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书简 || 惊蛰书简——絮语 · 浮生

甲 午 书 简
——穿越二十四节气
冯 伟/著
悄然渐多的白发里
不知哪一根
属于你
本书映现了一名学者型基层公务员在甲午一年穿行于夜与昼、公与私、灵与肉之间的心路历程。作者以书信体的形式,穿越二十四节气,并借节气抒情言志、写人状物,在吐纳心语的过程中尽释才情,大写诗意人生。同时,又突破了传统书简的局限,天马行空,纵横捭阖,展示了特定环境中的诗心跳动和文思喷涌,构筑了一个不染凡尘的精神家园。本书构思奇特,文字灵动,情趣高昂,充满正能量。
本书于2016年3月由现代出版社出版,2017年1月,荣获泰安市政府最高文艺奖“第三届泰安市东岳文学艺术奖”三等奖。
痴人妄语
短暂人生的绵绵思绪
跃动琴弦,弹与你
惊蛰书简——絮语·浮生
一园:
惊蛰早已过了,转眼就是春分了。惊蛰前夜,写成《七律·惊蛰》:
乍暖还寒欲挽弓,呼朋唤友赴城东。
远山尚梦杏花雨,近水犹思杨柳风。
陌上春归曾拾翠,渠中秋至再题红。
遍寻野外新芽少,只盼惊雷震百虫。
给你说过,我的这些节气诗,是拿节气说事,当然也避不开节气。之所以不把二十四节气一口气写完,就是要写鲜活的生活内容,写彼时的心情与感悟。这首诗,是在偕友拜访于兄,即《雨水书简》中提到的“愉快的一次出行”之后写成,意思并不深奥,你应该懂得。随后完成的散文《旧时堂前》,亦由此而发,几经修改后已给你寄去。结尾处,甚为自得,你可细品;而一丸落日,则借幽径“嘴上”一点胭脂而洇染(幽径说落日如胭脂),文中不便明说,你可转告我的谢意,恐她还不至于吝惜而生气。
说到惊蛰,想起上师专时读过的一本油印的校刊,上面有一个编辑,叫“李兢喆”。那时,人的思想还比较保守,取名也比较传统,人名里虽然不乏由几个相同的小字组成的一个大字,如“鑫”、“淼”、“骉”等等,但是因为这些字少见,不易辨认,故而用者很少。当然,如“森”“磊”等字,常用易识,不在此例。至于后来标新立异,取名世界蔚为大观,则属与时俱进,见怪不怪了。特别是“金木水火土”诸字,又能补阴阳五行之缺,单用、双用、合用、叠用,怎么用都行了。打住,还是说“李兢喆”。四个“十”、四个“口”聚在一起的人名还真没见过。当然,算上“李”所含的,是五个“十”。不过,确切地说,是两个“克”,两个“吉”。特别是两个“吉”组成的“喆”,是“哲”的异体字,一般不用,当时我不认得。这个字不认得不要紧,它跟两个“克”连在一起,竟然让我一时连常用的“兢”字也不敢读了。不过,因此记住了这个名字。后来知道,它的主人是高我几级的一位学长,高攀了说,是位师姐。因为名字谐音,所以,每逢惊蛰节气,就能想起她。
健忘,也是许多年轻人的一大“优点”,延续到今天,就更加发扬光大了。一个其实与自己并无什么关系的名字,在岁月的茶壶里冲泡几次之后,再倒入茶碗里,就渐渐没色儿了。谁料工作之后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捧起一本《读者》之类的杂志,读到了一篇文章,题曰“细语惊蛰”,介绍李兢喆的散文集《惊蛰细语》。又见“惊蛰”,又见“兢喆”。那位作者好像是李兢喆的一位朋友,什么名字记不得了,但是肯定没有“双用”单字,也没有“合用”,更没有“叠用”,自然不令人惊奇了。惊奇的是,她把人家的题目用词从中剪开,换了一下顺序,就成了自己的题目,不但恰如其分,而且新奇巧妙。于是,叹服人家有一把“好剪子”。一定是那素如柔荑的纤手,削若葱根的玉指,轻拢慢捻,剪来的一段被“雨水”刚刚洗刷一新的春风,玲珑剔透,惊醒蛰伏的百虫。从此,记忆的茶壶里便春风永驻,杨柳长生。
经你同意,我把前面两封书简发给了几位知音好友。其中,紫菀连夜读至子夜,0时2分,给我发来短信:“'你’多幸运,这字字珠玉相赠。而我,便只能在闲暇之余、夜深人静之时,用心,来读这些文字了。”一般睡前我都要关掉手机的,那天巧了,连日劳累,晚饭后都近10点了,次日还得早起陪夫人去蔬菜批发市场,就赶紧睡了,忘了关机。短信铃响,惊醒一轮明月,贼亮贼亮的,透过窗帘偷窥室内。梦中人梦破,辗转床上,一身热汗接一身热汗。有如此用心的读者,“贴床烙饼”也在所不惜了。给你说过,紫菀,别号半间,业余诗人,居于巴山之南多雨之地,其博客原来的头像曾让我误以为是董文华,短发圆脸。如今,发与脸都长了,呵呵。紫菀与飞鸿皆梅边博友,梅边介绍与我,却又恨我“横槊夺爱”,但还不至于“咬牙切齿”。传过《雨水书简》,这“巴山雨”也淋了起来:
恰此遇见,恰此遇见
绿影窗前,谁将阳光打翻
散落了谁,前世今生的牵绊
恰此遇见,爱这
春风捎来的三月书简
一路碎碎叠叠
一路心心念念
谁为谁,暗夜寂寂挥墨舞翩跹
谁为谁,独自凭栏
任由那,小楼吹彻玉笙寒
我该何处觅你心迹
是诗词平仄的韵律?
还是花影深处的庭院?
煮字慰相思
这千重寂寞泪雨
会沾染了谁的指尖
戏台上,场景虚设
情节真实,人物真实
青衣娘子,指拈兰花
眼波流转
唱的这一出扯连不断
书一卷,留几生誓言
暖了谁温柔的翘盼
弹指岁月老
从远古到今朝
愿为你踏遍万水千山
字里日月,笔端流年
多少往事前尘
心上眉间
紫菀曾做过文学网站的编辑,其编余手稿叠成《千张纸》,令我望而生畏,至今尚未攀爬到顶;织成《碎碎念》《无由念》,念得我迷迷糊糊,不辨仙境。还有一个中药系列,皆奇思妙想,各咏一味中药,别寓一番人生,草木通灵,烟气缭绕,熏目熏心。明月是她的使者,一眼洞穿我的心扉,羞红我怀里的“小九九”。她亦曾赠我旧作月赋一束,不言教而供闲赏。为防水滥情殇,不复一一列举。上面转录的这些“雨丝”,她说不是诗,只是分行的文字。我愚钝于新诗,那就紫菀老师说啥是啥了。不管是啥,我都觉得美,虽不能一一道来,但总体意思可以揣摩。这三十行“雨丝”,从诗三百漂流而来,穿破三千年光阴,甩开两汉的宽袍大袖,逸着魏晋的竹林风流,溢着大唐的韵,敛着两宋的意,如一声缠绵的昆曲,弥漫明清,将巴山夜雨诉至剪烛西窗的眉间。说到这里,我才想起上网查一查“紫菀”的意思——原来是朵“野菊花”,呵呵。窗外,不知道是谁在唱:“紫菀花,紫菀花,心里可有牵挂……紫菀花,紫菀花,心里无有一点假……”看这春夜喜雨!
借紫菀与我的另一阕新词,重新排兵布阵,指给你看:沾粉乱抹,颤动霁青的帘外,正一川平野,疏篱丛菊,新被雨水染绿。
若能梦回三十年前,我一定要扯住这添香的红袖不放,仔细看看里面存有多少黛玉的体香。
紧步其后,德席的回复也来了。诗人的点评亦美如诗:
如抚爱一件瓷器轻轻读来,不敢高声语,怕惊动水中的鱼儿游,且语音温暖、情切、入画,几个人物活脱脱地向你走来,却又不由自主地走向作者的心灵。水溶万物,也暗含着很多言不尽的东西,不可说,不可说,说出的都是错。那种真情、那种滋味、那种触摸、那种感觉,真的不可说,不可说。只有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风流语)。”
《我在这里》是我应邀给好友梁圣军主编的《藏书胜地陶南别墅》一书所作的序,曾发给德席看过。那天,去给德席温居,德席还提起“我在这里”,并且索书。温居那天,远山衔梦,近柳吐黄,风和日丽,人面含春。张店新村社区的一栋楼房四楼东户,到场者欢歌笑语,缺席者电话遥贺。一挂长长的大红鞭炮拉开宴会序幕,一册厚厚的崭新诗集是顾全兄奉送各位的《初熟的果子》。白露书写的“泥土灯盏”挂在东墙,被德席反复“点亮”,辉映阔大明快的厅堂。去年10月,在德席老家的最后一次相聚,引发了我那篇散文《寻觅陶山》。临近结尾处,我曾发问:“上楼以后的王德席和王德席们能否再一次举起'泥土灯盏’?”
替白露喝下的两杯敬酒,两日后濡湿我再次干松的笔毫。于是,沿着王秀文兄的新诗《给德席温居小记》,吟成一首《七律·给农民诗人王德席温居》,并序曰:“陶山之阳张店村,因压煤搬迁至村南约十里的新社区,农民诗人王德席因之住上了新楼房。3月16日与众友同往庆贺其乔迁之喜,询之,曰传统的张店大集已夷为平地,俟复垦。”全诗如下:
陌上依依嫩柳黄,宾朋谈笑聚新庄。
楼前灿灿春晖暖,户内绵绵鸡肉香。
山水盈窗乘远梦,诗书满架寄幽篁。
旧时墟里烟归尽,麦秆茎中望故乡。
诗后有注:“王德席有《一茎麦秆里望故乡》一诗,入其诗集《泥土灯盏》。”
竹映幽径的点评是随文夹批,精准到位,精辟独到,亦如醇酒,开盖飘香,滴滴传情。比如,她盛赞飞鸿:
飞鸿文字自然畅达,情感寓于流水般的文字中,极富感染力,令人的心境跟随她文字的起伏跳荡,陶醉其中。冯兄得此好友兼文友,此生大幸也!
在文字里休息,绝高的境界。第一次看到这个理论,也第一次反思自己的差距!
对德席的那首《白鹭飞飞》,幽径认为:“画面感、音乐感兼具,具有跨越时空的美,竟然让我想起《诗经》中的某些诗歌意境!”她对给德席温居的感慨是:“诗人的聚会,小泰山就是肥城的兰亭。”小泰山是泰山西麓陶山东崦的一座山,模仿泰山,建有象征性的碧霞宫、南天门等。读了德席的那首《母亲给我理发》,幽径更动情:
朴素而感人的诗句,还带着泥土和柴烟的气味,却又那么温暖、亲切、感人,还有几丝酸楚和疼痛。看得出,德席是真的孝子,他没有和父母产生距离感,不像很多孩子,只在父母的视线中,而不能或者不愿靠近他们的内心了。
上面,我频频地引用文友们的许多文字,不是为了给这封书简拉长篇幅,也不是借文友们的口炫耀自己。还是借用德席的话吧:“……很多言不尽的东西,不可说,不可说。”
多少人反复吟诵过的陌上春风,拂来杨柳依依的不尽相思。古往今来,有谁,能挡得住美的诱惑呢?就连很多讥讽诗人们酸腐的“君子”,不也时时憧憬着能够遇到《诗经》里的淑女,静女,还有伊人,蔓草,还有马车,鹿鸣,还有木瓜,琼瑶,还有子衿,桃夭,还有蒹葭,白露……当然,此白露非彼白露也。
飞鸿这次的回复更长,达三千七百多字。她接到《雨水书简》之后,一连几天都出发乡下,想回复,但坐不下来。不过,还是很快就收到了她的邮件,网易邮箱里显示的时间是16:17。回复的结尾处说:“于是就在下乡之余,潦草完成了以上文字,算是对你信任的回应吧。”其实,从文中的个别白字、漏字,我就已经猜到她是下乡回来匆匆草就。在这样的时间和心境下,即便是现成的文章,即便是熟练的打字员,光打字也得用很长时间吧?飞鸿的“快”,应该缘于她每天坚持不懈的写作,或诗,或文,或评;或工作心得,或生活记录,或个人心绪,或人生感悟。她说她喜欢“雨水”这个湿漉漉的字眼,并联想到了唐代诗人李商隐,宋朝词人蒋捷,现代诗人戴望舒,台湾诗人余光中,甚至西湖的白素贞。那雨中的残荷,歌楼,客舟,僧庐,雨巷,断桥,都深深地烙印在飞鸿的听雨情结里。于是,在写回复之前,她就先有了一首题为“雨水”的诗。她的回复,也加了个标题:雨水。
关于读书,她也有自己的见解,散落在她的博文《谁还在读书》里,读后我非常赞同。我复制了它,连同她这次的回复和雨水诗一起发给你,你自己看吧。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前一个月,我们谈到了读书的事,不是应景,不是鼓吹。读书应该是文人的常态,与设定一个“节日”无关。在“文人”已成贬义词的今天,所谓“麦田的守望者”们还能守望多久?
我把书简还发给了心河不语。她因电脑常出故障而不能上网,所以没有回复。此前,她有一篇博文《风流无敌》,给我画了个像。我感兴趣的不是她如神的文笔,也不是她对我的溢美,而是她看出了我的“忙”:
我与风流的交往也仅限于同学的聚会这个层面,但从他从事的工作,从他博客里大量的分门别类的文字,从他给别人的文章写的评论,从他很早就出版的诗文集,从他主持编纂地方史稿,从他参加的同学朋友群里的一些活动,从他经常规劝同学打的电话,从他对儿子成功的教育,等等来看,都需要有充分的时间。这一点感觉他像极了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聊天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用在了学习上。他太忙了,用日理万机来形容他,真的一点也不过分。
我跟心河的交往,如她所言,并不多,但她怎么就能一语中的?当然,其中有谬赞,夸大其词的地方也不少,尤其是我这小人物断断不敢与鲁迅先生相提并论的。心河是一个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的人,这从她的人物系列博文可见一斑。她的标题起得都不错,多为四个字,新颖雅致,朗朗上口而又吻合全文。也是一把“好剪子”。
我在散文集《清且涟猗》的《后记》里曾经说过:“感谢家人对我业余进行文学创作的理解与支持,特别是我的妻子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迁就了一个'懒汉’,成全了一个'忙人’。”如今,我的集中写作时间仅剩下晚6点半至8点半之间的2 个小时了。到“五一”改了作息时间,还要缩短半个小时。如果赶上下班晚了或是加班,就更难说了。以后我的文字大多只能到星期天和节假日去排队了。每天早上5点多就得起床,陪妻子去十华里外的蔬菜批发市场批菜;晚上8点半妻子还在门头,我就先做菜做饭,等她回来一起进餐,等放下饭碗,往往就到了9点半,洗刷过后,10点的钟声已经敲响。满打满算还有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中间我至少还要起夜一两次,有些灵感也会在这时乘虚而入,还有帘上的月色,这些都会令我很久难以复眠。幸亏还能睡个午觉,可是那人儿就无福消受这命运的恩赐了!
这几天一直累得歇不过来,发给你那天的日记看看:
最累的一天。
早5:10 起床,如厕。来不及刷牙、洗脸、刮胡子,就赶紧去蔬菜批发市场。一下楼,发现下小雨了。下雨也得去!天还不算亮,前后几栋楼偶尔有几户的窗子亮了,那是有学生的人家。到大门,还没开,只开着小门。出得小门,照顾学生早上上学的路灯还没亮。雨点不大,稀稀拉拉的。但是雨衣也不敢脱掉。还那样,那人儿骑电动车,我骑自行车。为了节省时间,我就抓着那人儿的胳膊,让她的电动车带着我的自行车跑。当然,为了那车省电、那人儿省力,我还是加大了蹬车的频率,这可真锻炼身体了。路灯渐渐亮了,但拐上另一条街,这表面文章就没有了。灯不亮,雨也大了些,紧了些,眼镜早已模糊了雨水。20来分钟,十华里路程,很快也就到了。问价、砍价,人声嘈杂。在简易棚子的边上选了一处空地避雨、看车、装菜、守菜,那人儿继续去选菜。不知不觉到了7点,东张西望,满眼里交错的身影,就是看不见那人儿。终于回来了,已7:15。我就急,还得上班啊。等装完菜,煞好车子,就赶紧往回赶。好在雨渐渐停了。带着菜,不能抓胳膊了,只能用力狠蹬。到门头已经7:35。放下菜,赶紧回家。放下车,爬五楼,进家门,做饭,吃饭。8:10才去上班。晚了点,没办法。今天一定得买电动三轮去。因为煞菜筐子也费事,耽误工夫。
上班后看没大有事,请了假,先去电动车店里看了看,下午就买了一辆,花费2480元。不会骑,骑惯了两轮的再骑三轮还不好掌握车把。又让卖电动车的教,谁想一下就学会了。回家后,又试着往储藏室里放,能放进去,但是比较费劲。正着、倒着都试了一回,倒着较容易。后视镜有些碍事,就去掉了。这时,紫菀来电话,问我写完《惊蛰书简》了吗。你看看,累得要死,还写书简!
有了电动三轮车,就轻快、便捷多了。买了菜,直接放进车斗里,怕挤的西红柿,就放个筐子在斗里,不用煞车子了。现在,推电动三轮车进出储藏室也熟练了,虽然车宽仅比门口窄几公分,我这储藏室又是个拐尺形,迎门的“拐”刚好容得下车长,进了门,还得再往里拐,否则关不上门,但是,我5分钟即可把它搞定,不会再像第一天那样,碰了尾灯、刮破手指了。心情也好了起来,每天,去时看斜月,归来迎朝阳。我还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一起发给你看看。虽然我的写作时间少了,但是我想,这是老天让我接触一下底层社会民情。正如幽径所说:“生活中的忙碌虽则辛苦,却是最接地气的,所写的烦恼和欢喜构成了实实在在的生活,这些都会成为将来你笔下难忘的一幕。”
看了你的回复,我很高兴,终于又看到你的文字了。只要动笔,就一定会有收获。你总说忙,但是,你能忙得过飞鸿吗?她是两个女儿的母亲,也是经常回家看看父母的女儿;是个优秀的教研人员,也是一个勤快的家庭主妇;是个高产的业余诗人,还是一个值得信赖的知音朋友。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明确目标,分清主次最为重要。俗话说:“将军赶路,不追小兔。”前线军情十万火急,中途举手之劳的蝇头小利,实在是影响军心的罪魁祸首。即便是鱼与熊掌,也不可兼得。人生有很多的“加减乘除”,该放下的就要放下,该舍弃的就要舍弃。其实,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但是未必能够做到,很多时候我也没有做到。所以,唠叨一遍,与君共勉。直言不讳,方为知音。至于我说的“愿多跟师者、长者、德者交往”,幽径认为:“不同人生境遇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所以说和不同生活轨迹的人交往,会对人生多一层理解、多一些感悟,甚至让我们多一些体谅,让我们少一些指手画脚和蜚短流长。”窗外,有更多的风景。
楼下的连翘渐渐开了,我曾一度误以为是迎春。很喜欢这接着嫩柳而来的黄,仿佛一夜之间就纷纷扬扬了。春天马上就要过去一半了。
愿春雷惊醒你蛰伏的梦!
风 流
2014年3月20日(马年二月二十)
甲午春分前夕于泰山西麓一鹤轩
附:桃源笠叟《七律·读风流君〈惊蛰书简〉有感》
七律·读风流君《惊蛰书简》有感
桃源笠叟
紫菀的月,飞鸿踏雪的文,王德席的灯盏,竹映幽径的点评……在风流君的笔下,凝结为惊蛰日春的交响……
墨煮茗香怀旧遐,蛰惊壶底浪淘沙。
梦弹还是飞鸿韵,醉咏依然紫菀花。
点亮陶阳灯一盏,迎来海内客千家。
月斜且挂黎明处,为钓东风曳碧霞。
注:飞鸿,紫菀,王德席,竹映幽径,均风流君文友。

2015年4月9日岱下肥城 钓月轩

作品推荐:
甲午书简 || 作者简介和目录
甲午书简 || 序 言(一)
甲午书简 || 序 言(二)
甲午书简 || 立春书简——过年 · 百味
甲午书简 || 雨水书简——锦书 · 诗行

作者简介

2012年4月作者于平阴贤子峪

风流,原名冯昌红,后改为冯伟,男,汉族,山东肥城人,肥城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工作室主任科员。文史学者、业余作家。1967年4月生于泰山西南、汶水之阳东军寨村。1988年7月毕业于泰安师专中文系并参加工作,1995年7月函授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由乡镇中学语文教师转任乡(镇)党委宣传干事、党委秘书、党政办公室主任,后调市优化办(纠风办),再调市政协。曾任肥城市左丘明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系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安市政协文史委特邀研究员,泰安市重点社科课题负责人,肥城地方志特约研究员。个人业绩入编《中国散文家大辞典》《肥城年鉴(2018)》《边院文化》和新编《边院镇志》以及肥城市情网等,在新浪网建有个人博客(风流的博客)。斋名泰山西麓一鹤轩。

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兼及诗词,作品散见于《时代文学》《山东文学》《散文百家》《青年文学》《泰安日报》《泰山学院报》等,入多部文选。出版散文集《清且涟猗》《甲午书简》。2017年1月,《甲午书简》荣获泰安市人民政府最高文艺奖“第三届泰安市文学艺术奖”三等奖。

主要学术研究方向:左丘明文化和肥城历史文化。主编、合编(副主编)、参编和策划文学、历史、文化、教育、党建、史志等各类图书20多部(正式出版11部,将出2部);创办左丘明研究唯一专门杂志《左丘明文化》(省内部刊号),主编(执行)8期;在省级和泰安市级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消息与通讯百余篇。多次荣获省市以上文学奖、新闻奖、社科奖。2016年4月家庭荣获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

(0)

相关推荐

  • 书简舞

    视频收集制作:陆秀

  • 【诗社雅集】延寿诗协|每周一钟:径/丘七唱。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投稿邮箱 mm0127m@163.com 每周一钟:径/秋(七唱) 郁犁荐稿 ◎郁犁 秦砖汉瓦埋幽径, 夏鼎商彝出古丘. ◎姚俊明 梅花绽放香幽径, 雪絮飘飞漫野丘. ◎王 ...

  • 【当代诗家/高翔】幽径斜阳流岁月,尘心何必问归期

    漫步公园有吟 薄雾穿林日笼烟,轻风拂面步湖边. 游人频问歌声处,遥指凉亭乐队传. 雨霁晴川景吟 雨濯长堤柳钓船,山花移影瀑流川. 白云再刷峰峦净,翠映一溪歌奏弦. 夏季绿城江滨 芳华初夏亦经纶,江岸林 ...

  • [转载]怎样画鸿雁  [ 咏雁诗选7

    原文地址:怎样画鸿雁  [ 咏雁诗选7--12]作者:村石88_hr1 极目一行挂碧空, 飞鸿展翅喜迎风 塞北鸿爪尚留影 又戏 江南碧水中. 一对飞鸿恋晚风, 忘情嬉戏月升空 夜深误落砚池宿 醒后惊飞 ...

  • 【联对大观】九月下旬对联练习(9.23

    九月下旬对联练习(9.23-9.24) (微刊发布时间2017.10.3) 对联练习:(2017.9.23) 1. 上联:三秋行驿路: 下联:五韵赋桃香.(桃源笠叟) 2. 上联:月擎荷叶玲珑盏: 下 ...

  • 花语风流 || 未许浮生半日闲 ——读风流君的《惊蛰书简——絮语·浮生》

    未许浮生半日闲 --读风流君的<惊蛰书简--絮语·浮生> 花非花 有兴趣的朋友,请阅读前先打开下面链接,阅读惊蛰书简原文,链接如下: 甲午书简 || 惊蛰书简--絮语 · 浮生 浮生若梦, ...

  • 甲午书简 || 云中锦书之一 惊蛰——回复风流《惊蛰书简》

    甲 午 书 简 --穿越二十四节气 冯 伟/著 悄然渐多的白发里 不知哪一根 属于你 本书映现了一名学者型基层公务员在甲午一年穿行于夜与昼.公与私.灵与肉之间的心路历程.作者以书信体的形式,穿越二十四 ...

  • 甲午书简 || 立春书简——过年 · 百味

    甲 午 书 简 --穿越二十四节气 冯 伟/著 悄然渐多的白发里 不知哪一根 属于你 本书映现了一名学者型基层公务员在甲午一年穿行于夜与昼.公与私.灵与肉之间的心路历程.作者以书信体的形式,穿越二十四 ...

  • 甲午书简 || 雨水书简——锦书·诗行

    甲 午 书 简 --穿越二十四节气 冯 伟/著 悄然渐多的白发里 不知哪一根 属于你 本书映现了一名学者型基层公务员在甲午一年穿行于夜与昼.公与私.灵与肉之间的心路历程.作者以书信体的形式,穿越二十四 ...

  • 甲午书简 || 春分书简——春风 · 桃花

    甲 午 书 简 --穿越二十四节气 冯 伟/著 悄然渐多的白发里 不知哪一根 属于你 本书映现了一名学者型基层公务员在甲午一年穿行于夜与昼.公与私.灵与肉之间的心路历程.作者以书信体的形式,穿越二十四 ...

  • 甲午书简 || 清明书简——流觞 · 歌吟

    甲 午 书 简 --穿越二十四节气 冯 伟/著 悄然渐多的白发里 不知哪一根 属于你 本书映现了一名学者型基层公务员在甲午一年穿行于夜与昼.公与私.灵与肉之间的心路历程.作者以书信体的形式,穿越二十四 ...

  • 甲午书简 || 谷雨书简——红笺 · 春残

    甲 午 书 简 --穿越二十四节气 冯 伟/著 悄然渐多的白发里 不知哪一根 属于你 本书映现了一名学者型基层公务员在甲午一年穿行于夜与昼.公与私.灵与肉之间的心路历程.作者以书信体的形式,穿越二十四 ...

  • 甲午书简 || 立夏书简——田园 · 乡愁

    甲 午 书 简 --穿越二十四节气 冯 伟/著 悄然渐多的白发里 不知哪一根 属于你 本书映现了一名学者型基层公务员在甲午一年穿行于夜与昼.公与私.灵与肉之间的心路历程.作者以书信体的形式,穿越二十四 ...

  • 甲午书简 || 小满书简——端午 · 合欢

    甲 午 书 简 --穿越二十四节气 冯 伟/著 悄然渐多的白发里 不知哪一根 属于你 本书映现了一名学者型基层公务员在甲午一年穿行于夜与昼.公与私.灵与肉之间的心路历程.作者以书信体的形式,穿越二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