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琐忆(2)农家肥 ||章永海

作者手记:之所以进入耄耋之年还写此儿时琐忆,主要是受胥全迎老师的启迪——我正在拜读他的赠书《忆清江》。读着读着竟勾起了对许多往事的回忆,想把它记录下来,那就从儿时开始吧!

“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这个道理不仅种田的农民懂得,即使城里人大概也略知一二吧!
记得小时候,家是市郊农民,十二亩地,基本上是一半种粮食,一半种蔬菜。收的粮食满足全家口粮所需还有余。种的蔬菜除自家食用外,绝大部分售卖,供应给城里人。
那时候,沒有化肥,无论种粮食还是种蔬菜都用的是农家肥。筹措十二亩地的农家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记忆中,措施主要有三条。
养猪,猪圈就是一座小小肥料加工厂。我家猪圈座北朝南,北头较高大,有屋顶,敞亮,是猪吃食睡觉的地方。南边半截小院,低洼,是猪拉屎撒尿转悠晒太阳的地方。家里摘莱扫地的垃圾,场头草垛的草撚,都倾倒在这儿。猪吃饱睡足也是要活动的,这些杂七杂八的废物经猪半个月左右的踩踏,父亲就会穿上胶靴,拿把铁锹,跳进猪圈,一铲一铲地把猪圈里肥料撂到猪圈前面一个好大的盆形灰粪塘里。(记忆中塘口直径至少有四、五米,深约一米半)父亲把这件事叫出猪圈。
猪圈前面的灰粪塘其实就是一个小小肥料库。家里养了一头牛,牛粪和牛吃剩下的草料也都倒入灰粪塘,一起沤肥。灰粪塘每年起两次,一次在春天,种玉米之前,一次在深秋,种小麦之前,因为灰粪主要是用来做基肥的。用法是晒干,碾碎,播种时,一把一把和种子捋洒到垄沟里,耙平。
拾粪,是勤劳的农家人冬闲时每天清晨必做的一件事。冬天再冷,父亲和家里男孩子是捞不到睡懒觉的。天麻麻亮,就得起来,擦把脸,背上粪箕,夹上粪勺就出发了。路埂旁,沟河边的转悠,见到人便,狗屎,牛粪,宝贝似的挖进粪箕里,大约个把小时,拾满半粪箕左右就回来了。我在上中学以前,这也是冬季必做的功课。但是,放寒假的时候也是逃不掉的任务。忆到此,我还想起七十年代在钵池乡工作的时候,时任钵池乡党委书记的陈洪才(后在清河区任农委主任直至退休)经常背上粪箕在乡里转悠,拾粪,各大队书记、主任,还有不少生产队长在他带动下,也背起粪箕,被传为佳话。
还有就是到城里人家集马桶,我在“粪窝子”一文中已尽述。集来的肥料稀释后主要用作追肥。
攒肥,是农家人非常辛苦的一件事儿。但是,收获那也是实实在在的:
春来,遍地绿油油;
夏至,麦穗沉甸甸;
秋到,玉米棒捶重实实。
那份喜悦,也是蛮醉人的。

作者简介

章永海,男,汉族,1941年8月出生,淮安清江浦区人。1962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40年(期间曾任教初高中语文数学5年)。1978年起任淮安市永宁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直至2001年退休。退休后被聘任清河法院行风监督员,永宁小学、清河实验小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2015年因身体原因(耳聋)请辞。

往期荐读

▼▼▼

儿时琐忆(1)粪窝子||章永海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0)

相关推荐

  • 生粪不发酵施用农田可能存在的危害有哪些?

    肥料是农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养分来源,从而促进植株根系.茎叶和花果的发育,对于整体长势和产出效益都有重要的帮助.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特点.生长时期,科学合理的施入不同的肥料,是避免肥害的根本前提. 农业种 ...

  • 晒 土

            晒土,许多人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事.         在改革开放前,物质条件极度匮乏,没有农药,没有化肥.虽然割资本主义尾巴,但为了建设祖国,为了支持大城市,农民要把自己生产的粮食送到城里 ...

  • 现在有了化学肥料,我们还要不要施农家肥?农家肥又有哪些好处?

    就我所知,化学肥料是近几10年才有的,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农民,祖祖辈辈都是施的农家肥.人们挑大粪,散渣肥,烧火粪土,甚至挨家挨户刨屋里的地皮,这些都是很好的肥料,那时的庄稼也都长得很好,养活了一代又 ...

  •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庄稼一枝花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就常常听我祖父唠叨这句话.祖父是生产队的牛组长,带着一帮五六十岁的爹爹婆婆给集体养牛.祖父每次放牛与众不同,他不拿打牛棍(鞭子),却扛着一柄刮锄 ...

  • “臭”“美”的回忆

    作者 吕东平 小时候,种地没有化肥,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第一次去地里撒的化肥,叫肥田粉.听说肥田粉对庄稼有助长作用,觉得很神奇.以前种地都用农家肥.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

  • 韭菜上什么肥料长得黑亮又粗壮?老农告诉你,这三种肥料随便选

    韭菜是一种易种易管理的懒人菜,只要种上一块,就可以长期收采,前提是肥水充足,否则也还是没啥收获的. 我们村种植韭菜的人家较多,有的人家种植花韭,即老品种韭菜,有的人家则种植甜脆型韭菜.这两种韭菜,后者 ...

  • 用人尿作为肥料种植的青萝卜,可以吃吗?为什么?

    跟孩子讲小时候在农村老家干活,地里没有"厕所",如何解决内急问题. 很简单,就是挑个比较高的庄稼地,躲进去,然后"就地解决"! 话一出,孩子眼睛瞪得溜圆:啊!太 ...

  • 儿时琐忆(5)小滿三日 ||章永海

    5月21日,农历四月初十,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也是初夏后的第二个节气.每年的小满,我都会不由回忆起童年时代奶奶总会重复唠叨的两句农谚. 一是"小满三天遍地黄",说的是小满后 ...

  • 儿时琐忆(4)勤劳善良,封建保守 ||章永海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造就一个勤劳善良而封建保守的家庭.我的父亲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之主.生产经营活动的安排,全家经济生活的收支,皆依赖于父亲的运筹,他的思想直接主导着家庭的思想意识形态(这一点不一定是他意 ...

  • 儿时琐忆(6)与牛为伴学农活 ||章永海

           我是农民的儿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跟着父母学干农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倒也学会了不少本领,特别是与牛为伴的农活儿,都能提起我的兴趣.        在农业合作化以前,一般有十亩以上土 ...

  • 儿时琐忆(3)亦粮亦蔬,自给自足 ||章永海

    作者手记:之所以进入耄耋之年还写此儿时琐忆,主要是受胥全迎老师的启迪--我正在拜读他的赠书<忆清江>.读着读着竟勾起了对许多往事的回忆,想把它记录下来,那就从儿时开始吧! 解放初土地改革时 ...

  • 儿时琐忆(7)广惠寺和广惠初级小学 ||章永海

           广惠寺座落在老石桥街东首约300--400米处,北邻里运河,南傍一条宽不足40米的小河(可能叫文渠河).寺庙呈一方形独院,院门朝东,院中有一硕大的香炉.记忆中广惠寺规模不大,畧呈长方形, ...

  • 儿时琐忆(1)粪窝子||章永海

    作者手记:之所以进入耄耋之年还写此儿时琐忆,主要是受胥全迎老师的启迪--我正在拜读他的赠书<忆清江>.读着读着竟勾起了对许多往事的回忆,想把它记录下来,那就从儿时开始吧! "粪窝 ...

  • 儿时琐忆(8)少小未识运河美 ||章永海

         从呱呱坠地到年逾八旬进入耄耋之年,八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回首往昔,从弹小球,滚铁环,到读书求学入职工作,再到退休赋闲,仿佛一场人生长梦.        梦开始的地方,就在古运河边.我这个喝着 ...

  • 【往事】儿时琐忆(9) 婆媳俩的针线匾 ||章永海

    从我孩童时开始记事的时候,就记得家里有一个专属于妈妈的物件--针线匾.是一个直径大约50公分左右深10公分左右的浅钵形状的柳条编制品.是专门用来盛放针线类物品的.我记得妈妈的针线匾里的物品有:剪刀,针 ...

  • 【往事】儿时琐忆(10) 拐磨 ||章永海

            在我童年时代,上世纪的40,50年代,大多数农村人家自己种粮自己吃,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粮食加工也都是一家一户自己解决.记得那时候加工粮食的主要工具就是磨--又称石磨. 那时候,有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