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冬天“冻”伤胃!吃好2道暖胃方,让胃不再怕冷
01
胃的角色功能
《黄帝内经》记载:“人以水谷为本”、“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胃是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脏器,我们身体精气血和津液的化生,都离不开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即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咽)进入胃中,在胃气的通降作用下,由胃接受和容纳,暂存于其中,饮食物被磨化腐熟进行初步消化,精微物质被脾运输到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传到小肠进一步消化。
胃的受纳腐熟,依赖于胃之阳气的推动和蒸化作用。打个比方,胃就好比是灶台上的锅,锅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食物和水,火力够足,锅中的水和食物才能熟透,如果火力不够,就只能吃容易消化不良的夹生饭菜。不外乎,胃中火力十足,消化功能才能马力全开。
02
胃寒的虚与实
万病不离寒,胃寒是许多胃病的证型,指的就是胃中火力不够的情况,胃寒可分为虚寒和实寒两种类型。
胃虚寒是指胃阳气虚衰,也就是生火的原料不足了,多见于慢性胃病,常会出现寒 虚的症状:
✔久发反复的胃脘冷痛,痛不剧烈,绵绵不休,时发时止,食后缓解
✔泛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食物
✔喜温喜按
✔食少脘痞
✔口淡不渴
✔倦怠乏力
✔畏寒肢冷
✔舌淡胖嫩
胃实寒是指过食生冷或外界环境的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证候,也就是生火的原料虽足,但是火苗子被外来的阴寒之气消弱了,以急性发作为主,多见于一派寒症:
✔新发的胃脘疼痛,疼痛剧烈,拒按,得温痛减
✔呕吐清涎
✔口淡喜热饮
✔饮食不化
✔舌淡苔白滑
03
警惕冬天“冻”伤胃
秋冬季节,大自然阳消阴长,阳热之气渐退,阴寒之气渐起。阴寒之气一方面会有损我们体内生火的原料,加重胃中虚寒,如同湿冷的柴枝很难点火;另一方面会容易灭火,引起胃中实寒发作,如雨水可以熄灭火苗子。故冬天稍不留神,容易“冻”伤胃,所以胃寒的朋友,在天气转凉的季节,要更注重暖胃护胃。
■ 防寒暖胃
首先要注意身体的保暖,天气转凉后及时添衣,爱美人士的露脐装、露腰装等都会加大胃“着凉”的几率,必要时除了穿衣保暖,还可以用热敷贴贴于靠左上腹部的衣物表面来直接暖胃舒胃,尤其是受凉后胃部不适的朋友。
其次是饮食方面,切忌在秋冬仍肆食雪糕、冰棍、冷饮、冰镇瓜果等,素来体寒的朋友大多都经历过受凉或吃了生冷之物后突然出现胃痛、呕吐等急性胃炎的情况,这是寒邪直中胃腑的表现。我建议大家,最好都能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早上起来之后,缓缓喝一杯温开水,这是最省事的暖胃护胃方法。再来就是日常饮食中,多吃姜葱蒜、小米辣、胡椒、艾叶等,在暖胃的同时还能预防寒凉季节的风寒感冒,两全其美。
■ 运动暖胃
我们都知道,运动过后会觉得身体发热,这也就是中医理论中的“动以生阳”。运动不但可以生发体内的阳热之气,还可以把体内的阴寒之气驱赶出去,从而起到暖身、暖胃的作用,户外运动和室内运动都是可以的,如在阳光下快走、慢跑、爬山、徒步、打球、跳绳、广场舞等。
■ 晒太阳暖胃
中医认为,晒太阳是最简单有效的温阳散寒方法,故胃寒的朋友不妨养成适当晒晒太阳的习惯,不过晒太阳也有一些事半功倍的讲究。
早上自然界阳气生发时的太阳,更有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故晒早晨的太阳更好,可以搭配运动一起进行户外的晨练。
古籍记载:“背为阳,腹为阴”、“头为诸阳之汇”,晒背部和头部更有利于吸收大自然的阳气为人体所用。
‖ 食疗方推荐
紫苏生姜红糖茶
材料:鲜紫苏叶10克(或干紫苏叶3克),生姜5片,红糖适量。(1人份)
做法:先用白开水简单冲洗药材,后将材料放置于茶杯之中,加适量开水焖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解表散寒、暖胃和中。
适合人群:外感风寒或过食海鲜等生冷寒湿之品等属胃实寒证者,见恶寒怕冷、新发的胃胀不适、胃痛拒按、恶心呕吐、舌淡苔白滑者。
紫苏叶性温,味辛,归肺、脾经,能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生姜性温,味辛,归肺、脾、胃经,能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红糖性温、味甘、入脾能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一杯紫苏生姜红糖茶,共奏解表散寒、暖胃和中的功效。
‖ 食疗方推荐
胡椒砂仁猪肚汤
材料:白胡椒5克、砂仁3克、猪肚1个(2人份)
做法:把买回来的猪肚,用醋和面粉反复揉搓、洗净,直至没有粘液,放锅中焯水捞起再以清水冲净、切片;白胡椒打碎。以上食材放入锅中,慢火煲1个小时以上(至猪肚酥软),加盐和砂仁再煮5分钟即可。
功效: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适合人群:脾胃虚寒者,常见脘腹冷痛,喜欢温暖和热食,吃了寒冷的食物就难受的症状,口淡乏味、大便稀溏之外,身体怕冷,手足不温,舌淡苔白等。
白胡椒性热、味辛,归胃、大肠经,能温中散寒,下气消痰。如《本草纲目》记载:“(白胡椒)暖肠胃,除寒湿反胃、虚胀冷积,阴毒。”砂仁性温,味辛,归脾、胃、肾经,能行气止痛,健脾安胎。猪肚有以形补形的功效,三者搭配一同煲汤,对于脾胃虚寒者来说是很好的补益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