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箫与书法的相通性(一):箫书共演千年竹
文:高天晨
洞箫与书法是气质类同的文化艺术,古代文人雅事,吹箫的场景中,往往都有写书法、绘山水、吟诗词、弹古琴同时出现。可见,虽然感知途径不同,技术不同,但是因为气质相近故而可以融通无碍,同表共情。
艺术是修行的方便法门,可以联通上下,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过渡阶段,既和生活相关,又高于生活本身。这个阶段为很多人提供了上升的可能。而音乐是艺术典型的代表之一,它以听觉为入口,打开了一个精彩的世界,让所有的艺术都有了旋律和节奏的同感参照。
宏观来说,箫代表的是音乐,对应的感官是听觉。书法则对应着视觉感官。洞箫与书法的相通性,首先讨论的是听觉与视觉的转化。
箫声墨痕:听觉与视觉的通感与转化
艺术作品,最核心的审美标准是文学性和音乐性。文学性决定作品能流传多久,音乐性决定作品是否能流传。伟大的艺术作品,是文学性和音乐性的高度平衡。书法是一个立体的艺术门类,书法与文学是密切相关的,它输入和输出的形式是书法,而内容就直接表达文学性。
艺术本身是制心一处的产物,他反应了人的精准,专注。如此,反之,也会积极影响人们提高专注力。在艺术里面,音乐的这种作用最明显,因为听觉本身没有知识性的技术壁垒,比视觉更有抗干扰性,还能和很多感官和谐共存,发挥积极作用。
书法虽然是视觉艺术,其特性却记录了书写的流动性和节奏,看书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在听其音律节奏,因为挥笔运墨的动感被静态记录为视觉符号,而书法的欣赏则是还原这种动感,这种动感就是音乐性,在草书上表达的尤为突出。
而洞箫吹奏虽然是听觉输出,表达的却是一种画面感,通过声波的振动与某种回忆与情绪对应,产生不同的画面气质,这也是听觉向视觉的一种转化。箫的艺术气质与中国书法尤为符合,其名称本身就和书写密切相关。
箫书共源:箫字本义与书写的关系
如淳在《汉书音义》里给洞箫做了定义:“洞者,通也。箫之无底者,故曰洞箫。释名:箫,肃也,言其声肃肃然清也。”可见,箫这个字的本身含义,是和“肃”密切相关“竹字头”是表示材质的。
《说文解字》说:“肅: 持事振敬也”,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下半部分是“渊”的古字,表示的是有旋涡的深水。上半部分是“聿”是手拿着毛笔的含义。表示写字者要庄敬谨慎,如临深渊。古代执笔者是有非常大的责任,所书写是有责任感的,不可妄断。
“肃”字本意
所以,洞箫和书法的一个共同的文化源头,就是和“肃”密切相关,我们可以理解为有一种根源性的理性,因为有了这个理性,洞箫与书法并非完全肆意妄为,而是有一种文化层面的冷静。
有趣的是,毛笔和洞箫都是竹制,古人都用有君子品格的竹来驾驭这种理性与感性交融的文化形式。古人看重竹制的东西,削竹为管,以管窥天,以管划地。毛笔与洞箫是古人实用之物,也是与天地对话的桥梁。书法的核心工具“笔”字的本来书写也是“聿”加竹字头。
竹具有中国人最欣赏的品格,竹有柔韧而不屈,虚心,有节,向上。人之呼吸与竹共振,演绎万千妙音;人的手与竹相合,书写千年风雅。笔者曾经写过一首宝塔诗,赞扬竹之风韵。其中就有“数笔挥毫诗百卷,一箫吹彻韵千年。 ”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