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调神 | 癌症患者的精神调养法 | 彭鑫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者按

癌症,因其高发性和没有较好的治愈方法,让许多人恐惧于癌症。事实上,癌症只是诸多慢性病中的一种,需要公众理性对待。与其“恐癌”,远不如“控癌”,只有采取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治疗癌症,才能远离、战胜癌症。

静坐保健技术的练习

①静坐宜选洁净和空气流通之所,但不可让风直接吹到身上,防止外感风寒;最好能另觅静室,假使条件不许可,也可就在卧室中。窗宜开,使空气流通,但有风处不宜坐,门能关闭更好,以免别人的骚扰。且光线不宜过暗,太暗则容易昏沉;光线亦不可太强,太强则容易心神紧张、散乱。

②练习静坐时,或另备坐凳或就在床上,但以平坦为宜,座上需铺被褥或垫子,务使较厚,以便于久坐。

③在入坐之前,应宽松衣带,使筋肉不受拘束,气机不致阻滞。但在秋冬寒冷时,室温过凉时,要将双膝和后脑包裹暖和,即使在热天静坐,也不宜使膝盖裸露,以免受寒。

④静坐以天朗气清和月圆之际最好,暴风雷雨等恶劣天气时则不宜。

⑤饭前饭后1小时之内不宜静坐,以免妨碍消化或分散心神。

⑥静坐前应先行洗漱,着宽松衣服,摘下手表、眼镜、饰物等,以便气血贯通。

⑦初习静坐者大多无法双盘,则以单盘为宜。单盘时需加坐垫,坐垫厚薄依身体状况而定,总以舒适为原则,坐垫的软硬程度以适中为好。亦可采用高度适中之椅凳,垂腿而正坐。

⑧初习静坐不必勉强自己坐得太久,每次10分钟、20分钟即可,以后再逐渐延长。总而言之,静坐的关键,在于调身、调息、调心。就是姿势端正、放松,调整呼吸过渡到顺其自然调心入静。

初习静坐者往往由于不习惯而导致精神紧张,肌肉僵硬,不能很快进入静态。可在口中默念“松”字,将音拖长,三遍即可。同时,在意念上也要暗示自己从头到脚全身放松,且面带微笑,不可冷峻或呆板。

心神过于散乱,短时间内难以入静的初学者,或在山林泉野之中,没有办法找到静室入坐,但想要尽快进入相对静止状态,可采用“外耳声法”来对治。即静坐时聆听有规律的外界声音,比如溪涧流水声、山间瀑布声、风吹铃铛声、寺院梵唱声等。当你将心念专一在声音上,能够轻松、自在、安闲地保持这一状态时,渐渐会觉得声音变得悠长、悦耳、轻微。坚持若干次静坐后,你会在静坐的某天某一时刻,于不知不觉中突然入于寂静,一切声音都听不到了,甚至觉得自己的身体都不存在了,这正是儒家所说的“坐忘”,道家的“虚极静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入静。无论这一现象持续的时间长或短,都应算是静坐养生的好现象。随着静坐定力的加强,这一现象持续的时间也会逐渐延长,由几分钟、几十分钟,甚至到几个小时。

调心法之“安般守意法”

另一个方法是“鼻息法”,也叫“安般守意法”。其法是静坐时,注意鼻呼吸出入的气,使意念与呼吸配合为一,即“心息相依”。此时注意数息、调息和听息,吸气进来细长慢,呼气之时快短急,在调整呼吸的同时,要耳听呼吸、脉搏和心跳,一路做下去,直至百息、千息方可。当此之时,出息、入息的长短、轻重、冷热、有无,心中清清楚楚,“悉皆知之”,随着呼吸渐渐由粗且重到细而匀,直至趋于若有若无,细若游丝,甚至感觉不到自己在呼吸,即转入道家所说的“胎息”,进入身心恬然凝静状态,也就是真正进入了定境。

在最初静坐的一段时间里,身体的不同部位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冷、热、酸、麻、胀、痒、痛等感觉,其中犹以腿部和背部的感觉最为明显。于是,一些人感到担心,以为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其实,这很正常,而且应该算是一种好现象。首先,腿部不习惯于盘足而坐,背部也不习惯竖直,酸麻的感觉就会很明显,随着静坐次数的增多和时间的推移,便会逐渐适应。同时,人体经络遍及全身,何处潜伏病机,该处经络便凝滞不畅,人在静坐时,气机发动,循经络而运行,遇到凝滞处便予以冲击,人即产生各种感觉,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直至气机畅达,这些感觉方可消失,这也正是自身疗治病痛的一个过程。只要习静者了解其中的道理,持之以恒,很快就可达到初步健身的效果。

调心法之“听皮肤”

在调心入静这方面,还可以采用著名中医师胡海牙老先生所传的“听皮肤”方法来练习,具体如下:

全身放松,淡淡将念头散于周身皮肤及毛孔,听皮肤毛孔的开阖。皮肤毛孔之开阖,用耳朵本来是听不见的,但将意识放在全身的皮肤毛孔,自然会感觉到皮肤是在一开一阖,一呼一吸。如此久之,呼吸之息氤氲布满于全身,一开一阖,遍身毛窍与之相应,而鼻中反而感觉不到气的出入。

这个方法的原理在于,肺与皮肤本就相互通透。《灵枢·决气篇》曰:“上焦开发,薰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如露水云雾灌溉土地,这句话讲的是肺气对皮毛有润养的作用。但还有另一层反向作用,就是皮肤可以宣发肺气,皮肤上的毛窍本就是气门,可以反过来调节肺脏,这就是中医里“皮毛宣肺气”的理论,气息浮沉在皮肤上符合生理的正常。习之既久,内脏与皮肤浑然一体,皮肤与虚空相交接,祛除疾病,延年益寿绰绰有余。

事实上胡海牙先生的“听皮肤”法是人人皆可采用的静功练习方法,并且练习的体姿可以不拘坐卧,凡有空闲时间,则随时随地皆可练习,很是方便。

苏东波修习静坐法的体会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陈述他修习静坐法的体会说:“其法至简易,唯在长久不废,即有深功,且实行二十日,精神自已不同,觉脐下实热,腰脚轻快,面目有光。”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修习静坐养生法,收效颇大,直至晚年仍精力过人。他在《看钟》诗中说:“乘除尚喜身强健,六十登山不用扶。”年近九十时,他高兴地在《戏遣老怀》诗中写道:“已迫九龄身愈健,熟视万卷眼犹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晚年疾病缠身,他在服药治疗的同时,坚持静坐养生,以致“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以此祛病延年,终享遐龄。静坐养生的健身效果从中可见一斑。

作者简介

彭鑫,中医学博士,执业中医师,健管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著有《彭鑫博士话养生》、《彭鑫谈内壮健康法》等畅销养生书籍。

来源: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