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国保--其它
六、其它(共计5处)
*******************************
514 1.水井街酒坊遗址
明、清 四川省成都市
515 2.四堡书坊建筑
明、清 福建省连城县
516 3.南风古灶、高灶陶窑
明 广东省佛山市
517 4.四连碓造纸作坊
明 浙江省温州市
518 5.花鸟灯塔
1870年 浙江省嵊泗县
*********************************
1.水井街酒坊遗址
水井街酒坊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水井街17~23号,是明清时期酿造白酒的作坊遗址,是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原为全兴酒厂的曲酒生产车间。1998年8月,全兴酒厂在此处改建厂房时,发现地下埋有古代酿酒遗迹,随后由四川省博物馆进行了考古调查,以确定遗址的分布范围。1999年3一4月,在四川省文化厅、成都市文化局的直接领导下,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此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四川省博物馆的部分人员也参加了工作。本次发掘的目的是确定水井街酒坊遗址的起始年代,了解酿酒设施的分布及其“前店后坊”的格局,并为建设四川全兴酒文化博物馆提供实物资料。
遗址已发现面积约1700平方米,发掘面积近280平方米,揭露的遗迹现象包括晾堂3座、酒窑8口、炉灶4座、灰坑4个及路基、木柱、酿酒设备基座等。出土大量青花瓷片、晾堂的年代分属明代、清代,一直沿用到现代。酒厂遗址的发现揭示了明清时代酿酒工艺的全过程,从发掘现场看,该遗址为“前店后坊”的布局形式,晾堂、酒窖、炉灶等是“后坊”遗迹;在酒坊旁边清理的街道路面及陶瓷饮食酒具,则是临街酒铺的遗物。
水井街酒坊(全兴烧坊)遗址位于至今仍在生产的全兴酒厂老窖所在地,从地层叠压堆积和器物的类型学排序上可将明、清、民国至当代连接起来,延续五、六百年未间断生产。是我国发现的古代酿酒和酒店的唯一实例,堪称中国白酒第一坊。
2001年水井街酒坊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四堡书坊建筑
《四堡书坊建筑》位于福建省连城县四堡乡,由雾阁、马屋两组建筑群构成。大部分为明清建筑。书坊是雕版印刷场所,称堂、楼或阁。现存林兰堂、翰宝楼、碧清堂、文海阁等八十余座。
四堡书坊建筑这些书坊都以耐火砖砌筑,具有防火功能,俗称“风火屋”。四堡书坊建筑群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雕版印刷遗存。
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马屋村人用花溪沙石在溪上建桥,便称“玉沙桥”。它长30米,宽5米,高约10米。
2001年6月25日,四堡书坊建筑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南风古灶、高灶陶窑
南风古灶、高灶陶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办事处忠信社区居委会高庙路6号,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明清至今多次维修,原属石湾制陶行业之水巷大盘行的陶窑。陶窑依山势而建,向北伸展,因窑口向南,故名南风灶(本地人称窑为灶)。为避水患,该窑建于山坡偏高处,窑尾筑石坎;清代时石湾的龙窑,窑面每年维修一次,建国后又将窑口向上移位约3米。总长34.4米,宽2—2.4米,通高1.8—2米,亦以窑中段最高。窑膛头尾坡度各不相同,以窑头一段为最大,全窑平均倾斜度为12度,即每米平均升高20厘米。西侧设窑门四,一般宽0.7米、高1.4米,作各段出入窑之用。东侧原有窑门二,现已封堵不用。窑顶厚约0.25米,从窑头至窑尾共29排火眼(投柴孔),每排相距0.85—1米,除靠窑口一排为三个外,余均五个火眼,间距0.35-0.4米。该窑属古代制陶业大行“水巷大盆行”的专业窑,历来以煅烧日用大盆产品为主。
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东平河畔南风古灶和高灶传为“龙凤窑”,同为明代正德年间建的龙窑。前者窑长34.4米,窑室长30.87米。后者窑长32.16米,窑室长28.56米。两窑五百年来陶瓷生产不断,虽经多次维修,但窑灶基本建筑和窑炉结掏不失原貌,保留原龙窑特有的烧成工艺和独特的“窑变”、“釉变”艺术效果是我国具有南方特色的年代久远而保存完好沿用至今的唯一并存的古窑。
2001年6月,南风古灶、高灶陶窑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四连碓造纸作坊
四连碓造纸作坊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北斗山脚龙溪中游,占地约0.28平方千米,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末明初,福建南屏人为避战乱迁居泽雅。因泽雅水多竹茂,遂重操旧业造“南屏纸”。人们用水碓将水竹捣成纸绒、纸浆,制成屏纸。泽雅一带数千人从事造纸,因此到处是水碓、纸坊。如水碓坑、水帘坑等地名亦都与造纸有关,泽雅遂又名“纸山”。20世纪90年代日本农耕民俗考察团、中国印刷博物馆等团体多次到此地考察。他们一致认为泽雅纸山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其中以四连碓尤为重要。
泽雅山区水多竹茂,元明时代的先民在此顺溪建造水渠、碓轮及纸坊,并与山水浑然一体。鼎盛时期有数千人从事造纸,到处是水碓和纸坊,所以泽雅在明代也被称为“纸山”。其中四连碓造纸作坊建于明朝初年,水渠长约230米,顺流分4级水碓,可反复利用水力资源,故名“四连碓”。
2001年,四连碓造纸作坊被中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花鸟灯塔
花鸟灯塔占地约2.2万平方米,建于1870年(清同治九年),是当时中国海关海务科筹设灯塔计划中首批建造的灯塔之一。灯塔呈圆柱形,通高16.5米,以砖石和铁板筑成。灯塔周围相关建筑布局完整,设施齐全。该灯塔是卫护长江口的三大灯塔之一,处于中国沿海南北航线与长江口分野交叉之地,是中外船舶进入上海、宁波、舟山等港口的重要门灯,也是上海至日本以及经过太平洋的远洋国际航线不可缺少的标志。
2001年06月25日,花鸟灯塔作为1870年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