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死要活的你,做着不死不活的专题笔记。

# 那些哭着喊着

不会做专题笔记的人

如果把三月作为考研人艰苦备考生涯的开端,那么时至七月,众人应该都已经全然体会过从对参考书的新鲜、厌弃,再到熟练和不满足的各种五味杂陈了。

参考书固然好,毕竟各界大佬各显神通,恨不得通过一本书的数十万字的篇幅将整个传播学、新闻学让初入新传的懵懂读者更多地去了解这个学科,去体会其中的历史变迁、研究旨趣以及知识的真谛。于是,我们可以在参考书中学习到传播的起源、传播学的定义、传播的各种模式以及从控制研究到用户分析的整体学科研究大方向。但很遗憾的是,传播学也好,新闻学也罢,学科内容纷繁复杂且时时刻刻与整个时代的变革、发展而互动、增补、改变。这就让很多写于十年前、五年前的教材处于无能为力的边缘。

屋漏偏逢连夜雨。最要命的是,对于研究生这样的高级人才选拔考试而言,数十万字的科普型参考书只能算是寥寥数字、轻轻触碰学科的边角,却没有办法更深入地去阐释考试中需要获得的知识。不仅如此,书上教的,和考试考的,简直就是一加一等于二与一二三四五六乘以一二三四五六的区别,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此乃参考书的三大典型「罪状」是也。

但它也并非全然无功,对于入门新传、打基础来说,这些教材还是很有作用的,甚至像是段鹏、李彬教授所撰写的内容,更是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很有助于头脑发昏的考研人进行学习。

所以在这里,在你可能正是开始考研复习的第四个月份,我还是要不厌其烦地说一句:无论如何,参考书的知识吸收是「地基」,只有在有了一定学科基础的时候,我们才能试图起高楼。

-

那么,参考书之后呢?

既然这些简单的基础知识无法涵盖新传考研试卷中的考点内容,那看完参考书的考研人又该何去何从呢?

这里,本班给大家三个诚挚的、掏心窝子的建议:

第一,在有了一定基础的前提下必须要从自己的「真题」中出发,有几年看几年的真题。千万不要人云亦云,不是每一个学校的考法都是像苏州大学那样莫名其妙死难死难的。像是吉林大学,考察的内容还真的就是去捉参考书里的各种边边角角,你就不要太偏重去拔高,学一些看起来格外高深的内容。

第二,真题不仅是看考察的难度,还有看考察的学科内容。比如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考的东西大部分偏向新闻学,那么这个时候,就没有必要太花心思在传播学上面,把参考书读完,再拿着经典考点反复记忆、背诵、延伸就好了。这就是要学有所向,将更多的、真正的精力放在更多的分值和考点上是最重要的。

第三,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想要在这场内卷中拔得头筹,那就必须学的比别人多一层、比别人会得更多一点。所以,这就需要咱们在参考书覆盖的经典考点之外做一些适当的拓展。并且,为了应付更多的考题、考点,也必须从中找到新兴知识点、书本中很少能够覆盖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不管是拓展还是延伸,都是专题笔记的重要涵盖点。

以上,这么多的苦口婆心、理性论证,都是希望告诉各位秃头姐妹,「专题笔记」并非是能够立刻救你们于水火的良药,更不是你们可以一猛子扎进去扑腾别的不管不顾的奋不顾身。它的出发点,必须是在知识整理的基础上,你希望去把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比如不同的书目中相同的知识点描述,或是不同论文中对同一个知识点的解答。所以,从自己的真题出发,不要害怕「抄书」,也不要贸贸然地去「随大流」,找到真正的学习思路,才能事半功倍。

不要再盲目做笔记了!别再让专题笔记在「要死要活」的你手里「不死不活」了!

听!我!的!



 @ TuTouSuo | 0720 

# 拯救不死不活的第一步

# 学会分析目标院校的真题

真题的话,应该是,而且绝对是新传考研人最应该反复琢磨、研究的内容文本,没有之一。毕竟作为最终的考察内容,真题就像是神谕一样具有其他参考资料无法比拟的优势:不仅可以告诉你考察的重点,还可以让你明白究竟应该复习哪些内容——这对自学的姐妹来说尤其重要。

简单看个例子:

*红色代表「网络传播知识」,蓝色代表「传播学」,灰色代表「广告营销学」,绿色代表「新闻学」,黄色代表「广告/新闻实务」。

这是中央民族大学在去年的专硕考题——当然,如果是你们要去做一些整理的话就必须是要有几年整理几年,我这里就算是抛砖引玉,稍微讲解一下辨析的办法——可以看到,民大的考题是特别负责和多元的,其中涉及传播学、新闻学、广告营销、新闻史、网络传播等各个学科的内容。但是不同的学科之间占据的分值仍然大不相同。其中,网络传播和实务策划所占比例最大,广告营销、新闻学、传播学大致平衡。

并且,在考察的内容上,网络传播考察的东西比较深入,新闻学的内容更偏重于实务理论、传统基础理论以及一些传统理论的新发展;传播学更偏向于学派式理论知识的分析以及对具体的社会现象、问题进行分析;广告营销强调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时代的数字营销。

这就说明参考书对考民大的姐妹来说,只能算是基础知识的了解,能够拿到一些基础分,但真正想要拉开差距,就需要在基础上拓展,并且去寻找新出现的社会热点和考察重心。

-

总结来说,第一步是要判断考察内容的学科偏重点,然后把书本中能够找到的基础考点都单独拎出来,比如霍尔的受众观、拟剧论等等。这就说明,基础知识仍然有,但也不能忽略前沿的考点——因为民大的考题内容比较多元,所以就拿它来做案例,其他没有这么多内容的院校就更能够进行拆分了。

分出来的内容应该是:基础占比:30%、前沿占比:40%、实务占比:30%。

而专题笔记在其中,就是对基础进行提高,对前沿进行补充。

 @ TuTouSuo | 0720 

# 拯救不死不活的第二步

# 明确专题笔记的方向感

很多姐妹就是走到这一步呆掉了。真题分析起来没问题,也搞清楚了各个学科中基础和前沿的占比,但是问题就在于,专题笔记到底要怎么做,从哪里开始做?是每个知识点都做吗?有没有一个专题知识点的list?但是有了知识点,我又怎么知道里面要涉及哪些内容呢?

好的,让我们一点点来解决。

第一,明确专题笔记是可以用来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的,比如创新扩散理论在《传播学教程》和《范式与流派》中都有提及,而且创新扩散理论作为传播学基础理论中很重要的效果理论的知识点内容(还不知道传播学、新闻学、网络传播的重点知识,秃头所的划重点公开课在这里🔗秃头所内卷与反内卷公开课:三大主题九门课程五十课时企划助你成为卷王之王!)必然是需要单独学习的,所以基础知识点的提高,就来自于不同书目之间的补充;当然,如果现在的参考书里没有办法涵盖一些基础知识点的变化类(创新扩散理论在互联网下的应用)考题,就需要从论文中整理(具体如何明白这个考点然后去整理论文后面会说)。

总而言之,不要怕专题笔记就是知识汇总,因为它本来的作用就是在学习理解的同时将知识内容整理清楚,以便后期背诵记忆。

比如这样:

第二,对于基础知识点来说,重要性肯定是有所倚重的。这一部分的内容讲起来就有点复杂,但是秃头所的公开课(上面提到有链接)都把书本中的重点画出来了,就解决了「基础知识重点有哪些」。那么问题就难在了一些「新兴」的考点以及基础知识的「新考法」怎么找。

还是从真题中找。先找历年考察过的知识点,做一个汇总。不同的学科,都分出「基础」和「前沿」两个部分。然后再去找其他学校的考题——专硕就找专硕,学硕就找学硕,再去分不同学科的「基础」和「前沿」两种。那么你学校考察的更多的是哪一部分的内容,比如,传播学考的更多是基础知识,很少有变化、新媒体这样的关键词,那么其他学校的传播学基础知识的考点对你来说就是很重要的导向。考察频率越高的,大家都考的,你就需要做专题、做知识汇总。比如新闻学中的新兴考点,像华东师范大学,考的比较多,那就去找其他学校的新闻学的新兴考点,还是找考频高的,这就是重要的。

至于其他学校的真题怎么找,除了小破所这样一无所有的组织,可以求助于一些新传里的大机构,上百所新传院校真题尽收怀中!

于是乎!这个时候的你!就收获了一份「历年,各学科,考察重点」以及,这些知识点都是怎么考的。

例如:

新闻真实:基础考点(书上出现过的)——概念、特点;前沿知识(书上没出现过,与新媒体环境结合的)——新闻真实的变化、新闻真实与反转新闻的关系、新闻真实与后真相的关系。

这个时候,是不是,又出现了第三个问题:

这些书上找不到的知识点,去哪找呢?

 @ TuTouSuo | 0720 

# 拯救不死不活的第三步

# 好好读论文、整理考点内容

关于读论文这件事,夏日专题班的导读课上也有谈过,当然,怎么做专题笔记也有提到一二(感兴趣的可以看这里🔗夏日专题班·公开导读课:如何规划暑期学习、阅读论文、整理专题笔记!)。所以在这里呢,我就简单地讲一下逻辑。
对于论文的阅读意义来说,和上文所提过的一样,是重要的知识点内容的补充「工具书」。不管是基础知识的提高,还是变化的、新兴的知识,都是可以再论文中进行整理的。除此之外,就是能够作一些比较垂直的押题,比如目标院校导师的论文可能直接成为考题,或者是论文大量讨论的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业界研究焦点的洞察(这一部分就是功成之后的进一步讨论了)。
那么我们既然已经从各个真题中找出来了一个知识点的多种考法——例如上面提到的「新闻真实」。那么现在就只需要找论文中正在讨论这些的内容就好了。无论是基础知识中的提升点、加分点,还是书本上找不到的知识点、考点,都可以在论文中慢慢筛选、整理。
这里我还是要希望大家不厌其烦地听我一些关于阅读论文的叨叨念:
永远不要怕浪费时间,因为很多事情,只有从浪费时间里才能琢磨出真正的方法和技巧,趁现在还有时间浪费,就要在反复的焦虑里止步不前,就算是浪费时间,也让你明白了某种学习方法不合适,这也是一种进步;
永远不要求快、求速度,所有的学习、阅读都必须要有目的:为什么要读,读了之后是为了解决哪个知识点,是为了整理哪一个专题?所有的论文阅读都是先有专题的知识点雏形,然后发现内容不够补充,就去看论文、去找论文。这才是比较合理的做专题、阅读论文的逻辑。
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是在复制粘贴。因为论文中的内容、观点可能很丰富,这个时候我们要整理下来是可以把论文中的内容进行整理的。但是一定要明白,这一段的内容整理到笔记中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并且是要在通读、理解一遍的基础上进行整理,而不是简单的crtl+c、crtl+v。
手写笔记与电子笔记的选择。我的建议是一些框架的梳理可以使用手写的方式,为了更好地让整个内容更好地背记忆起来;而大量的论文知识的梳理(包括对夏日专题班的整理)最好都依靠电子笔记,并将其打印、背诵。
好啦!今天的专题笔记讲解就到这里!希望今天的几千字内容可以拯救要死要活的你以及你的,不死不活的笔记!
当然,如果你不想不死不活地煎熬的话,可以参考下秃头所的专题笔记呀!🔗 2022·热门考点专题笔记正式发售 | 65万字与110个专题拓展答题知识库!
🌊
「近期小破所的常驻广子」
「暑期夏日班」
从无到有 从基础到提高
每晚与你见面

🥬
「秃头所夏日复习规划课」
一头扎进内卷里
卷也要卷的漂亮

- 晚 安 -
🥂

🧸
🐼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