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诗词话茨坪
井冈山茨坪避暑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风光奇异,人杰地灵,世界闻名,巍巍井冈行,仙境避暑地。此地每一处景点都有他独特的魅力和故事。
今天就让我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带着大家纯洁的心灵,一起去聆听那美丽的传说吧。
井冈山茨坪避暑地因山高而空气清新,夏季清凉而得名。
北宋年间就在井冈山茨坪行洲府丘田坳香山上建起了一座闻名远近、规模宏大的避暑寺(香山寺),仅大雄宝殿就有数根楼明柱,三间大屋可容纳一百多名尼姑修心养性,弘扬佛法,获得内心的清净与详和,这都有传说和碑文记载。
土岭婆婆庙是茨坪南山公园脚下供避暑南来北往的尼姑上下山休息的落脚点。明朝初年,罗姓在朝廷任职,被官僚谗害,罪定灭族,逃难于此改为土岭村。
祖先遇难藏真身,
远走天涯若比邻。
雾散云开红日照,
罗家贤圣育能人。
土岭村的救难泉是该处避暑地纯天然的山泉水,水质清凉,味道甘甜。相传古时候,妇女和孩子是不可以来此地山泉游玩的,以免冲撞了水神。山泉水就这样日复一日,川流不息的养活了该处的众多妮姑和避难的罗家老少,救穷苦百姓于危难之中而被俗称救难泉。
清晨,沿着蜿蜒的羊肠小道去救难泉挑水了,下坡路上,你必须把扁担向前压低,让水桶前低后高,以免碰到地面的石头。还得小心一脚踩空,跌入深谷。在碧绿的松树林边,婆婆庙旁边,一眼甘甜的泉水从山谷中冒了出来,经久不衰,川流不息。养活了村里祖祖辈辈的男女老少。村民们为了保护泉水,就在泉眼处修建了一眼石头窑洞蓄水池。
《救难泉声》
天上白云大雁飞,
泉自岩边水自来。
坐地飞流杉影处,
平添瀑布在人间。
神奇的杉树林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候,人们是不可以砍杉树枝回家当柴火的,谁家若是砍了杉树枝,回家后就全变成了活猴,到处上下乱窜,从此人们再也不敢砍衫树枝了。
先祖罗先翁在土岭修建了一座古老石桥仙路,一路走到“五马朝天”的山上时,在流泉飞瀑,泉水叮咚,溪流遍布,杉树长青之地,又建了“土神祠”和“大婆祠”。
微风徐徐,松涛阵阵。土神祠就镶嵌在碧绿的“五马朝天”山边树林里。土神祠建于明朝正德十年(即公元1515年)座东朝西。木雕的五子(五马)栩栩如生,静静的端坐在案堂之上,旁边还有一位雨施爷。背后墙壁上二龙戏珠,栩栩如生。两条金龙张牙舞爪,喷云吐雾。南北两面墙壁上,五子(五马)和雷公电母帅众仙跨马持刀,手执令牌腾云驾雾,电闪雷鸣,正在行云布雨。门后墙壁上题的一首古老的诗词依稀可见,把此处的风景描绘的淋漓尽致。
亭亭翠松满山多,
芳草鲜花傍古泊。
清泉映月西湖景,
游人意似桃花河。
土神祠里王爷更是神通广大,掌管雨部,传说五王爷最小,黑脸脾气最火爆,要是冲撞了五龙王,一阵冰雹劈头盖脸的打个精光,所以龙母怕他闯祸,就让他坐在自己身旁,好约束于他,保百姓每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庙后一行古松挺秀挺拔,与庙前的千年古松连成一片,成了此处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大婆庙原先是先祖罗先翁于明朝正德十年所建。桃花圣境的景色,让我们流连忘返,不觉日上三竿。赶紧拿桶舀了两桶泉水,一步一挨的气喘吁吁地从台阶上往回走,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只好从左肩换到右肩,实在是走不动了,只好咬着牙坚持到稍微平坦的拾阶上,才可以放下来歇息一下。你要是稍不留神,水桶就会碰到路上的石头,水也洒了,苦也白受了。
一担山泉两回还,
泉水叮咚永不闲。
仙境松声迎日月,
流泉飞瀑挂岩间。
在村外山里,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山村黄拐湖,在一个大雪过后的夜晚,六爷徒步走到了该处的宝地。黄拐湖村的山民们发现六爷不见了,跟着雪地里的一行脚印,寻到了山上,才发现六爷孤零零的坐在该处的石头上静修。该村善良的祖先就在六爷修行的地方黄拐湖山上建起了一座六爷庙(北涯仙寺庙)。
《孤庙迷踪》
雪夜辞山上梨平,
他人隐至黄拐湖。
村人循印登高望,
六爷孤修北涯仙。
游人皆知行洲府丘田坳香山寺是远古时代慈航真人的道场,殊不知慈航真人在上香山寺之前,就驾着祥云选中了行洲府丘田坳香山上的风水宝地,并留下了两个深深的印记,撒下了一坡方圆十里的桂花,而得名桂花林,这就是文殊散花的传说。
《文殊散花》
智慧文殊到行洲,
随秋撒下一坡花。
迥然选就丘田坳,
香山堪比有落霞。
作者简介:郑志强,客家人,大学专科毕业,井冈山实验学校教师,从教38年,井冈山民间作家,作品在《井冈山报》、《井冈山旅游报》、《吉安晚报》、《井冈教育》杂志等多家网络平台发表,《井冈山的客家山歌》、《井冈山的客家蓑衣情》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