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148分学霸经验:中考语文如何拿高分?

  导读:“研究表明,12岁之前的孩子,听力比阅读能力强,与其让他看书不如给他听故事。”我们这个时代,家长普遍都比较焦虑,幼儿园要选最好的,读书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兴趣班报了一个又一个,但孩子不是没什么长进,甚至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中产生厌学情绪。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一位高考语文148分的学霸的学习经验,以供参考和学习。想要语文成绩好,爸妈千万别在这件事上将就。

  最近就有家长在问我:

  “都说阅读是孩子从小必备的能力,为什么我从小到大给孩子买了许多书,他们不是看不下去,就算看了没什么用,完全是'书本千篇过,空白胸中留’,语文成绩就是上不去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家长们需要知道的是,给孩子买再多的书,如果没引导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激发孩子对语文的兴趣,结果只会是你的钱也花了,孩子的时间也用了,到头来都是“事倍功半”。

  说到语文这座“大山”,帮主想起了一位高考语文考148分的清华小姐姐孙婧妍,她所写的一篇《语文148高分是如何炼成的》让帮主切实感受到:这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刚好她也拥有“别人家的父母”。

  语文学习没有捷径

  这是一个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

  孙婧妍以总分677的好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其中语文更是拿到了148分!

  成绩出来后身边人问她最多的问题不是“你是不是很爱读书”,也不是“你是不是很爱写作”,而是,“你是不是做了很多题”。

  她的回答至今都让帮主觉得十分在理。

  “在我心中,语文从来是一个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

  许多人都认为拿高分=打题海战术,但语文这门主科却不走寻常路,如果你只是去刷题学语文,肯定只学到了面却没学到里。

  拿语文来说,在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很少有人会去注意语文这个学科本身的宏大、它内在的韵律与美感。

  孙婧妍之所以能拿到148的高分,完全离不开她的父母对她语文的启蒙教育,不是看她在几岁能认出几个字、标出几个音标、读出几个词语,而是通过一个个童话、一段段故事,通过戏剧性的朗读声,以及文字背后蕴含的感情,让她对语文发自内心的热爱。

  我的父母,他们是最早让我明白中文的内核是什么的人。我的父母通过一个个童话、一篇篇传奇、一段段故事,通过他们戏剧性的朗读声和投入的富有张力的表情告诉我,在那些冷漠的方块字背后,在那些繁复的语法规则背后,在那些千变万化的读音背后,那些文字传达出的精神,那些讲述的声音蕴含的感情,才是中文真正的所在。

  父母的启蒙,让孙婧妍爱上了阅读和写作,语文对她来说,更重要的是关于素养的培育。然而,对于一个有着相当语文素养的学生,试卷分数一定不会太差。

  《高考大纲》对语文做出了最新的要求,语文成为了容易开学生分档的学科。新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中,数学、英语的难度、区分度都有很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成为真正的拉分王。

  很多孩子对阅读没兴趣,对古诗不感冒,一写作文就不灵光,明明其他科目都很优秀,但语文却拖了后腿,一个很大原因就是:没有兴趣!

  提高兴趣的终极方法:讲故事

  美国儿童听力专家研究表示,12岁之前的孩子,听力比阅读能力强。听故事时,孩子会将较高程度的词灌输到他们的耳朵里,最后,这些词会传输到大脑,并记忆下来,进而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

  从听故事出发,让孩子从听觉中增加语文阅读量,孩子学好语文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同样我们尝试和孩子说一个李白的故事:

  场景一:“李白,字太白。今天给我背下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背下不要睡觉!”

  场景二:“今天我们讲讲李白的故事吧。你知道他为什么叫李白吗?据说,在李白出生的前一个晚上,他妈妈做梦,梦见了太白金星,就是西游记里面那个白胡子爷爷,妈妈认为他是神仙下凡,于是给他取名李白,字太白。有一次,他去了很远的地方旅游,生病了,晚上很想妈妈,看到窗外的月光,他写了一首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你觉得孩子会更爱哪一种方法呢?

  其实除了绘本故事,睡前的童话故事,在孩子的语文书里面,就藏着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它们能够极大地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语文老师一定没有讲过这些故事:

  王勃是个少年网红;

  杨万里其实是个倔脾气;

  袁枚是个大吃货;

  要数唐朝最忙的人一定是杜甫了;

  20世纪最聪明的人到底是谁?

  光有故事还不够,通过故事帮助孩子拓展情感深度和对知识的理解力,还能把小学1-6年级课本里的语文知识点融入到故事里,无形中给语文成绩加分,这是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想要的结果。

  很多家长会问:“我哪里有时间给孩子讲那么多的故事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