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卷第十三

胥按:此论文为友人1988年上学时的读书笔记,这位朋友当时对于武术很痴迷。当年我在王选杰夫子那里练拳,一般来人比武切磋多由我和张勇、李长明、霍金来等师兄接待(一般是谁在谁接待)。这位朋友及两位同学去拜访选杰先生,和我聊天后我不能解答他们提出禅学的问题,于是我将他们介绍给选杰夫子,选杰夫子和他们聊了大约一个小时后,说出几本佛学书籍,他们表示回学校图书馆查阅,这时我才知道选杰夫子佛学修养之深。后来这位朋友出示此论文给选杰夫子,选杰夫子把这本铅印的文章送给我,上面有许多我学习的标注,可见对我的影响有多大。练习大成拳、意拳、站桩的朋友应该认真阅读学习此文,对理解意念活动会有很大帮助。该文照片为原稿,在杂志发表的内容有删节。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读《坛经》心得

佛教经典原从印度传来,一般约定只有是佛陀亲口所说才能被称为经。所谓经者,径也,凡是本出于正觉而又能引导他人觉悟的著述方能被称为经。佛教传入以来,中国佛教学者的著述数不胜数,但是能够自称为经并且得到各派公认的,只有慧能所说的一部《坛经》。慧能的《坛经》之所以被尊称为经,并不是仅仅凭有正统师传与得到衣钵的缘故。 
  纵观历史,汉唐以来,佛教各类经典的译著已经蔚然壮观。因理解或师授不同,又逐渐形成了多种派别,各家为了进一步宣说自己的教理,或向当时世俗思想论争,或与其它宗派辩论,致使各种译著仍然在不断增加,论辨之风日益盛行,形成了经论愈来愈多,教理愈来愈烦琐的局面。本欲广宣佛法,反使人莫衷一是。在这期间,有多少人在浩瀚的经典中执著种种文字名相,以至耗尽一生精力而不得心要! 
  云开日现,气象焕然。时有慧能出世,不执文字,唯禀心传。自此汉唐以来的中国佛教展现出了一个全新的面貌。

  翻开《坛经》,在不足二万字的经文中,'本性'、'自心'一类的词竟用了数百处。整篇经文,无论说东说西,只是教人处处不离本心,时时不离自性(其实文中诸如本心、本性、自心、自性、本体、本念等词,都是同义),这正是一部《坛经》最明显的特点。 
  佛教向来多讲缘起、性空、万法本无自性等等,而慧能反教人自悟本心、自见本性。从表面看来似乎互相矛盾。其实,这正是慧能的独到之处,正是心传顿教法门的妙谛所在。 
  自心是佛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此句犹如晴空鸣鼓,惊人魂魄。这就是慧能首次登坛讲法的开场白。接着又讲到:'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人,莫错用意'。告人'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只要'一念悟时,众生是佛'。直到临终前还是谆谆嘱咐:'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并且还多次引据佛经以为印证:'我本元自性清净(《梵网经》)。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净名经》)慧能讲法,开门见山,句句紧逼,彻入心源,这样把人们径直引到了自心顿悟的殊胜法门。同时又从反面补充道:众人'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因而教人'只向心觅','不必向外求玄',指出'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为了进一步加强学人的信心,他又对众起誓道:'心外更无余法可求。吾若言有法与汝,即为诳汝。'在'自心即佛'的基础上又多次指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这样首先打断人们种种向外攀缘驱驰的心念,为人们自悟本心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慧能以前,公开像这样说法的实在罕见。

  世人为什么迷失?又如何能够觉悟呢?慧能说世人只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因而'不自开悟'。他生动地比喻说:'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即'人性本净,由妄念故,覆盖真如'。因此,'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所谓化导令得见性'。虽然如此,'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不求自悟',仍然'无有是处'。因为'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亦)救不可得'。并指出'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这样,就清楚地指明了求善知识的目的,只能起个示导作用,并不可能代替自悟。所谓'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因此,直见本心,顿悟成佛的关键还在于自心自悟。 
  这种见性自悟法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顿悟',对此慧能常常是不厌其烦地强调:'一念悟时,众生是佛'。'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至于到底什么是本心自性,如何去自心顿悟,慧能并未直说。在《坛经》中慧能描述自己顿悟的情形:

  (祖)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慧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遂传衣钵,立为第六代祖。并叮嘱:'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 
  此段经文无疑是心传的关键所在。仅仅几句话中,'本性'、'自性'一类的词就用了十多次。几个'何期',生动地表现了慧能言下顿悟本心的精神境界。何谓'本心'?虽然慧能并无解说,但却指明于《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言下便悟,顿见本心。 
  随后,慧能在对惠明说法时,也并没有直接讲解这个'本心',只是先教他'屏息诸缘,勿生一念'。良久方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里通过反问,遂使惠明言下自悟。随后慧能又叮嘱道:上来并无其他密语密意,只于此善自护持而已。很明显,这里的传心方法还是教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慧能提出:'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并进一步解释道:'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住者,...于诸法上念念不住。'慧能虽然提出'三无'之说,其实三者本不可分,其中一无则皆无,一有即全有。在这三者之中,虽然'无住'是关键,但是'念'又是比较容易体察的,因而慧能最后总结道:一方面,要'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另一方面,又不能'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以至'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总之,无论横说竖说,还是妙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平常,人心总是随缘住留,无有片刻空歇,或者说正是处处时时有所住(住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其心。而今一旦'无所住'了,那么此'心'还到哪儿去挂搁?岂不是'无心'了吗?但,经中同时分明指出要'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岂非自相矛盾?其实这恰好正是刹那顿悟的关键点或者说秘密所在。盖前者时时随缘住留之心是凡心,是众生心,是迷;后者在'无所住'基础上又'生其心'是佛心,即本性、本心,是觉。用慧能的比喻,平常,凡心犹如浮云一般覆盖了佛心。今日一旦'无所住',恰如风吹云最。而又'生其心',正象天朗而日现。常人,或者不能'无所住',因而慧能教之首先要'屏息诸缘','勿生一念';或者虽已'无所住',但却堕入昏沉或滞于顽空,以致不能又'生其心',因此慧能又指出'不可沉空守寂'。看来,慧能讲法的根本原则还是教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具体则应机而发。

  对于凡人而言,常常是著于两边(即或者随缘起念,遇境生心--时时处处因有所住而生心;或者堕入昏沉,滞于顽空--不能在无所住的基础又生其心),很难做到如经中所要求的那样既'无所住',而又'生其心'。如果假大善知识示导达到了这一精神状态,便在一刹那间顿见自性,所以说'悟即刹那,思量即不中用'(弘忍语)'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慧能语)而对于这一刹那很难描绘,所以讲'说似一物即不中'(怀让语),'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惠明语)虽然悟在刹那间,但种种积习还在,所以开悟后还要'善自护念'(弘忍告慧能语),'善自护持'(慧能告惠明语)。由此可见,明彻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关键性的文句,对禅宗的种种因机说教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念悟时 众生是佛 
  总之,慧能的所谓'本心',即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人若通过听诵经文或经大善知识示导,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则'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即此当下成佛,无有欠缺。如慧能所说'一念悟时,众生是佛'。'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既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正如慧能大悟时所感叹的那样:此心本自清净,本无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而且能生万法。或有人疑问:如此讲来,成佛岂非太简单了么?其实产生这个疑问的原因还在于住相,一提佛,马上产生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等形相。对此佛陀在《金刚经》早已明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禅宗的顿悟法门与世间根本道理一样:既至简又至难。论其简易,如上所述--'一念悟时,众生是佛'。论其艰难,大致有二:一则人难得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这一刹那,即偶或有之,亦不知其所以然;二则于此一刹那境界殊难护持不断。如果说禅宗修持有什么特色的话,那么就在于对此'一念'的护持上,翻开《坛经》,慧能对此的论述比比皆是。

  善自护念 
  慧能指出'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这里'迷'、'愚'是特指著境,'悟'、'智'是特指离境,因此又说'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并告诫大众:'自性中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中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觉醒,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这里的'善'也是特指'于诸境上心不染','恶'特指'于境上生心'。要求于平日'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这种种心,无非是于六尘杂染,住境而生,因此,'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并指出'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常人一日之中诸种心念成千上万,但很难有'本心'、'本念'的自发显现,即使经善知识点示开悟,初期这个'本心'、'本念'的显现也是很微弱、很短暂的。所以禅师每每在弟子顿悟的当下必须谆谆叮嘱要'善自护念',要求做到'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以至'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此)一直心','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达到'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念念自见,不失本念','一切时中,自性自如'的境界,那时'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王','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到这时才不仅仅是在当下的刹那顿悟成佛,而是时时处处与佛无二了。正如慧能在逝世前告诸弟子'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直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此)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 
  这正是禅门修持的真切工夫。

  起心即是妄 
  慧能在倡导'无念为宗'的同时,常常强调'起心即是妄','有念念成邪','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面对二僧风幡之争骇然指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因为只有从理性明确了'起心即是妄'、'有念念成邪',才能真正做到'无念'(实即无念之念、本念)。我们知道人心中所产生的种种心念(包括前念、今念、后念),从根本上讲都是著境而生。从佛教认识论讲,人们所感受到的(包括视、听、嗅、味、触诸觉以及意识)所谓'外界事物'只是人们自心中的幻觉而已。对此,一般人开始难以理解,实际这并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而是以人的体验为基础的。和顿悟一样,这也必须从人产生一念的当下一刹那去把握,而不能从时间上分隔开来谈。由于人与生俱来的无明,不能明了自性,在面对'外在事物'刹那间产生一念(住境生心),只能是长期社会教育、自身生理感受能力的局限性乃至无始以来种种积习业力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经过了以上诸多因素的'改造',已经不是外在的'原物'了,只是依著外缘(六尘)而产生的人的无明心识的本身而已。尤其重要的是在这著境起念的一刹那,覆盖了本心自性,失去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因此说'起心即是妄'、'有念念成邪'、'心生种种法生'。所以慧能说道:'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即此)念上便起邪见。(致使)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那么,人是否绝对不能有真见、正念呢?慧能说'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性真如,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这实际就是'实相'观,或者类似于现代所说的主观与客观的吻合。人在主、客观吻合的一刹那,自然达到了所谓无念之念的真境界。这个深邃的哲理,实际上也是诸多佛教经论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由于慧能禅祛直指人心,不立文字,所以并不是引人去进行烦琐的学术论证,而是直捷地领人于当下一念中去悟、去修。对于其重要性,慧能说'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法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引经 
  禅宗虽然倡导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但是慧能讲法中经常以经文作为示导和印证,例如:'即时豁然,还得本心','直心是道场','我本元自性清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等等。我们看到即使是引用经文,也并非某些学者论述的那样--属于某个宗派,而是抓住简短明了的要言至理,句句不离本心自性这个根本。也决不象后世一些学人理解的那样:禅宗由于本立文字,以心传心,所以完全否定各种经书。

  读经 
  当时社会上各种佛经十分盛行,学士亦以多读为能事。慧能曾针对法达指出'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迷。''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犛牛爱尾?'并且鼓励法达道:'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指出'若能正心,常生慧智,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但悟自心,便名开佛知见。'由此'口诵心行,即是转经'。相反'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依言背义,......纵览千遍,有何利益?'可见对佛教向来重视的读经,慧能反对执著,也是强调'但悟自心'是根本。也正由于他抓住了根本,所以虽然不识文字,却可以当下为他人圆满地开示种种经义。 
  名相 
  佛教向来以名相繁多著称,而且其解释又多十分细琐,往往使常人感到过于生疏、难于理解,因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佛教的学习。本欲依名相以明至理,谁料反致晦涩,这却是一大遗憾。慧能指出'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无有。''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因而一反古风,不依常训,采用朴质无华的通俗语言,对许多名相进行了焕然一新的阐释。例如,'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牲定。'(--以上释'戒定慧')'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以上释'功德')'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以上释'三身')'大圆镜智性平等,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以上释'四智')'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 (则)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则)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则)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无染著,名众中尊。'(--以上释'三归依')'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以上释'坐禅')其他还有:菩提、佛性、般若、净土、涅槃、无常、生灭、四弘誓愿等,这些解释在字面上并不符合通常的辞典条文,但却是简捷明了,句句不离本心自性。大概是因为至道本不繁,要言无多语,所以绝无向来的烦琐晦涩之风。

  心行 
  慧能特别反于空谈,反对'口头禅',倡导'心行'(实质是'无念行')。他讲道:'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如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这里的所谓'心行',实质即是刹那顿悟之后的'自度'。关于自度,慧能在五祖弘忍亲自送他出江口时讲道:'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五祖道'如是如是',当即表示赞同。慧能亦曾对神会讲道:'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慧能在入灭前又留偈言:'顿教法门已今留,救度世人须自修。'可见慧能十分强调顿悟以后的自度。同时,慧能倡导的'心行'要求人们在实践中不拘泥任何外在形式。在当时普遍有一种认识:'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解脱者,未之有也。'针对于此,慧能指出'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究竟无证,岂况坐焉?''常坐拘身,于理何益?'并留一偈曰:'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还引经中所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以为印证。又开示道:'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内禅外定,是为禅定。'强调顿悟法门'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坛经》中又论及到烧香、忏悔诸事,同样要求莫执外相,须'自识本心'、'自悟自性'。 
  渐顿 
  顿渐一直是禅宗南北争议的一个焦点,对此慧能阐述道:'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法即一种,见有迟疾'。其间关系是'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指出'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因而只要'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可见,慧能禅法之所以能引人顿悟,在于能从根本入手,还如所云:'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在修持上针对北宗'住心观净'之说,指出'若言看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看也。若言看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看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看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见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道须流通,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流通。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起不动,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最后总评道:'如是相教,故知大错。''住心观净,是病非禅。'主张'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当听到有人吟唱卧轮禅师'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偈时,立即指出:'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这里明确指出北宗修持之所以不究竟,主要在于它不是开示本心,并将之发明光大,反而覆遮了本心。其实,这些思想在慧能针对神秀所做的四句得法偈中已全部具备。(慧能虽然也常常提到'观自本心'、'观照自性',但同北宗的'观心'实质根本不同)。

  付嘱 
  以上简单介绍了慧能有关读经、名相、心行、渐顿等问题的论述,正如他逝世前对诸弟子总结说法的要领时讲道:'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并且反复付嘱:'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今日,钞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法,是名正法。'并且比喻道'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霑洽,悉皆发生。'忠告学人:'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并且誓曰:'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直到临终时还叮嘱道:'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须'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如此谆谆不倦,可谓至矣!

  由此可见,慧能倡导的禅宗紧紧地抓住了佛教的心髓,把历来被视为高深莫测的开悟(成佛)问题做了简捷明彻的解说,一扫过去的繁冗之风。其语言之平朴,机锋之锐利,在中国佛教史上是罕见的。正因为此,才首开汉唐以来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后世由此悟入成道者数不胜数,其功德可谓大矣! 
  佛学研究 
  近世民族多难,佛教多难。面对今日中国佛教衰落的局面,应该引起深深的反思:我们拥有浩瀚的经典,这既是丰富的遗产,也是沉重的包袱。倘若执著名相,不识本心,虽终日诵写,亦何益之有?现代社会交际语言日益通俗化,古老的佛典更加令人难读,而一些佛教学者每每以自己的辞句古奥不俗为美,长此以往,佛教怎能不日益疏离人间,更何侈谈发扬'人间佛教'呢?在研究古代文化方面,近年来学风日下:或偏于考证,烦琐无谓;或偏于玄谈,使人莫解所云。为了学术而学术,为了研究而研究,甚至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而别有所图。这对佛教研究者亦有很大影响。作为一个佛教研究者本应首先自悟本心,切实践行,时时处处以自觉觉人为目的。倘使自己还心性未开,烦恼未断,而去频频考证,屡屡空谈,于人于己何益之有?这样的佛学到底与释迦牟尼自觉觉人的佛教又有什么关系呢?

  为作佛教研究者倘能自悟本心,切实践行,那么浩瀚的经典何尝不是妙用真言?古奥的语言何尝不能简明通俗?佛学中的种种考证、论辩亦正好可以用来顺益群生。由此看来,自识本心,对于今天的佛学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佛陀为了对'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之一切众生能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遂说种种经律,没有别的目的,只是教人去觉悟、去践行。人身难得,时光易迁,佛教研究者担负着如此重担,岂能苟同那种不健康的学风。有鉴于此,我们今天阅读《坛经》,学习慧能,对于开展纯正的佛学研究,意义是何等重大! 
  《坛经》是一大法宝,正是因为它出于正觉(--所谓教外别传:抛弃了种种教条,抓住了佛教的心髓)而又能够导入觉悟(--语言通俗易懂)。通过上述,我们看到慧能的《坛经》不愧为一部佛教真经。我们应该不断发掘这个宝藏。 
  总结 
  对于慧能《坛经》,上面进行了粗略的阐述,那么是否佛教的其它宗派就要完全否定呢?针对神秀的求法偈,弘忍评价道:'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但仍然'令人皆诵',告曰:'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由此可见,诸人根基不同,因而其它诸种善法亦不可弃舍,至少是可以使人免造恶业、积聚善因的。但是,若论释迦正法眼藏,涅槃妙心,还在宗门心传。 
  以上是自己学习《坛经》的一点心得,是否正确,愿受高明指教。

​​​

(0)

相关推荐

  •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

    (朗读者:赵朋) 求学至今,每每心怀敬畏.静心细读<六祖坛经>,即使是蔡志忠的漫画版,也总是备受打击:认了吧,你与"顿悟"无缘. 六祖者,慧能也,就是那个"菩 ...

  • 梧闽随笔:武去文来 张日用

    如今,已经没有龙溪农机化学校,我的母校并入漳州职业大学.但老同学还在,有一位叫苏文来,这人当过看守所所长,长年累月与待判的犯罪嫌疑人打交道,一支叶子一点露水,早些年见面时,他的脸总是红彤彤的一一是红吃 ...

  • 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三十四:《“无相”与三无漏学》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在浩瀚如烟的佛教经典著作中,中国僧人把其简约地归纳为戒.定.慧三无漏学,这是佛教中国化的成就,犹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毛泽东思想. 佛教禅宗讲明心见性,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

  • 生命的心心相印(续)

        2.生命的現成 前面生命的自覺,是指生命從形軀上提昇,而此處生命的現成,是在提昇之後,見到了光明圓滿的自心,又再下降而肯定形軀的生命,甚至由自己的生命,而萬物的生命,去肯定含生蠢動的萬物,都有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五:禅宗哲学

    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五:禅宗哲学 禅宗是隋唐时期在中国形成的一个佛教宗派.禅宗分南宗和北宗两大派.这里说的禅宗主要指南宗.创立南宗的是与法藏同时的慧能(638-713 年).慧能一派禅宗不仅与旧的禅学相 ...

  • 米香咖喱肉卷、十三香蒸豆角、爆炒木耳、咖喱鱼片的做法

    十三香蒸豆角 材料:豆角.面粉.油.盐.大葱.花椒.十三香粉 做法 1.豆角洗净,摘去两头,用手掰成小段,葱切碎. 2.先将盐撒入豆角中拌匀,然后再将少量面粉撒入拌匀. 3.将大葱放在拌匀的豆角上,然 ...

  • 《五行精纪》卷第十三:论释吉贵神例

    论释吉贵神例 天乙贵神遇天月德尤佳 甲戊庚牛羊,乙己鼠猴乡,丙丁猪鸡位,壬癸兔蛇藏,六辛逢马虎,此是贵人强. 阴官贵一名天官贵,又名文星贵,就官取禄 甲恋金鸡乙爱猴,丁猪丙鼠己寅头,戊寻玉兔庚壬马,辛 ...

  • 《五行精纪》卷第二十三:释凶神例

    释凶神例 截路空亡(生时最不可犯之) 甲己申酉以为仇,乙庚午未不须游,丙辛辰巳门外立,丁壬寅卯一场休,戊癸子丑高堂坐,时值空亡不可求. <金书命诀>作:戊癸不堪逢戌亥.<八字金书&g ...

  • ​续资治通鉴--卷第九十三

    续资治通鉴--卷第九十三 卷第九十三 [宋纪九十三] 起著雍阉茂正月,尽上章困敦十二月,凡三年.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重和元年(辽天庆八年,金天辅二年) 春,正月,甲申朔,御大庆 ...

  • 续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三

    续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三 卷第二十三 [宋纪二十三] 起玄黓摄提格正月,尽昭阳单阏六月,凡一年有奇.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咸平五年(辽统和二十年) 春,正月,庚子,辽主如延芳淀. ...

  • 续资治通鉴--卷第十三

    续资治通鉴--卷第十三 卷第十三 [宋纪十三] 起柔兆阉茂正月,尽强圉大渊献十二月,凡二年. ○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 春,正月,辛未,右武卫大将军长宁侯德隆卒.以 ...

  • 容斋三笔·卷第十三(十三则)

    钟鼎铭识 三代钟鼎彝器存于今者,其间款识,唯"眉寿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之语,差可辨认,余皆茫昧不可读,谈者以为古文质朴固如此,予窃有疑焉.商.周文章,见于 ...

  • 容斋续笔·卷第十三(十四则)

    科举恩数 国朝科举取士,自太平兴国以来,恩典始重.然各出一时制旨,未尝辄同,士子随所得而受之,初不以官之大小有所祈诉也.太平之二年,进士一百九人,吕蒙正以下四人得将作丞,余皆大理评事,充诸州通判.三年 ...

  • 容斋随笔·卷第十三(十八则)

    谏说之难 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至于知其所欲说,迎而拒之,然卒至于言听而计行者,又为难而可喜者也.秦穆公执晋侯,晋阴饴甥往会盟,其为晋游说无可疑者.秦伯曰:&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