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的记忆随笔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们今天与明天的成长经历。。。

西行的记忆随笔

文/刘传新

01

2018年4月25日~29日,应青藏兵站部宣传队战友盛邀,与重庆十来位战友赴西安旅游观光,品尝陕西美食。

人们常说,艰苦的环境磨炼人,危难时刻见真情,唯有身处其中的人才最有深刻的体会。

想当年在210团和弟兄们同吃一锅饭,同唱一首歌,同睡大通铺,同施工同训练,夜里同在大山仰望天空数星星……

面对艰苦环境和繁重的体力劳动,我们骂过并哀叹 参军走对了路,进错了门,一不留神进了工程团  。过后依然挽起袖子加油干。年轻体壮的我们,总是坦然的笑迎第二天。

工程团的兵员构成,大部分来自农村,仅有少数学生兵,城市兵点缀其中。每到礼拜天(那时没实行双休日,一周休息一天),是兵们最高兴的时候,在大山深处军营里呆了六天的战士们终于可以外出会老乡,逛县城或进小馆子改善伙食啦。

但每个班十来个人,只准外出两人,每周轮换,以此类推。且上午九点外出,下午四点前必须归队。

笔者就是在那阵初识后勤处器材股同年入伍的战友胡明的,胡明是下乡澄城县的知识青年,与宣传队小提琴演奏员朱进利同为下乡澄城的西安知青,他俩关系甚好,朱又与我关系不错,故胡明每次来队里玩耍,都是由朱进利和我与他吹牛聊天,天南海北地侃他们下乡的趣事,农村的趣事,谝到情浓处,他俩维妙维俏模仿农村老太太,老汉的滑稽言语和形态,令听者,观者狂笑不止,捧腹不已。

就从那时开始,他俩就教我学说陕西话,我就教他俩学说四川话。

那时的老乡见面,无非说些家乡的事,关系密切的还相互交流下家事以及个人问题,正值青春萌动的时候,少不了时不时也讲些荤三六事的男女情事,大家关心,关注的话题……

无话可讲时,俩人闷坐着,似乎也是心灵的一种慰藉。

就这样,在部队结识了机敏,诙谐,幽默的胡明兄。

听说我要到西安的消息后,胡明多次打电话问我到西安咋安排的?喜欢吃些啥?听说我喜食西安的葫芦头后,他"哦″地一声说"知道咧"。

按照事先的约定,四月二十六号早上抵西安后,中午胡明专门到酒店来接我们夫妇和王雅(原青藏兵站部通信总站服役),方黎(原第三军医大学宣传处服役)夫妇,驾车同往葫芦头的百年老店驶去。

来到一装修典雅,古色古香,门面不大的酒楼,门口的额头上方一横匾上书"生发春″的中华老字号,据胡明介绍,自他记事起,就有这家百年老店,小时候也来此买几个馍或打一份葫芦头汤回家,在当年物质匮乏的年代可是口福的一种享受哇!

大堂内展台上摆满了陕西各种特产和色香味齐全的各式卤肉,香气诱人,令人垂涎欲滴。

拾级而上,来到二楼雅间,宽大的中式圆桌上,摆满了各式菜肴,有凉菜拼盘,香味扑鼻,勾引着人的味蕾和涎虫……

不一会儿,四医大战友王毅波来了,西安战友王森,张小伦来了,原一医大南方医院政委张有法来了。考虑周全的胡明还专门邀请了宣传队的两位女演员季宝凤和闫香玲。战友们握手相拥互祝问候,其乐融融。一时间,包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气氛热烈,轻松,愉悦。战友们畅叙往事,好不快乐!随着各式大菜的陆续上桌,胡明点的每一道菜都是精品,貌似普通,看不出有什么特殊讲究,却道道色香味俱全,与川菜的麻辣有鲜明的区别,尤其是其羊血制作的一道凉菜,从不吃羊肉的我在胡明的盛情下,禁不住夹了一小块放入嘴中,没嚼就硬咽了下去,随后赶紧将茶杯的水一口喝尽。胡明关切地问道"味道咋相"?吧哒吧哒嘴地我赶紧回答"嘹杂咧!嘹杂咧“!口腔全无羊膻味的味觉!

最后一道菜就是期盼多年的葫芦头了,服务员先端上新烤制的一大盆饼(陕西人俗称馍),每人一个,用手掰成小碎块于碗中,服务员端入厨房操作间。再浇上用大骨汤和猪大肠熬制的汤再端上桌,香味扑鼻,搁上点油辣子,就上一辩蒜,吃得人是开胃,满头大汗,酣畅淋漓,好不快哉!

西安的葫芦头与羊肉泡馍制作方式相同,但食材各异,味亦不同。

尤其是用猪大骨与大肠熬制的汤,汤浓白且鲜,看似并非琼汁玉液,喝一口即清爽鲜美,令食者肠胃舒服,回味无穷,顿时将这顿美食上升到一个至高境界。

席间,战友们咥美食,忆往昔,情谊浓浓。胡明依然手叼一支香烟,笑盈盈面对大家而少言寡语,被笔者称之为他的标配动作,出口则是满满的幽默。

许是与他从事多年的工商,公安工作养成的职业习惯有关吧。

饭后伸手与他话别感谢他,他一挥手,用浓浓的西安话轻描淡写的说道"莫事,莫事,小事一桩说啥咧"?

他的重情讲义,他的真情豪爽,抛弃了人世间的虚伪和客套。

他的真情,犹如家乡嘉陵江水般清亮,透澈……!

感谢胡明兄在古城西安,令我再品陕西美食一一葫芦头!

02

27日晨,5点半准点起床,掀开窗帘一丝缝隙,天边已微微发亮露出鱼肚白,沉寂的城市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喧嚣和繁忙……

望着还躺在床上熟睡的妻,赶紧躲进卫生间,打开抽风机,坐在马桶上吞云吐雾的抽了一只烟。

洗漱完毕,步出卫生间,坐沙发上浏览了下头条的新闻。时间已近七点。对还躺床上已醒了在玩手机的妻说了声″赶紧起床洗漱,我上楼吃早餐去了哈″。

上到31楼餐厅,已有几位战友正在用早餐。这时手机响了,打开一接,里面传来西安战友潘雪峰急促的声音“请转告去临潼游览的战友,赶快下楼,马路边车不敢停车时间太长"!挂断电话,告诉还在吃饭的战友,请他们抓紧时间下楼上车。我赶紧喝了碗粥,吃了一个鸡蛋,向楼下奔去。

到了马路边,潘雪峰正在旅行车旁焦急的清点人数。"齐了!走嘞″!车门缓缓关上,徐徐驶入滚滚车流向城外驶去。

扭头一看,上海战友叶晓山没上车,惊诧地问他为何没去?他呵呵一笑答"和你一样,去过了多次,不去了,回房间睡大觉"!

"你吃羊肉吗″?

"吃呀″!

"走!中午跟我去吃水盆羊肉″

"行!你请客"?

"210团战友请客,反正你在宾馆也没事",

"算了吧,我去不合适"!

"王雅两口子也去,中午你难道不吃饭"?见我态度坚决,晓山只好应允下来。我们约定十点半在大厅等候,出去打车前往目的地。

这时猛然想起临潼是旅游区,去那游览的人们午餐如何解决?当地饮食店众多,乱象丛生,怕遇见卫生条件差,敲竹杠的黑店。

赶紧给潘雪峰打电话,得知旅行社没安排伙食,告之他210团我有一要好战友在临潼请他安排下午餐如何?

征得雪峰的同意,又给临潼战友黄建仁打电话,请他安排中午的午餐,并再三叮嘱价格不能高,卫生条件要好,以陕西特色小吃为主。建仁回话说请我放心,绝对让战友们满意。将雪峰的电话告之建仁后由他俩直接联系。

黄建仁从部队回地方后,靠自已勤劳的双手,脚踏实地的发家致富,成就了一片事业。

现开办了一家印刷厂,还有一栋近千平方米的楼房出租,儿女孝顺并事业有成,建仁兄过着儿孙绕膝,无犹无虑的退休生活。

事情办妥,和晓山兄坐在楼下院内休闲椅上抽烟聊天一阵后,约定十点半和王雅夫妇在楼下大厅集合,然后上楼各自回房间休息不表。

上午十点半,晓山,王雅夫妇和我们夫妻俩,准时集合在大厅后,分乘两辆出租车向目的地一一澄城会馆赶去……

03

一一小巷里的水盘羊肉

大约十来分钟后,出租车把妻,我,晓山载到一僻静的小巷说道,前面不远就是六中,它对面应该就是澄城会馆。

谢过驾驶员出得车来,妻前行一路寻找,我和晓山在后慢随。

西安的背街小巷幽静,街道整洁,许是上班的缘故,街上行人,车辆很少。灰色的砖,墙,显示了与其他城市的不同一一古朴凝重和历史的悠久……

路过一铺面不大的面馆,望着上书"冷怂咥″三个字的招牌,晓山兄楞了一下,一字一顿地轻声念道:冷,怂,(停顿数秒,迟疑地念出)至!听后我哈哈一乐纠正道"那个字是念叠,不念至,陕西话吃之意″,晓山挠挠头,不好意思的用陕西话答道到"错咧?妈妈的"!

说笑间,见妻在前面向我不停地挥手。我俩赶紧跟了上去。来到黑色横匾草书澄城会馆门前拍照留了个影,进门在前台问了所定的房间在三楼,因无电梯,无奈一瘸一拐地拾级而上,沿梯走廊上挂满了反映澄城县各个历史时期的老照片,反映了它悠久的历史和变化轨迹……

到了三楼,闻声出来的王毅波和我们一一握手相拥,并把我们迎入雅间。

高大,俊朗的毅波十六岁入伍,七十年中由210团保送进读书,因成绩优秀留校,先后担任空医系主任,华山基地主任任上退休(大校军衔)。

毅波兄待人热情,真诚,具有西北汉子豪爽的典型特质。

进到房间,见到昔日英俊,帅气的李峰上校,几年未见,显得清廋,问之何故?方知女儿住院着急所致。李峰从石家庄军械学院转业后,经营着自己的一家公司,也是事业有成仍在商场拼打,令人敬佩!

王森大哥还是那么沉稳少言,颇有大哥的范儿;

从湖北天门入伍的肖必新,从基指转业后,定居西安发展事业;黄锡恩,还是那么有趣逗乐儿,时不时和老肖风趣的互掐斗嘴,似老顽童一般;见到渭南粮食局局长郭兴华,久闻大名,初次见面,210团的共同经历,我俩一见如故,也是相谈甚欢,亲密有加;胡贺军也赶到了,这位昔日的刑侦专家,知识渊博,文笔犀利,为我敬佩的贺军兄颇具大家风度。

唯独冷竣,风趣的幽默大师胡明,西影厂的摄影大师张小伦因另有安排未来前来。毅波一一给大家作了解释。

不一会儿,宣传队女战友季宝凤,闫香玲也到了,原一医大南方医院政委张有法也到了。

灯火辉煌的房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环视四周,房间装修古朴,典雅,中式的沙发,坐椅,仰头看见屋顶,澄城县地图一览无遗,令人深叹现代声光技术和科技发展的无处不在。

毅波介绍这原是澄城县驻西安办事处,不允许县级政府在外设办事处后才改为会馆。后面还有客房。

猛然间想起胡明和毅波的调侃"你哦澄城会馆简直一个乡村俱乐部嘛",毅波兄的恋乡情结可窥其一斑。

这时,主人毅波大声说道"请大家入席,咱们开饭啦″!

望着吧台上那排满五斤装,两斤装的西凤酒,心中不禁暗暗发怵"幸亏戒酒了,不然又得大醉而归"……

望着满桌丰盛的菜肴,不由得感叹陕西的美食犹如陕西的历史一样博大精深,仅面条的品种就有几十种,令人叹为观止。

毅波立起身来热情地说"今天大家聚一块儿,欢迎我们来自重庆的刘传新夫妇,王雅夫妇及兵站部的战友到西安旅游观光。下面,请欢迎张有法政委致欢迎辞"。

一番推辞,张有法站起身来说道"啥政委咧,都是一帮子退休老汉,一群老战友,一帮好兄弟!欢迎传新夫妇及兵站部战友来西安旅游,今儿中午咱们就冷怂咥,冷怂喝!干杯″!大伙仰脖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并将杯口朝下,以示未剩一滴。

随着各式菜肴的陆续上桌,令人目不瑕接:

那烤的金黄色的馍,咬一口虽不似西式面包的松软香甜,却也是外脆,里嫩,劲道有嚼头;

那微酸带辣的粉皮儿,绝不输四川,重庆的凉粉……

菜品太丰富,太多令人胃口大开不一足。

鸡鸭鱼肉就不一一详叙啦。

有北方血统的我连吃两个烤馍十分受用。

最后上的一道水盆羊肉,贺军兄介绍道,此菜源自陕西的大荔,蒲城,澄城三地,其中尤以澄城的水盆羊肉最为悠久,最为地道。曾入选陕西省2016年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其制作方式是将羊腩肉放入水中,与木耳,大葱等诸多辅料大火熬制两小时,捞出将肉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再搁上香菜,油泼辣子,将用产于渭北平原冬麦粉烤成的月牙饼掰碎放入碗中,浇入滚汤,肉片,就着蒜片,青尖椒未,吃一口香脆可口,其美味无穷,尽入腹中。

贺军兄再三强调,恐为水烹而非水盆的口误,关中人口中的烹与盆发音相近,久而久之,恐顺其自然成水盆羊肉啦。坐我旁边的晓山兄低声对我说道"味道不错,我已泡俩饼了″,想起昨天吃葫芦头时方黎说他也吃了两个饼……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谈到了210团那段难以磨灭的经历,那份艰辛,那份苦楚,尤其是王森大哥,讲到他们班一广东战友被炸山的飞石砸断胳膊血淋淋的场景,幸亏上海二医大一巡医小组在22医院巡诊,一专家亲自手术才保全了他的胳膊。更是令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分……

战友们立起身来,为我们的战友情谊,为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相互敬酒。

晓山也代表兵站部战友挨个敬了大家一杯酒。

令我惊讶的是季宝凤大姐,在部队从未见她喝酒,大家向她敬酒时均来之不拒,且要求连干三杯,她先喝为敬,其酒量之大,足令男士们敬畏。

两斤装的酒已喝了四瓶见底,还有一瓶五斤装的搁那儿没动。

豪爽的毅波大声说道"今天谢谢战友们光临,欢迎重庆,上海战友再来西安。咱们喝了各自的杯中酒,干″!

席终人散,大家握手告别,乘车前往贺军兄工作室小坐闲叙……

感谢热情好客的王毅波战友!

谢谢西安的战友们!

04

考虑到中午十二点半酒店要退房,大伙才恋恋不舍地走下古城墙赶回酒店。

办完退房手续,存放好行李。在酒店隔壁面馆点了各自喜爱的面食,那口感筋道,极有嚼头,酸辣适中的面条,外脆里软,肥廋相间,嚼一口冒油的肉夹馍,令大伙直呼过瘾!

看着福元发群里正和北京,成都,自贡那一伙儿在高铁站吃正餐的照片儿,羡慕地心想其实也和我们差不多,都撑了个肚儿圆,仅比我们丰盛罢了。

午饭毕,女士们相约到附近超市选购陕西特产,笔者和苏哥,方黎坐在酒店广场的休闲椅上抽烟聊天,等候胡明来车接我们。

昨晚胡明来电话,得知今天的日程安排后,他不容商议地说"明天下午四点,来俩车到酒店接你们重庆八个人,咱们五点开饭,吃完饭再送你们到车站,不耽误行程,来得及"!

说完不等你回话,他就挂断了电话……

表现出他为人的豪气和霸气以及行事的果断。

不一会儿,接胡贺军的电话,因晚上另有安排不能前来送行,他正和妻赶来酒店的路上,一会儿就到。

片刻功夫,贺军夫妇到了广场,妻也正好从超市回来,方黎夫妇和我们向热情的和贺军夫妻话别,并欢迎他们再返重庆一游。

告别了热情的贺军夫妇,我们取出保存的行李,再次重新打点行李不久,接到胡明的电话,叫我们等候电话准备上车。

不一会儿,一辆奥迪A8,一辆丰田阿尔法商务车(香港俗称保姆车)开到了酒店东门,驾驶员去年重返汉阴时见过面,热情地和他打过招呼后,大家分别陆续登车向目的地赶去。

两辆车一前一后紧紧相随,穿大街过小巷,约半小时后,停在一酒楼门前。热情的胡明兄和其妻南姐,正面带笑容的站在门前迎候大家。

已和笔者很熟悉的南姐和我及妻热情地打着招呼,并把大家迎上二楼雅间,入座后,我将胡明夫妇和重庆战友一一相互作了介绍,胡明抬手看了下表说"时间不早咧,咱们赶紧吃饭,吃完饭大家还得赶路"。

身为吃货的胡明,对吃极为考究,尤爱背街小巷的各式小吃和家常菜,川菜是他的最爱,重庆何处有特色菜和小吃,他都能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

就连笔者都不知晓重庆哪里的小面好吃,他都能说出歌乐山有家小面最有特色,最好吃!吃上一口,那叫一个香!

那份描述,那份生动,令人身临其景,仿佛在重庆端着碗挑面吃一般……

胡明兄对重庆,对川菜感情之深可窥豹一斑!

随着各式菜肴的逐一上桌,胡明对每道菜都作了介绍,笔者就不在一一详叙了,但对一道带皮黄牛肉记忆犹新,其制作方式和辅材和扣肉(四川,重庆人讲的烧白)相似,掰开一个烤馍,夹一片肉于其中,嚼一口既脆又软,不仅有肉质的软糯,入口即化,也没有猪肉的油腻并带有腌制咸菜的回香,细细品来,别有一番滋味勾引着你的味蕾……

南姐也是六九年入伍的老兵,曾在原***驻西宁大通某基地服役。看过兵站部宣传队的演出,对我们当年的演出记忆犹新。

如同我们,也是当年的文艺青年呀,她一口漂亮的女中音也是一绝!

当介绍苏云是原舞蹈队副队长,现依然活跃在舞台上时,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在笔者的极力鼓躁和南姐的盛邀下,年逾七旬的苏云也端膀拿腿地展示了民族舞,现代舞的几个基本动作。

笔者妻评价道,别看苏哥平时像个焉巴巴的小老头儿,上台往那一站就两眼炯炯有神,举手投足完全是一个动作完美的舞蹈演员呀!

南姐也感慨地说,受过专业训练的舞蹈演员就是不一样,每个动作都到位,有味儿,有范儿。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全体重庆战友共同举杯,感谢胡明夫妇热情的款待,并期待与他们在重庆再次相聚。

晚宴结束前,胡明硬要让后厨给每家拿几个馍,再包些卤肉和咸菜以备路上吃。

考虑第二天上午就到家,大家婉言谢绝了他的美意(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后悔呀……因为,本人就喜陕西面食那一口儿)。

告别了盛情重义,送我们至楼下登车的胡明夫妇。汽车将我们送到火车站。

此时的西安,已是华灯齐放,霓虹闪烁,到处都是络绎不绝的人流。城市又开始了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夜生活……

旅游大都市的西安,又即将迎来五一假期的旅游高峰。

……

即将落笔之时,再次的西安游和西安战友们的热情接待,笔者心生感慨:

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一片天空,或阴或晴;

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一段回忆,或深或浅;

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一段感情,或淡或浓;

每个人都有自已的故事,或平淡或精彩。

缘来,来的是温暖,动的是心灵;

缘去,去的是情义,散的是灵魂;

走过,留下的是璀璨,回忆的是繁华;

路过,回忆的是轮廓,回忆的是岁月。

莫去过问过去的故事有怎样的结局,也不纠结多少的眷恋埋藏在心底,只愿珍藏这一路相惜的感动与欢愉,回眸处,是一场深情与感动!……

感谢部队!感谢高原!让我们结下深厚的战友情谊!

我们珍惜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共同经历;

我们更留恋那已逝去,媚力四射的青春年华!

感谢重情有义的西安战友们!

2018年5月19日凌晨于重庆

————————————————

编辑:青藏线老兵之家

(0)

相关推荐

  • (51号兵站)

    (51号兵站)

  • 《国内游记 • 西南篇》——陕西 • 西安

    春节过后,2021年的第一次出行,我们一行5人选择了"黔西南". 出行的第九站:陕西的西安. 大年十八,早上8点钟左右从重庆出发,长途奔袭700公里,用时10多个小时,于傍晚6点多 ...

  • 澄城黄芩

    ·澄城县特产·澄城县美食·澄城县民俗文化·澄城县十大景点·澄城县十大特产·澄城县旅游指南 ·澄城县行政区划 ·澄城县名人 [移动版] 澄城县地处渭北旱原,是北药的最佳适宜生长区,素有"天然药 ...

  • 胡明红 原创 律诗

    胡明红  原创  律诗 [七言绝律]  秋兴   作者:胡明红 燕飞孤影透天寒,浪裹轻烟江口宽. 黄叶雨过愁绪淡,桂香枫景醉人颜. 彩霞飘渺晨曦染,丽景缤纷时变迁. 多少笑谈空恼怒,静听沉底水腾翻. ...

  • 美食记忆随笔

    中国超级吃嘴精汪曾祺的吃货标签是:"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1992年他来到兔子经理品尝过老板特意为他制作的几道菜之后给了一句评语:" ...

  • 赵西斌随笔:西行记实(二)刘家峡 / 轩诚清读(第1724期)

    本篇精彩: 雨未停,车继续朝着库区南岸的码头前进,大约十分钟后,车辆在穿越一个隧道后,迎面就是一座小有气势的斜拉桥,观看库区全景的观景台就设在桥的一端,我们依次下车,几位老兄嘟嘟囔囔抱怨起天气的不配合 ...

  • 赵西斌随笔:西行记实(三)炳灵寺 / 轩诚清读(第1731期)

    本篇精彩: 炳灵寺石窟的石刻造像,时代不同,风格各异.西秦.北魏.唐代和明代是炳灵寺历史上佛教最为兴盛的四个阶段.北魏时期的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中原佛教艺术风格.北周至隋代的造像从北魏细颈细腰.秀骨清 ...

  • 赵西斌随笔:西行记实(四)西宁(上) / 轩诚清读(第1738期)

    本篇精彩: 我无法记住照片上男男女女之间的关系,十几口人家的合影,我只能说还是只记得我的姨夫.姨姨和刚刚认识的表亲弟弟莫梦,但我知道这都是我的亲人,只有送上祝福.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为我娘亲家族六十年在青 ...

  • 赵西斌随笔:西行记实(五)西宁(下) / 轩诚清读(第1745期)

    本篇精彩: 这个企业带有无数牦牛付出生命的血腥气息,今天的晚宴自然是牦牛宴.主家特意推崇的牛气冲天的牦牛头让我看到了一个生命怒视人类的目光,联想到人类的残暴.我不是一个素食客,但我始终难以接受这种充满 ...

  • 赵西斌随笔:西行记实(五)青海湖(上)/ 轩诚清读(第1766期)

    本篇精彩: 看到这一幕,我总会想起81年在新疆和田当兵与老维子地摊交易的情景,当时由于维族人开化的晚,一些维族老大爷不知面值的大小,只知张数的多少,我们用一角充当一元占了不少的便宜.今天的这个藏族卖主 ...

  • 步层随笔:过年记忆 / 轩诚播读(第1793期)

    过年真的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尤其是这两年因为疫情宅家过年,我的小孙女可是乐开了花.不用上幼儿园,也还没有作业的压力,全家人以她为核心,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还得陪她玩游戏,一天到晚高兴得不得了.和孩子在一 ...

  • [散文随笔]我记忆中童年往事...

    我的童年生活 那河,不再是记忆中的波澜壮阔:那树,不再是我眼中的茂盛耸立.我那美丽的童年,一去不复返-- 岁月的积累,沉淀了许多尘埃,但它们拥有最美丽的色彩,有酝酿许久的甘甜.没人知道,那到底是不是童 ...

  • 【随笔】棉被的记忆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闲聊天,刚好有一个音乐老师,教琵琶的,于是话题自然就往音乐转了.偏门,大家都不懂,可胡吹海侃:或高精尖,有懂的人在场,也多往这上靠,可增加知识嘛,这是闲聊的常态.我不懂音乐,乐理知识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