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史】合庆,孕育“一代伟人”杨斯盛的热土
合庆,孕育“一代伟人”的热土
合
庆
镇
蔡元培赞颂杨斯盛是“一代伟人”。上海浦东合庆,即是孕育一代伟人的热土。
壹
地灵出人杰
合庆,成陆于元末明初,仅六百多年历史。这块热土,东临大海、深水港,北通长江口,西达黄浦江,水网密布,日照充足,降水充沛,气候宜人,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富有魅力。先民们从外地迁徙而来,聚族而居,从事盐业、渔业和种植业。人口繁衍生息,逐渐增加。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制盐业相继歇业,盐工转而从事农副业,而可耕地有限,人多地少的矛盾凸现。富余劳动力亟待寻找出路。
合庆镇
无巧不成书。上海在清代中期开埠后,迅速成为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首选之地。上海超越广州成为我国最大的商贸城市。国内外各家商贸金融企业纷纷在上海设立办事机构,移民与日俱增。这在客观上出现了巨大的建筑市场,市场呼唤建筑师和能工巧匠。
市场的呼唤,立即得到合庆和周边地区人民的响应。许多青少年手持泥刀、铁锤,奔赴上海建筑土地,形成营造队伍的“浦东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浦东人建造了半个上海滩。其领军人物,就是杨斯盛。
杨斯盛
清咸丰元年农历十二月初四,在江苏省川沙厅八团青墩钦塘西(今浦东新区合庆镇大星村六组)苇蒲达港南岸,杨家宅的一间茅草农舍里,一个婴儿呱呱落地。父母见婴儿天庭饱满,头发茂密,十分高兴。据说,此时东侧银杏树枝头,传来喜鹊报春的唧嘤声。父母就给孩子取名锦春,乳名阿毛。阿毛父母早逝,靠婶母抚养长大。13岁去上海谋生。后来办起了上海第一家营造厂——杨瑞泰营造厂。他采纳英商阿摩尔思的建议,更名为斯盛。杨斯盛因建海关大楼而出名,上升为浦东帮的领袖、上海工界的伟人。
在杨斯盛出生地,有两处毓秀灵动的所在:
青墩银杏树
一是银杏树。树龄500多岁,高25米,冠径8.3米,她是古代青墩的最高物。据传,航船以她为标志,夜晚在树上挂一盏灯为航标灯。夏秋清晨,有一位仙女在树顶上用露水洗脸,梳妆打扮。银杏树是青墩的象征、吉祥物。列为上海市古树名木,编号0063。现以她为主景,建成青墩银杏公园。
韦蒲达港
二是苇蒲达港,青墩的母亲河。据《川沙厅志》记,苇蒲达,俗呼夷婆陶,自钦塘西流,截运盐河、曹家沟、马家浜,逾长浜,入上海界达浦。苇蒲达港是连接杨斯盛出生地与浦东中学的主干水路。清代交通以水路为主,杨斯盛浦东中学选址其地,从中可探秘。
贰
人和出伟人
古语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合庆人和表现在:合庆人民淳朴、善良、互相关心、和睦相处。“各人自扫门前雪,又管他人瓦上霜。”一方有难,大家支援。热心慈善公益事业的乡绅贤人路传道颂。
与杨斯盛出生地近在咫尺的是丁祖意,蔡路村人。待人忠恕,心存博济,见义勇为。多次捐款抢修海塘、赈济难民,蒙当局奏请嘉奖。中国红十字会、川沙至元堂、江湾仁德所各善举,他无不踊跃参与。
与杨斯盛携手救灾修塘的如顾懿渊、包志澄。顾懿渊,庆丰村人。创设川沙商会。办理地方公益40余年,无论水灾、火灾兵防,都奋勇当选,设法解决,转危为安,一方颂德。包志澄,共一村人。生平服务地方公益,不辞辛劳。多次董八九团海塘工程事,获嘉奖。清末被选为川沙厅议事会议长。
杨斯盛出生地今貌
人和的另一表现是:合庆人民以耕读为本,尊师重教,以知书达礼为荣,以目不识丁为耻。只要孩子想读书,家长情愿熬辛吃苦供他上学。略举几位典型人物:
宋庆龄的外祖父倪蕴山,生于华星村,继承了一亩地和三间平房。种田和制鞋的收入不能养家糊口,他改行去上海为外国传教士当厨师,后任牧师。他生过10个孩子,5个因贫病而夭折,5个成人。他不论男孩女孩,一律给受教育。宋庆龄之母倪佳珍兄妹5人,都读书成才。杨斯盛经倪蕴山介绍为外国人砌灶,走上人生转折之路。
蔡锡晋,杨斯盛出生地西首益民村人,与世父廷楷,捐荡田500亩助观澜书院(今观澜小学)办学。耕读家风,薪尽火传,曾孙蔡经纬发起创办川沙中学。
杨斯盛的亲友陆逸如,新港人,力劝其拆资兴新学,遂创办浦东中学。(见新中国县志,955页)他还积极参与浦东中学的筹建,与杨斯盛和衷共济办学。
合庆镇
群星璀璨托明星。合庆得天独厚、通江达海的地理环境,群英荟萃、底蕴深厚的人文环境,勤劳智慧、淳朴善良的劳动人民,崇尚耕读、尊师重教的乡土风情,养育了、造就了一代伟人。杨斯盛建功立业后,又给桑梓乡亲以丰厚的回报。他给合庆带来了捐资兴学、造桥铺路之风,救灾修塘之功。总之,一代伟人诞生于合庆,决非偶然,而是合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作者简介:薛敬东,合庆镇永红村村民,退休教师、文保志愿者。
编辑:韩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