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字根与《说文解字》

汉字的字根

大圣书法2020-04-25 09:43:45

汉字的字根

一、汉字数量

汉字数量有多少呢?一般人认2500个就可以看书看报发短信了,好的高中生认3500字,能教古文的高中语文老师认5000字。《新华字典》收11000字。

东汉《说文解字》收正篆9353个字,为东汉时期的常用字形。据清人《十三经集字》统计,先秦“十三经”所用不重复的单字只有6544字。南朝顾野王《玉篇》收16917字。宋代《集韵》收53525字除去异体实收32381字。清代《康熙字典》收47035字,武汉大学古籍研究所参与编撰的《汉语大字典》收56000多字,而今天电脑内能搜集到的汉字文化圈的汉字字形在10万以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说文解字》与基础汉字(字根)

不管汉字总量多到什么程度,组成这些字形的基本构字部件是不多且不变的,只在500个以内。若再从楷书字形中拆出笔画,就只有“一丨丿丶乛”五种笔画形态了。

《说文》540“部首”,大致就是汉字的基本构字部件,也就是构成众多汉字的字根。许慎编撰《说文》时,从9353个字形中分析构形,按义类归纳出540部,各部选一个字形来统领各自大义类的字,称为“部首”。如跟水相关的归属“水”,跟狩猎有关的归属“犬”,跟动作有关的归属“手”等,条理清晰,纲举目张,是汉字研究史上的伟大创举。

540部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正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观察、概括与反映。据研究者统计,540部大致可分为六大类:人体类字97部、动物类字61部、植物类字31部、自然界类字37部、器用类字180部、数目类字34部。许慎创造的分部首列字、检字、析字的方法,规律性、系统性、实用性都很强,成为历代辞书的通例,至今仍然如此。所以,段玉裁在《说文》“一”字下注云:“以字形为书,俾学者因形以考音与义,实始于许,功莫大焉。”

《说文》540部首,是汉字的基本字根,除去许慎为凑足“六九五十四”的540部而放入一些合体字“鼻、蓐、殺”等,还有纯笔画“丨、丿”之类,用于构成合体字的独体字根和常用字形只有470来个。2500常用字—3500常用字—5000汉字—10万汉字,都是是由这470个基础汉字组合出来的。甲骨文形声字占27%,《说文解字》占80%以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说文》540部首歌诀

《说文》540部首歌诀

来自说文解字图解

一yī丄shàng示shì三sān王wáng玉yù玨jué

气qì士shì丨gǔn屮chè艸cǎo蓐rù茻mǎng

小xiǎo八bā釆biàn半bàn牛niú犛lí告ɡào

口kǒu凵kǎn吅xuān哭kū走zǒu止zhǐ癶bō

步bù此cǐ正zhènɡ是shì辵chuò彳chì廴yǐn

㢟chān行xínɡ齒chǐ牙yá足zú疋shū品pǐn

龠yuè冊cè㗊jí舌shé干ɡānjué只zhǐ

㕯nè句ɡōu丩jiū古ɡǔ十shí卅sà言yán

誩jìnɡ音yīn䇂qiān丵zhuó菐púɡǒnɡ癶pān

共ɡònɡ異yì舁yújū䢅chén爨cuàn革ɡé

鬲lì䰜lì爪zhǎo丮jí鬥dòu又yòuzuǒ

史shǐ支zhīniè聿yù畫huà隶dài臤qiān

臣chén殳shū殺shā几shū寸cùn皮pí㼱ruǎn

攴pū教jiào卜bǔ用yònɡ爻yáo㸚lǐxuè

目mù䀠jù眉méǐ盾dùn自zì白zì鼻bí

皕bì習xí羽yǔ隹zhuī奞suī萑huánɡuǎi

mò羊yánɡ羴shān瞿jù雔chóu雥zá鳥niǎo

烏wūbān冓ɡòu幺yāoyōu叀zhuān玄xuán

予yǔ放fànɡbiàocán歺è死sǐ冎ɡuǎ

骨ɡǔ肉ròu筋jīn刀dāo刃rèn㓞qià丯jiè

耒lěi角jiǎo竹zhú箕jī丌jī左zuǒ工ɡōnɡ

㠭zhǎn巫wū甘ɡān曰yuè乃nǎi丂kǎo可kě

兮xī号háo亏yú旨zhǐ喜xǐ壴zhù鼓ɡǔ

豈qǐ豆dòu豊lǐ豐fēnɡ䖒xī 虍hū 虎hǔ

虤yán皿mǐn凵qū去qù血xuè丶zhǔ丹dān

青qīnɡ丼jǐnɡ皀bī鬯chànɡ食shí亼jí會huì

倉cānɡ入rù缶fǒu矢shǐ高ɡāo冂jiōnɡɡuō

京jīnɡ亯xiǎnɡ㫗hòu畗fú㐭lǐn嗇sè來lái

麥mài夊suī舛chuǎn舜shùn韋wéi弟dì夂zhǐ

久jiǔ桀jié木mù東dōnɡ林lín才cái叒ruò

之zhī帀zā出chūpò生shēnɡ乇zhéchuí

huā華huājī稽jī巢cháo桼qī束shù

㯻hǔn囗wéi員yuán貝bèi邑yìxiànɡ日rì

旦dàn倝ɡàn㫃yǎn冥mínɡ晶jīnɡ月yuè有yǒu

朙mínɡ囧jiǒnɡ夕xī多duō毌ɡuànhànhàn

tiáo齊qí朿cì片piàn鼎dǐnɡ克kè彔lù

禾hé秝lì黍shǔ香xiānɡ米mǐ毇huǐ臼jiù

凶xiōnɡ朩pìnpài麻má尗shú耑duān韭jiǔ

瓜ɡuā瓠hù宀mián宮ɡōnɡ呂lǚ穴xué㝱mènɡ

疒nè冖mìmǎo冃mào㒳liǎnɡ网wǎnɡ襾yà

巾jīn巿fú帛bó白bái㡀bì黹zhǐ人rén

huà匕bǐ从cónɡ比bǐ北bèi丘qiū㐺yín

tǐnɡ重zhònɡ臥wò身shēn㐆yīn衣yī裘qiú

老lǎo毛máo毳cuì尸shī尺chǐ尾wěi履lǚ

舟zhōu方fānɡ儿rén兄xiōnɡ兂zēn皃màoɡǔ

先xiān禿tū見jiàn覞yào欠qiàn㱃yǐn㳄xián

旡jì頁xiéshǒu面miàn丏miǎn首shǒuxuān

須xū彡shān彣wén文wén髟biāo后hòu司sī

卮zhī卩jié印yìn色sèqīnɡ辟bì勹bāo

包bāo 茍jì鬼ɡuǐ甶fú厶sī嵬wéi山shān

屾shēn屵è广yǎn厂hǎn丸wán危wēi石shí

長chánɡ勿wù冄rǎn而ér豕shǐ㣇yì彑jì

豚tún豸zhìsì易yì象xiànɡ馬mǎzhì

鹿lù麤cū㲋chuò兔tù萈huán犬quǎn㹜yín

鼠shǔ能nénɡ熊xiónɡ火huǒ

炎yán黑hēi囪chuānɡ

焱yàn炙zhì赤chì大dà亦yì夨zè夭yāo

交jiāo尣wānɡ壺hú壹yīniè奢shē亢ɡānɡ

夲tāo夰ɡǎo亣dà夫fū立lì竝bìnɡ囟xìn

思sī心xīn惢suǒ水shuǐ沝zhuǐ瀕pínくquǎn

巜kuài川chuān泉quán灥xún永yǒnɡpài谷ɡǔ

仌bīnɡ雨yǔ雲yún魚yúyú燕yàn龍lónɡ

飛fēi非fēi卂xùnyǐ不fǒu至zhì西xī

鹵lǔ鹽yán戶hù門mén耳ěryí手shǒu

ɡuāi女nǚ毋wú民mín丿piěyì乁yí

氏shì氐dǐ戈ɡē戉yuè我wǒ亅jué珡qín

yǐn亡wánɡ匸xì匚fānɡ曲qū甾zī瓦wǎ

弓ɡōnɡ弜jiànɡ弦xián系xì糸mì素sù絲sī

率shuài虫huǐ䖵kūn蟲chónɡ風fēnɡ它tā龜ɡuī

黽měnɡ卵luǎn二èr土tǔ垚yáo堇qín里lǐ

田tián畕jiānɡ黃huánɡ男nán力lì劦xié 金jīn

幵jiān勺zhuó几jǐ且jū斤jīn斗dǒu矛máo

車chēduīfùfù厽lěi四sì宁zhù

叕zhuó亞yà五wǔ六liù七qī九jiǔ禸róu

嘼shòu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ɡ戊wù己jǐ

巴bā庚ɡēnɡ辛xīn辡biǎn壬rén癸ɡuǐ子zǐ

了liǎo孨zhuǎntū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

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

酉yǒu酋qiú戌xū亥hài

(因手机字库兼容问题,本文中会有个别部首会无法显示。所以推荐使用电脑IE浏览器阅读可以解决个别部首无法显示的问题。)

相关链接:

《说文解字》的前生今世

原创谈艺录2019-03-06 22:46:47

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已经到了115多课,越来越发现,关于《说文解字》的一些入门常识需要做系统的普及,今天就把这些内容汇总一下放在这篇里,做为《说文解字》的入门补充资料:

一、《说文解字》的作者、成书经历。

(漯河许慎文化园里的许慎像)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许慎(约58-149),汉代汝南召陵(现在的的河南漯河)人,唐代张彦远在《法书要录》里说:“慎少好古学,书正文字,尤善小篆,师模李斯,甚得奇妙。”足见许慎的小篆书法是很优秀的。许慎性格淳厚安静,很小的时候就博学经籍,经学大师马融非常赞赏他,他又师从经学大师贾逵(不是三国末那个跟司马懿同期的贾逵,是课本里收的那个隔篱偷学的贾逵。)学习经学,当时的评价他“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无双许叔重。”

(经学大师马融像)

看上面许慎的生卒年(生年不准确),许慎活了90多岁,是个长寿的人,可见要取得足够大的成就,活得足够长很重要。

《说文解字》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已基本完稿,但许慎并没有急着定稿,而是继续查遗补漏,又连续修订十年,直到汉安帝建光元年才由交由许慎之子许沖进献给新帝。一个古文字学家,修订一本书,就用了十年,足见《说文解字》的份量。

二、《说文解字》的书名及内容

《说文解字》的书名可分为两部分,一是说文;一是解字。文与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许慎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说文解字序》)仓颉开始造字时,依照万物的形状临摹创造了一部分图画似的符号叫做“文”;后期形与形,形与声结合的符号就叫“字”。“文”是描绘事物本来的形状,“字”是后来的滋生,繁衍。这跟我们现代汉语里的文和字的概念并不相同,应当注意。

(中华书局《说文解字》内页)

《说文解字》内容共分十五卷,以小篆为研究对象(所以它成了后来元朱文篆刻的典范),同时参照小篆以外的古文、籀文,其中一至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十五卷为叙目。共收汉字9353个,重文(包括古文、异体字等)1163个,分归540个部首统属,字头以小篆为准,兼有古文、籀文等异体。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着力讲解9353个字头汉字。

三、《说文解字》如何归部排序,又是如何解释一个汉字的?

《说文解字》把所有的汉字归属在540部里,这540部的先后是“以形之相次”排序的,即主要依据字形排序,一部之内的汉字各字先后“以义之相引为次”,即每一部里的汉字以字义为排序标准。

《说文解字》里的每一个汉字“凡篆一字先释其义,次释其形,次释其音,合三者以完一篆”。每一个字,先解释字义,再分析字形,最后说读音。

四、《说文解字》的众多版本,何谓“大徐本”,何谓“小徐本”?

《说文解字》作于东汉,印刷术还不发达,所以能看到流传下来的最早的《说文》版本,是唐人的写本,一部是《木部》残本,一部是《口部》残简,现都流落日本。

1、大徐本和小徐本

接下来的版本关于两兄弟,即徐铉、徐锴。

这两人是兄弟,但一般记载弟弟徐锴(920-974)是南唐人,哥哥徐铉(916-991)是北宋人。原因是两人早期都服务于南唐李煜(这位词国皇帝大家都熟悉),弟弟徐锴当北宋军队围城时(975年,南唐灭国,他没等到),忧惧而死,只活了55岁,所以他是南唐人,哥哥徐铉随李煜投宋,到991年才死,他的成就多在北宋时取得,因此称他为北宋人。

弟弟先去世,先说弟弟徐锴。因为许慎的《说文解字》传世全靠手抄,到了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阳冰很自负,于是他传抄《说文解字》就大量修改了他认为许慎解说文字不准确的地方。徐锴觉得李阳冰很多地方改的不对,于是又编了一套《说文解字系传》对李阳冰版本进行修正袪妄。这其实是《说文解字》唐以后的第一个版本,这个版本,其中有专门一篇就叫《祛妄篇》专祛李氏之妄,驳李氏臆说五十多条;

(小徐的《说文解字系传》)

接着说哥哥,哥哥徐铉归宋之后,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承诏和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人一同校订《说文解字》,详参存世所有版本本,以正误补阙,又编订了一版《说文解字》,这一个版本的说文解字最后付国子监雕版印行了。这是《说文解字》唐以后的第二个版本。

这两个版本是后世最流行的两个《说文解字》版本。弟弟的版本虽然早,但因为是弟弟,后世称为“小徐本”;哥哥的版本虽然晚,但因为是哥哥,后世称为“大徐本”。

(小徐《说文解字系传》影宋本)

小徐本流传不广,一般认为好的小徐本是清代道光十九年(1839年)由祁隽藻根据宋朝抄本刻写的本子。

大徐本广为流传,它在先天优势,是国家或者说是集体创作行为,“大徐本”有雕版,一般称宋椠本,宋椠本又有大字本和小字本,但传世的多是小字本。

到了晚明的时候,常熟人毛晋及其子褒,依据宋刻本“始一终亥”小字本,以大字雕板印行(这个大字本是由大徐本里的小字本扩大出来的)。大徐本《说文解字》原貌始为人知。这个版本后来又几经删改,成为当时通行的汲古阁本。注意,汲古阁本其实还是“大徐本”。

(汲古阁本《说文)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孙星衍又依据宋本重刻大徐本《说文解字》,就是后来说的平津馆本,内容被人称道,但“密行小字连贯而下,不便阅读”。到了同治十二年(1873年),陈昌治又根据孙本加以校订,改为一篆一行本。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中华书局版本即1963年据陈本为底本的版本。归根到底,中华书局这个通行版本是“大徐本”的一个版本。

(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

2、大徐本跟许慎版本的差别

既然我们学习的是中华书局的大徐本版本,我们就来说说这个版本跟许慎版本的差别。

首先,大徐本把《说文解字》重新分卷。徐铉和他的同事们,在修订《说文解字》时,觉得许慎的十五卷篇帙繁重,于是把每一卷又分成上下两卷;

其次,大徐本增加了反切注音。许慎所外时代没有反切注音法,注音就说“读若某”,说白了就是找同音字说明读音。徐铉和他的同事们依据孙愐的《唐韵》加注反切于每个字下。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读音,跟许慎所处的汉代读音并不一致。好在,现在的中华书局版出版的有注音版《说文解字》对反切不熟悉的,注音问题,基本可以解决掉了,但我们课程里说了,有些注音还有待商榷;

第三,增加了一部分注释。原来许慎没有注释的,加上注释,后来生有俗字而原本没有的话,也做辨析,也引用小徐本的说法、李阳冰的说法,但都一一注明;

最后,因为文字是发展的,许慎版本没有的汉字,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各种典籍中经常见到的字,徐铉把它们补录在每一部的末尾,称为“新附字”,这也是我们每遇到“新附字”就暂时跳过不讲的原因。

五、啥是“反切”?

这个问题朋友们问得最多,要说明白反切注音法,其实很麻烦,只能简略说一下:

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研究:音韵学开始于东汉末年,当时某些儒生受梵文拼音字理的启示,创反切法来注字音。孙炎作《尔雅音义》(一般认为孙炎是反切的创始人),用反切注音,基本规则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其声母,切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

比如“祖”字,《说文》称:“则古切”,那么它的读音就是取“则(zé)”的声母z,取“古(gǔ)”的韵母和声调ǔ。那么读音完整的就是zǔ。再比如“蘇”字,《说文》称:“素孤切”,那么它的读音就是取“素(sù)”的声母s,取“孤(gū)”的韵母ū,那么它的读音就是sū。但由于古今读音的差别及音韵学的某些原因,这种“反切法”切出的读音,不一定就是现在字典里某个字的准确读音,在应用时,要小心在意。

(段玉裁纪念馆)

六、说文四大家

《说文解字》既是文字学、书法学的经典,历代对于《说文解字》都有许多学者研究,到了清朝,研究最为兴盛。其中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讲篆刻时不止一次提到过他,《缪篆分韵》也是他编的)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和《说文句读》,这些研究著作备受各家推重,四人也获尊称为“说文四大家”,学《说文解字》当以这四家各自著作为入门必备读物。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