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皮肤病与性传播疾病-概论
概 论
皮肤病是指发生在人体皮肤、粘膜为主的疾病。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有关皮肤病
的论述早有记载。如在公元前14世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即有“疥”和“疙”。至
春秋战国,有关皮肤病的内容逐渐增多,如中医最早的文献《五十二病方》中有“白
处”、“白痴”,指的是色素减退,类似白癜风。《素问》一书提及皮肤病有几十种,如痤、
皶、痈等,并阐述了感染性疾病的病因病机。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对狐惑病作了较
为详细的描述,其治疗原则和处方,至今仍为临床所应用。用黄连粉治疗浸淫疮(湿
疹)疗效显著.晋《刘涓子鬼遗方》首先记载了用水银治疗皮肤病。隋《诸病源候论》中.
有关皮肤病的描述已较为详细,提到的有疣、癣、疥、瘾疹等几十种皮肤病。唐《千金
要方》和《外台秘要》收载了很多丹药以及硫黄、雄黄等治疗皮肤病的方药,至今尚有
临床实用价值。16世纪以后,如《外科精义》、《外科正宗》、《霉疮秘录》、《外科大成》、
《医宗金鉴》等,对皮肤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等方面作了更丰富的记载,
留下了宝贵的经验。目前,我国已基本上控制了麻风、头癣等病,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病
率也有所下降;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疗效显著;一些疑难病如红斑狼疮的中西医结
合治疗,就疗效而言,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皮肤病仍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影
响着人类的健康.虽然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皮肤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需在实践中不
断总结,不断完善,加以提高,更好地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病因病机]
病因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因素,病机是研究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变化的机制。
了解皮肤病的病因病机,结合疾病的症状、四诊八纲,加以分析、归纳,从中探测疾病
的转归,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皮肤病的常见发病因素有风、寒、暑、湿、燥、火
(热)、虫、毒、血瘀、血虚风燥、肝肾不足等,今分述之。
1 风 许多皮肤病都与风邪有着密切的关系。凡人体腠理不密,卫气不固,风邪得
以乘虚而入,阻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使营卫不和,气血运行失常,肌肤
失于濡养而致病。如《诸病源候论.风瘙隐疹生疮候》中说:“人皮肤虚,为风邪所折,则
起隐疹。”“风痞?候”中说:“夫人阳气外虚则多汗,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与热气
并,则生痦癌。”
1。1 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是皮肤病的先导,多数皮肤病的发病与风邪有关,寒、湿、
燥、热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所以临床上风邪为患很多。如风寒所致的荨
麻疹,风热所致的玫瑰糠疹等。
1.2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 因风邪上扬升散,有向上向外的特点,所以易伤人上部,
易犯肌表。如油风(斑秃)。
1。3 风性善行而数变 因其善行而数变,故风邪引起的皮肤病其证候发生迅速,消
退也快,游走不定,泛发全身,瘙痒无度.如荨麻疹、风疹等。此由卫气与风邪相搏,游
行于肌肤经络之间所致。
1.4 风性燥裂 风为阳邪,易于化热,久则热盛伤阴血,致阴虚血燥,肌肤失养,
而皮肤表现为干燥、脱屑、粗糙,甚则皲裂。同时血虚又能生风而致血燥,形成恶性
循环。
风邪所致的皮肤病,可伴有发热、恶风、汗出等表证,如兼皮损色白,遇寒易发,苔
薄白,脉浮紧的为“风寒”;如兼皮损色红,遇热易发,苔薄黄,脉浮数的为“风热”。
2 寒 寒为阴邪,为冬天之主气,有内、外之分,外寒则侵袭肌表,郁遏卫阳;内
寒则机体阳气不足,寒从内生,肌肤失于温煦而致病.
2。1 寒性收引 寒为阴邪,寒侵腠理肌表,则毛窍收缩,卫阳闭阻。皮肤表现为色
苍白或青紫,甚则经脉挛缩,如冻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2、寒性凝滞,主痛 由于寒凝气血,而致气滞血凝,不通则痛,故皮肤麻木,肌
肉酸痛。一般得热则缓。如雷诺病、硬皮病。
寒邪引起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或酸痛,肌肉拘急或僵硬,活动困难或不
利,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3 暑 暑性炎热,为夏天之主气,乃火热之气所化,暑邪侵入肌肤,则腠理闭塞,
汗出不畅为患;或暑湿之邪浸淫肌肤所致。
3。1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因阳盛,故使人大热,热迫津液外泄则汗出,暑邪侵入
肌肤,则腠理闭塞,汗出不畅。如痱子、疖、夏季皮炎等。
3。2 暑多夹湿 暑邪致病,多夹湿邪,暑湿困脾,蕴阻肌肤,如脓疱疮.
暑性升散炎热,为病必见热象,且暑多夹湿,常与湿邪相混成病,皮损表现为潮红、
糜烂、流汁,且多伴有胸闷、纳差、乏力、小便黄赤,苔薄腻,脉濡细等。
4 湿 湿邪有外湿、内湿之分,皮肤病病因的湿邪,以外湿为多,因皮肤为人体的
外卫,湿邪侵犯,首当其冲,但有时外湿常与内湿相合致病,在辨证时不能孤立对待。故
湿邪致病或为湿邪侵入肌肤,郁而不散与气血相搏为患;或为湿邪损阳,易致外邪入侵,
合而为病。
4.1 湿为阴邪,其性粘滞 湿邪具有粘腻、留着难去的特点,故湿邪致病病程缠绵,
日久难愈,如湿疮(湿疹)。
4.2 湿性重浊、趋下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重浊类水,每多困脾、阻滞气机、
故湿邪致病常有水疱、水肿、糜烂、滋水等皮损;且病位常趋下部,如脚湿气、阴部湿
疹等。
总之,湿邪引起的皮肤病,其皮损水疱或为多形性,或皮肤糜烂,或浸淫四窜,滋
水淋漓,迁延日久,缠绵难愈,若与内湿相合,则伴胸闷乏力,食欲不振,苔白腻,脉
濡缓等症状。
5 燥 燥为秋天之主气,其气清肃,气候或环境干燥,易伤阴液,致使干燥性皮肤
病的发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燥胜则干”。
燥性干涩伤津:燥性干涩,易伤津液,津伤阴亏,肌肤失于濡润,故口、鼻、咽、眼
等五官七窍干涩,皮肤干燥、脱屑、干裂、毛发不荣、枯槁等。如手足皲裂、鱼鳞病、干
燥综合征。由于燥邪具有易伤津耗液的特点,故感受燥邪,除皮肤干燥、粗糙、皲裂外,
都伴有咽干唇燥,口渴欲饮,大便干结,舌光红而干,脉细等。
6 火(热) 火与热同类,仅是程度不同而已。“火为热之极”,故统称为热邪.由
热邪而致的皮肤病。亦有外热、内热之分,外热引起的皮肤病,如《诸病源候论。夏日
沸烂疮候》中说:“盛夏之月,人肤腠开,易伤风热,风热毒气,搏于皮肤,则生沸疮,其
状如汤之沸.”内热引起的皮肤病,如《诸病源候论.时气疱疮候》中说:“夫表虚里实,
热毒内盛则多发疱疮。”
6.1 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火性炎上,热气上腾,故致病多在人体上部。如抱头火
丹、热疮、面部蛇串疮等。
6.2 火邪易消灼阴津 火邪内侵,易耗气伤津、伤阴,而致阴液亏损。粘膜损害常
与火邪有关,如口腔粘膜溃疡.
6.3 火易生风动血 火热之邪内侵,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常出现发斑、肌衄、皮
肤掀红等,如紫癜、药物性皮炎。
6.4 热胜肉腐 火邪化毒,热甚则气血壅滞,肉腐为脓,可致红肿、疼痛,如疖、
痈等.
由此可见,不论外感热邪,或脏腑实热,皆蕴郁肌肤,不得外泄,熏蒸为患。由热
邪引起的皮肤病,其证候是皮损色红、糜烂、脓疱、灼热、作痒、作痛,可伴有身热、口
渴、便秘、尿赤、苔黄、舌红、脉数等。
7 虫 由虫而致的皮肤病,一为确由虫所引起,如疥疮;一为由虫的毒素侵入或过
敏而引起,如虫咬皮炎。此外,在中医文献中较多的皮肤病均说有虫,如《诸病源候论.癣
候》中所列11种皮肤病,言有虫的约占10种,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此虫大部分可能是
指真菌而言;以虫形容皮肤病的瘙痒,“痒如虫行”,而实非有虫;有肠寄生虫的患者往
往能引起湿热蕴蒸肌肤,而致皮肤病的发生。由此可以看出,虫引起的皮肤病,由于虫
直接寄生或毒虫咬伤,毒素刺激皮肤,邪毒蕴积肌肤而致;或肠寄生虫使脾胃运化失常,
湿热内生,积聚肌肤所致。其皮损多为丘疹、水疱、糜烂、滋水、红肿等。自觉瘙痒、疼
痛,可伴有发热、纳呆、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
8 毒 由毒而致的皮肤病,可分为药物毒、食物毒、虫毒、漆毒、热毒等.药物毒,
是由于药物内服蓄积、外用刺激或过敏而引起的皮肤病。如药毒(药物性皮炎).食物毒:
是指因食用某种物质后,引起的中毒或过敏反应,如食马鲛鱼引起高热、皮疹。虫毒。是
指因虫之毒素侵入刺激皮肤,蕴结肌肤而致的皮肤病,如虫咬皮炎.漆毒:是由于素体
禀性不耐,受漆刺激,漆毒侵袭皮肤而致,如漆疮(漆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热毒:热邪
侵袭,蕴阻肌肤,积而化毒,由热毒所致的皮肤病如脓疱疮、疖等。上述各种由毒引起
的皮肤病,有中毒与过敏两类。由毒过敏引起的皮肤病,只有人体在过敏状态下,接触
某种致敏物质,才会发病,即所谓“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
由毒引起的皮肤病,是由于禀性不耐,毒邪侵袭,蕴积肌肤,内不得通,外不得泄,
郁结为患.其皮损为红肿、灼热、丘疹、水疱、溃疡等多种形态,自觉瘙痒或疼痛;可
伴有寒战高热、神昏谵语、口干唇燥、便干溲赤、苔黄糙、舌红绛、脉弦滑洪数等全身
症状.
9 血瘀 凡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停留于体内,或血行不畅,壅遏于经脉
之内,及瘀积于脏腑组织器官的,均称血瘀。其成因可概括为气滞、气虚、寒凝、血热、
外伤等。气滞则血行不畅;气虚则血运无力;寒凝则血液凝涩;血热则迫血妄行,血不
归经,外伤则脉络受损,血溢脉外。
由血瘀所致的皮肤病,其皮损为局部皮肤色黯、紫暗、青紫或瘀点、瘀斑,日久则
出现结节、肿块、疤痕等。可伴有疼痛、刺痛,舌质紫有瘀点,脉弦涩等全身症状。
10 血虚风燥 血虚风燥是为慢性皮肤病所出现的证候,其原因主要由于长期的瘙
痒,寝食不安;或导致脾胃虚弱,饮食减退,以致不能从食物中吸收精华,化生血液,造
成血虚生风生燥。血虚风燥又为多种皮肤病的发病因素,由于血虚不能荣养肌肤,肤失
濡润,生风生燥.其病程较长,皮损表现为干燥、肥厚、粗糙、脱屑、作痒,可伴有头
目晕眩、面色苍白、苔薄、舌淡、脉濡等症状.
儿 肝肾不足 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血燥则精伤,精少则血虚,故临床上
肝肾同病。肝肾不足,即可产生反常的病理现象,在病理过程中,与皮肤病的发生亦较
密切,如血虚无以滋养肝脏,爪甲失荣,则指甲厚干枯;肾虚黑色上泛则面生黧黑。因
此,凡肝肾不足引起的皮肤病,其证候大多呈现慢性,皮损干燥、粗糙、脱屑,或伴脱
发、色素沉着、指甲变化等。如兼见眩晕、眼花、耳鸣,则为肝阴不足;如兼见性机能
衰退,则为肾气虚弱。
皮肤病在发病过程中,常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病因共同作用,如风热、风湿、湿热,或
风湿热同时存在,或肺卫不固,脾虚生湿,肝胆湿热等。有的纯为实证,有的纯为虚证,
有的虚中挟实,应在审因时,善于分析,加以区别。
[辨证]
1 辨皮肤病的常见症状 凡患者能自觉反应的症状称为自觉症状;凡皮肤上客观存
在的病变能看到、摸到、检查到的,则称为他觉症状。此外尚有一些症状虽不发生在皮
肤上,但与皮肤病有关的,如发热、畏寒、便秘、溲赤、关节酸痛等,称为全身症状。
1.1 自觉症状 以皮肤病的性质和严重性及患者个体特殊性而定,主要为痒、痛、
灼热、麻木等。
1.1.1 痒 痒是风、湿、热、虫之邪客于肌表,而致气血不和,或由于血虚风燥阻
于皮肤间,肤失濡养而成。
1。1。2 痛 痛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气血凝滞,阻塞不通而形成的自觉症状,所谓
“不通则痛”,如带状疱疹。
1.1.3 灼热 灼热是由于外感热邪,或脏腑实热,蕴阻肌肤,不得外泄,熏蒸为患。
皮损有灼热感,一般病属急性,如痈。
1。l。4 麻木 麻木是由于气血不运,脉络阻塞或毒邪炽盛所致,如麻风。
1.2 他觉症状 他觉症状是诊断皮肤病的重要指征。一般将皮损分为原发性及继发
性两种:斑疹、丘疹、水疱、脓疱、结节、风团等属原发性损害;鳞屑、糜烂、浸渍、痂、
抓痕、皲裂、色素沉着、苔藓样变、疤痕、溃疡等属继发性损害。
1.2.1 斑疹 为既不高凸亦不凹陷于皮肤的限界性色素变化。红斑压之退色者多属
血热,压之不退色者多属热毒炽盛.红斑稀疏,为热轻;密集为热重。白斑多因气滞或
血虚。
1.2。2 丘疹 为高出皮面的坚实隆起。多为血热、风热所致。
1.2。3 水疱 为有腔隙高出皮面,腔内含有水样液体的损害。白色者为水湿;红色
或绕有红晕者为湿热,大疱属湿毒.
1.2。4 脓疱 疱内含有脓液,其色呈浑浊或为黄色,周围常有红晕。多因湿热或热
毒炽盛所致.
1.2。5 结节 为大小不一、界限清楚的实质性损害,或陷于皮下,或高出皮面。多
因气血凝滞所致。
1.2。6.风团 为皮肤上局限性水肿性隆起,常突然发生,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
白色为风寒所致;红色为风热所致。
1.2。7 鳞屑 为表皮角质层的脱落。急性病多为余热不清;慢性病多为血虚风燥、
肌肤失养;油性者多为湿热蕴阻肌肤;干性者多为血虚风燥、肌肤失养。
1.2。8 糜烂 为局限性表皮缺损,由于水疱、脓疱破裂,或丘疹表皮破损,露出潮
湿面的称为糜烂.急性者多属湿热;慢性者多属脾虚湿盛。
1.2.9 浸渍 系皮肤久浸于水中后,表皮变白、变软,甚至起皱,容易剥脱。多为
水湿所致。
1.2.工。 痂 由皮肤渗液、渗血或脓疱干燥后而成。多为湿热所致;血痂为血热所
致,脓痂为热毒未消所致。
1.2。11 抓痕 为搔抓所引起的线状损害。多属风盛或内热。
1。2.12 皲裂 为皮肤上线形裂缝。多是血虚、风燥所致。
1。2.13 色素沉着 多呈褐色、暗褐色或黑褐色。多是气血不和或肾虚所致.
1。2.14 苔藓样变 为皮肤增厚、粗糙、皮纹加宽、增深、干燥、局限性边界清楚
的大片或小片损害,常为某些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主要表现。多是血虚风燥所致.
1。2.15 疤痕 是溃疡愈合后所形成的新生结缔组织。是痰湿凝聚、瘀血凝滞所致.
1.2.16 溃疡 是因皮肤病或损伤以致皮肤局限性缺损达真皮或更深者。愈合后遗
留疤痕。多为热毒或染毒引起。
1。3 全身症状 .
1.3。1 寒热 发热重、恶寒轻者为外感风热;发热轻、恶寒重者为外感风寒,高热
持续不退,不恶寒者为病已入里;发热持续,起伏不定,时有恶寒,汗出热不退者,称
骨蒸潮热,为阴虚;自觉烦热而体温不高者,多为脏腑内热;低热休作无时,倦怠乏力,
多为气虚.
1。3。2 关节痛 筋骨酸痛麻木者,为气血不足;痛有定处,或游走疼痛者,为风寒
湿邪所致。 .
1.3.3 汗 自汗,多为气虚阳虚;盗汗,多为阴虚;全身汗出,为阴阳失调,气血
津液运化失职;局部手足汗出,为脾之运化失常,津液旁达于四末而致。
l。3.4 二便 ①小便:小便多,或夜尿清长,多为肾阳不足;小便短少,甚至无尿,
多为津液大亏,或肾阳衰微,气化不足,或膀胱气闭;尿少、尿数、尿赤、尿痛,为膀
胱湿热;小便淋漓不尽,多为肾气虚或中气虚。②大便:便秘,多为热结肠道,津亏液
少,或为气血两虚;便溏,多为脾失健运;大便先干后溏,多为脾胃虚弱;时干时稀,多
为肝脾不和,肝郁脾虚。
1.3.5 经带 ①月经:先期量多,色红质稠,为血热;后期量少,色淡,为血虚;
量多,色淡,质稀薄,为气虚;色紫有血块,为血瘀;经期经量紊乱,多为冲任不调。②带
下:色白量多淋漓,为脾虚湿阻;色淡黄,粘稠臭秽,为湿热下注;色白而清稀,为虚
证、寒证;’色黄或赤,稠粘臭秽,为实证、热证.
2 辨性质 皮肤病的性质,主要分为急性、慢性两大类。
2.1 急性皮肤病 大多数发病急骤,皮损表现为红、热、丘疹、疱疹、脓疱、糜烂
等,伴有渗液或流脓。发病原因多为风、湿、热、虫、毒,以实证为主,与肺、脾、心
三脏的关系最为密切。其病程较短,预后大多良好。
2。2 慢性皮肤病 大多数发病缓慢,皮损表现为苔藓样变、色素沉着、皲裂、萎缩、
疤痕等,伴有脱发、指(趾)甲变化。发病原因多为血瘀、血虚风燥、肝肾亏损、冲任
不调,以虚证为主,与肝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其病程长,有的可有生命危险。
3 辨部位 凡发于人体上部者,多因风温、风热引起;凡发于人体中部者,多因气
郁、火郁所致;凡发于人体下部者,多因湿热、寒湿引起。其他如发于鼻部者,多与肺
经有关;发于胁肋者,多与肝经有关。
4 辨皮肤病的常见证型
4.1 风寒证 皮损色白,遇风寒多瘙痒加重,得热则减,常在秋冬季节发病或加重。
多伴有恶寒重、发热轻,头痛,骨节酸楚,苔薄白,脉浮紧等全身症状.如寒冷性多形
红斑、冻疮等.
4.2 风热证 皮损颜色鲜红,遇热则瘙痒,自觉有灼热感,多在春夏发病,或无明
显的季节性。多伴有发热重、恶寒轻,舌苔薄黄,脉浮数等全身症状。如药疹、风热型
荨麻疹。
4。3 湿热证 皮损呈多形性,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流滋、结痂等,可弥漫
全身,亦可局限于某一部位。多伴有发热不高,怕冷不甚,头痛且重,四肢无力,关节
酸楚,胸闷纳呆,便秘溲赤,苔黄腻,脉滑数等全身症状。如湿疹、脓疱疮等。
4.4 血热证 皮损多红斑鲜艳,或紫红,或有出血点、瘀点、紫癜等。多伴有发热、
怕冷、苔薄黄、脉洪数或弦数等全身症状.如固定性药疹。
4.5 热毒证 皮损红斑鲜艳,或有瘀斑、紫癜,全身潮红。多伴有寒战,高热,头
痛,全身关节疼痛,甚至神昏谵语,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数、洪数或滑数等全身症状.
如红皮病。
4.6 暑湿证 皮损为红色丘疹,小水疱、糜烂、流滋等。多伴有轻度发热,或有胸
闷纳呆、溲赤,苔薄,脉濡细等全身症状。如夏季皮炎。
4.7 血瘀证 皮损以结节、肥厚、发硬、色素沉着,弥漫性肿胀,苔藓样变等多见。
无明显全身症状。如寻常疣、局限性硬皮病等。
4。8 虫积证 皮损多样,有色素减退伴有糠粃样细小鳞屑,如单纯糠疹;或有风团,
如蛔虫引起的荨麻疹。
4.9 痰凝证 多表现为结节,肿块等,除刺痛酸胀、麻木外,一般不继发感染,无
明显全身症状。如神经纤维瘤。 。
4.10 阴虚内热证 皮损以红斑不鲜,反复发作者为多数。多伴有发热不高,日晡
为重,五心烦热,面颊潮红,或咽干唇燥,粘膜溃疡,苔薄,舌红尖有刺,脉细数等全
身症状。如慢性皮肌炎。 、
4。11 血虚风燥证 皮损为皮肤粗糙、肥厚、脱屑,色素沉着,苔藓样变,甚至角
化、增厚、结节,多数无全身症状。如慢性湿疹。
4.12 脾虚湿阻证 皮损为小片糜烂流滋、水肿,或风团反复发作等。多有胸闷纳
呆,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濡滑等全身症状。如湿疹。
4。13 脾肾阳虚证 多无明显皮损或红斑不显。多有低热怕冷,腰脊酸楚,关节疼
痛,头发稀疏,月经不调或闭经,阳痿遗精,神疲乏力,自汗盗汗,动则多有气急,肢
肿腹胀,便溏溲少,苔薄,舌淡胖有齿痕,脉濡细或沉细等全身症状。如红斑狼疮肾损害。
4。14 肝肾不足证 皮损颜色不鲜,妇女患病多与月经、妊娠有关,有的经前发疹,
经后消失,有的怀孕时皮疹消失或减轻,产后皮疹复出或加重,此种亦称冲任不调证.多
伴有腰酸肢软,神疲乏力,头晕耳鸣,阳痿遗精或月经不调,苔薄,舌胖有齿痕,脉濡
细等全身症状。如月经疹。
4。15 阴伤胃败证 皮损多结痂、脱屑、干裂,多为严重的皮肤病后期。多伴有低
热不退,时有汗出,消瘦,咽干唇燥,口渴欲饮,苔光剥,舌红绛,脉沉细等全身症状。
如红皮病。
4。工6 阳虚寒湿阻络证 表现为关节肿胀酸痛,活动不利,或有雷诺现象,手指肿
胀,色白、紫红相交替,尤以冬季寒冷时更明显。伴有畏寒、无汗,苔薄白,舌质淡胖,
脉沉细等全身症状。如硬皮病。
[治疗]
1 内治
1.1 疏风散寒 用于风寒证。多选用桂枝汤、麻黄汤。常用药物:桂枝、麻黄、荆
芥、防风、制川乌、炮姜、白鲜皮等。
工.2 疏风清热 用于风热证。多选用银翘散、消风散。常用药物:银花、连翘、桑
叶、菊花、薄荷、牛蒡、山栀等。
1.3 清热利湿 用于湿热证和暑湿证。多选用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萆薢 湿汤。
常用药物:茵陈、蒲公英、山栀、黄柏、地骨皮、车前草、龙胆草、土大黄、萆薢、生
苡仁、土茯苓、六一散等。
1.4 清热解毒 用于热毒证。多选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常用药物:黄连、
黄芩、黄柏、山栀、银花、菊花、地丁、蒲公英、鲜生地、生石膏等。
1。5 凉血解毒 用于血热证。多选用犀角地黄汤、化斑解毒汤。常用药物:鲜生地、
赤芍、丹皮、紫草、板蓝根、山栀、黄芩、黄柏、蒲公英等。
1。6 活血化瘀 用于血瘀证。多选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常用药物:桃仁、
红花、丹参、当归、赤芍、川芎、三棱、莪术等。.
1。7 杀虫驱虫 用于虫积证。多选用乌梅丸。常用药物:使君子肉、槟榔、雷丸、
鹤虱、百部、乌梅、苦楝根皮等。 ,
1.8 化痰软坚 用于痰凝证。多选用二陈汤、香贝养营汤。常用药物:半夏、陈皮、
南星、白芥子、夏枯草、昆布、海藻、贝母等.
1.9 养阴清热 用于阴虚内热证。多选用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常用药物:生地、
玄参、麦冬、知母、黄柏、枸杞子、龟版、鳖甲等。
l.10 养血润燥 用于血虚风燥证。多选用四物汤加味。常用药物:生地、熟地、当
归、川芎、赤芍、白芍、小胡麻、鸡血藤、女贞子等。
1。工1 健脾利湿 用于脾虚湿阻证.多选用参苓白术散、除湿胃苓汤。常用药物:党
参、白术、淮山药、茯苓、猪苓、萆藓、白扁豆、苡仁等。
1.}2 温补肾阳 用于脾肾阳虚证。多选用附桂八味丸、二仙汤。常用药物:仙茅、
仙灵脾、附子、肉桂、党参、黄芪、锁阳、菟丝子、炙狗脊、巴戟肉等。
1。13 养阴生津 用于阴伤胃败证。多选用增液汤、益胃汤。常用药物,鲜生地、鲜
沙参、鲜石斛、天花粉、麦冬、肥玉竹、玄参等.
工.工4 温阳通络 用于寒湿阻络证。多选用阳和汤,独活寄生汤。常用药物:麻黄、
桂枝、鹿角胶、制川乌、红花、羌活、独活、络石藤、桑枝、牛膝等。
1.15 补益肝肾 用于肝肾不足证。多选用左归丸。常用药物:龟版、杜仲、杞子、
苁蓉、巴戟肉、锁阳、女贞子、首乌、山萸肉、菟丝子、旱莲草、当归等。
2 外治
2.1 外用药物剂型
2.1。1 溶剂 将药物煎煮后的药液,或用开水将药粉冲烊冷却后的药液,称作溶剂。
有清洁、止痒、退肿、收敛、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急性皮肤病,渗出较多或脓性分
泌物多的皮损,或伴有轻度痂皮性损害。常用药物:蒲公英、野菊花、苦参、葎草、生
地榆、马齿苋等煎出液,或10%黄柏液等。溶剂一般用于清洗伤口,或作湿敷用。湿敷
是将5—6层纱布置于煎液中浸透,挤去多余药液后,敷于患处,每l一2小时换1次,渗
液不多时。可4—5小时换工次。
2.1。2 粉剂 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成粉末制成的药剂,称作粉剂。有保护、吸收、
蒸发、干燥、止痒的作用。适用于无渗液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的皮炎.常用药物:青黛散、
六一散、九一丹、枯矾散、滑石粉、止痒扑粉等。用法为每日3—5次扑患部。
2。1。3 洗剂 又名混悬剂、悬垂剂,是水和粉(含粉30%一50%)混合而成的药剂。
有消炎、止痒、保护、干燥的作用。适用于无渗液或糜烂的各种炎症性皮肤病。常用药
物:三黄洗剂、痤疮洗剂等。用时充分摇匀,每日3—5次,用毛笔蘸后涂搽。止痒可加
1%薄荷、樟脑;杀菌可加10%九一丹或5%-10%硫黄.凡小儿面部、皮损广泛及冬天
最好不用薄荷。
2.1。4 酊剂:是将药物溶解在酒精里或将药物浸泡在酒精里制成的药剂。有杀真菌、
止痒作用。适用于手癣、足癣、甲癣、体癣、神经性皮炎。常用药物:一号癣药水、复
方土槿皮酊、5%水杨酸酊。每日2—3次,涂搽患处。凡有明显皮肤破损及头面、躯干
等部位应禁用复方土槿皮酊。
2.1。5 软膏 是各种药物加植物油、动物油、矿物油等调制成的均匀、细腻、半固
体状的药剂.有保护、润滑、杀菌、止痒、去痂的作用。适用于一切慢性皮肤病具有结
痂、皲裂、苔藓样变等皮损。常用药物:青黛膏、疯油膏、雄黄膏、硫黄膏等。每日外
搽2"3次,或涂于纱布上敷贴于患处,去痂时宜涂厚些。用于皲裂、苔藓样变皮损时如
加用热烘疗法效果更佳。
2。1.6 油剂 是用植物油或矿物油类为溶剂或将不溶性粉末混于油类中制成的药
剂.有保护、润滑、止痒、干燥的作用。适用于亚急性皮肤病具有糜烂、鳞屑、脓疱等
皮损。常用药物:青黛散、三石散等用麻油调成糊状。每日2—3次外搽。
2.2 外用药物使用原则
2。2。1 正确选择剂型 根据皮损选择适当的剂型:①急性炎症性皮损,仅有红斑、
丘疹、水疱而无糜烂者,宜用洗剂、粉剂;有糜烂、渗液和红肿者,宜用溶液湿敷。②亚
急性炎症性皮损:糜烂不甚,渗液不多,有鳞屑和结痂时,宜选用油剂。⑧慢性炎症性
皮损,浸润肥厚、角化过度,宜选用软膏;若无原发皮疹,仅有抓痕等继发损害,并瘙
痒者,宜选用酊剂,亦可选用软膏、洗剂。
2.2+2 正确选择药物 化脓性皮肤病,宜用清热解毒、抗菌药物;真菌性皮肤病,
宜用杀虫利湿、抗真菌药物;过敏性皮肤病,宜用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抗过敏药物。
2.3 外用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2.3.1 首次用药时,可先试用于小面积,无不良反应时再大面积使用。
2。3.2 先选择比较温和无刺激性或低浓度的药物,然后再逐步提高浓度。
2。3.3 注意药物的过敏反应,一旦出现过敏,应立即停用,并予以及时的处理。
2.3.4 儿童、妇女及老年病人不宜于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面部、阴部慎用刺
激性强的药物。
2。3.5 清创涂药时,宜用棉花蘸植物油轻轻揩去,不宜用热水和肥皂洗,以免刺激
局部。
3 针刺 针刺治疗皮肤病,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具有简便易学、疗效高、容易普及
和推广等优点。
体针与耳针 具有止痒、止痛、镇静、安眠、消炎,促使毛发生长,调节血管舒缩、
内分泌紊乱等作用.
常用穴位 体针:上肢取曲池、列缺、合谷;下肢取血海、阴陵泉、三阴交,躯干
取肺俞、心俞、膈俞、脾俞。耳针:取肺、皮质下、神门、肾上腺、交感等穴,或取病
变相应的部位。手法;体针以提插重刺激,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耳针以捻转后
留针20分钟,每日1次。适用于湿疮、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虫咬皮炎等。
(预防) .
1 讲究卫生 大力开展卫生活动,养成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勤剪指(趾)甲
等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2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对于感染性皮肤病,应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如麻风患者是麻风病的传染源;不正当的性接触是性传播
疾病传播的途径;儿童和免疫缺陷者是易感者。在预防上应积极治疗患者,予以隔离,对
于流行区,密切接触者应予以治疗。
3 寻找病因,加以避免 对于某些过敏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应尽量找出过敏
原,并避免与病人的接触。对于一些原因不明的皮肤病,如银屑病、皮肤瘙痒症,应避
免诱发因素,如药物、饮食、感染、精神因素等。
4 加强职业性皮肤病的防护 改善工作环境、生产设备和操作过程,加强保护性措
施,提高自动化程度等。
5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如某些皮肤肿瘤,先天性皮肤病以及结缔组织病,应做到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6 加强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以调节神经功能,促进改善皮肤新陈代谢,增强抗
病能力。
[护理]
皮肤病的护理非常重要,正确掌握护理的原则和技术,可以使疾病较快地治愈。
工 消毒隔离 传染性皮肤病的病人,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消毒应对患者的衣物、
床上用品等一切接触物品进行消毒,并注意个人卫生.
2 饮食宜忌 因饮食、药物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病,发病期间应避免再食用,有的应
长期停止食用,对一般与饮食有关的如瘙痒性皮肤病,应忌酒烟、辛辣等物,多食蔬菜、
瓜果。对一些慢性消耗性皮肤病,宜多食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增强抗病能力,促进疾病
的痊愈。
3 关心病人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注意病人的生活习惯、工作状况和思想情
况,这样不仅可以发现有关病因。而且尽量减少对疾病的不利因素。对慢性病患者,如
慢性湿疹、银屑病等,应告诉病人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现代研究)
1 祖国医学对皮肤病的认识 祖国医学有关皮肤病的论述,在外科内容中占有相当
大的比重。历代各医家对于皮肤病的生理、病理、辨证和方药都有详细的理论探讨和.临
床经验。
皮肤生理病理学说:《素问。痹论》指出了人体卫气“其性栗疾,不能人于脉也,故
循于皮肤之中,分肉之间。”说明卫气作用在皮肤腠理,其功能正如《灵枢.本脏》“卫
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者也。……卫气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
密矣。”强调了卫气功能正常,皮肤腠理才能健康缜密,有似于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皮肤粘
膜屏障作用。卫气靠肺的正常宣发才能散布到皮肤,发挥卫外作用,故谓“肺合皮毛”.
《素问.皮部论》亦提出了十二皮部是十二经功能活动在体表皮肤的反映区。
《诸病源候论》对多种皮肤病的病因、病理过程及症状论述较详细,指出与风、湿、
热等因素有关。此种根据皮损干燥脱屑或渗液糜烂而区别风与湿的辨证方法,至今仍有
沿用.对各类经久不瘥的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常认为存在“气血虚”或“肤腠虚”的因素.
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已注意到过敏性体质的存在;对物理因素引起的皮肤病的记载,有
“冻烂肿疮候”、“汤火疮候”等。对传染性皮肤病如疥疮,已了解到好发部位及其接触传
染性。对酒皶认为“由饮酒,热势冲面,而遇风冷之气相搏所生。”此与嗜酒、温度刺激、
血管舒缩神经障碍的现代说法有所近似。
治疗中的整体观:对于皮肤病的诊疗,把局部改变和整体经络、脏腑、气血、津液
的改变联系起来,既重内治,又重外治。《外科精要》说:“疮疡之生,皆阴阳不和,气血
凝滞。”认为外证虽生于肌表,而其根源则与脏腑气血改变有关,诊治应结合全身辨证,
用药应根据经络虚实,不可拘泥于热毒之说而过用寒凉克伐之剂.《太平圣惠方>>提出
“五善七恶”观察方法。《外科精义》对外证的“护忌慎法”,反映了治疗上的整体观.
《外科全生集》把外证分为阴阳两类,主张用“阳和通腠、温补气血”的原则治疗阴证,
有独到之处。目前用阳和汤治疗结核性脓疡、硬皮病等有一定疗效。《外科正宗》主张内
治与外治并重,外治善用腐蚀药或刀针放脓去腐;内治使消、补、托三法的辨证应用规
律日趋完善。《理瀹骈文>>把辨证论治原则应用于外治法,主要用膏药外治,也有类似水
疗、热疗、泥疗、蜡疗及局部发疱等疗法。
由于各医家有不同的学术见解,在皮肤病的治疗中,也各有偏见。如刘河间用药过
于寒凉,汪机偏于温补;高秉钧偏于温病学派;王清任用活血化瘀。
研究各家学说的现实意义:温补派重视皮肤病的扶正治疗,扶正固本对增强免疫的
影响有探讨意义。皮肤化脓感染一般表现热毒炽盛,但有时反见虚寒征象,用补气内托
治疗见效。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硬皮病等临床表现肾阳虚时,尿17一羟皮质类固醇排泄量
低下,继之对肾本质作了一系列探讨,是对命门学说的发展和阐明。活血化瘀机理的研
究,是对王清任活血化瘀学说的发展等等。研究中医各家学说,无疑对提高皮肤病的疗
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中西医结合及皮肤病的中医治疗
脉象 在临床上我们观察到急性皮肤病其脉象可见滑速、弦滑、浮数;慢性皮肤病
脉象多见沉缓或迟脉;严重皮肤病多见细速或沉细等脉象。这些都与内脏生理病理及微
循环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舌象 我们观察到皮肤病患者,急性病多见红舌,慢性病人多见淡舌。如结缔组织
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见紫暗色舌,硬皮病多见胖嫩淡舌。一些严重的全身
性皮肤病后期常见黑苔或剥离舌苔。这一切对临床辨证论治用药及疾病的预后有一定参
考价值.
对脏腑的研究 如肾,多数认为中医的肾与丘脑、垂体、肾上腺有密切关系,并与
机体免疫功能有关,有的地区从异病同治人手对肾虚表现的不同疾病提高了疗效。如系
统性红斑性狼疮,多数地区采用补肾的法则延长了存活时间。通过实验研究证实,肾阳
虚的患者24小时尿中17一羟皮质类固醇含量普遍低于正常值,而且是继发于垂体功能低
下。近年来也有人研究对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用温肾阳的法则
取得疗效.并发现通过补肾法则治疗后T细胞的比值有明显增高,提示了中医的肾与免
疫功能的关系以及补肾调节免疫功能的途径。皮肤科一些色素增生性疾病如黑变病,以
补肾阴及补肾阳同时应用获得疗效。严重的全身性皮肤病后期若合并肾功能不好,尿量
极少,在用大剂量利尿药仍不能取效的情况下,增用温补肾阳的药,部分病人可以获效。
通过对脾的研究,发现中医的脾与现代医学的肝、胃、肠以及肾上腺皮质和免疫功能都
有一定关系。临床研究证实,很多皮肤病和一些消化系统疾病都与脾虚有关。广东中医
学院通过对脾虚的实验研究,证实脾虚病人较正常人的免疫功能低下。他们对28例患者
的植物神经功能进行了检查,发现大部分脾虚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副交感神经
偏亢为主。很多皮肤病都有脾虚症状,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天疱疮、慢
性湿疹等,中医辨证脾虚者,实验室检查常发现有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偏低,
以及有过敏史,E玫瑰花试验,花办形成率低等多种不正常,用健脾益气药(如黄芪、党
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近
年来由于不适当地使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使部分患者表
现出免疫功能、代谢功能及植物神经等方面的变化和紊乱,从中西辨证分析来看,又多
属于脾肾虚的证候。采用健脾益肾的治疗方法,往往可得到纠正.此外部分变态反应性
疾病,如荨麻疹、湿疹、遗传过敏性湿疹等,亦表现有脾虚证候。用健脾的方法常可获
效。江苏皮肤病研究所临床实验观察,证实中医所谓脾虚湿盛与现代医学变态反应有关。
中药研究方面 近年来通过.临床实验研究及动物试验等多方面研究证实,中药的益
气药黄芪、人参、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灵芝等可以提高T细胞的免疫功能,可以
提高健康人的淋巴细胞转换率,因此对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缺陷的皮肤病有效,用
药后可以使血中IgG、IgA的含量升高。活血化瘀药能抑制B细胞,有抑制抗体的作用,
对免疫功能亢进的皮肤病有效,用药后可以使血中IgA、IgG含量降低。行气活血药可以
改变血液流变性和血液粘度,用药后可以纠正血循环和微循环的障碍,增加血流量。有
些中药柴胡、秦艽、刺蒺藜、苦参、丹参、龙胆草、黄芩、徐长卿、乌梅、防己、威灵
仙、仙灵脾、山萸肉、泽泻、马齿苋等有抗过敏及影响介质释放的作用,故对于一些过
敏性皮肤病有效。
3 皮肤科中西医结合40年回顾与展望 目前在中西医结合防治皮肤病方面,约有
160多种皮肤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不仅在临床方面取得了疗效,而且在基础研究方面也
有很多可喜的成绩。
早在50年代,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在防治性病、麻风、头癣等传染性皮肤病方面,
就已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如根据中医扶正祛邪的理论,采用中药扶正培本,配合西医砜
类药,使麻风病人能够较长期的服用。在防治头癣中除了外用中药雄黄和铜绿等外,70
年代内服中药茵陈大大提高了灰黄霉素的疗效,而且可减少其用量,降低了毒副反应。其
他如在湿疹、白癜风、秃发、带状疱疹、慢性荨麻疹等病的治疗方面,也有很好的疗效。
特别是用中药熏药疗法治疗神经性皮炎,用黑布药膏治疗瘢痕疙瘩,用针灸治疗慢性荨
麻疹等,不仅有较好的疗效,而且有的还在国际皮肤科学术会议上宣读过。不过这些多
数是一个方剂治疗一种病的对号入座方式,是一种简单的结合方式。由70年代开始,逐
步由单方单药发展到用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就是先以西医的诊断为主,再
结合中医辨证分型,将一个病分为若干病型,来进行分型论治,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
研究,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如把湿疹分为热重于湿、湿重于热、血虚风燥等3型,每
一型用一个方剂,就更加对证,疗效更好。把银屑病分为血热、血燥和血瘀,把带状疱
疹分为湿热和脾虚等,这就比原来运用一个方剂治一种病,疗效有明显的提高。到80年
代不单纯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方面找到了一些规律,而且对一些疑难病、危重病,如
天疱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剥脱性皮炎、皮肌炎等,也探索出一些中西医结合的规律。在
不同病期中,中西药有机配合使用,有所侧重,特别是在减少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和
减轻其副作用和合并症等方面找到了一些规律,不但提高了这些病的抢救成功率,而且
还对稳定病情和延长缓解时间方面起了很好作用,因而降低了死亡率,延长了存活时间。
到80年代后期,普遍比较重视,临床和基础研究相结合,采用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相结合,
用现代科学的诊断技术、检测手段和中医的“证”相结合(证包括:病因、病机、标、本
等),进行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如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根据中医辨证并结合临床检验指
标,如血尿常规、抗核抗体(ANA)、抗DNA抗体、总补体、免疫球蛋白等,分成若干
型,如毒热炽盛,气血两燔型,患者除了有高热、周身肌肉关节疼痛、口干舌燥、面赤
便干、脉数及舌红等特征外,还可见ANA及抗DNA抗体的滴度明显增高。脾肾不足或
气阴两虚的病型,则总补体和补体C。都明显降低。这样就使中西医结合的工作,更具有
科学的客观依据。与此同时还进一步从现代药理学、药化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免疫
学以及荧光技术和电子显微镜等方面,探求中西医结合的原理,如邹铭西等用电镜观察
中药克银丸治疗银屑病前后的皮损变化,说明了该药是通过抑制细胞的DNA合成而达
到治疗目的,使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更加深入。雷公藤在中医原本用于治疗痹证(风
湿类疾患),后来用于治疗麻风反应神经痛有效。昆明山海棠开始只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
节炎。这些药通过药理药化、免疫等多方面研究,并进一步进行临床实践,证明都有免
疫抑制、免疫调节和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进而扩大应用到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
性红斑狼疮、天疱疮、皮肌炎、白塞病等,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在某种程度上可
以取代皮质类固醇激素,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马齿苋在中医原用于内蕴湿热而引起的
湿热痢,皮肤科临床内服外用,治疗由湿热而引起的皮肤病。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可降低
毛细血管通透性,抗组胺,对广泛地应用于治疗急性过敏性皮肤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近年来,对皮肤病中的疑难病症研究较多,如湿疹、银屑病、硬皮病、系统性红斑
狼疮、天疱疮等,在提高临床疗效和探讨作用机理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总之,中西医结合工作40年来虽然经过了曲折的道路,但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她
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主要是中西医取长补短,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互相配合,其所
以能够坚持,主要是她具有单纯西医、单纯中医所没有的特点。皮肤科的中西医结合工
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和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比较,和日本等一些研究中医的国
家比较,在某些方面差距还很大,有待我们进一步进取,完成医学发展的历史使命,为
人类医学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