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无心论•寂然太上分第九》探玄
【原典】
又问:“何名为太上?”答曰:“太者大也,上者高也。穷高之妙理,故云太上也。又太者,通泰位也。
三界之天,虽有延康,至寿福尽,是故终轮回六趣,未足为太。
十住菩萨,虽出离生死,而妙理未极,亦未为太。
十住修心,忘'有’入'无’。又无其(无),'无有’双遣,不忘中道,亦未为太。
又忘中道,三处都尽,位皆妙觉。菩萨虽遣三处,不能无其所妙,亦未为太。
又忘其妙,则佛道至极,则无所存。无存思,则无思虑。兼妄心,智永息,觉照俱尽,寂然无为,此名为太也。太是理极之义,上是无等色,故云太上。即之,佛如来之别名也。”
【探玄】
第一段探玄
一、又问:“何名为太上?”
答曰:“太者大也,上者高也。
《无心论》说到这里,就是一段“无心太上论”,其意就是要用“高、大、上”之方便善巧表本觉心源达真如理体之至高、博大与无上的内证圣智境界。所谓“高高山顶立”是从“深深海底行”来,所谓至大无极是从兼容并蓄来,所谓无上大涅槃,是从圆明常寂照来。
智者以此来提持禅行者和修道人,俱令当下无心,直通了义真谛,顿达一真法界无上清凉之境。
二、穷高之妙理,故云太上也。
探得本觉心源之底,即为穷尽诸法实相之崇高信仰之妙理,乃为离言真性之“妙高峰”境界也。故云:“太上”,以为激励后进的标尺,俱令发菩提心,乘普贤乘,入圆融道,行菩萨行,证如来果位也。
三、又太者,通泰位也。
此为一切看破,得大自在法。黄檗大师云:“ 既看得破,火喷喷的,战兢兢的,无非幻妄,又有何静可守?何闹可厌?若有静闹可分,终是大梦未醒。
又云醉人不怕虎,正得无知之力。既有无知之力,可得毕竟还属寐语,只有筋骨痛时,甚不好戏处,勉强做去,日久月深,习惯机忘,豁然贯通,随处逍遥,到此地位,便好游戏三界,借幻躯作幻戏。单栖不觉寂,群聚不觉扰。说话忘口,下笔忘手,便是无心,三昧造化属我矣。
这段事人人有分,只因执贤愚巧拙,分为限量,造为巳有,认着形器,要常住世,所以我是他非,岂不谬哉!此处醒悔,得孔氏耳顺,即我碍膺之物化矣。”
太上即太和,太和即泰容,是以恒通安住于泰位,所谓有位皆非泰,无位本泰然也。故知,无位之位,乃是临济宗的宗旨得以悟成,方得称之为“无位真人”也。
清泰自在,有诗为证:
法王法如是,一切皆真实,
万相莫奈何,无心圆觉之。
第二段探玄
一、三界之天,虽有延康,至寿福尽,是故终轮回六趣,未足为太。
此段教言在于说明,欲界,色界,无色界,是三界火宅,八难逼迫,八苦煎熬,纵使修得五福临门,寿命终归有尽,心不能安,未足为太也。
黄檗大师云:“生尚不可得,死从何来?”这就是孔老夫子的:“未知生,焉知死”之义。死,虽然重大,但是,死不过是生的副产品而已。把生这个主打产品弄明白了,则副产品一概迎刃而解。
一路涅槃门,打出鬼门关。
富从施舍得,生自仁中圆…
二、十住菩萨,虽出离生死,而妙理未极,亦未为太。
出离生死,先要放下外在名闻利养的贪执。然后空心如也,内在全部解脱。
贪欲的对治法,就是大行布施,广修供养,乐善好施,大喜大舍,慈善公益,行愿无尽,奉献人生即圆满人生。
如此行愿多遇不顺,是为明理之动力也,《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集,都是渐明妙理过程。愚者陷入过程的陷阱,不求当下明心见性,就是“未足为太”,意思就是,如此出离之后,不能行愿人间,不能和光同尘,不能在生活中勘验参禅悟道、明心见性的本领真假,就不是最高大上的选择。《诸法无行经》有佛陀亲宣的偈语,云:
“贪欲是涅槃,恚痴亦如是
如此三事中,有无量佛道。
若有人分别,贪欲嗔恚痴
是人去佛远,譬如天与地
菩提与贪欲,是一而非二
皆入一法门,平等无有异
凡夫闻怖畏,去佛道甚远
贪欲不生灭,不能令心恼
若人有我心,及有得见者
是人为贪欲,将入于地狱
贪欲之实性,即是佛法性
佛法之实性,亦是贪欲性
是二法一相,所谓是无相
若能如是知,则为世间导
三、十住修心,忘 '有’ 入 '无’。又无其无,'无有’双遣,不忘中道,亦未为太。
有一道门?有一道坎?彻底脱落怎么发生?实言告汝,这个情况一定会发生,但是,法无定性,因人而异,各有各的因缘果报,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在不经意处,在无准备时,在想不到的时空节点,就会灵光乍现,通身脱咯,或者大开圆解,或者彻见本觉心源,或者现证正等正觉,都为大悟当前,一切现成矣!
或有,或无,都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那么,有无双双遣除,很清净了,又能不忘中道谛,一般人悟道这里就知足了,但是达摩大师《无心论》开出的药方是,悟道于此,尚不究竟,故谓“亦为未太。”
四、又忘中道,三处都尽,位皆妙觉。菩萨虽遣三处,不能无其所妙,亦未为太。
那么,觉悟人生,已经证道,达到了妙觉,即是回归法身佛之一真法界圣境,很圆满了,但是若要执着这个妙觉,有一丁点的喜欢,那就还不是无上清凉,也就还不是究竟圆满。“不能无其所妙,亦为未太”,说的就是这件事。
第三段探玄
一、又忘其妙,则佛道至极,则无所存。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悬崖撒手,十方世界现全身,这个时候,顿忘其妙了,达到了佛道至极、遍大、无限高度,则心无所存,才是真实利益全部圆满了也。
据《碧岩录》46记载,镜清和尚在学僧问到“老师是怎么做的呢?”时的回答是:“我差一点迷失了自己。” 学僧追问它的意旨,和尚便答到:“ 出身犹可易,脱体道应难。”出身,就是从这个迷乱的世间拔出身来,获得解脱境界,还是容易的很。而通过语言、音声、文字等等手段,把这一出世、解脱的境地,照实而形象地表现出来,可就很困难了。也就是说,再现体验过的所获得的东西,比体验本身还难。要活得出高妙、极大、无上境界,仅仅达到小乘圣人“我从不迷失自己”程度,是绝对不行的。“和光同尘”,就要把悟到的自性清净圆明体之光,柔和地投射到尘世,照耀到颠倒痴妄的迷乱世界中,与这种迷失世界合一,而且还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得自身悟得的真理,真正地在这个世界、这些迷倒的众生身上再现出来。镜清和尚,把这种化境,用“我差一点迷失了自己”表达出来,太意味深长了;其无心之智, 谦德之效,立竿见影矣!
二、无存思,则无思虑。兼妄心,智永息,觉照俱尽,寂然无为,此名为太也。
无心则能达到禅师所说的:“入凡不卑,入圣不尊。”这就要收拾起神圣嘴脸,做一回老实凡人也。
我思故我在者,存思即凡夫,存我即大慢。无存思,契入不可思议第一义谛,就是无忧无虑,心无挂碍。于心忘记心,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皆共无心。无智亦无得,熄灭到智能的功用之想,不取智相,不露智相。觉照之般若正法之舟,也能舍弃,相信脚下就是岸,才能觉照俱尽,当下寂然无为,当下就是太上。这是最为究竟圆满的对大彻大悟境界之开示。
三、太是上求佛道之义,上是无等色,故云太上。即之,佛如来之别名也。”
无等色,就是打破生死之牢笼,消除凡圣之隔膜(分别心)。既然无心而平等,就是一直平等下去,而不知不觉有自己的平等心。有心平等,容易高高在上,成为倾斜的平等,否则就是僵化的平等。企及那活泼泼超凡不入圣的无心,成为无名佛,才是心明眼亮,才是亮堂堂人生。
其实,所谓太上,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如来法身圣境也。所以,般若行深者,要体认:“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这二语之心法。进而按照《六祖坛经》的教言体悟:“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参禅悟道者,必须当然要念念无迷,念念不离觉性。自悟智者,念念不执不着,念念无相无住。进而,境亦无境,心亦无心。得此般若三昧,即见性成佛矣!坛经云:
“金刚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
无生无灭无来去,一切诸佛从中出。”
人人如是,伴随生命而来的般若波罗蜜自性清净圆明体,不从外来,不从外得。
是故无心者,般若真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了本自性空寂,更不复起观。”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再超越观照般若,即证入实相般若矣。般若无心之旨,能生八万四千法门,破解八万四千烦恼、情欲及邪见。
此太上无心,即能一般若就出生八万四千智慧,对治八万四千尘劳和八万四千妄想。故知:
自见本性者,无心而有道。
无住法身活,妄真一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