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不聊,问题都在

母亲这个角色,给我的其中一个礼物,就是共情,共情能力助长了我的社交能力,不爱说话的人,一旦碰到孩子的问题,就会滔滔不绝.

但有时候的共情,是我最没有勇气面对的.

今天上午,我就跟成都林同学的母亲共情了一上午,继而又跟身边的妈妈们共情了一上午.

孩子就是我们最大的共情啊。

我很气愤,是的,就是很气愤.

这种气愤又让我感觉很熟悉,我们这一届父母,受现实鞭打真真挺多的,云淡风轻的时候少,焦虑都是必然的,个人修行的高低,只在于你的焦虑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

显性的伤人伤己,隐形的伤己,也不见得不伤人.

作为三年级的家长,有一类社会新闻我是不聊的,跟他们身份一样的,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校园凌霸,校园虐待,校园里的死伤,这等等一切,不聊的原因很简单,她们会有代入感,心经里都说,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孩子是感性的,她们不具备“无有恐怖”的能力.

但,你不聊,不代表她们没有途径知道.这是一个可怕的发现.

比如,今天放学,樱桃就很神秘地跟我说,班里同学告诉她,最近有一个很火的新闻,我问是什么新闻,她说“是有个女人跳楼了.”

我神经紧张了一下,问她,你听完之后有什么感觉?

她很不以为然,说,这个怎么能算新闻呢?

这个反映也让我纠结啊,我说,娃,难道你对于一个生命的逝去没有感觉到一点惋惜吗?

她说,我感到惋惜啊,但我觉得,如果称为“最火新闻”,好像还不一定,如果要“最火”,至少应该是“多名女子连续跳楼”…

这个言论让我很震惊,如果不是亲生的,我真要骂她冷血,但回头又在想,她什么时候形成的对现状的认识?

进一步说,孩子对于社会的看法,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我当然不能说没有我的影响,但我也很确定,一定还有其他力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孩子在用她的眼睛看世界,收集信息、形成观点.

你若不跟随时代,你若不能随时了解自己孩子的想法,你若不能让孩子把你当朋友,随时跟你分享她朋友圈里的事情,我敢说,你将会很被动.

顺着她的思路,我问她觉得一个人选择自杀会是什么原因?她们列举的顺序如下:

第一、被逼的

第二、疯狂了、精神错乱了

第三、梦游了

妹妹在一旁打打断我们,叫我们不要聊了,她说如果可以让自杀的忍都不要自杀,这个是最好的.

是的.这也是我的愿望.

众说纷纭的时代,我们该如何看待舆论?

我习惯对一些内容先做一个整体感觉判断,比如有的一看就煽风点火,有的相对冷静客观,有的急于表白自己为此事件顶住了多少舆论压力,等等.

这发酵的过程真是价值观的大展厅,每个人猜测的结论都不一样,有人贩卖焦虑,有人加深对立,制造社会仇恨,有人把普通人的同情和无奈当作流量催化剂.

看过一个关于自媒体写作的书,有一句话印象深刻,他说流量时代的写作,不是表达的技巧,而是倾听的技巧.

所以,逆向思维一下,我们看这样的流量文章,也要判断一下这些写作者倾听到了什么,他们善于捕捉你的心里,然后说出你想说的话,如此而已,他们甘愿做一个表达工具.

而你,不过是在别人的文字里,读到自己的心声.

我听到很多人在呼喊,我也很无力.

好像,我们这个社会,能对抗这些的,就剩下一点身微言轻的舆论了.

为什么不能有真相,而让各种留言满天飞?是我们整个社会都没有承受真实的能力吗?

再想一想,我们想要的真相,到底是关于什么的真相?

死亡时间的时人地干标?

还是那个离去的生命,过去所经历的所有情感轨迹,他短暂一生留给父母、同学以及众人的启示?

前者是警方、学校应该告知的,后者呢?

或许,我们谁也不了解孩子,我们从未真正了解过孩子.

这真可悲!

就我自己来说,我所关心的内容在于:

这件事情,到底是意外?还是他人所为?或者自己所为?

如果是意外,如何避免,是同学打闹,还是校园安全措施问题?

如果是他人所为?同学纠纷失手?老师训斥言语过激?那么施恶的人有没有得到该有的惩罚?

如果是孩子自己选择轻生,是学业压力,还是同学关系,还是情感纠葛,这个问题,老师,同学或许都可以提供线索,但也许,父母更应该.

遗憾的是,我们这个社会,信任链条断的地方太多了,什么事情都可能藏着黑幕,每一个事件里,那些曾经不值得信任的,就会一次又一次不被信任,民众是记仇的.

只想堵住嘴、堵住口、结果却是堵了心.

也许还有,家长和孩子的链条也断了.

以上说了这么多,其实结论就一个:放弃了追求真相大白.

接下来思考自己该做点什么.

先是带她们去吃了一顿平常不太吃的垃圾食品.

我的和颜悦色,慈眉善目,将越来越产生于某种危机感,不得不说,这真的是我作为母亲的一种功能退化.

此外,我还认真梳理了一张图,情商主题,跟孩子建立有效联结,我选择了阅读这个路径,但阅读究竟为了什么?

语文成绩好?写出好作文?腹有诗书?哲学思辨?

以上都可以有,但都不是主要的,真正重要的,是下面这张图,而所有的阅读,都是对它的注解,我会把我读到的书,都放到这些主题里.

如此,我才是那个准备好了第一个跟她交流看法的人,如此,我们也不会渐行渐远.

我们已经把太多与孩子相关的事情假手他人,这个,算是最后的坚持,最后一块领地吧,精神的领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