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学生,是一堂好课的根本

近日,去南京某职校督导系部专业建设。督导有听课这一环节。

我喜欢听课,喜欢接触教师和学生。我以为,一所学校有没有教育的味道,只有走近教师和学生,只有走进课堂,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在会议室里听到的,在材料上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因为所有形式上的东西都是可以伪装的,唯有课堂教学是伪装不了的。

或曰,教师上假课,不也是一种伪装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理由是:说上假课是伪装,那是对假课的抬举。因为伪装尽管是不真实的,但还是要“装”的,只不过与平时相比差距比较大罢了。比如做广播操,平时松松垮垮的,有专家来视导,学生都做得特别认真;再比如,平时卫生状况并不好,评估专家组到学校后,角角落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而上假课就不同了,上假课唯一的效果就是让课堂教学“表面上”变得热闹、流畅。而真正好的教学恰恰不是“表面上”的东西,而是触及教师和学生情感和灵魂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上假课连伪装都算不上,至多只能算是“拙劣的表演”而已。

在这所职校,我们听到的都是百分之百的原生态的课,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所有被听课的教师都没有提前接到通知。

我虽然喜欢听课,但对于督导、检查、视导、评估之类的听课,我一向诚惶诚恐,唯恐凭着一己之好恶,对教师作出不公正的评价。而由于自己对教学理论知之甚少,只能“跟着感觉走”,所以听课打分就更加小心谨慎了。

然而,对于“什么是好课”这个问题,恐怕本来就是见仁见智,没有标准答案的。我想,其他专家也一定是按照自己的好恶来评判打分的。如此说来,“跟着感觉走”好像也能自圆其说。既然如此,我就谈谈对节优质课(仅代表本人看法)的“感觉”吧。

这是一堂语文课,教师讲的是《郑伯克段于鄢》(上次课已经梳理了字词等基础知识)。上课铃响之前,教师面带微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温和地提醒同学们做好上课准备。

上课开始后,教师在简要回顾了上次课的内容以及复述了文章大意后,提出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文本,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姜氏、共叔段、庄公,谁之过?或者都有过?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到有话要说,纷纷举手发言,教师回应学生的热情,不断地让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一位同学站起来发言,教师都亲切地走到这位同学面前侧耳倾听。随着同学们的各抒己见,课堂上出现了活跃的气氛。教师说,持相同意见的同学可以下位子归类站成一排,教师称之为“开火车”。好动的中职生立即行动起来。从排队归类的情况看,多数同学都认为姜氏、共叔段、庄公各有各的不是。最后,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予以概括,给出了“为母不慈,为兄不爱,为弟不悌”的结论。

本人的听课感受: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所有的好课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感觉时间过得快。这堂课也是如此,40分钟的一堂课不知不觉就结束了。

2.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富有亲和力。

3.教师心中有学生,温和的目光始终投向学生,想法设法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我以为,这是一堂好课的根本。教师抓住了这个根本,并且化作了潜意识和本能,因而,举手投足,无不显露出对学生的尊重。

4.教师备课充分,底蕴深厚,因而心中有数,心中有底,镇定自若,从容应对。

5.教师板书有设计,且美观大方,属上乘水平。从板书这个侧面显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基于以上感受,在听课5分钟后,我就与陪同我听课的学校领导“笔谈”交流:这堂课应该是“优”。当然,听课结束,我也的确给出了优秀等级的分数。

二、想与这位教师探讨的几个问题

1.教师做到了基于文本、解读文本、紧扣文本,体现了语文教师的素养。但是如何引导学生拓展延伸,让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似乎还有改进的空间。比如,文章的末尾“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一个不慈之母,一个不仁之兄,且从一出生就被其母“恶之”,这样一对母子在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斗”之后,还有可能“母子如初”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提出这类问题,不给答案,让学生去思考,既丰富了文本,又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可谓一举多得。课后与教师交流,原来教师已经准备了相关内容,由于时间有限,未能展示出来。

2.每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都会不断地帮助学生把问题回答完整,其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样一来,会不会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锻炼自己的机会?

3.上课开始教师抛出“谁之过?”这个问题,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但随后所有的内容都“预设”在了PPT中,会不会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思考是多余的?哪些内容用PPT展示效果更好,哪些内容不宜出现在PPT上?这是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4.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下位子排队“开火车”的做法值得商榷。教师的出发点是想活跃课堂气氛,但一堂好课所呈现的不应该是仅仅是形式上的热闹,学生内在的思维的活跃、思想的活动和心灵的触动等才是更重要的。

(教学经验丰富的倪燕燕老师)

2019年11月16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