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愿你早点明白,人生苦短不如活得真诚勇敢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或许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
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一生。
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处谈起呢?——季羡林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很多人都希望弄明白,什么才是最好的活法。但受限于眼界、环境、知识、学历、家庭条件,人们多半按部就班,无出其右。
到了一定界限后,就开始以年龄、体衰、精神不济为由,开始理所当然地,陷入老之将死的混沌状态。但是,希望你早一点明白,人生苦短,建议你活得真诚、勇敢。
人越老,躯体神思上越接近于混沌,内心和意识上却应分毫毕见,亮若澄澈镜面。于世事,洞若观火;于人情,虚与委蛇;于自身,简明扼要。
当下社会,看似太平无事,实则变革之中惊涛骇浪。但浪潮波及到大众时,已然因为各种因素,而减缓了原初的核心和力度。多数人所吸纳到的社会震荡力与本质,已经过层层衰减,对众人的生活产生不了太大的利好,反而是弊端层层加固。
一如多数人的感受一样:高房价、低工资、非人的工作环境和待遇、看不到尽头的生活、遥遥无期的梦想,这个时代越精彩,普通人的机会看起来也很多,但生活工作压力也前所未有的强大,几欲将人挤压变形。
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遂成为多数人的痛感,且在内卷呼声不断的情况下,将自身置身事外,狂呼时代的过错,仿佛自己是最受苦的一代人。
此情此景,正如前文季羡林在其散文《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中所揭示的那样。
对于形如蝼蚁一般的普通人,活得像动物一样为了吃喝名利奔波的人来说,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根本无从谈起。学者季羡林学贯中西,温文尔雅,却也不禁对圏囿于动物式存在的普通人,有所讥讽和嘲弄。
毕竟,对于已走入精神世界和学问星空的季羡林来说,日常生活中的物质享受、名利地位早就不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也不再是特别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东西。所得只要能维持温饱,照顾到家人即可,馀者皆非所求。
作为知识分子的季羡林,有自己一身技艺,自然能够脱离俗世困扰,看向更为高远的星空。对于普通人而言,倘若没有任何过硬的技能,就只能在被动的人生里,被动的乞求他者与外在的施舍与眷顾。
这其中,有觉醒者不甘于人下,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有天赋禀异者,殚精竭虑,直抵人间富贵。有真诚勇敢赤诚者,跋涉三年抵达印度学习长达13年,又为东土大唐传回经书。更多的人,未觉醒亦未曾怒而飞,更无真诚勇敢赤诚。
他们多数时间老老实实在自己的环境中里,成妖成魔,兴风作浪。大吃小,小吃老。
其状亦如季羡林所言:世界上战火纷飞,人欲横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一个十分不安定的时代。
所以,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样深远而高傲的道理,在人类社会中只有少数有识之士才能理解。一如鲁迅先生所称的“中国的脊梁”,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而对于多数人来说,他们的人生到头来,终不过是浑浑噩噩,犹如夏虫,不足语冰。
因为,他们无法理解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无法知晓自己对人类发展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文中,季羡林先生最后总结到: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一个人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以及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显然,在一代学人心中,人必须要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但这种价值和意义,并非个体出于自身生存欲望的篡取,对于家人的满足,而在于个体对这个社会与时代的启发与传承。
今日的所作所为,为后世传承了什么?今天的所思所想,是否为他人带去了启发?是否规避了恶念或启发了善举?今天或者明天所从事的一切,对自己的未来,对他人,对社会,对时代是否有更久远而永恒的价值?
当人们除却吃穿用度的撷取和追求之外,倘或以更为广阔的心胸和眼界,看向更远更广的将来,是否眼下所为,手下动作,心中所想,就会有标准尺度,而不限于眼前,进而偷鸡摸狗、獐头鼠目?
此种人生境界,并非人人会有。正如社会学家李银河所言:人生苦短,不如活得真诚勇敢。
何以此话值得追许?不过是因为真诚会减少自己的心理负担,以更澄澈的大智慧,应对俗世小伎俩,以无形化干戈,人会快乐很多,正向许多——短短一生,有什么必要将时间浪费在垃圾、颓废、愚蠢上?
要做到这一切,一个人必须真正勇敢起来,抛却俗世的观念与判断,真正面向自己的内心,想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会对这个时代,对这个社会,对自己周遭的人,有所裨益,并值得尊敬。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 Norcross, J.C.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the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110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