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秩序敏感期谈谈好习惯的养成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的敏感期,人们常知的有口唇期,就是小宝宝爱吃手,还有青春期,特点是叛逆,但是还有许多的人不知道,还有许多的敏感期,如果好好利用,对孩子的成长大为有益!
先来说说口唇期。婴儿四到六个月的时候,就会开始吃手,这标志着宝宝的口唇期到来了。
口唇期的时间比较长,有的宝宝甚至一岁多了还会抓住任何东西都往嘴里塞。这是宝宝在用ta的嘴唇和舌头来感受这个世界的物品,是ta在感受与学习。
这时候,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对宝宝抓物入嘴的方式横加干涉,ta要吃随便ta吃,让ta知道自己的方式是被许可的,自己想学习的心态是被理解的,爸爸妈妈要做的,就是给宝宝洗手,以及保持物品的清洁。
有的爸爸妈妈觉得吃手是不对的,会打孩子的手,这样会让宝宝觉得:好疼,原来学习是一件这么疼的事,那以后,宝宝就会缩回去,不愿主动学习了。
口唇期大家比较熟悉,但是有一敏感期,知道的爸妈就不多了,这就是肛欲期。
什么是肛欲期呢?随着孩子括约肌的发展,ta学会了自主排便,通过排便产生的快感,感受到自己对身体的掌控:排便是对环境的积极屈服,憋便则是对环境的不肯服从。
当爸爸妈妈发现,已经会走路的孩子突然把大便拉在了裤子里,标志着宝宝进入了肛欲期,ta开始有了自主意识。
这个时候,对ta弄脏裤子的行为不要指责,而是要温和的告诉宝宝,感觉到便意的时候,去厕所排便,让宝宝很快度过肛欲期,养成去厕所便便的好习惯。
在这一时期,爸爸妈妈对宝宝的引导尤为重要,不要因为裤子脏了就骂孩子,让ta精神紧张,造成肛欲期延长。
一般来说,肛欲期是两个月左右,爸爸妈妈要尽量在这一期间,养成宝宝去厕所排便的习惯,过了这一时期,再要求会事倍功半。
如果说,口唇期是幼儿对世界的感知,肛欲期是幼儿对自我的掌控,那么,秩序敏感期则是孩子对社会规则的顺应,标志着ta开始成为一个社会人。
下面,我们来谈谈秩序敏感期。
一般来说,孩子从出生,就开始了秩序敏感期,但是由于婴儿受语言与行动所限,早期表现并不明显,直到大概两至三岁,是秩序敏感期的高峰期。
这一时期的幼儿,会开始变得“执拗”:鞋子一定要对齐摆床头不能摆床尾,出门在外爸爸要在左妈妈要在右,睡觉要拿玩偶吃饭要用固定的勺子……
当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说明ta已经进入了秩序敏感期,这一时期的幼儿对于外界秩序的有着非常苟刻的要求,如果遭到挑战,秩序被打乱,会让幼儿产生强烈的不安与焦虑,甚至会出现极端的过激反应。
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需要的,是规则的守护与制定。
为什么守护在前而制定在后?不是应该要先制定规则再执行吗?
No!
前面已经说了,孩子从出生,就已经处于秩序敏感期,ta意识的萌芽,就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则,而规则被挑战会让幼儿感到不安,所以,首先要做的,是维护ta的秩序。
先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我们都说,人性本善!婴儿从出生,就是一张纯洁的白纸,有着最纯净的心灵。但是,我们又发现,孩子非常的自私,好吃的食物,好玩的玩具,都不会与人分享。
为什么?因为,这是孩子的物品所有权在萌芽:这些是我的,属于我,不属于你!
但是许多爸爸妈妈往往不明白,这是宝宝意识到了ta已有物品所有权,而是为孩子不会分享大为苦恼。
这是错误的!
这个时候,想让孩子学会分享,要先拥护ta的权利:这是ta的东西!
强行让孩子分享的后果,可能会造成孩子为了夺回自己的所有物,哭、闹、甚至要打人……这就是爸爸妈妈不知道要维护孩子的规则造成的。
规则的制定,在于坚定的实施。你要与家人达成共识,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其他成员不要出来唱红脸。
孩子哭闹,是一种想让你们妥协的手段,你们让他哭闹个够,不要试图讲道理,讲也没用,你讲理在他看来是一种关注,他会觉得你是可以商量的。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最正确的方法就是视而不见,当他发现没有人关注他,这招没用的时候,自然就不会哭闹了。
对于吃饭的问题:固定位置,告诉他,没吃完不能下桌,吃饭时不能玩手机不能看电视,吃完了才能吃零食,没吃完零食不给。
一开始他不吃,行,时间到就收碗,零食不给,让他饿。下一顿他吃了,就给吃零食,告诉他,以后就这样,吃饭就有零食,不吃饭,啥都没有。
坚持一个月,你会看到,孩子的变化。孩子的好习惯不是一日养成的,要长期坚持,希望妈妈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