庇佑百姓的品德为当代人感念。

手工记

修竹丛林,覆盖地表,房前屋后,满目苍翠。广德,是中国著名的“竹乡”。广德人,将竹子融进了生活,化作了艺术。

这些竹扇与根雕作品,都以竹子制作而成,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

在复兴祠山文化的同时,广德县政府也在物色能够展现广德文化的手工艺传承人。

这棵竹子可以砍。

王明德是移民的后代。一百多年前的战火让王明德的祖父迁居此地,同时迁来的,还有他手中的制扇技艺。

我们祖辈都是做扇子的,现在已经是第五代传承人了。

竹扇是折扇的一种,其扇骨由竹子制成。在中国,折扇可追溯至东晋时期,在其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折扇与书画艺术结合,成为文人身份的象征与“君子之德”的载体。

王明德在砍竹破篾的声音里成长,小学毕业后他开始跟着父亲学做折扇。算下来,他制作折扇已有六十余年。

我们的扇子,这也叫青面,这个叫黄面,这多了一道工序,这里面叫贴里,烘好以后它不变形,夹的很紧,碗蜡是自己配方,打起来磨上去它的光亮又好,手感又好。

六十多年来,王明德在每一件材料、每一把竹扇上体验“君子之德”。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王明德的人生,因这门制扇手艺而变得充实。

同王明德一样,靳朝晖也在手工艺中倾听心灵的声音。

雕刻嘛,他主要注重在“刻”,“刻”就是减,每一刀下去的时候都要经过充分的考虑。

审视、下刀,在这看似重复的动作中,靳朝晖度过了近二十年的时光。这二十年的时光,靳朝晖将心神凝聚在根雕上。

静则深思;深思则创新。

明清时期,皖南地区的砖雕、石雕和木雕等装饰性雕刻相当繁盛,被誉为“徽派三雕”。在耳濡目染中,靳朝晖开始了漫长的艺术探索。如今他将绘画技法与“徽派三雕”的雕刻风格汇入根雕创作,同时又根据材料本身的特点进行创新。

这件根雕作品名为《北方之神玄武》。它本是一件根抱石。

根抱石是树根在石头缝里面生长,就是根啊,石啊,结合在一起。

靳朝晖随物赋形,雕出蛇和龟的复合体,在传统文化中,这样的复合体被称为玄武。十年前,靳朝晖带着这件作品参加了一个大型根雕博览会,赢得金奖,皖南根雕渐渐产生了影响。

在构建地方文化的过程中,广德县政府将竹扇与根雕纳入到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之中。在政府的支持下,王明德成立了制作折扇的公司,其产品“老王扇子”还受到日本市场青睐,目前每年销量已达三百多万把。同时,政府也协助靳朝晖建成了博物馆“朝晖苑”,用来收藏与展示根雕作品。皖南根雕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在祠山文化的发祥地,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手工艺文化正在日益繁盛。百年前的战火曾让传统手工艺消失殆尽,而今,在政府的支持下,广德人将灵感与巧思汇入指尖,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让生活变得精致有味,也让传统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绵延。

航天记

在广德誓节镇的深山中,有一片神秘的土地,它就是中国早期火箭发射的试验场——603基地。

1960年3月,为寻找合适的探空火箭发射试验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一行来到安徽广德。最后,他们选定了誓节镇深山里的一个村庄——茆林村。由于选址时间是1960年3月,这个试验场就被命名为“603基地”。

很快,承担火箭研制任务的上海机电设计院进驻603基地。当时,由于山区交通不便,机械设备无法施展,大家就用手拉,用肩扛,凭借对航天事业的巨大热情,仅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火箭试验场。

大家跟着我走,前面就是我国探空火箭发祥地,我带大家参观一下。

靳方洪,土生土长的誓节镇茆林村人。退休后,他自愿做了603基地的义务讲解员。

在当时过去的环境下,我们是群山缭绕,基地是在一片大山的环绕之下,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

对早期的中国航天人来说,交通不便还不是主要的问题。真正的困难是科研基础差。科研人员只能用“土办法”制造探空火箭。

一上来没有任何的控制系统的。靠地面测试助推器的燃烧时间,然后用钟表机构去控制这个火箭。

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火箭发射控制系统居然使用普通的钟表。在这样的艰难条件下,钱学森多次来到603基地指导火箭发射试验,而上海机电设计院的研究人员也在不断学习和探索。

载人航天一直是中国早期航天人的梦想,1965年1月,钱学森向中央提议,应及早针对重量更大的载人卫星展开研究,而广德603基地的火箭发射试验为实现这个梦想承担起重要使命。

1966年7月,名为“小豹”和“珊珊”的两只小狗,在603基地被送上70公里的高空,并顺利返回。钱学森对这次试验给予重要评价,他说,中国发射生物火箭,就是为载人航天做准备。

早期航天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靳方洪。为了做好讲解员,他不断查阅资料。

和平图案的内容,包括我们的发射架。

603基地共进行了30多次、多种类型的火箭升空试验,为后续火箭的发射、返回式卫星,乃至载人飞船都打下了基础。

后来我们这里就没有使用了,航天试验转移到中国西北,但是我们这里作为中国探空火箭的发祥地,是永远值得我们铭记的。

多年后,这里建起了“中国探空火箭发祥地”纪念碑。而靳方洪的家乡茆林村,也树起了“中国航天第一村”的石碑。如今,这里正在兴建航天博物馆。广德,永远铭记着早期中国航天事业的光荣与梦想。

当代记

2007年5月,距北京奥运会开幕仅一年左右的时间。鸟巢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此次工程对于地板材料的选择非常严格,不仅要求材料强度高、质量过硬,还要达到环保的指标。

为了挑选出最优质、最环保的地板材料,建设方物色了许多供应厂家。在经过认真的比较和甄选后,最终确定了供应方。让人意外的是,这个供应方竟然来自安徽广德一家尚不为人知的塑木公司,唐道远是这家公司的技术主管,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德人。

2007年我们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的绿色建材展,成为奥运会场馆的板材。主要是因为符合奥运会绿色奥运 环保奥运的概念。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凭借着丰富的竹资源,广德兴建起很多竹制品工厂。这些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竹废料,而焚烧这些竹废料会导致空气的严重污染。这一直困扰着广德人。

2006年,有一位日本客商找到正在经营竹制品工厂的唐道远,请他帮助收购竹屑。这让唐道远非常疑惑,在广德只能被焚烧的竹屑,日本客商要拿它干什么呢?唐道远来到日本,他发现日本工厂在用竹屑来制作塑木,而塑木则可以用来铺地板。这个发现让唐道远非常振奋。

回国后,唐道远在新材料专家的帮助下,反复试验,终于研究出了塑木的制作配方和关键性的生产技术。唐道远立即大量收购竹屑,投入生产。

于是,原本只能充当燃料的废弃竹屑,在唐道远的手中神奇地变形了。

这就是用来铺设“鸟巢”户外地面的塑木板。得益于北京奥运会的巨大影响力,唐道远的塑木板还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山林之间,空气清新,水源清澈,广德因此成为优质的产茶区。早在宋代,广德出产的茶叶就成为贡茶。

竹海,茶园,青山,绿水,良好的自然环境让广德具备了生态优势。如今的广德人正在努力发挥这一优势。

誓节镇侯村水库,一个以康养为主题的度假村即将建成。让生态与康养相伴而行,这是广德人打造的一种当代产业形态。而誓节镇侯村水库,只是这一产业形态的代表之一。在广德多个地方,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产业优势。

广德人深知自然的馈赠来之不易。在对这方水土的悉心呵护中,广德人正在谋划宽广的未来。永远与自然为友,这是他们的期待,也是他们的承诺。

后  记

险要的区位,注定了她多灾多难的历史。怡人的山水,让汇聚于此的移民乐业安居。奇特的地理风貌,厚重的文化积淀,精湛的手工技艺,永不消散的航天梦想,这一切都汇聚在皖苏浙三省交界的这片土地上。古县广德,在太平盛世中华光熠熠,辉映未来。

战火洗礼后的倔强,为秀美的山水增色;千年积淀的历史,托举起欢腾的盛世。广德,广纳八方,德行四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