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进中科大15考硕,最终成了教书匠!

神童关键时刻“掉链子”:11岁进中科大15考硕,最终成了教书匠!

中国高校在路上发布时间: 07-0821:57百家号金牌导师 牛凤霞 主编,主编,牛凤霞,教育领域创作者有关“神童”、“天才”的新闻报道,相信大家都已经看过不少。这些天资都相当聪颖、年少有为、智商极高的天才往往都在年幼时就表现得极为出众,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大有作为,并且前途无量。然而,天才也有“翻车”的时候,而因为他们一开始就遥遥领先、攀登得太高,导致“翻车”时落差更大、令人唏嘘不已。

谢彦波就曾是这样一个备受瞩目、最终发展却不尽如人意的天才。中科大少年班鼎鼎有名,谢彦波是中科大少年班初设时招收的最早一批学生。而他的资历也确实令人拍手称奇:读完小学、跳过整个中学阶段直接考进中科大,11岁就读了大学;并且进入大学后也没有“掉链子”,并且直接在4年后考上物理硕士、18岁出国读博,创造了一个难以超越的奇迹。但在后来出国读博以及随后的发展中,谢彦波走得却不再那样风生水起。为什么才华出众、科研水平拔尖的他会拿不到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学位、甚至无奈回国?为什么以他的水平本可以成为科研一线的顶尖人才、最后却只当了一个普通的物理老师?这一切,或许还要从谢彦波从小的成长经历说起。

【11岁进中科大,15岁考上硕士!他是公认天才,读博时却被劝退】谢彦波自小就是公认的天才。他在小学的时候就觉得,小学课程完全是“过家家”的程度,太过简单,于是开始自学初高中的课程:三年级自学初中课程,四年级自学完了高中数理化,甚至在五六年级开始自己试着学习和钻研大学数学的解析几何、微积分等内容,还能够自己解题。更牛的是,谢彦波在小学毕业后参加了高二年级的数学竞赛,直接获得了第二名;还参加了一些市级的数理化竞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样的惊人天赋,使得谢彦波很快受到注意。中科大对这个天才少年的数理能力进行测试,发现他已经完全达到了大学生的水平——于是,刚满11岁的谢彦波就这样进入了中科大少年班。

本科四年中,谢彦波没有像他人担忧的那样,因为年纪太小跟不上课程进度,反而能够轻松学习本科知识,并且提前一年本科毕业,还在15岁那年考上中科大硕士。三年完成硕士学业后,18岁刚成年的谢彦波就跟着当时的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院士读博。这个非常年轻的物理天才,一时间得到的万众瞩目的关注。在那个人才极其稀缺的年代,人们都希望谢彦波能够成为那颗冉冉升起的明星、成为祖国未来的又一个骄傲。但奇怪的是,谢彦波并没有成功拿到中科院博士的学位,并且在随后出国前往普林斯顿大学、跟随诺奖得主安德森时也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甚至最后只能无奈回国,回到中科大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物理老师。人们都在叹息:本以为以谢彦波此前展现出的超高天赋和取得的成绩,在未来能够成为国内甚至国际物理界一号响当当的大人物,谁知结果却是如此?

【天才的惊人智商背后,却缺失了某些更重要的东西】或许因为父母太忙,谢彦波从小和奶奶一起在乡下生活,直到读书的年纪才被接回城里。面对城里新鲜的一切,谢彦波却表现得非常安静、不爱讲话,或许是从小在乡下长大的经历和环境培养了他比较内向的性格。不太喜欢与人交流,只喜欢自己看书、做题。父亲是物理教师,发现谢彦波天赋出众,于是就对他进行指导、帮助他自学完成了初高中课程;但父母却都没有注意到,谢彦波的心理和性格上也需要他们的关注和引导。但在校园集体生活中,谢彦波的内向和“不合群”很快引起了老师的担忧。有老师表示,他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得有些严重”,尤其在进入少年班后,在一群天赋都非常出众、疯狂跳级、早早就读大学的孩子们中,谢彦波的年龄最小,因此心理教育的缺失最明显。

而当时没有人注意到,除了专业学习之外,这种心理健康的引导、性格培养也同样重要,而这种缺失的弊端也很快显露出来。谢彦波越来越不爱和人交流、讲话,不与人吐露心思、交流想法,因此所有的难题与压力都埋在心里,学术上的问题和探讨也几乎等同于零。因为不善交流,又有着一丝天才自有的傲气,于是谢彦波在中科大没能和读博时的导师处理好关系、在普林斯顿大学也同样如此,导致他最后连博士学位都没能拿到。而科研必然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必须要有团队的共同努力、与其他优秀人才的共同探讨和交流。谢彦波尽管天赋出众,却在这关键一环上“掉了链子”,因此也没能在国外的科研所找到合适的工作,最后只能回国。

中科大让他回校当物理系的老师,于是谢彦波便回到了中科大,住在一所小房子里,成为了一名教书匠。虽说,能够成为中科大物理系的一名副教授,对于常人而言已经成就颇高;但人们却总会觉得不够,毕竟“那可是谢彦波啊”。那是个曾经11岁就能考上中科大、18岁就读博的孩子,最后却因为缺失了某些更加重要的成长教育和关怀,而走上了一条相对于天才而言甚是普通、谁也没想到的人生道路。在孩子的成长中,要重视其学术修为,更要重视其心理健康、性格健全。要培养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他与人交流、为人处事,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以促进自己更好的发展。对于天才,则更应该如此,因为他们的人生路走得太快太快,而一旦过了那个阶段,这必要的“人生一课”就永远错过了,最终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遗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