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成绩有很大的欺骗性, 很多高分孩子到了初中就会掉队是真的吗?

 看点    知乎上有个很火的话题:小学的成绩有很大的欺骗性,到了初中会有很多的学生掉队,这是真的吗?下文作者认为,相比小学成绩,学习带给孩子的感受,以及家长的接纳和认可,更为重要。从小学到大学,每隔几年就要换一条赛道,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对各种赛道的适应能力也不尽相同。在前一赛道取得的优势,并不能保证在下一赛道取胜。因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把目光放长远,要学会挖掘孩子的兴趣,关注孩子的心理能量,才能帮助他们走好人生路。

我记得有过一个统计,具体的数据找不到了,大体意思就是清北的学生,他们的来源高中有非常明显的集中度,但这些学生的初中集中度就不那么明显了,而他们的小学,已经没什么规律了。

这其中还有很多清北的学生出身于不知名的乡村小学,虽然我们无法得知他们小学时具体的成绩,但我相信学生的水平肯定是和学校水平密切相关的,这一点想想学区房的热度就可以理解。

而这还不只是一座城市内学校之间的差异,而是全国范围内的差异。

小学阶段,学生几乎没有自学能力;论家庭教育,乡村小学的学生更是完败,这些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成绩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并不妨碍他们最后一起走进了清北。

01.

真正影响孩子前途的

是学习给他们的感受

小学的成绩,对将来的影响其实没想象中那么大,真正影响孩子前途的,是学习带给他们的感受。小学成绩不好,还不足以决定他们未来的命运。

但是,如果成绩不好给他们带来太多负面的感受,导致他们厌倦甚至痛恨学习的话,对他们未来的影响将是非常巨大的。

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不是考试成绩,而是学习感受。很多人混淆了两者的概念,家长更是用自己的感受代替了孩子的感受。

孩子成绩不好,父母感受非常糟糕,他们主观地认为孩子的感受也很糟糕。他们认为必须把孩子的成绩快速提上去,才能挽救孩子,就开始各种鸡娃。

可是你越逼,孩子的感受就越差,就越不想学,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甚至导致亲子关系破裂,孩子自信心被摧毁,失去安全感。

真到了这一步,孩子就已经被毁了大半。

其实相比学习成绩,小朋友们更在乎的是家长的接纳和认可。

提倡小学不要过份强调分数,不是号召大家不管孩子学习,而是要避免过份关注成绩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毕竟成绩领先的总是少数,大部分人是普娃,得提前做好心理建设。

孩子的身体、智力、心理发育都有早晚,早期出现差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越是成绩不好的孩子,越要关心他们的心理感受。

这是“损害控制”,不要让暂时性的成绩阴影扩散到孩子的心理层面,只要他们还保持身心健康,不抵触学习,那么就还有逆袭的机会。

这不是说小学阶段就完全不要成绩,成绩好更容易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学习感受,更容易建立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所以大部分小学时成绩好的孩子,会把优势延续到初中甚至高中。

但这是天赋,是可遇不可求的。

你让普通孩子跟着刘翔的节奏去训练跑步,他不仅达不到刘翔的高度,还会伤及根本,以至于连终点都跑不到。

跑不过“刘翔”没关系,我们就享受奔跑的快乐好了,不求碾压别人,只求战胜自己。不要被别人的脚步打乱了自己的节奏,只要不断向前,坚持到终点就是胜利。

一个普通人去跑马拉松,一起跑就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你甚至可以领先专业运动员,但是你坚持得到终点吗?

小学就是教育长跑的起步阶段,你全力以赴,肯定领先,但透支了体力,很容易倒在半路。

所谓小学成绩的欺骗性,不是成绩本身有欺骗性,而是有些取得成绩的方法不具备可持续性,时间久了自然原形毕露。

一方面父母主导的下的努力,很可能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而土崩瓦解;

另一方面,如果你小学时就已经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到了初中学习科目的数量和难度大幅增加,你的时间和精力却已经加无可加,自然就会导致成绩下降。

偏偏这些孩子已经把所有精力都用于学习,别无所长,所有的自信都来自于优秀的学习成绩,一旦成绩下降,很容易受到打击,自信心受挫,学习积极性下降,陷入恶性循环。

而另一些孩子小学时成绩没那么突出,但是他们有充足的娱乐时间,在学习时间上有潜力可挖,心态上也更从容,成绩就可能逆势而上,进入良性循环。

02.

为什么越是重点学校

越是看中特长?

其实他们在乎的不是你会不会拉小提琴,而是要看看你的成绩是发了几分力的结果。

能报重点学校的都是成绩优秀的,差个一两分在能力上没什么区别,但是在取得差不多成绩的同时,还能分出精力培养几项特长的就差别大了。

我们本地初中有个特色班,大市范围招生,每年几千人报名,报名的基本条件就是成绩全优,经过多轮笔试面试筛选,最后只录取一百多人。

开学后老师统计班级学生的特长,最后结果是一个班40个人,坚持学习两年以上,达到一定水平的特长一共是一百四十多项,平均一人超过3项。这些孩子的特长绝大多数今后也就是个爱好,根本不会成为职业。

学校看中的不是这些特长本身,而是其背后体现出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力,至少进了中学,还有大把的学习时间可以挖掘。

03.

小学成绩的欺骗性

本质是家长在自己骗自己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家长的主要精力也是关注孩子的学习,其他都没放在心上。

家长朋友们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不论是我们在家庭内部还是社会上的人际关系,如果出了问题,我们还能全部身心放在工作上吗?

我们的工作学习会不受影响吗?孩子,其实也一样。

所以,我觉得帮助孩子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他解决在与老师、同学相处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不但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也在为孩子的学习服务。

把抢跑的优势当成天赋的优势,高估了孩子的能力,盲目追求过高的目标,制定了超出孩子身心承受能力的训练计划,再以高压手段强制实施。

看不见孩子的痛苦,听不见孩子的呼救,最后把孩子给练废了。

同时也要避免另一种极端,就是迷信小学成绩的欺骗性,以为啥也不干,到了中学就会自动翻盘,这是白日做梦。

中学里翻盘的案例有,还不少,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当别人已经开始盖房子的时候,他们在往下挖地基。

看起来早期比别人进度慢,但一栋房子最终能达到的高度,不是看你砌墙的速度,而是看你地基的深度和广度。小学成绩的欺骗性,正是来自于这些隐藏在地下的基础差异。

那什么是地基,要怎么挖地基?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要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

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基本属于第五层了,那么按照需求理论,必须先满足了下层的需要,才会产生更高层级的需要。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有自我实现的目标,那就要先满足他前面四层的需要,这就是地基。

生理的需要对于关注教育的阶层来说应该都不是问题,但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却往往被忽视了。

如果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经常吼孩子,甚至于加以打骂,他们会有安全感吗?

如果父母整天对孩子说你考不上高中你这一辈子就完了,他们会有安全感吗?如果因为孩子成绩不好,就整天长吁短叹,一副你对不起我,你给我丢人了的样子,孩子能感受到爱吗?

没有爱的家庭(也包括班级),孩子会有归属感吗?

如果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品,不重视他们作为个体的感受,凡事都是父母安排,把它当成机器人,我输入指令,你执行就够了,那孩子能感受到尊重吗?

一个从没被尊重过的人,如何懂得自尊?人因自尊而自重,因自重而自强,因自强而自律。

没有自尊的孩子,很难学会自律。

这些都是孩子好好学习的心理基础,你看不见它们,但它们一直都在影响着孩子。

没有这些基础,孩子根本就不会有追求更高理想的需求。

而理想,正是学习的势能,理想越高远,产生的动力就越强大。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就没有内驱力,只能被人推着走,父母又能把他推多远?

04.

孩子的专注力是被父母破坏的

赏识、激励犹如孩子的营养剂,是教育的灵魂。而最能给予孩子这种营养剂的,还是孩子的父母。

有了心理上的基础,还需要生理上的基础,那就是专注力。

想学,先要坐得住,低年级儿童成绩的差异,绝大部分来自于专注力的差距。

所以别急着背唐诗学算术,先把孩子的专注力保护好。

我说的是保护,还不是培养,因为很多时候专注力是被家长破坏的。

小孩子玩的时候是最专注的,但是这种专注经常被打破:宝贝该喝水了,宝贝该吃东西了,这个不能碰,那个不可以!

孩子的探索行为被家长撕扯的支离破碎,注意力不断被分散。

同时被破坏的还有孩子的好奇心,这也是学习的原动力。

孩子的专注力天生也是有差距的,这是客观事实,我们先要接受,然后才能寻求改变。

很多家长会把孩子注意力的问题错误地归结成孩子的态度问题。

实际上,这并不是他们自己可以控制的,他们也是在被基因和内分泌所支配。

家长要做的是切实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而不是一味地上纲上线,打击孩子的人格自尊,这只会把事情变得更糟。

专注力也是和兴趣相关联的,学习不专注的孩子可能打游戏就专注了,因为他喜欢啊!

喜欢就投入,投入了就专注,所以我们要想法让孩子喜欢上学习,这就是常说的培养兴趣和快乐学习。

非把上学弄得像上刑,就别指望孩子能喜欢,更别指望他们能专注,他们心里只想着怎么才能逃脱。

05.

学会“挖掘”

而不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基础除了深度,还需要广度,金字塔的高度和它底座的广度密切相关。所以不要只盯着语数外,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见识多了,体验多了,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不要等到填高考志愿的时候才去想:“我这辈子到底该干啥?”结果十几年寒窗苦读争取来的选择机会,就这么被随随便便的浪费掉了。

这样的孩子,分数再高也是懵懂的,因为他的人生没有方向。

所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从什么所谓的幼小衔接开始拉开差距的,而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的积累。这些才是将来支撑孩子学习成绩的基础。

也有朋友提到,培养学习兴趣太难了。确实,“培养”学习兴趣很难,但“挖掘”学习兴趣就要容易多了。

培养,是以父母为主,无中生有。

挖掘,是以孩子为主,因势利导。

这也是如你所愿还是如他所是的区别。
不要担心孩子的理想不够高大上,随着他们能力的提升和眼界的开阔,他们的理想和目标会不断调整。
但是,理想变了,目标改了,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快乐,学习到的知识,经历过的体验不会变,这些都将是孩子终身的财富。
从小学到大学,为期十几年,是一场艰巨的拉力赛。拉力赛不同于赛场比赛,它不是简单的重复,每隔几年,就要换一条赛道,每段赛道都有不同的特点。
你在前一赛道取得的优势可以保留,但并不能保证你在下一赛道取胜,最后谁胜谁负,要看终点。
小学低年级,直来直去,就像直道,没有太多技术含量。
小学中高年级开始有了拐弯,变成了弯道。
到了初中,三门变九门,一下子压力陡增,就成了坡道。
高中,难度大幅增加,崎岖险峻如山道。
到了大学,只有一个目标,没有明确的道路,很容易迷路。
研究生阶段,更是只有一个大概的方向,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
一旦出了学校,进入社会,则犹如置身城市道路,能否达到目的,要看你对道路的选择和对规则的理解。
所谓的三年级现象,初二现象,高二现象,其实就是更换赛道后的重新洗牌。
每个人的特点不同,对各种赛道的适应能力也不同,直道快,不代表弯道快,平地快,不代表坡道快,坡道快,不代表山道快,跑的再快,不懂得规划路线,一样寸步难行。
要想一直领先,不能只盯着眼下,要把目光放长远,提前储备后面赛道所需的能力和能量。
拉力赛最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总体的规划,合理分配体力,既要不被淘汰,又不能过于透支,更要及时补充能量。
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攀比,胡乱加速,可能一时领先,却坚持不到终点。
只会埋头赶路,不懂抬头看天的,则会迷失方向。而没有及时的能量补充,跑着跑着就趴下了。
对于学习来说,能量的补充不仅是物质方面的,更需要精神方面的,也就是正向反馈。
人生路上,会不断遇到新的赛道,新的环境,新的挑战,终身学习才是根本。停止学习之时,就是被社会淘汰之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