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痛古方治验
少腹痛1
王某,女,25岁,农民,已婚。1978年6月16日来诊。主诉:自16岁在外地做工,因天气炎热,经前3天于山溪冷浴后至今脐腹以下经常作痛,发时重则疼痛难忍,轻则亦隐隐不绝,经期前后无定,经治数处,诸说不一,虽有一时止痛之效,但无彻底根治之功。视其形色,体壮色赤,切其脉象细弦而迟,乃形与脉背也。今舍其形征而从脉施药,用温通下焦法,以化肝肾久留之寒。
处方:乌附片9g,青皮15g,乌药6g,白芍(酒制)9g,川芎、柴胡各6g,广木香4.5g,当归9g,黄芪24g,续断12g,甘草3g,香附9g,2剂,水、酒各半煎服。
6月20日二诊。脉象中取可得,腹痛已止,存原法,上方加焦白术15g,丹参24g,3剂。
数月随访,腹痛未发,各症均有好转,婚后2年不能受孕,今已妊娠3个月矣。
少腹痛2
王某,男,20岁,大堰沟回乡知青。1963年10月18日往诊。患者主诉:少腹痛已近3年,每遇寒即发,发时手足逆冷,口泛清水,腰膝酸软,脐以下至毛际板硬,冷痛,甚至睾丸、阳物内缩,得暖痛减,逢寒益甚,屡经医治,不过暂缓一时而已,未能根除。视患者面色青黄淡黑,舌质暗淡,苔白滑腻,脉来沉迟之象。细询之,乃知自发育以来,多犯手淫,冷热不忌,久则肾气虚而寒邪得以乘客,以致肝气不舒,肾命火衰也。治宜温肾壮阳,疏肝散寒。
处方:官桂30g,干姜3g,胡椒15g,高良姜24g,生乌头30g,陈艾绒2斤,将上药共为细粉掺于艾绒内,做艾炷如核桃大,选用神阙、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等穴,1次灸2~3穴,3日一灸,1次1穴灸50壮,共灸7次,病由渐轻而到痊愈,共治21日。随访5年,愈后未再复发。
少腹痛3
勾某,男,24岁,已婚,工人。1978年5月9日来诊。脉来虚大,两尺迟涩,舌质边红而中暗滑,苔白津腻。患者云:自结婚10个月来,少腹疼痛已有7个月之久,曾经治疗,毫无转机。虽三伏炎夏,腹部受凉亦痛,尤以饮冷酒最为明显,痛时在少腹中部及两侧,痛甚时少腹冷硬,每发必五六日大痛,发后亦隐隐作痛,病情日趋严重,影响工作。此寒积下焦也。治宜温肾通阳,理气散寒。
处方:附子15g,青皮9g,乌药12g,益智仁、焦白术各30g,党参15g,云茯苓15g,广木香6g,吴茱萸6g,3剂。
6月3日二诊。上药服后少腹疼痛明显减轻。尺脉微见,此药已中病之兆也,仍存上法。处方:丁香15g,肉桂15g,附子30g,焦白术120g,怀山药180g,制首乌60g,云茯苓60g,党参60g,甘草45g,吴茱萸15g,共为细末,每服6g,渐增至9g,日2次,早晚空腹淡盐汤送下,忌一切生冷饮食200日。
往访多次,上药服未尽剂,腹痛即愈。续访4年,旧疾未作。(周正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