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案例 | 幼儿园游戏主题从何处来?看孩子们由吃西瓜生发的六大主题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寓教育与活动之中,游戏之中。毋庸置疑,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游戏主题从何处来,这就是老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其实,生活处处皆教育,而这一点在幼儿园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幼儿园中的点点滴滴,孩子们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兴趣点,一场再平常不过的谈话,都是游戏活动很好的生发点。

这不,德阳市淮河路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一次间餐活动吃西瓜的过程中,对“西瓜籽是不是种子”这个话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孩子也便热烈地讨论了起来。可让老师没有想到的是,就这样一场普通的谈话,竟然能引发孩子们为期几个月的“西瓜苗”主题活动:从讨论西瓜籽是不是种子,到种西瓜苗,到想办法保护折断的西瓜苗,再到放假领养西瓜苗,以及最后孩子们的测量活动,老师都做到了最大程度的放手以及有效的支持,而孩子们也在每一个阶段都收获了不同的成长。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关于“西瓜苗”的故事吧。

(*注:案例选编自德阳市淮河路幼儿园陈露老师《一次吃西瓜引发的活动》)

阶段01

西瓜籽到底是不是种子?

在一次间餐活动中,行行小朋友边吃西瓜边将西瓜籽吐在手上,将装满一手的西瓜籽伸出来说:“西瓜籽是种子吗?种在土里能生长吗?”此话题引发了全班孩子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他们对西瓜籽是否是种子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熙熙说:“西瓜籽种在土里不能生长。”

辰辰说:“西瓜籽不能吃,不能吃的都是种子。”

妍妍说:“到底西瓜籽是不是种子,种在土里不就知道了吗?”

一粒粒小小的西瓜籽竟然引发了孩子长达二十分钟的讨论,基于孩子的发现,种植西瓜籽的课程拉开了帷幕,开始将“课程、生命、孩子”建立起联系。

在孩子们就“西瓜籽是不是种子”的话题讨论得正热烈时,小贝突然兴奋地说:“我让妈妈在网上查询资料就行啦。”其他小朋友纷纷表示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我说:“如果是的话,你们要查资料了解并记录西瓜籽是怎么变成种子的。”第二天,孩子们便拿着查阅资料的记录单迫切地想要分享和展示。

小贝说:我们在网上了解到西瓜籽是可以作为种子的,我们首先可以在水里泡一泡,后晒干,再把晒干的西瓜籽种到土壤里。

妍妍说:西瓜籽作为种子是不可以有糖分的,所以我们在种之前一定要把西瓜籽上的糖分洗干净,再把它轻轻地种在土壤里。

教师分析

基于孩子的发现产生的猜想引发其想要通过查阅资料来获取更多的信息,这一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正是孩子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孩子们将西瓜籽变成种子进行了解和研究,引发以获得直接经验为目的的学习,为动手操作验证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家长也加入到资料的查阅中来,家园共同基于孩子的兴趣推进课程的开展。

阶段02

如何像植物学家一样观察记录?

说行动就行动,孩子们根据查阅而来的信息开始了西瓜籽的培育历程。孩子们将西瓜瓤的西瓜籽取出来清洗干净,将洗净的西瓜籽进行晾晒几天。在晾晒的几天里,孩子们每天都在观察讨论。

接着,他们将晾晒的西瓜籽浸泡几天,待西瓜籽开始膨胀、发软时,将浸泡后的西瓜籽栽种到土壤里。一段时间后,西瓜籽真的冲破土壤,长出嫩芽了。

当西瓜苗开始长出新叶时,我准备引导孩子们利用绘画日记本进行持续的观察、记录。我也发现,孩子们在前期的观察、记录中经常会有自己的主观判断。为了支持孩子基于观察进行针对性记录,我与孩子们分享了“如何像植物学家一样观察与记录”这一话题。

在活动中,我跟孩子们探讨了植物学家是做什么的,怎样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的。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丰富了客观观察、记录的经验,在接下来的观察记录中,他们的记录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020.5.30

今天,我们把经过处理的西瓜籽种在土里。

2020.6.10

哇!我的西瓜籽终于变成种子了,它发芽了,并且长出两片嫩芽。

2020.6.20

哇!我观察到西瓜苗长了8片叶子,它是依次长在两边的。

2020.6.28

哇!我观察到西瓜苗长了15片叶子,它们越长越多。

教师反思

孩子的学习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孩子利用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实践验证,按照步骤将西瓜籽培育成种子。幼儿在提出猜想—查阅资料—寻找线索—实践验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孩子一起经历“从探究发现到得出结论”的思维历程,学习更加真实和深入。且孩子全程参与到获地种子培育的过程和步骤,能让其产生爱护照顾种子的责任意识。

同时,随着我和孩子们的讨论,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也有所提升,能对西瓜苗的某一特定的部位的变化也进行了持续的观察和记录。例如:最早的两片叶子的生长变化,蜗牛会不会把叶子吃掉一个大洞……

阶段03

“老师,有一棵西瓜苗折断了。”

一天,熙熙慌忙地跑过来说:“老师,有一棵西瓜苗折断了。”

我带着小朋友观察了那颗折断的西瓜苗,孩子们都很伤心,同时全班围绕着“西瓜苗为什么会被折断”的话题展开讨论👇👇

熙熙说:“可能是大风吹断的。”

辰辰说:“大风吹不进来,我认为是其他班的小朋友故意踩断的。”

行行说:“我也觉得其他小朋友特别喜欢西瓜苗,想把它带走。”

为了防止西瓜苗再次被小朋友踩到或折断,经过讨论,大家决定为西瓜苗做标志牌。在制作的初期,孩子们开始就标志牌的内容展开讨论关于标志牌的内容:

林林说:“我要在标志牌上画一个手掌,再画一个X做禁止符号。”

骏骏说:“我要画一个小婴儿,表示西瓜苗像小婴儿一样脆弱。”

同时,我有目的提供了多种材料,请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材料和工具,设计、制作标识牌。大多数孩子选择用纸板做标识牌,用胶带把标志牌固定在小树棍上,选择用水彩笔绘画和书写标志牌的内容。制作完成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把标志牌安插在植物角中。

在接连几周“种子”课程中,孩子们陆续发现自己的种子发芽长苗了,但是佑佑发现有些西瓜苗已经断了,并想到“把西瓜苗立起来,并做一个标志牌警示他人不要毁坏”的方法。佑佑找来小宝、小贝商量,决定用积木垒高的方式支撑折断的西瓜苗,三人开始分工合作。小宝用吸管测量折断西瓜苗的高度,佑佑找来积木按照测量的高度垒高,小贝制作标志牌。

第二天,积木被踢倒了,我便引发三人下一步护苗措施的思考:“积木倒了,用积木支撑的方法失败了,还用其他工具尝试其他方法吗?”三人开始讨论:“积木不坚固,容易倒”,“积木没有支撑起来,没效果”,“或许可以用另外一个工具固定……”

经过讨论商量,三人选择用雪糕棒做成栅栏保护西瓜苗。并且小朋友们还通过故事表演的方式呈现出需要爱护苗苗的行为。

教师分析

在“护苗行动”活动中,我努力落实“最大程度的放手”这一实践原则,做到“闭住嘴、管住手”,仅用了“我看见……你可以去尝试……”等启发性的语言支持孩子的自发性思考和探究。

面对孩子“护苗行动”的失败时,我始终相信孩子们的潜力,支持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挑战自己、相互合作,启发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尊重孩子们尝试每一个想法,孩子在出错、容错、纳错的实践中,习得新的经验,获得学习主动性。

阶段04

放假了,没人照顾西瓜苗苗怎么办?

假期快到了,孩子们开始们担心没人照顾西瓜苗苗,就这个问题大家也讨论了起来。

熙熙说“我们可以轮流来照顾它们,轮到谁值班,谁就来幼儿园照顾。”

小贝说:“我们可以把西瓜苗带回家,在假期里精心照顾它们。”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大家采用了小贝的办法——将西瓜苗带回家。孩子们开始讨论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回家才能保护好幼小的西瓜苗完好无损地回家。

佑佑说:“我的奶奶骑带有雨棚的电瓶车来接我的,我会用手挡风保护好它的。”

行行说:“电瓶车不安全,我坐爸爸的小汽车回家,西瓜苗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最安全。”

小贝说:“不对不对,我觉得走路最安全,西瓜苗在汽车里太闷了。”

……

教师分析

孩子们在面临暑假即将到来,苗苗无人照看的情况,积极思考影响幼小西瓜苗的安全问题,如风、雨、温度、人为等因素,最终小朋友实践自己自主思考的方法,将幼小的西瓜苗安全护送回家并且进行移栽,这也体现了孩子们的责任感。

阶段05

谁是照顾苗苗冠军?

假期结束后,孩子们纷纷将在家养护的西瓜苗带回幼儿园,放入植物角。他们都互相惊叹对方的西瓜苗长得高长得绿,但还是觉得自己的西瓜苗长得最好。

佑佑说:“我的西瓜苗叶子长得多。”

小贝说:“我的西瓜叶子最绿。”

小宝说:“我的西瓜苗最直。”

熙熙说:“我的西瓜苗长得最高。”

……

孩子们对“谁是照顾苗苗冠军”产生了好奇,大家一致决定评选出“养护西瓜苗冠军”,并就如何评选展开积极讨论。

佑佑说:“比叶子多少。”

小贝说:“可以比谁的叶子绿。”

小宝说:“比弯直。”

熙熙说:“比高矮最公平。”

……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决定比长短。说干就干,孩子们找来了连环扣、插接棒、雪糕棒、笔等测量工具测量,最后评选出“养护苗苗冠军”。

教师分析

孩子们能自主思考评选冠军的方法,探索测量的工具,实践测量的方法。在实践中,他们获得非标准测量的方法,并且尝试记录。下一步我需要提供有标准刻度的直尺,让孩子们能从非标准测量过渡到标准测量,提升班级孩子的测量水平。

阶段06

孩子们去园长妈妈办公室测量

拥有在植物角的测量经验,最近我们班的孩子迷上了测量,连环扣和插接木棍都被孩子们当成了测量的工具。每天那几个孩子都乐此不疲地测量柜子的高度,门的高度……

熙熙将小棍子作为测量工具测量门,当他快完成时,发现少了一截,缺失的这一截如果放一整条放不下去,因为正好是半截的长度,这也启发了他去寻找其他材料来测量这一截的长度。孩子们的测量兴趣愈渐浓厚,开始测量起各种园长办公室的各种物品……

小结

在一次间餐中,由几粒西瓜籽而引发的关于语言、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活动,它是教师和孩子们一起经历的一场未知之旅。在这趟旅途中,孩子们不断遭遇麻烦和困难,遭遇着“真问题”,都是促进其有益经验的建构。

几个环节孩子自发提出猜想,进行实验或者操作,这种“科学探究”式的探究方法对其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理性思维的培养大有裨益。本活动我还将涉猎到手工制作、建构、表演、儿歌创编等其他方式表达和表现出来。

这个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幼儿园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小细节就有可能引发孩子们多维度的思考和讨论,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观察并抓住这些细节,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他们就会带给我们很多意外之喜。

获奖案例(已发表)
>>>获奖案例 | 给恐龙做纸浆新衣?孩子们的想法真的绝了!
>>>孩子们发现班里的蚕宝宝饿了,一场生命教育也由此悄然展开……
>>>三面环海,一面靠山,这所幼儿园把地方文化资源变成了不可复制的特色活动!
>>>在游戏中感知数学,孩子们竟然在“蔬菜保卫战”中嗅到了“商机”!
>>>幼儿园的小火车撞车了,看教师如何“四两拨千斤”,激发出孩子解决问题的无限潜能!
>>>当游戏回归自然后,看孩子们如何和一颗大树“斗智斗勇”,最终成为攀爬小勇士!
>>>幼儿园种植活动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在这场“土豆保卫战”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区角去功能化后,椅子竟然被孩子们玩出了这么多新花样!
>>>由“都想浇水”生发的主题课程:看孩子们制作浇水器过程中的深度学习!
>>>“水怎么不听话?”——一场“驯服”水的游戏活动
>>>下雨天游戏中断?看这个班如何在雨中玩出惊艳活动!
>>>脚尖上的挑战:孩子从不敢尝试到第一个完成,教师都做了些什么?
>>>2个月!10次尝试!孩子们终于让它飞起来啦!
>>>源于生活的steam课程:数学经验并不是学加减法学出来的,而是这样玩出来的!

编辑 | 橙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