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讲伤寒论条文37太阳转少阳并病
此文音频地址:
蜻蜓FM:http://www.qingting.fm/channels/228415/programs/9254698
懒人听书:http://www.lrts.me/sound/1287826
喜马拉雅:https://www.ximalaya.com/jiankang/10903593/95420376
本条文分前后两段,前段讲太阳麻黄汤证已经好了,但还潜藏小柴胡汤证;后半段说的是虽然已经十天,但是麻黄汤证还没好。联系上下条文来看,前面几条都在讲麻黄汤,这一条仍然在讲麻黄汤证的临床变化,显然变化就是传入了少阳,化为小柴胡汤证。上下两个条文都讲了太阳表气被寒邪闭郁之后,这股闭郁之气所产生的病邪、病位传变,比如三六条讲了表气的闭郁造成肺气的闭郁,所以喘而胸满;三七条是因为太阳表气的闭郁影响了少阳三焦系统的功能,因为少阳三焦的功能就是舒达气机,表气被闭郁之后,造成了少阳的输机不利。
三七条给出了两种治疗策略,第一种是先解表,再疏解少阳;第二种是太阳寒邪闭郁被解决之后,由此造成的少阳郁结也随之而解。如果没有随之而解,就是条文前半段,“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其实在临床中还有第三个办法,就是在小柴胡汤里加麻黄、杏仁、桂枝。因为在临床实例之中,经常能看到少阳证证据确凿,同时还有太阳寒邪闭表的症状,兼而同时存在,最省事的方法是合方运用,而不是像本条中所说的两种办法。因为当麻黄汤证和小柴胡汤证并病,有时候并不是单解了麻黄汤证,小柴胡汤证就能自解。
能否自解,取决于病邪是不是已经真的进入少阳,还是仅仅因为太阳表气的闭郁造成了在半表半里的少阳也跟着闭郁,是受影响还是真的邪气已经进入。而这两点在临床中分析起来并不是那么的清晰。有一些方法可以去辨别,比如少阳症状非常明确,甚至比麻黄汤证的症状更加强烈,这是从症状上判断的方法。还有从脉象上,浮取是紧的,中取有明确的弦象,这是从脉上判断。要从舌上判断,少阳闭郁会出现舌尖和舌边的异常,一般是尖边发红,或者舌尖、舌边虽然没有明显发红,但是边尖之处有大量积聚的小红点(小红点是郁象),有了这些脉色症,多半单解太阳,少阳不会自解。
临床中经常会用更简便的方法:小柴胡汤加麻黄、杏仁、桂枝。太阳和少阳两解,一边疏通少阳的闭郁,一边解太阳卫气的寒邪闭表。讲一个这样的案例。
我侄女,10岁,突然感冒,上吐下泻、头晕、发烧、无汗。小孩无汗发烧,往往烧的很厉害,39度、40度。孩子父母带着孩子去找祖父,孩子祖父是西医教授,西医对这种病的认知就是病毒性感冒,没有特效的办法,打针吃药输液,都得七天才能渐渐好转,只能用一些抑制症状的办法,于是祖父带着来了我这。
r>情况是:脉并非浮紧,浮取偏滑,中取有弦象。但确实有麻黄汤证的症状,无汗、发热、身疼痛,这说明邪气已明确入了少阳经,并且有太阳证,单用麻黄汤可能少阳证就解不了,正是条文三七所讲的道理。舌尖发红,有小红点,都是热郁之象。呕吐、头晕、下利,都是少阳证。呕和利都挺严重的,呕吐加重了头晕感,头晕就更想恶心、呕吐。下利,后门不顾(控制不住肛门拉稀)。细问之下得知,吃了西医的药,出了一场汗,体温降了一点,但是不久后又发烧。再追问,如果不吃西药发汗,身上有汗无汗?回答无汗,且当前是无汗。脖子、胸背部位是最容易出汗的,只要用手触诊一下脖子前后,就知道有汗无汗。小柴胡汤条文有“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此证还增加了无汗、发热、恶寒。麻黄汤证合方运用,在小柴胡汤的方中加入麻黄、桂枝和杏仁。此证不加杏仁也可以,因为麻黄汤中的杏仁是为了反佐麻黄和桂枝。杏仁敛降,用来防止麻黄、桂枝发散过度,然而此证太阳之表是闭郁的,少阳也郁结,表中都郁结的情况下,杏仁的敛降之效不加也可。因为病势很急,所以药量开足。对于10岁的孩子,平均10克的药量就足够了。小孩没有其他的什么毛病,一剂就能治好,考虑到可能还会有残余,开了两剂,但是第二剂量就降下来了,以平均6克为标准量。事实上第二剂也没吃。
吃感冒药的方法是一副药煮一次,30到40分钟,分三次服。第一次服完,半小时内没出汗,服第二顿。如果出汗了,间隔4到6个小时后,吃下一顿。只要剂量开足,基本都是一剂就能治好。即便好不了,后面剩点尾巴,不用吃药也能自愈,当然吃点药会好的更快。
孩子第二天就已经痊愈,胃口已开,觉得饿想吃饭。我嘱咐家长喝点粥,吃点咸菜,千万不要给孩子吃营养大、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则一定会再次结住,即便感冒不再复发,也有可能积食。
再回过来看条文,就容易理解了。条文中有这么几个知识要点:
“十日已去”,伤寒条文中的多少日都是有含义的,一是用来判断是否过经得解,二是判断当前走到哪一经。这是纯粹从理上去讨论,因为在现实临床中,很难确切知道要从哪天开始算起,但是估摸大概还是可以的。十日说明七天之后并没有自解,没有过经得解,又传了三天,正好到少阳。
条文中给了明确的条件,外已解也,就是麻黄汤证已经解了。然而患者仍然有胸满胁痛,脉浮细而嗜卧。胸满胁痛好理解,本来麻黄汤证就容易出现胸满,协痛是少阳证主症之一,这都是气机被闭郁造成的。气机闭郁在肺就容易胸满、气短、咳喘。气机闭郁在少阳就容易协痛、抑郁、口苦咽干、头晕等。嗜卧,躺着不想起来,可能是因为头晕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气机闭郁了之后,气机升达不足显得乏力、倦怠,于是也不想起床。不论是头晕,还是乏力的不想起床,都会表现为嗜卧。
“脉浮细,”这里要说一下,在咱们的脉法中,细是用来表达血管的粗细,弦是用来表达脉搏动手下的指感。细脉和弦脉都是一根,区别就是一个形容血管的粗细,一个形容跳动感的粗细。当血管细的时候,跳动感在血管里也会显出一种较细的跳动感,所以在医案中经常看到脉弦细的说法。咱们就要分清细是什么,弦是什么,是搏动感的弦还是血管的细,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当血管变得越来越细的时候,血管距离皮肤的位置就会显得偏远,那这个人的浮取就会变得不明显。所以真正的细脉,一般是不见浮取的,因为血管太细了都没有力量把气带动到浮取,所以此条文的脉浮细其实是在说脉浮弦。所以这点大家要留意,在伤寒论里,细的表达,有的时候也是在指脉跳的搏动感。
三七条的后半段“脉但浮者,与麻黄汤”,没说是不是浮紧。大致有几层含义。一、脉浮紧是麻黄汤证的主要脉象,所以不用提紧。二、麻黄汤证有时候也不绝对是脉浮紧。三、当麻黄汤的脉浮紧,经过几天慢慢变的不紧,说明邪气在慢慢退去,因为由紧变得不紧了;但是还有浮脉,说明邪气还是在表,没退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