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武汉三镇历史(上)
武汉地处汉水与长江会合处,当中华腹心,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水上交通发达,素有“江城”之称。元明清时期,具有独特“江城”优势的武汉政治、商业和水上运输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内河港口商业城市,一举华丽转身成为行政中心城市、商埠重镇和水上运输的三个中心。
唐代时,湖北的行政中心在襄阳;宋代时湖北的行政地位重要者北在襄州、南在江陵;元代湖北全境被分成了多个行政辖区,有湖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治开封)、荆湖北路宣慰司(治江陵)、陕西行省及四川南道宣慰司等地方行政建制。
到了元大德五年(1301),因为鄂州归附,加上是元世祖征战过的地方,所以改为武昌路,从此武汉三镇“武昌、汉阳、汉口”得名。
明代《江汉揽胜图》中的武汉
当时,武昌为湖广行省治所,管辖32路、2府、13州、15安抚司、33军、15属州。同河南江北行省管辖12路、7府、1州相比,湖广行省实属大省,其首府武昌的地位不仅远在江陵、襄阳之上,而且也远在周围各省首府之上。
到了明代沿袭元制,只是改中书省为布政使司,在整个明朝期间,设立二直隶——京师(北京)和南京,十三个布政使司。湖广即为十三布政使司之一。
据《明史·地理志》载:“太祖甲辰年(1364)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15,直隶州2。属州17,宣慰司2,安抚司5。长官司21,蛮夷长官司5。北至均州,南至九疑,东至蕲州,西至施州。”
图为清同治元年(1862年),由湖北巡抚严树森主持绘制的《鄂省全图》
清初仍为湖广省,省会为武昌府,康熙三年(1664)分为湖北、湖南两省,湖北省会仍驻武昌府。清初湖北盐法道也驻武昌,其职责为“督察场民生计,商民行息,水陆挽运”等。所以,从元代起,湖北境内的行政重心由江陵和襄阳移至武昌,从而使武汉三镇逐步发展成为湖北、湖广乃至长江中下游流域的中心城市。行政中心转移到武汉,这与武汉独特的“江城”优势密不可分。
而从宋代开始,长江中游漕粮运输中心也开始向武汉转移,北宋在此特设“湖北漕司”,统辖荆湖南、荆湖北路漕粮的集并和中转。南宋时鄂州又定为“湖广总领所”。元代湖广的漕米由武昌交兑。
明代“湖广漕运把总”设置武昌,管辖十三处漕运卫所和汉口、长沙、蕲州、城陵矶4处交兑处。正德元年(1506)指定汉口、长沙为湖广漕粮交兑处,在汉口设“巡检司”,万历元年(1573)湖南漕粮全部改在汉口交兑。
清代湖北设“粮道”于武昌,总理全省漕务,管理粮储,组织“漕帮”,年正耗入京的“北漕”限入冬后送省城武昌交兑,武昌和汉阳河泊所建有“常平仓”。
由于湖北的行政中心转向武汉,所以其商业运输中心自然也就形成。元代,武汉乃是长江线上长途贾贩的客货运输中心。黄鹤楼前的鹦鹉洲,停泊着来自“三湘”“七泽”的商贾舟船,堪称“鼓角雄遥动地,帆樯高下乱维舟”。
武汉三镇一直是淮盐运销中心、分销口岸。从宋代就允许漕船运米东下,回程空船皆可载盐,鄂州、汉阳一直是两湖盐船寄泊地。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指定淮盐在汉口分销。清代道光十八年(1838)时,湖广所销淮盐达332万石,每年进出汉口的盐船就达13000艘以上。
晚清武汉三镇鸟瞰图
明清时期武汉是大米交易口岸,已成为长江流域中的米市之首,雍正十二年自汉口运江浙大米达1000万石。
明清时,汉口商埠崛起,成为长江流域内最繁荣的商业港埠。清人刘献廷《广阳杂记》载:“汉口不特为楚省咽喉,而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西、陕西、河南、江西之货,皆于此焉转输。虽欲不雄天下,不可得也。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行号走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
来源:中国水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