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告诫:三十不发,四十不富,五十将来寻死路,都有啥道理?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文化大国、礼仪大国,对贤者都是十分尊敬的。也就有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老话,古代的贤者们都留下了好多的至理名言,其中蕴含着他们对某一事物认识以及理解。也将他们的生活经验用三两句话来教导后人,并以此为鉴。老祖宗告诫我们说:“三十不发,四十不富,五十将来寻死路。”这几句话又蕴含了什么道理呢?
三十不发。有些人认为其中的这个发指的是发财。然而他们只是看到了这个字的片面意思,这里的发不光有发财的意思,还有发现、把握的意思。三十岁的我们正是身体强健的时候,在这个时间段就会有很多的机遇送上门来,我们要发现并把握这个机遇,确定好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
在这个年龄段中的我们可以没有那么多的财富,但是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在二十岁的那个年纪里我们可以一边迷茫,一边随心所欲地度过自己的青春。但是在步入三十岁的时候就要为未来做打算了,三十岁和四十岁是一个人人生的两个重要阶段,如果说在这一阶段中没有一番作为,那等到五十岁乃至老年之后都将生活在困顿的生活中。
就拿越王勾践来说,年轻时候的他刚继承王位,得意的日子没过几天,就迎来了灭顶之灾。国破人亡,还要向吴国称臣乞和。这时的勾践才二十三岁,每天要给吴国国君夫差养马,在夫差重病的时候替他尝便。尽心尽力,当真就像是夫差的奴仆一样,多少年来都没有表露出怨恨的心意。经历了许多的磨难,才让吴国国君放下警惕,让勾践回国。
这时的勾践刚满三十岁,为了让自己不忘耻辱,在房间里铺上柴草,房梁上悬挂一颗苦胆。每天都要舔一下,警示自己不可忘记亡国之耻。这就是卧薪尝胆故事,三十岁的勾践没有因为夫差一丝假善放弃自己复国雪耻的志愿。他将消灭吴国作为目标,实现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壮志。
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也是吴承恩在三十岁的时候才有了创作的打算。三十岁正是人生的顶峰,要从这一刻开始积蓄力量,以待日后的厚积薄发。
四十不富
这里的富即是指财富的意思,也指富足的经验、学识。三十岁是一个打基础的年纪,四十岁就是在此基础上加以修缮的年纪。这个年龄的人身体早就不如以前,各种疾病找上门来。无论是心力还是体力方面,都开始消退,在这个年纪就需要积累一定财富和人脉,才可以保障生活一直平稳地过下去。这个年龄的人身上都背着房贷、车贷以及供养儿女和父母的压力。如果此时还是漂泊不定,就真的是坐吃等死了。不仅是生活上有压力,还有精神上的压力都会把一个人逼上绝境。
五十将来寻死路。
“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这是孔子对不同的人生阶段的总述。到了五十岁,人也就进入了衰老期。行动迟缓,反应缓慢,也该到了安享晚年的年纪。但是三十有发,四十有富的人才有机会享受到一个安乐的晚年,不然就是真的在寻死。世人都在感叹韶华易逝,就像是握不住的流沙,转眼间,早已时过境迁。其实只要你是自己的人生赢家,就不会有这种感叹,回想起来只会是满满的骄傲。人生的路没那么长,在不同的阶段做好该做的事,就不会有五十将来寻死路这样的下场。
结语:
老祖宗的告诫并不是没有道理,浑浑噩噩,懒散至极的生活只会是给自己掘坟。错过三十岁到五十岁的这三个阶段,就不会再有静待花开的日子。现在的人娶妻嫁人都在看房看车看存款,而你什么都没有,又有谁会瞧得起你呢?
在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很多的年轻人整日沉迷于网络世界,有的靠这个发家致富,而有的人却靠这个虚度光阴。现在的社会处于一个竞争的状态,实行的是淘汰制。年轻人要趁早努力,积累经验,为自己打下一片天地。才不会在老年时发出人生可悲的感叹。
时光在流逝,我辈青年仍在努力。不错过播种的时节,才会有满满的收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谓。”只有经历了足够的苦,才会尝到生活的甜。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