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生修得到梅花?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宋代 谢枋得《武夷山中》
微刊第329期
恕我孤陋寡闻,在书店翻看诗词大会冠军才女陈更的一本书时,我第一次才看到这个句子。当时仿佛手指不小心触到一截破损的电线,倏地被电流击了一下。再后来,读书读到宋代谢枋得的《武夷山中》,才知此句出自这首诗中。
全诗是这样的:“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诗人谢枋得,南宋抗元失败后,在武夷山中辗转流徙十年之久,妻子和孩子被掳走,南宋旧臣也纷纷投靠新主。面对国破家亡,孤忠的诗人,站立青峰野水之间,以梅花品格相期许,希望能够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
几生修得到梅花?
我问宋朝诗人林逋。林逋的《山园小梅》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首诗着重点是描摹梅花的形态。诗人的视角,同那些擅长画梅花的画家视角是一样的呀。给读者眼前展现一幅梅花图。“疏影”二字写出了梅花的枝干不繁,挺直斜出,细而有力;而“水清浅”则作为映衬背景,恰到好处地彰显梅枝横逸空间的刚劲精神。
诗人林逋,是宋代的著名隐士,在隐居处种植梅花,饲养仙鹤,有“梅妻鹤子”的美称。这首诗开首一句中的“独”,“尽”,正是梅花不同凡响的个性特征和独立于天地风雪间的风韵。
苏轼曾在《书林逋诗后》说;“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这首诗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我问元代的王冕。王冕是个画家,篆刻家,诗人。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
王冕写有《墨梅》和《白梅》两首诗歌。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首诗是说,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就像是淡淡墨汁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颜色多么好看,只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提到墨梅,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读者在问:有这种颜色的梅花吗?去查了度娘,其中中国农业出版社有一个答案:
在我国古籍中经常提到“墨梅”二字,如唐代郭橐驼《种树书》云:“苦楝树上接梅花,则成墨梅。”关于这个实验,笔者连续进行了三年,均未取得成功,此方法可能是古人的臆断。宋代,画梅较为普及,此时出现了一位画梅高手——华光,他擅长以墨晕作梅,即墨梅,有人认为他是墨梅画的始祖。元代王冕是华光的继续,也以墨梅画见长,他写有一首非常著名的《墨梅》题画诗,云:“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后来,很多古籍上提到“墨梅”,其实是指墨梅画,但有些人认为是指墨梅花,即花色似墨汁的梅花品种。
武汉东湖梅园是中国梅花研究中心的所在地,以梅花品种闻名于世,但没有花色似墨汁的“墨梅”品种。在我国其他赏梅胜地,如南京的梅花山、杭州的灵峰探梅、成都的杜甫草堂、无锡梅园等均未见墨梅品种。
而今,我想,诗人笔下的墨梅,是种在精神世界的那株墨梅,一定是王冕在作画时生发的灵感。当然,这株精神的墨梅,它的产生也不是空穴来风。王冕,出身寒微,白天放牛,夜晚到佛寺里边借那里的长明灯苦读,终究满腹经纶,能诗善画,才艺了得。可他的时运实在是太差,屡次参加科考,都没有中。他生性不愿巴结达官贵人,几度名落孙山之后,就归隐去了浙东九里山,以画画换点稻米油盐打发日子。“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就是诗人的人生宣言。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在某个夜里花儿盛开,清香散发出来,竟散作了天地间的万里新春。
人,总是在矛盾中走着自己的人生道路。王冕也不例外。他一方面“不同桃李混芳尘”表示出世思想,另一方面“散作乾坤万里春”表示自己愿意在世间能有所贡献的入世思想。看来,生活里,并不都是非黑即白那么绝对,那么笃定的简单判断啊。
王冕的梅花,着意于以梅的香来体现精神境界。这在古诗词里边还有类似的,比如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两厢比照下,我不得不提一下与其同时代的陈天锡一首《野梅》的诗。这首梅花诗,则是抓住梅花的颜色来刻画的。
野梅
舍南舍北雪犹存,山外斜阳不到门。
一夜冷香清入梦,野梅千树月明村。
诗人从一个比喻入手,舍南舍北雪犹存,房前屋后仿佛一片残雪,斜阳照不到,积雪不会化。
起初我读到第一行诗句的时候,还疑惑:明明题目为野梅,这怎么在写雪?看到“冷香”“入梦”这样的字眼,才知在写花。以雪喻梅,既突出了白的颜色,又渲染了梅树的数量之多。
除了以雪写梅色,作者还用了月色来写梅色;“月明村”,这白色野梅花,给人光亮,洁白的感觉。
至此,我不禁感叹:野梅,就是野梅啊,松弛,自然,无拘无束,正因为这样,才尽显美丽啊。
几生能够修得到梅花?我还想问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
毛泽东主席,有一首著名的《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词的上片,写梅花不畏寒冷,在飞雪中绽放,下片写梅花率先报春,春天来临百花烂漫时,只消隐在其中暗自欣然。
毛主席在这首词中运用了象征、拟人、衬托、比喻、夸张、对仗、顶针等多种修辞手法,跳出了历代诗人的梅花孤高傲岸形象的思维圈子:寒冷时,与飞雪共舞,傲雪斗霜成长,报春为己任,自豪,乐观;而春天迎来之后,与百花融为一体,一起快乐。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集自然美,德善美,富有挑战精神却不失谦逊的艺术形象。
写到文末,我觉得那首叫《红梅赞》的歌词,做结语挺好的:“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路途漫漫,愿我们都打起精神,修得属于自己的那朵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