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随着诗词大会的热播,
在每一期节目里,
我们总能看到康老师
为选手现场作画的身影。
六年来,
康老师将“诗”“书”“画”融汇合一,
唤醒了每个国人的诗心,
“康氏图画线索题”也由此成为
诗词大会上的标志性题型。
如何让大家更好地感受诗词之美,
让诗词更加贴近时代节奏,
在《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前,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
而当学识渊博、能写会画的
康震老师走上舞台时,
所有的疑问都迎刃而解。
在康老师笔下,
诗与画实现了有机结合,
诗词之美和诗词之趣
被推向了全新的高度,
“康氏图画线索题”也从此广为人知。
有很多人都在好奇,
康老师是如何将一支画笔
挥洒的如此游刃有余呢?
原来,
在康老师小时候,
小人书就是他的“快乐星球”。
每次只要路过书店,
他总会缠着父母买。
于是,《三国演义》
《西游记故事》《岳飞传》
等多部经典小人书
先后成为了康老师的“宝贝”:
那时候,
康老师对于小人书非常痴迷。
由于当时插图都是黑白画面,
这让他觉得很不过瘾,
就一笔一笔给这些插图上了色,
果然,有了颜色以后,
图画从此跃然纸上,极其生动。
当时,
一大批经典小人书相继问世,
如王叔晖的《西厢记》《杨门女将》、
刘继卣的《鸡毛信》《东郭先生》、
赵三岛等人的《三国演义》、
董洪元的《童年》《在人间》、
毅进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
这些作品构图巧妙、
绘制精美、细节生动,
深深地吸引着康老师,
让他疯狂地迷上了临摹绘画。
从此,无论是课本还是作业本,
不管是信笺还是书籍扉页,
统统变成了康老师的画板,
到处都是康老师留下的“大作”~
虽然因为这个
没少挨老师和父母的训斥,
但他依旧对绘画保持着浓厚兴趣,
用康老师母亲的话说就是:
当他全神贯注干一件事,
把周围都忘了的时候,
肯定不是在学习功课,
而是在画画~
即便是成年之后,
一旦遇到可以涂鸦的地方,
康老师依然会忍不住画两笔~
绘画,
已成为他最衷情的表达方式。
有人说,
不爱画画的大学教授不是好嘉宾,
而康老师就是这样一位
会画画的文学院教授。
作为中国诗词大会嘉宾的他
不但能把流传千年的古诗词
背后的故事讲述的无比生动,
还能以寥寥几笔将诗词
化作一幅丹青跃然于纸上,
为大家呈上一道精彩的
“康氏图画线索题”。
而就是这最受欢迎的
“康氏图画线索题”,
它的问世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早在诗词大会第一季录制期间,
节目组已设置了看图猜诗的环节,
初始思路是以沙画来呈现。
临近录制前的一天,
在与总导演闲聊谈及此事时
康老师问为何不现场作画为题呢?
导演表示,
录制现场作画有一定难度,
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进行绘画。
听闻此言,
康老师立刻自告奋勇,
表示自己能够承担这一任务。
为了证明实力,
他随手拿起一张餐巾纸,
在桌上铺开就画。
从此,
康老师现场作画便成了
每一季诗词大会的“保留剧目”: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三季
第四季
第五季
第六季
如今,
在第六季的诗词大会里,
我们又一次跟随着康老师的笔触,
跨越了江河湖海:
品味了风花雪月:
探讨了衣食住行:
共赏了松竹梅菊:
夜观了万家灯火:
品味这些饱含诗词韵味的画作,
恍若置身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令人动心沉醉,
晕染了心头所有的美好。
在中国诗词大会热播过程中,
康老师一直在思考,
如何更加立体地
向大家呈现诗词之美。
因此从第五季开始,
康老师走入了山河天地,
置身于青山绿水、亭台楼阁之间,
重温昔日诗人吟诵气韵,
以身临其境的方式带领大家
感受诗词之妙和诗人匠心。
身临其境题:黄山
身临其境题:天台山
在对诗词表现方式的探索上,
“身临其境题”从来不是终点。
徜徉于诗意山水间的康老师
还用自己最喜爱“户外诗词写生”
记录着诗意和美好。
于是,
当康老师造访徽州古城时,
他用笔墨记录青砖黛瓦的氤氲气韵。
当康老师走进天台山国清寺,
他用笔墨记录幽林古刹的静谧之美。
当康老师来到甘肃武威,
他用笔墨记录明长城烽燧的壮阔沧桑。
就这样,
康老师走一路画一路,
将万般风景和千古诗句纳入笔下,
绘就一幅幅诗词经典里的壮美山河,
将山风雨露收藏于笔端悉数带回,
成全了所有人心中的诗意山水。
从“图画线索题”到“身临其境题”,
从“身临其境题”到“户外诗词写生”,
康老师与诗词大会
一起成长一起超越,
用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的执著
探索着诗词的一切可能。
这种热爱和执著,
让诗词的隽永价值再度光耀,
也使诗词大会从此不同凡响。
感谢康老师,
用一支画笔绘就了诗意与理想,
点亮了每个国人心中的梦与远方。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主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