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每年入夏后,有些村民们为防孩子因天气炎热生疥疖和引发皮肤痒痛,就捕上两个大些的蟾蜍,剁头剥皮去内脏洗净,煨出乳白色的汤汁给孩子们喝。
夏天是蟾蜍最活跃的季节,在家前屋后的墙边、草堆旁、场头路边和树林中随处可见。蟾蜍的性情温顺,形态憨厚,属于水陆两栖动物。它主要以小昆虫、蜗牛和蚯蚓为食物。在陆地上活动,它没有青蛙跳跃而行的风采,总是慢慢地向前爬行,寻找食物。遇上食物时,迅速地舌头一伸捕入嘴中。爬累了就撑起一双前腿,坐着休息片刻后继续向前。因蟾蜍的外表长有很多的小疙瘩,外貌不扬,被人们称之为癞蛤蟆、疥蛤蟆,我们江都这一带地区,对它还有另两种称呼——癞疤、癞疤猴子。蟾蜍虽说长得丑陋,但它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表皮腺体的分必物蟾酥,呈白色乳状液体,有毒,适当的剂量有强心、镇痛、止血等作用,外用可以治疗疔、痔等状。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农村的医疗条件比较落后,缺医少药,每年入夏后,有些村民们为防孩子因天气炎热生疥疖和引发皮肤痒痛,就捕上两个大些的蟾蜍,剁头剥皮去内脏洗净,煨出乳白色的汤汁给孩子们喝。孩子们喝下这汤汁能败毒(方言),也就是说能去除体内的毒气,不会生疥疖和皮肤痒痛了。那时候在农村中,村民们的经济收入比较微薄,有的村民为了能增加点家庭收入,利用中午和下午生产队放工的时间,拿上一把长约4寸、形似镊子的工具,这种工具两脚的前端上,都有一个像扒耳朵的耳扒半圆形的小碗儿,直径在1厘米左右,用大拇指和食指一捏,两个一合并,就形成了一个空心的小圆球,再带上一张白纸,沿着村庄前后捉蟾蜍,捉住一个就用其工具的小碗儿在其头部后面的疙瘩上刮浆(实际上是夹浆),刮完了就将蟾蜍扔在地上,让它自己爬走,再捉第二个、第三个刮。也有刮蟾蜍浆的人,不是捉一个刮一个,而是带上一个鱼篓子,先把蟾蜍捉到篓子里,因为蟾蜍多,要不了多长时间,篓子中就装满了蟾蜍,找个凉爽的树荫地儿坐下,再一个一个地刮。无论是捉一个刮一个,还是捉上很多一起刮,只要镊子工具小碗儿里的浆刮多了,就取出白纸将浆涂搨在上面,抹成宽3厘米、长5厘米薄薄的一层,晒干收入衣袋,像这样一张晒干的蟾蜍浆片,到药店里能卖五至八角钱。尤其下雨天气,蟾蜍特别多,捕捉更容易,在一天空闲的时间里,能刮到一至两片这样的浆片,相当于在生产队劳动一天的经济收入。七十年代后,村民的收入逐步得到了提升,再也没有人捕捉蟾蜍刮浆了。现在不知道是农田里使用的化肥和农药多了,还是其他原因,蟾蜍的数量越来越少,不像在过去夏秋的季节里随处可见,它和萤火虫一样,很少能见到其影了。蟾蜍天生就是害虫的克星,它对农作物的生长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当今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从思想意识上增强环保意识,保证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