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给将士送十车肉,霍去病宁可坏掉也不吃,26年后才知多聪明
在古代封建王朝时期,臣子与君王之间的博弈是一门深厚的学问。有人会仅仅一句话讨得皇帝欢心,就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有些人建立了不世功勋,但仅仅因为一个小动作就落得满门抄斩的凄惨结局。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面对帝王,处于被动局面的臣子必须要谨言慎行,不能有一点松懈,若说这是臣子之痛,但这也是作为臣子应该承受的。而帝王一方不管臣子做得是好是坏,都会时时刻刻提防,以免臣子有谋逆之心。
能够真正做到包容臣子的除了李世民、赵匡胤之外便没有更多皇帝了,按照历史记载,同样被誉为的“千古一帝”的汉武帝刘彻也是一名性格乖戾霸道的君王,对百姓施以怀柔的政策,但却对大臣相当严酷,能与其处好关系的君王相当之少。
但在众多臣子之中,霍去病却是例外。霍去病出生于公元前140年,是山西省临汾市人,本是仆人卫少儿和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出身卑贱。但是公元前138年,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并诞下了皇子刘据,卫家因此得以飞黄腾达。
此时寄居在舅舅卫青家中的霍去病也得获得了荣宠,成为了汉武帝的外甥,过上了上流社会的生活。霍去病的性格沉稳冷静,沉默寡言,《史记》记载其:“为人去病少言不泄,有气敢往。”
但这种性格恰恰受到汉武帝的喜欢,再加上霍去病精通骑射,汉武帝就让当了自己的近臣。此时的霍去病还只是少年而已,虽未经历沙场,却已经有了自己的独到的军事见解。汉武帝让其学习《孙子兵法》,他却回答:“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霍去病也没有让汉武帝失望,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第一次被汉武帝任命为剽姚校尉,跟随卫青北击匈奴。霍去病的出场第一战直接成了他的封神战,仅率领800勇骑就能深入敌营百里之外。
当众人以为他已经生死未卜之时,霍去病却带着匈奴的相国、当户、单于的祖父的首级满载而归,顺便还活捉了单于的叔叔。汉武帝得知后,直接封赏其为冠军侯。公元前121年,19岁的霍去病再次孤军深入,直接将包括匈奴单于阏氏在内的上百名匈奴贵族活捉,歼敌人数万,改变了汉匈的交战局势。
对于霍去病这样的神将,汉武帝当然宝贝得不行,每次在霍去病出征前,都要派人赠送数十车粮食和鱼肉。但是霍去病却从未将这些食物分发给将士们,即使将士们已经非常饥饿,霍去病也宁愿让肉类全部放置糜烂后扔掉,也不让将士们食用。
《史记》中有记载:“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也就是说,在将士们都饿到没有力气的时候,霍去病还要逼着他们进行蹴鞠比赛。
如此看来,霍去病成为了一名不顾及体谅士兵、不会带兵的将军,也正因为这一点,霍去病曾被后世之人抹黑。但霍去病没有将汉武帝给的这些肉食分发给将士,或许还出于其他的原因。首先一点,可能是霍去病是真的养尊处优习惯了,压根就不管军需之事。
第二点便和霍去病的战术风格有关了。霍去病擅带奇兵奇袭,数十车粮食会严重减缓行军的速度,也就不能起到奇袭的效果。所以,霍去病相当干脆地将汉武帝赏赐的这些粱肉全都给扔了。当军队缺乏粮草的时候,霍去病自有办法——直接捕杀匈奴的牛羊。所以,当将士们挨饿的时候,他们心中想的不是汉武帝给的粮草,而是抢夺敌人手中的牛羊,因此作战反而还会变得更加勇猛。
最后一点还是“自我贬低”,让汉武帝放心。在那个年代,肉类是相当稀缺的食物,将士们能因为霍去病分到更好的口粮应该是一件欢欣鼓舞的事。但是霍去病更应该担心是当自己将这些肉分给了将士们后,他们感谢的是自己,而不是汉武帝。
一个将军在外打仗,声望过高,才是王之忌讳。再加上汉武帝是一个疑心病极其严重的皇帝,稍稍有什么不开心,可能就会收去表面对霍去病的信任,取而代之的是怀疑和杀心。所以,霍去病虽然在将士中的口碑不好,但他只需要在皇帝面前表现忠诚就够了,身后事自有皇帝来定夺。
当然,汉武帝对霍去病相当信赖,他在公元前117年去世的时候,汉武帝也让他陪葬茂陵,享尽哀荣。但就在公元前91年,强盛的卫家失势倒台,皇后卫子夫以及太子刘据也全都被逼自杀,但凡是卫家一系的党羽全都被汉武帝铲除干净。
不过,唯独霍家是个例外,霍去病去世后,他的儿子和弟弟霍光都得到了汉武帝很好的照顾。卫家失势,霍家也没有被波及半分,从此可见汉武帝对霍去病的信任与喜爱,但也从侧面反映出霍去病不仅军事才华了得,也精通君臣的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