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
雨水
(本年度第2个节气)
——— ——— ——— ——
节令时间
2021-02-18 18:43:49
正月(小) 初七
三侯情况
一候:獭祭鱼;
二候:鸿雁来;
三候:草木萌动。
详细说明
太阳黄经为330°。
这时春风遍吹,
冰雪融化,空气湿润,
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
人们常说:
“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雨水这天,
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
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节气详情
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但是己亥猪年的春季从五运六气来看可能仍会不时出现倒春寒现象,气温会出现反复,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对刚开始生长的农作物、林果等生长及人们的健康危害很大,一些易感人群也应该注意保养身体。
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时春灌,可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淮河以南地区,则以加强中耕锄地为主,同时搞好田间清沟沥水,以防春雨过多,导致湿害烂根。
俗话说:“麦浇芽,菜浇花”,对起苔的油菜要及时追施苔花肥,以争荚多粒重。华南双季早稻育秧已经开始,应注意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力争一播全苗。
五运六气
岁运: 水运不及 (少羽)
司天: 太阴湿土
在泉: 太阳寒水
客气(初之气):厥阴风木
主气(初之气):厥阴风木
——— ——— ——— ——
所辖时间:
2021-01-20[大寒]~2021-03-20[春分]
——— ——— ——— ——
客主加临:
初之气,地气迁,寒乃去,春气正,风乃来,
生布万物以荣,民气条舒,
风湿相薄,雨乃后。
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
——— ——— ——— ——
岁气主方:备化汤
木瓜、茯神各一钱五分,牛膝、附子炮各一钱二分半,熟地、覆盆子各一钱,甘草七分,生姜五片。
初之气,厥阴加临厥阴,主春分前六十日有奇,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瘘。依正方。
——— ——— ——— ——
岁运主方:五味子汤
五味子、附子(炮)、巴戟、鹿茸、山萸、熟地黄、杜仲(炒)各一钱,生姜七片,盐少许。
辛丑年 牛年
正月初七
2021年2月18日
18
宜
祈福 开光
忌
作灶 安床
[丁不剃头头必生疮
酉不宴客醉坐颠狂]
黑道
玄武(凶星)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释 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正月中,
天一生水。
春始属木,
然生木者必水也,
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且东风既解冻,
则散而为雨矣。
物 候 解 释
【初候,獭祭鱼。】
水獭开始捕鱼了,
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
【二候,鸿雁来。】
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
【三候,草木萌动。】
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
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从此,
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习 俗 活 动
1.拉保保:
雨水这天在民间有一项特具风趣的活动叫“拉保保”。(保保则是干爹)
以前人们都有一个为自己儿女求神问卦的习惯,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个干爹。而找干爹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的成长。于是便有了雨水节拉保保的活动。此举一年复一年,久而成为一方之俗。
2.回娘屋:
雨水节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另一项风俗。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此项风俗现仍在农村流行。
3.女婿送节
送节的礼品则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一丈二尺长的红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
中 医 养 生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
赏而勿罚,
此春气之应,
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
夏为寒变,
奉长者少。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
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应尽量少食水果等寒凉之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要注意健脾利湿,内以养护脾气,外以清利湿邪,从而达到养脾的目的。春季养脾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畅肝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等。
雨水时节,还要预防“倒春寒”。这尤其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特别是温度骤然下降的时候,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
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所以长安耕者还要再次提醒大家,春季要注意保暖,不要过早减少衣物。
雨水至惊蛰之间的养生运动:
漱口吞津:每日上午10时前后,用舌体搅拌口腔,产生唾液后慢慢咽下,每日36次,可以清除大部分有害物,有益健康。
中医认为,唾液在体内化生为精气,为生命须臾不可缺少的物质,具有强肾益脑等作用。现代医学证实:唾液除具有灭杀微生物、健齿助消化等功能外,还发现唾液含有能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皮肤表皮细胞生长的神经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唾液能消除从氧气和食物中产生的对人体十分有害的自由基;唾液还有很强的防癌效果。
撮谷道:即做收缩肛门的小动作。
其具体做法概括归纳为“吸、舔、撮、闭 ”四字诀。
即“放松全身,将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配合收气,舌舔上腭,向上收提肛门,稍闭气,然后慢呼,全身放松。”每天坚持收(提)缩一百,每次1—2分钟,若大便后应延长至2—3分钟,可以促进肛周血液循环,防治静脉瘀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内痔、外痔、肛瘘、慢性肠炎等;同时对治疗和预防冠心病、高血压、下肢静脉曲张等慢性疾病有显著效果。
揉腹:即用手来回擦或搓介于胸和骨盆之间。最佳时间为每日上午10时前后以及和晚上睡前。每次先用右手大约在胃腔部按顺时针方向揉120次,然后下移至肚脐周围揉120次,再用全手掌揉全腹120次,最后逆向重复一遍。
节气导引功
坐功:每日子、丑时,迭手按[月坒],拗颈转身,左右偏引,各三五度,叩齿,吐纳,漱咽。
治病:三焦经络,留滞邪毒,嗌干及肿、哕、喉痹、耳聋、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诸候悉治。
节 令 饮 食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
“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雨水节气最应该养脾,少吃酸多吃甜。
立春过后就是春天的开始了,
春天为肝木升发的季节。
食甘以养脾:
中医认为,在五行学说里,太过则克己之所胜。木气太旺了就会克土,所以春天人的脾胃功能会比较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应该养脾。
甘味的东西都是养脾的,此类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如山药、芋头、茯苓、甘蔗等。
推荐健脾汤粥有:淮山粥、板栗粥、花生粥、薏仁粥、黄花菜汤等。
酸味的东西都是助长肝木的,一般来说应少吃一点。
1、荠菜--药食两用的“护生草”
荠菜在我国被食用的历史已有几千年,《诗经》中已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说明西周时人们就已经食用荠菜了。自古以来,荠菜都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野菜。我国很多地方有阴历三月初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有的人还在这天采集大量的荠菜晒干,留着经常煮水服用。有的从三月春分荠菜刚吐出嫩叶时,就开始采摘当菜吃,说是此菜能治百病,对身体很有益处,称它为“护生草”。所以民谚说:“三月初三,荠菜当灵丹。”
2、立春之后饮食忌辣
豆苗,俗称豌豆藤。豆苗作为食品,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豌豆种出西湖,今北土甚多,九月下种,苗生柔弱如蔓,有须,叶似蒺藜叶,两两相对,嫩时可食。”豆苗是豌豆萌发出2~4个子叶时的幼苗,鲜嫩清香,最适宜做汤。中医认为,豆苗性凉微寒,具清热作用,春天吃可清热祛火,还助于使皮肤光滑柔软。另外,豆苗还有利于消除水肿。
3、春笋
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春笋作为美味佳肴,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对它赞叹不已,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春笋笋体肥厚,美味爽口,营养丰富,可荤可素。做法不同,风味也各异,炒、炖、煮、煨皆成佳肴。地方名菜春笋均占一席之地,如上海的“枸杞春笋”,南京的“春笋白拌鸡”,浙江的“南肉春笋”。
民 间 谚 语
雨水有雨百阴。
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
冷雨水、暖惊蛰。
暖雨水,冷惊蛰。
雨水东风起,伏天必有雨。
雨水节,雨水代替雪。
雨水非降雨,还是降雪期。
春雨贵如油。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
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
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
麦田返浆,抓紧松耪。
顶凌麦划耪,增温又保墒。
麦子洗洗脸,一垄添一碗。
麦润苗,桑润条。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
I 声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