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铭记

(独秀园)

安庆,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之前只知道有座陈(独秀)墓,以及迎江寺、振风塔,英王府和壁画等。

自合肥乘车到达安庆是午后,天雨,入住酒店后干脆休息一下午,恢复恢复合肥那几天有点透支的体力。所以“安庆三日”,实际只有两天。

次日,天晴。大清早直奔陈(独秀)墓

陈(独秀)墓,“国保”。历经风风雨雨、几经修复。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重修墓冢;九十年代起在原规划的基础上,扩建成“独秀园”。

(这张片子是否就该命名为——“独秀”?)

一条整洁的水泥路直通墓地。自南往北,依次为,一座汉白玉的牌坊,一尊很有个性的陈(独秀)的塑像,一组《新青年》杂志的雕塑,一方水池。









最后是陈(独秀)墓,背依青山,坐北朝南。由墓冢、墓碑、墓台、护栏、墓道构成。

用汉白玉包盖着半球形的墓冢,墓基是用汉白玉铺砌的两层平台,四周有雕石栏杆,墓前有宽阔的石阶和通道。两米高的黑色花岗岩墓碑上刻着“陈(独秀)先生之墓”七个大字。墓台两层,正方形,四周围汉白玉栏杆。



-

靠近牌坊,入口广场侧有一照壁墙,为大型浮雕——《惊雷》,简要地展示了陈(独秀)的一生。



靠大门附近建有“陈(独秀)纪念馆”,内设“陈(独秀)生平陈列”。





热心的保安师傅告诉思泉,往北还有严凤英故居邓稼先故居。尽管不在计划的行程内,既然在同一方向,自然不会放过。一位年逾古稀的独行客容易引起关注,从而常常意外地得到人们的帮助和指点,毕竟好心人多。

严凤英故居在宜秀区罗岭镇陈庄。严的祖父于1919年始建,她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光。

故居外,有严凤英的塑像;故居内复原了她的生活起居原貌,展示了严凤英的辉煌演艺生涯。







邓稼先故居也在宜秀区,即五横乡白麟坂的邓家大屋——“铁砚山房”。

邓家出过多位名人,突出两人,一是清代书法篆刻大家邓石如(1743~1805年),卒于此;另一是“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1986年),生于此,前者是后者的六世祖,如今知道邓稼先的人多了一些。







振风塔,“国保”,在安庆市的迎江寺内,原名万佛塔,又名迎江寺塔,后取名“振风”,有“以振文风”之意。据说,建塔之前安庆文风凋敝,从未出过状元,之后果然文风昌盛,人才辈出——姑妄听之。

振风塔八角七级楼阁式,砖石结构,濒临长江。明隆庆四年(1570年)建成,是长江沿岸古塔之一。该塔同时具有佛塔和导航引渡的功能。










安徽大学红楼及敬敷书院旧址,“国保”。现在的“安庆师范学院”内。

敬敷书院是清代安徽规模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官办书院。旧址位于安庆师范学院敬敷大道东,1897年移建于此。书院为一座东朝西走向的清代建筑群,包括门坊、长廊、斋舍与碑廊等。

后书院历为安徽大学堂、安徽高等学堂、安徽武备学堂、安徽陆军小学堂、安徽省女子蚕桑讲习所、安徽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1927年至1938年,这里建安徽省立大学,期间对书院建筑作过一次翻修。1934年至1935年,兴建了安徽大学主教学楼,因通体红色,人称“安大红楼”。

一座坐北朝南的单体二层砖木结构楼。

楼道的两侧墙壁上悬挂着著名校友的像片(画像)和简介。







(赵朴初先生)

继续安庆市内的游览。

本集始自“世太史第”(亦即“赵朴初故居”)。

世太史第”,“国保”。



因赵氏家族中自赵文楷(1760年~1808年)始,赵田匀(生卒没查到,李鸿章岳父)、赵继元(1828~1897年)、赵曾重(1847~1912年,赵朴初祖父)四代翰林,故旧称“世太史第”、“四代翰林宅”。

“世太史第”共七进五院一园一场,布局规整,气势恢宏。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安徽省面积较大、保存较好的一组明清古建筑群。

赵朴初先生(1907~2000年)诞生于此。今人对赵朴初先生更熟悉些,打听“赵朴初故居”,路人皆知,问“世太史第”,几乎无人知晓。

里面的展陈有“四代翰林”的介绍,但更多的是围绕着赵朴初先生的。















此外,还走了几处“省保”。

天主堂。是天主教代表性建筑。没开门,在外面拍几片。自网上借用一片,感谢原作者!




南关清真寺,也不对外开放。是对老年人的尊重,抑或本人的某些行为举止得到他们的肯定?那天竟然同意思泉自边门进入,将门带上后嘱咐“别着急,慢慢地看”,连连道谢不叠。

南关清真寺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布局严谨,是安庆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的殿堂、回族群众聚会的中心。






安庆谯楼。据载,有600多年的历史,历经4次修葺。如今保存的双檐楼阁谯楼,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修建的,至今也已一百多年。可能近些年也修葺,看起来很新。

英王府及壁画,全名“太平天国英王府及太平天国英王府壁画”。参观并撰写《金陵杂记(四十五)——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中)》博文时记住了这处古迹,并存找机会前往一睹的念头。

可是,其现状大失所望。一座破烂不堪的老房子,墙上贴着“棚改拆迁区域”,如果不是这块“省保”碑和大门左侧那块汉白玉抱鼓石,难以相信这里曾经的辉煌。




据说,里面尚留存4幅太平天国壁画。大门紧锁,无法入内一睹为块。将手机贴着门缝和没了窗框的窗户,拍了几片,破败的景象不堪入目。

2004年就公布为“省保”,15年过去了,竟然还是如此模样。——经济相对落后,地方财政难以支撑“文保”支出,倒也可以理解。何况这样的古迹恢复,带不来任何的经济效益。

但愿“棚改”过后会有全新的面貌……


-

安庆,黄梅戏的故乡。有一座“黄梅戏艺术中心”,内设“中国黄梅戏博物馆”,插空去看了看。



安庆就在长江边。闲暇,几次到江边走了走。



长江畔,一处安庆的“外滩”,市民的休闲地,有几组反映安庆历史的雕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