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儒学是不是一种宗教?
随着本届深圳读书月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第二期日前在深圳图书馆一楼南书房如期举行。本期继续对“儒学”展开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以“儒学是宗教么?”为主题,邀请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教授王兴国和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新,对这一问题展开精彩辩论,现场由文化学者王绍培担任主持。
“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图书馆联合主办,《深圳商报》“文化广场”为支持媒体。本项目得到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
王兴国:儒学本身有宗教性
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教授王兴国认为“儒学是宗教”,但他指出,从改革开放以来,“儒学是宗教么?”这个问题的争议一直存在。需要注意的是,今天讨论的“儒学是宗教么?”与30年前关于“儒学是宗教”的问题是不一致的。因为30年前说“儒学是宗教”,是从一个批判的否定的负面意义上所讲的。“很多人可能经过了'文革’,在以往的观点中,我们常常将宗教看成是消极的、负面的。当时在中国非常流行一句话:'宗教是麻痹人民的鸦片’,以前就是在这样一个基调之上看宗教,也是在这样一个对宗教的认识基础上看待儒学。所以,那时讲'儒学是宗教’,是对儒学的一种否定。”王兴国说,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则是在一种宗教学的意义上,或者说,是在人类文明的宗教意义上看儒学。“以前讲'儒学是宗教’是把儒学看成反动的,今天则是抱着开放和文明的态度来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讲'儒学是宗教’跟以前的讲法有一个很大的界限;同时,我们要对过去理解儒学的结论有一个澄清,这是今天的一个任务。”
王兴国表示,今天讲到儒家时,也会称其为“儒教”。在韩国和日本,有时候会将中国文化放在所谓的“儒教圈”的概念中来理解,尤其韩国比较突出。但他们讲的“儒教”跟今天所讲的“儒学是宗教”中的“宗教”不完全是等同的概念。而且,就其本意来讲,“儒教”也不是今天所指涉的“宗教”。“儒教”的“教”,乃是人文教化的问题。“'儒教’这个词,应该是产生于儒学之后。先有儒学,后有儒教。大家都知道,儒学是孔子创立的。有了儒学之后,儒学得到社会的认可,它才慢慢地进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进入到中国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全面铺开,最后成为我们今天所谓的'国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教化主要是以儒学为主的。后来的科举取士,主要是以儒学的内容作为教育与应试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看,儒学在历史上首先不是宗教,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的是,当儒学被奉为国教后,儒学模仿了佛教,也建立了儒学的庙堂,我们将其叫做'孔庙’或'文庙’。”
王兴国介绍,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的每一个县几乎都会有至少一个孔庙。到今天,全国很多地方的文庙都在,比如漳州文庙的建筑没有受到太多的破坏,到现在保留最完好的文庙则是在云南大姚石羊镇。“我讲这些是想说明:当儒教深入人心后,开始和中国原有的'敬天’、'祭祖’联系在一起。现在农村的某些地方,有的人家还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这里的'师’,就是孔子。”王兴国说,当祭天祭祖时,都要祭孔子,从这个意义上看,儒学已经拥有了宗教的意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现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此外,儒家经典像《诗经》、《尚书》都会讲到儒学跟宗教有关的意义或内容,比如《诗经》中颂扬周文王的道德纯粹高尚,言“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就有一种宗教之情的表露。“后来孔子出现后,对其赞美也和周文王的一样,也就是说,孔子作为圣人,他的道德和气象是足可以配乎天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儒学获得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超越意义,这种超越意义就是一种宗教的意义。”
在王兴国看来,宗教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是信仰。外在的信仰,常常讲的是天地、鬼神、上帝,这是超越了自然、人间、世界的不可思议的力量。然而人类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来自我们人性的本身,来自我们的心性和修养。“从儒学来讲,人通过不断修身行善,不断完善自身,可以成为圣人,可以成为大觉悟者。用孟子的话讲,人的精神境界可以达到'与天地同流’,也就是《中庸》所讲的'参天地’、'赞化育’的精神境界。换言之,人的精神境界达到了一定的觉悟高度,可以自觉参与到创造万物的流化过程之中,赞助天地创造和化生万物的伟大功德,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宗教精神。而儒学讲的信仰,总的根本就是信仰这种精神。”
然而,对于“儒学没有宗教性”这种说法,王兴国认为是对儒学的误解。“儒学有世俗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它是对现实世俗一面的不满足,而要超越这一面,故强调人要往上升,人的精神要往上提,达到与天地齐的高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儒学最主要的宗教精神,是一种超越的天地精神。可以说,儒学即世俗即神圣,即内在即超越。儒学的精神是这样一种状态,所以儒学成为一种宗教。”
此外,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很多信奉儒学的人,对儒学都有非常好的研究和涵养,对儒学有一种宗教的情感体验,甚至达到一种巅峰体验的状态。儒家学者的这种体验,主要是静修。“但儒家更强调社会生活的实践,强调在事上磨炼的工夫,为的都是要从人的心性修养中来超越自己,由凡入圣,优入圣域。从这个意义上讲,儒学可以看做是宗教。”王兴国说。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以朋友曾在云南大理找到一个手写本文件为例,表明儒学在历史上确实作为典型的宗教出现过,这是一个文化现象,也是一个宗教的历史遗迹。“放眼未来,我们应该看到,从全世界看,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是信教的,特别是在东南亚一带。”王兴国说,“如果他们认为你没有信仰,你会很难和他们打交道。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华人迫切要求承认儒学是宗教,这样他们可以为自己在当地的生存获得合法的地位,也有利于文化上的交流。从现实的关系和需要来讲,儒学也有宗教这个面相,而且它也应该成为一种宗教。”
王立新:儒学不具有现行宗教特质
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新则与王兴国持相反的观点,在他看来,把儒学看成是宗教,是对儒学很大的误解。他认为,儒学在近几十年来之所以渐渐被认定成一种宗教,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西方一直处于强势,中国学术尤其是哲学,在跟其对话时,明显表现为弱势。“规则是人家定的,得按照人家的规则进行游戏,所以我们一直处于弱势。人家认为没有宗教,就是不高级,所以我们必须说有宗教性的话语,于是,儒学慢慢地就被说成是一种宗教。现在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了,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提高了,但是学术上还是处于弱势地位,所以还得说儒家有宗教性,儒家是宗教,否则就会被人家瞧不起,这是儒学被说成宗教的学术上的原因。”
王立新指出,儒学被当成宗教,还有另一种情况。比如在印度尼西亚,儒学就是宗教。因为当地人要办理旅游签证时,一定要填上信仰的宗教,否则就不能出境。“那些既不信佛教、不信基督教,也不信伊斯兰教的华人后裔,就只能填儒教,儒家就具有了宗教的身份。至少我感觉,儒学被当成宗教,很大原因出自中国在世界生活中的弱势地位,跟儒学是不是宗教本身没有直接关系。我们不想承认我们处于弱势地位,就只能说儒学是宗教。”
对于王兴国把社会30年前对于宗教的理解和现在对宗教的理解做了明确区分,王立新强调,自己不认为儒学是宗教,使用的也不是30年前的理解。“这一点必须首先肯定,宗教不是没落的,也不是所谓'封建迷信’,更不是反历史潮流的东西。宗教是文化的形态,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高级形式。但是我总觉得儒学不具有现行的各种宗教的特点和性质,所以儒学不是宗教。”
为此,他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产生的角度讲,儒家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比如普及历史文化知识,改进政治,包括矫正不良的现实政治,要给没有良心的君王安上良心。“要是君王还有点良心,就帮助其推行正当的教化,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儒家对人间所有的事情,无论是对政治的寄望,对生活的改造,还是对教育所付出的用心,从产生开始就是标准的人间性的东西,而没有宗教的超人间性。”王立新说。
第二,从儒家的性格讲,无论叫“儒学”,还是称“儒教”,“儒”的性格不具有强烈的宗教排他性。儒学能吸纳天地精华涵养自身,比如《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还是“里仁为美”之类,都是表明向天地间一切人和事物学习的态度。儒者善于向这些东西学习,故儒家不具有宗教的强烈的排他性。“在儒家发展的历史上,没有为了保护儒教发生过战争,这是儒学不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的最好证明。”
第三,从功能方面讲,儒学所发挥的功用,是劝人行善,导人向善,助人为善。儒家强调通过个人努力,修身成为君子,现世就可以实现,不必等到来世,当下就可以成为“君子”。“儒家是现世的,不是来世的,也不是被看成'超越’那种非现实性的东西。过去很多家庭里都有一副对联,叫'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而儒家没讲过'一等人念经,二等人坐禅’,或者'一等人信主,二等人守戒’之类。儒家的功能都是救世的,或者辅世长民的。”
第四,从儒学本身的理论思维深度上讲,它确实达到了“极高明”的程度,看起来似乎有些像宗教。王立新认为,其实人类最优秀的精神成果,抵达极境时,多少都有点宗教的意味,也多少都有一点朝向于宗教的“趣向”。通过这样的意味和趣向,净化灵魂,扫荡世俗,清洗我们生长在人间社会里所受到的污染,所以儒家也多少具有一点宗教的品格,但是具有这点品格,不意味着就是宗教。
“我认为儒家是一种人文的价值体系,是一套人之所以为人、人之何以为人、人将怎样为人的价值体系,而不是人何以能摆脱痛苦、人何以能成为神、人何以能成为非人的体系。当然,我非常理解将儒学作为宗教看待的学者。儒生需要搭配一点宗教的品格,就会显得更不功利,更不世俗。不过若要把儒学当成宗教,说实在话,那就不好对它进行研究了,因为可以分析研究圣人的思想,却不可以对宗教的教主说三道四。”王立新说。
王绍培:怎么定义儒学
作为“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的主持人,王绍培在总结了王兴国和王立新各自的观点后,认为“儒学是宗教么?”是“大哉问”。无论持肯定或否定的观点,重要的是进行有理有据的诠释。他介绍说,在梁启超之前,“儒学是宗教”大致是没有争议的,因为那时候没有西方宗教的概念,没有宗教文明的比较学,所以虽然觉得儒学是宗教,可能也不一定将其当做宗教来对待。然而,当梁启超说“儒学不是宗教”之后,就有蔡元培、陈独秀等响应,于是“儒学不是宗教”后来就成了一种主流的意见和观点。
王绍培认为,作为主流的儒学不是像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那种形式的宗教。若用其宗教定义来衡量儒学的话,儒学不是宗教,因为宗教是有教主,有教义,有很多戒律,还有各种各样的仪式,乃至于有很多非常虔诚的信徒……要把这些元素加在一起才算是一种宗教。“儒学是什么?我们当然可以说是孔子是教主,但不是那种意义上的教主,如果用西方的宗教标准来衡量的话,儒学可以说不是宗教。但是,即使在西方学者那里,也有不同的说法。”
他以美国宗教社会家休斯顿·史密斯所写的一本书《人的宗教》为例,介绍该书讲的宗教显然把内部规定性跟外部规定性区分开了。“教主、教义、教徒、仪式、信仰的制度……这些都是外部规定性。而宗教有内部规定性,讲的是宗教的必要条件和内在特征。内部规定性其实就是神性,就是有没有超越性,是不是停留在此岸,是否拥有彼岸性。还有,宗教性表现在是否为一个精益求精的信徒,即是不断完善自己,改正自己,比如每天都会祷告,这是一种精益求精。'日三省吾身’,也是一种精益求精。这种内在规定性也是宗教性的一种体现。”
王绍培表示,宗教的内部规定性有三点:至高性,不满足于当下的状态和现实的状态,追求超越;至深性,还有一种很深的追究,精益求精,尽善尽美;至广性,不限于在自己的身上,在小范围内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它有巨大的能量,尽可能将自己的影响力传播得更广泛。“有这三个方面,可以说是有宗教性,或者直截了当地说,就是宗教。我们也可以把宗教简洁归纳成三个方面:'你在什么地方?’、'你要去到哪里?’、'你准备怎么走?’。宗教在究竟之处也就是终极之处,回答这些问题,这就是宗教要传达给我们的。”
此外,他还介绍,不同的信仰体系,具有不同特征,比如凡俗的人文主义,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信仰,但是只停留在此岸,没有彼岸;只有物质层面,没有精神层面;只有当下现世,没有超越。一般的宗教信仰则是没有此岸,忽视此岸,心心念念在彼岸,就是所有在此岸的生活都不是重点,只是出发点;都不是目的,只是一个暂时的状态。“事实上,我们一再说到'超越性’,'超越性’有两个方面,空间性的说法就是有彼岸,也有此岸。另一种说法则是精神层面的超越性,中国儒家文化的超越性表现在'内在超越’,内在超越不是一种空间性的超越,可以说是一种时间性的超越;不是物质层面的超越,是精神层面的超越。如果成为一个圣人,成为一个君子,成为一个所谓的大人,此时就有一种彼岸性。所谓凡俗的人文主义是注重物质的,将物质作为我们的目标,就没有精神性的超越性。而'杀身成仁’,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性、成为君子、圣人,这也是一种超越性。从这个角度说,儒学就是宗教,具有宗教性。”
王绍培表示,著名学者任继愈一直认为儒学就是宗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申写了一本《儒教简史》,也认为儒学是宗教。但是,赞同任继愈和李申的学者不多。“因此,我认为儒学是不是宗教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定义宗教,怎么定义儒学。从这个角度上讲,王立新、王兴国两位教授并没有根本上的分歧,他们只是阐述儒学不同的面貌。”(作者:魏沛娜)
(来源:2014年11月27日《深圳商报》,引自深圳新闻网)
(编辑:霍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