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恒山
鱼 精
恒山位于闽境地理中心,如其名,群山环绕,中有人栖。相传,于村中安公坑处有一瀑布小潭,潭水清澈,壁石如玉。自天蓬元帅被打入凡尘之后,倒也落得一身降妖之术,颇有能耐,逍遥至此,见山涧溪流潺潺,空谷幽鸣,着实另其心头大喜,褪去衣物便下潭戏水沐浴,故曰此潭为猪母潭。
猪母潭正中心为一大潭,潭边有潭,潭中有鱼,水清鱼悦。猪悟能于此戏水当日,衣物里潜藏的一颗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的一颗仙丹不慎遗落,临潭中一鱼食得,从此化作鱼精。
鱼精兽性凶悍,胃口粗暴,祸害四方百姓,竟食人至邻山村落。村民惶惶不可终日,夜夜祈愿上苍,恳求天赐良将,以收复鱼精,莫再枉害人间。
鱼精作乱,民不聊生,惊怒天庭,遂委派一仙下凡制精。仙人见鱼精,一掌盖之,鱼精趴地,双眼迸裂而出,遂亡。
鱼精亡处,鱼身与鱼眼皆化作山包,面立之处为恒山与邻村相间之山,仙人于巅顶处,化作巨石,是谓镇守鱼精,提防其再集法力而危乱百姓。
后世之人将鱼精之身谓之鱼仔山,蹦出两眼之山包,距之不过百尺之遥,谓之双目铃,三个山包荒莽草长,皆不生树木,凡种植农作物亦颗粒无收,用力踩踏鱼仔山,可闻其空洞之音。远眺可望之山巅巨石,犹如擎挺之人立腿而视,是谓仙人立石。
赶石人
古语有言:未有福建省,先有泉州府。是谓古城泉州之悠远,声名之久传。古时,泉州与晋江联通之处尚未通桥,跨海之艰,委实难以言喻。通行之事必由船,行船有肃规:必携至百人方航,多一人不行,少一人亦不可。
一日,船家点数,总算不得百人,几番数次,皆少一人。船家疑虑,舱内某处传来鬼神之音:已满百人,已满百人矣!船家迟疑,再三清点,发现一行乞妇人乃孕,拍头恍然,对妇人语:尔腹中之子必成大器。妇人姓蔡,浅笑:若日后我儿有所建树,定为此造一座通天大桥,免去众人烦忧。
此去经年,蔡氏妇人之子蔡襄已然落冠,考取功名,揭榜状元,衣锦还乡。妇人心叹:不愧吾儿。且转念及旧时承诺,乃成心内夙愿,久念成怨,凄凄泣泣。蔡襄不解,多次询问,蔡母方道出实情:当年……
蔡襄听闻,拍案笑焉:如今成事,岂万般之难?遂传声递令,随即动员召集造桥。造桥需诸多石料,泉州临海,并无可用之石,遂求助于赶石人。
旧时,石如牛羊,能自行。不同于牧童,非人人可担纲赶石人一职。赶石人于闽北出发,路遇一人,对其言:尔家中高堂已亡!赶石人听闻,并未停步返乡:母上多子,倘若病故,亦有吾兄。言罢,遂继续赶石。
行至恒山,又现一人,言曰:汝妻亡矣!赶石人大惊,随即弃石返家。相告之人伫于原地,摇扇晃脑,随即化作一团烟尘,原是天庭之仙,落地凡尘检探人心。
待赶石人复返,群石已然不再自行,伫立恒山各山头,再无人可撼。赶石人惊慌失措,束手无策,突天降祥云,仙人立于前,赶石人大惊,眼下之人正是赶石时路遇之人。仙人曰:父母亡无所意,内人亡有所弃,是当不孝之行!
至此,世间之石再无神行,亦无赶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