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种表达结构,掌握其中一种,你的表达能力都会显著提升

你认为你的“正式表达力”是怎样呢?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谈也好,沟通也罢,大多数都是运用我们的“非正式表达力”。

这种“非正式表达力”,只要你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自身性格又不会太封闭,那么基本上都可以自如地运用出来。毕竟说话而已,谁不会啊?

可是,即便大多人都具备这种“非正式表达力”,但当他们需要面对一些正式的场合讲话时,诸如公司的工作汇报,跟客户说明合作的事宜,或者某些会议的演讲发言,这时我们的“非正式表达力”,恐怕就无法提供帮助了。

因为这种“非正式表达力”,通常都是我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有时仅凭自己的感觉去说话,对于内容的讲述缺乏一定的逻辑结构。

短时间内说个两三句还可以,但如果你需要在限定时间内,讲一大段话语,我们就需要对讲话内容进行精心的“铺排”了。

所谓“铺排”,就是按照某种结构去组织我们的表达内容。这是任何正式表达都需要考虑的事情。

只有这样,我们的表达才不会给别人零散、混乱的感觉。这不仅是我们自身表达能力的体现,而且还会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能把话说好,说明你的工作能力也不会太差。

那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有逻辑地铺排表达的内容呢?

以下分享的三种表达结构,就可以起到这种效果。

总—分—总表达结构

“总分总”这个概念,相信你小时候写作文的时候肯定有听过。

这不仅是一种用来写文章的表达结构,用在我们的口头表达上,也是一种不错的表达结构。其步骤是先说出你要表达的观点或者主题,然后再分点论述,最后再给予总结。

具体形式如下:

总述:你要演讲的观点或者主题。

分述:分别讲述观点的每个组成部分。

总结:概括观点,提出建议。

这种结构的好处,就是你先告诉听众,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或者结论,勾起他们的好奇心。

然后你再给出自己的详细解释或者论证,让听众明白到你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看法或者结论。最后就基于这个结论,你再给出自己的建议,呼吁对方做出改变。

例如:

我认为学习演讲很重要。(观点)

掌握演讲这种能力,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同时会练就我们的表达能力更加逻辑和清晰。一个懂得演讲的人,在与人沟通时会更加有效,从而促进在职场中升职加薪的机会。(分述原因)

例如我一个同事,他叫老张,以前开会说话都脸红,不管说什么都容易结结巴巴的。但是他自从学习了演讲之后,现在整个人都变得自信满满,说话不脸红了,表达也变得非常的流畅。现在经常在公开场合自如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工作思路或建议,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认可。上个月,才升任到部门经理。(分述例子)

所以,我认为学习演讲非常重要,演讲助力职场,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变得更精彩。所以,如果你也想成为这样的人,赶快开始行动,从现在开始学习演讲吧!(总括结论)

可以说,这种表达方式,一般都是提出观点、解释观点、证明观点、总结观点。

当然,在解释观点的这个部分,会有很多不同的表达形式。例如你可以把分述的原因列出一个要点,第一个好处是什么,第二个好处是什么,第三个好处又是什么。或者你直接引用一个典型的故事,去佐证你的观点。

所以,当你遇到需要这种表达形式的场合时,根据这种结构去铺排自己的内容,那么你的表达自然就会更有逻辑了。

黄金圈表达结构

黄金圈法则,是由美国作家西蒙·斯涅克在TED演讲中提出来的。

这个法则的核心思想是,在沟通表达的时候,按照一个特定的结构why--how--what进行表达。从内圈到外圈依次为:why是初心,how是过程,what是结果。

Why是最内圈,主要讲的是目标、使命、理念和愿景;

How是中间圈,主要讲怎么干,也就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路径;

What是最外圈,主要说明这件事情是什么,有什么具体的特点,或者你已经达成的结果。

根据这个黄金圈法则,当你要发表一次演讲或者一次讲话时,你首先要清楚知道,你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你是为了说服别人接受你的意见?还是为了解释某些问题的出现,抑或是分享你做某些事的想法?

好比说,你打算要创业,想要跟家人讲述自己创业的动机,那么你就需要思考“为什么”的内容。

有了为什么的思考之后,接下来就是讲述你会打算怎么做,通过采取哪些行动实现你的想法?要有相应的操作步骤或者行动安排。

至于第三步,就是当你按照这些步骤去做之后,就需要说出相关的结果或者是自己对于未来发展的一些推测。

这样一个流程下来,别人就会清楚知道你这个创业,到底可不可行,值不值得给予帮助。

完成的表达就是这样子:

各位,今天我召集大家来到这里,是因为我想告诉大家,我打算辞职去创业了。

希望大家不要感到惊讶,这个决定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我觉得,每天上班下班这种一眼看到尽头的生活,并不是我想要追求的人生结果。我已经厌倦了,所以我选择去创业,开始自己的新挑战。(说明WHY)

当然,创业不是说去创就能够创到的,需要有一个很好的项目,以及一定的资金支持。经过我之前大半年的调查,我发现有一个创业项目非常适合我的,那就是视频制作培训。现在短视频大行其道,但我留意到很多想做短视频的人,他们拍摄视频的效果不是水平不够专业,就是视频内容毫无亮点。

我从事影视行业已经有五年多的时间,积累了很多相关视频制作和编辑的技术。只要我打造一个平台供他们学习,如线上平台和线下的平台,再结合我自身的技术去培训他们,我相信那些想要在短视频领域里闯出一番成绩的人,只要他们存在这个需求,我的这个项目就能够赚到钱。(说明HOW)

现在创业的启动资金还差8万左右,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帮忙,给予我一部分资金上的支持。我会给自己两年时间去做,项目成功了我当然全数还钱给你们。但如果项目不成功,我也会重新工作,每个月偿还一定数额的资金。(说明WHAT)

这个例子是我临时杜撰出来的,现实中未必可行,但基本上如果你有相关的想法,那么就可以按照这个法则去构建表达,这样你演说的内容铺就能排得更有逻辑。别人听到之后,至少不会因此而感到“一问三不知”。

那如果这个表达换成是“总分总”,又会怎么做呢?你能想到答案吗?

问题—解决表达结构

问题—解决这个表达结构,通常都是在我们向别人提供某些建议时,用得比较多。

例如在公司的会议讨论上,或者跟客户解释合作的事情,一般都是先抛出具体的问题,然后再去讲述相关的解决方案。

这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问题——原因——对策——结果”结构模型。

那如何来使用这种结构模型呢?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业务经理,你需要向老板汇报工作,就可以这么说:

抛出“问题”:

老板,上个季度,我们公司在对外业务这一块的业绩下降了13%,这应该是我们公司近三年第一次出现的情况,有必要跟你说一下。

解释“原因”:

我们业务部和市场部对此进行了调查,最终发现有两个重要原因导致了销量下滑。第一就是最新批次的那些商品,存在大概率的质量问题。第二,就是竞争对手推出的竞品,比我们更有市场潜力。

给出“对策”:

商品出现质量问题,主要是供应商的监管不足。如果他们不在短期内修正,我们就会更换新的供应商。另外,市场部也会根据产品的包装、研发和宣传等方面,跟我们业务部进行深度研究,希望能够设计出比竞争对手更好的卖点。

表达“结果”:

所以,我相信经过这一系列的调整和行动,在下一个季度我们的业绩应该会回升到正常水平,甚至会更好。

这就是运用这个表达结构的基本用法。

当然,千万不要以为这种表达结构,只适合用在工作的汇报上。在日常生活的表达中,也会经常用到这种表达方式。

例如何炅曾经有一次演讲,就是这样表达的:

“每个人都说实现梦想的重要性,和怎么样去实现梦想。可是有没有想过,实现梦想之后,我们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问题)

我想起很多年前,我的一个朋友,他是迈克尔·杰克逊的歌迷,他人生当中最大的一个梦想就是想要看一场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可是你知道,迈克尔·杰克逊其实很少来亚洲。

有一年,迈克尔·杰克逊就来到了韩国,我这个朋友就想尽了办法,弄到了入场券,去韩国首尔,看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很兴奋,因为演唱会非常棒。

但是他走在那儿,然后自己往酒店回去的路上,他突然停下来,放声大哭。因为他不知道接下来该往哪去,他不知道人生当中下一件会让他兴奋、会让他牵挂、会让他觉得自己还有奔头的事情在哪里。(原因)

所以我在想,也许梦想,它存在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为了拿来实现的,而是有一件事情,在远远的地方提醒我们,我们可以去努力,可以变成更好的人。”(结果)

何炅先抛出一个问题,然后再用一个故事去解释抛出这个问题的原因。最后对主题的结果进行说明。至于对策,由于在这种类型的演讲没必要给出对策,所以就省略了。

我平时写文章,也是运用这个表达结构。

我之前一篇文章《如何成为一个懂得开玩笑的人,让自己在社交聚会中不再感到尴尬?》,就是先抛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敢开玩笑”,然后再讲述“你不敢开玩笑的原因”,接着给出“让你敢开玩笑”的对策,最后的结果,当然就是你经过锻炼,能够自如跟别人开玩笑了。

当然,在口头表达的时候,无需弄得这么复杂,适当通俗化一些就行。但只要你能够针对表达的需求,有意识运用这些结构去组织内容,那你的表达就会给人清晰而有逻辑的感觉。

想要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尝试练习看看!

如果您喜欢大脑帮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关注大脑帮(Brainlearning),与你共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