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医原貌揭秘(一)
原创佰草风华 老板来碗独参汤
有没有觉得书上的医家画像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呢?
为了发掘历代医家的真实面目
我们特别推出“古代名医原貌揭秘”专栏
对各位医家不一样的真实面貌进行还原
有极具地方特色的医家面貌,更有鲜为人知的名家“冷知识”
快快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涪翁
名医简介
涪翁,汉代涪县人(今绵阳市涪城区),其真实姓名及生卒年不详。被誉为两汉时期十大名医之一,著有《针经》《诊脉法》(已失传)。以针刺见长,对中医学发展有着巨大贡献。绵阳自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涪县,史志记载老百姓者,涪翁当属第一人,且涪翁治病不论贵贱,皆全力救治不图报酬。
涪翁后传针术给程高,程高再传于郭玉,后来郭玉成为东汉时期的一代名医。而郭玉的医术、医德和对针灸与诊法的贡献,也为朝野所叹服。
上下拉动翻看这个书签
相关记载:
南朝范晔《后汉书·郭玉传》(迄今发现有关涪翁最早的文字记载):“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著《针经》《诊脉法》传于世。”
明朝四川按察使曹学佺《蜀中广记》:“涪翁者,左绵人,肥遁不出,不知姓名。所居处为渔父村,玉从之受<易>焉。”
明朝嘉靖年间《四川总志》:“渔父故村,绵州东四里。”
《三台县志·方使》:“所居处为渔父村”,“在涪城东四里”,“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而效,乃著《针经》、《诊脉法》传于世。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
清朝绵州地方志对涪翁的记述较多。
乾隆《直隶绵州志》:“汉涪翁避王莽乱隐居于此。以渔老,善医术。见南山十贤堂记。祀乡贤。”
同治《直隶绵州志》:“涪翁避王莽乱隐居于涪,以渔钓老,工医,亡姓氏。”
同治版《彰明县志》:“涪翁避王莽乱德其姓名,捕鱼为业,兼精医术,活人甚多。”
历史地位
·涪翁是第一位载入正史的四川医家,《中国历代十大名医录》将其列入两汉十大名医。
·1995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将涪翁形象绘制于医史博物馆的大型壁画上,并复制了清代涪翁诗碑六条屏,陈列在医史博物馆。
·《人民日报》2016年3月5日刊发《中国中医药发展简图(一)》,推介涪翁肖像和事迹。
涪翁像: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绵州教谕吴朝品在李杜祠内为涪翁立碑,碑刻涪翁肖像,将其与生于绵州的李白、流寓绵州的杜甫同祠纪念。碑上除涪翁画像外,还有铭文。
绵阳市中医院在住院部复制展示涪翁刻画像,并在门诊大厅陈列涪翁铜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