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飘逝的记忆

飘 逝 的 记 忆  

作者:汪 葆 明   北京老知青

  '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one wonderful morning in May,you told me,you love me……”,这是一首流行于40年代的英文歌曲,邻居于奶奶80多岁了,还喜欢唱它。她是燕京大学的学生,有很好的英文基础。我喜欢这支歌的旋律,如泣如诉,歌曲的名字也好——《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常勾起我对青春岁月的感怀。

  1969年2月,一辆辆满载着北京知青的军用卡车从陕西铜川出发,开往革命圣地一一延安。陕北高原瓦蓝的天空映衬着巍巍宝塔,皑皑白雪覆盖着黄土高坡。我们这些北京娃第一次看见如此壮美的景色,禁不住欢呼起来。有人高声朗诵起贺敬之的长诗《回延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每个人心中都激情澎湃,发愿要像父辈们一样,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干出一番事业。

  作者(左)与同学马奉在延安大桥留影

  面朝黄土

  生产队的架子车把知青们的行李拉到一个山坳里,几孔新挖的窑洞就是我们未来的家。老乡们憨憨地笑着,围住窑前的空地,年轻人忙着把行李扛进窑里,婆姨女子们忙着抱来自家的干柴把新窑的灶火烧得旺旺的,老人们拉着女知青的手嘘寒问暖,娃娃们在场院里奔跑、欢叫,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延河水就从山前流过,进山要先过河,走七八里山路才能进村。放眼望去,蜿蜒起伏的山麓,一座座窑洞迤逦而上,错落有序。沟底有一个水窖,水从石缝里渗出积存在里面,供全村人饮用。住在山腰的人要从沟底挑水上山,十分辛苦。尤其是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常常是挑到半山腰,脚底一滑,满满一桶水全流光了。家里没有壮劳力的,只好铲些雪放在水缸里化开用,一盆水不得不反复用。

  冬天没什么活干,主要是熟悉周围的环境,上老乡家串门、聊天。转眼就到了开春,土地化了冻,知青们每天跟着社员上山刨地。天还没亮,队长就蹲在脑坂墚上呐喊:“动弹了!”声似洪钟,震得山响。队长四方阔脸,脸膛黑红,人高马大,头上扎条脏兮兮的毛巾,穿件黑棉袄,腰里扎根绳,典型的陕北农民打扮,往山墚一站像半截黑铁塔。知青们立刻诚惶诚恐地爬出被窝,胡乱穿上衣服,拖着镢头就往外跑。懵懵懂懂,睡眼惺忪,一路踉踉跄跄跑,深一脚浅一脚,总算到了干活的地方。天才麻麻亮,知青们抡起镢头学着老乡的样子刨地,刚解冻的土地硬梆梆的,一刨一个白印。有个男知青一不小心把镢头抡在脚脖子上,立刻冒出血来,旁边干活的老乡麻利地扯开自己的棉袄下摆,揪出一团棉花,用火柴点着,迅速压在伤口处,过一会儿,血止住了,受伤的知青很英雄地拒绝休息,继续干活。

  这时,送早饭的挑子到了。领队一声休息,大家呼啦啦冲下山坡,一路爆土狼烟,把送饭的担子团团围住,寻到自家的饭罐子,抓起饼子就啃。那年月粮食紧,农民们都不够吃,经常将瘪谷子碾碎了做成麸子饼充饥。后来,知青们口粮不够了也学他们的做法,吃得时间长了都拉不出屎来。吃完早饭继续干活,一直干到中午,送午饭的挑子到了,再歇工吃饭。饭后休息一会儿继续干活,直到天擦黑才收工回家。

  作者(前排中)与在一个生产队插队的同学

  知青们分属于三个生产小队,一队的知青三男二女,二队的知青四男二女,三队是三个女知青。三个队的知青分灶吃饭,每天留一个人在家做饭。城里人不会用灶火,常常弄得狼烟四起,火还点不着。好不容易把锅烧热了,蒸窝头又忘了放水,于是手忙脚乱地重新做。往地里送饭的人已经等不及,赶紧起锅把半生不熟的窝头扔到饭筐里,再装一碗咸菜,就送到地里去了。最困难的是往缸里挑水,挑着空桶下山还凑合,等你把水倒满,几十斤重的担子挑上肩,就寸步难行了,更别说挑着担子走山路。女知青只能挑半桶水,歪歪扭扭蹭到家人已累得半死,眼看送午饭的时间又要到了,赶快做下一顿饭。这样一天忙下来比下地干活的人都累。

  夏天,在山顶上种的红薯苗需要浇水,队里就派知青往山上挑水,炎炎烈日,土地干得冒烟,上山的路又不好走,知青们索性脱了鞋,光着脚挑水上山,那真是个苦差事。一天下来人都瘫在炕上,连饭都没力气吃。麦收季节,大家手拿镰刀一字排开站在坡地里,领头的一声喊“开始!”,只听唰、唰、唰,一垅麦子就割到头了,这叫“走镰”。知青们手生割得慢,很快被甩在后面。堆在地头的麦子被打成捆,需要人用背绳背下山。知青们在老乡的帮助下,每人背了一大捆往山下走,男的背200斤,女的背100斤,压得人透不过气,双腿直打颤。几天下来,有的女生开始双腿浮肿,一按一个坑。

  古老习俗

  我们插队时,正赶上“割资本主义尾巴”,知青中的激进分子天天咋呼着“取消自留地”,就连农民自家种的几分菜地也被充公,害得村民们只能顿顿吃辣椒拌盐,也有人到地里拔些野葱拌盐当菜吃。但是,逢年过节还是想办法吃顿饺子,当地叫“扁食”。不用擀出一张张独立的饺子皮,而是擀一张很大的面皮,用小碗扣出一张张小面皮,再包上馅。

  冬天家家都腌酸菜。把队里分的白菜去帮洗净,用刀在上面划几个口放在开水里烫,然后捞出来一棵棵码进缸里,撒上粗盐、压实,再用一块大石头压在上面,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捞出来吃了。

  陕北人喜吃饸烙,一种用养麦面轧成的面条。有专门轧面的饸烙床子,将揉好的面团塞进一个底部有许多小孔的圆木槽里,配套使用的是一个带长把的木桩子,对准面团压下去,就见木槽下面的小孔中有几十根蚯蚓一样的浅褐色面条蠕动而下。然后用葱花煸锅做成热乎乎的热汤面,嚼起来特别筋道,好吃。

  插队前作者(前排左)与同学在天安门留影

  山里人尽管穷,但是婚丧嫁娶仍要办得热热闹闹。新娘穿上红衣,头顶红盖头,骑着毛驴,吹鼓手在前面吹吹打打,全村的老乡都来吃酒席。说是酒席,其实没什么东西。鱼是木头刻的,表面上像真鱼一样浇了汁,里面各种作料都有,大家也假模假式吆五喝六地吃。那一年,老队长生病去世了,他住的窑洞就在我们上面,什么动静都能听见。他婆姨在上房哭,高一声低一声,身子前仰后合,哭得昏天黑地,一边拍着大腿,一边干嚎:“周根他大呀,喜娃他爹,你丢下我们可咋活呀!”整整闹腾了一宿。第二天出殡,村里人排成送葬的队伍,前面的人举着招魂幡抬着棺材,孝子贤孙披麻戴孝紧随其后,有撒纸钱的、有摔瓦盆的。沿路的家家户户门口都点上一盆火,传统的送葬习俗一个都不能少。

  高昂代价

  这里的老乡很穷,没见过马,仅有的运输工具是驴拉架子车,但也是稀罕物。大多是人背肩扛,一个木架子、一条背绳,把上百斤重的高梁、谷子用背绳捆住,左右各挽一环形套,人半蹲着胳臂伸进去,使重物紧扣在背上,然后使劲发力将重物背起。后来,就是这种非常原始的运输方法毁坏了我的膝盖。

  那年冬天,我们二队的知青和老乡上山里背柴,也是男生背200斤、女生背100斤,从山里出来要走40里山路。我身体弱,走得慢,很快就被落下了。勉强走了20多里,实在走不动了,就靠在山坡上休息。那捆干柴还不能卸肩,否则就站不起来了。等气喘匀了,再想站起来,已经不行了,因为没有人帮你往起托,死活站不起来。我攒足浑身的力气双腿玩命往起一撑,只听左腿嘎巴一声,我就趴在地上动不了了,腿疼得厉害,根本不能动。眼看天就要黑了,前后没有一个人影,真是呼天不应,叫地不灵!直等到天完全黑了,生产队长发现我没回去,才找上山来,把我背回住地。

  当天夜里我的腿就肿了,粗得像大象腿,连棉裤都穿不上。第二天,队长派人赶上驴车送我去县医院看急诊。照过片子,说可能是韧带撕裂,开了些活血化淤的中药,就打发回去了。在炕上躺了一个月,伤腿仍然肿着不见好转。队长慌了,怕我的腿会残,就派人送我回北京。临行时,队长特意砍了一截枯树,用刀削成拐棍让我拄着。

  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经著名骨科专家诊断,我的左腿半月板撞碎了,需要手术治疗。当时正值动乱后期,我姨妈担心手术做坏,没让我做,就找了京城颇有名气的中医正骨医生手法治疗。每次都被折腾得死去活来,坚持治疗了一段时间,已经关节强直的左腿总算能打弯了。但是,大腿的肌肉已萎缩了两指(约4厘米),又去求助中医针灸。中医将一尺多长的细针从大腿根扎进去,直扎到膝盖处,然后用手指使劲捻针头,腿部的肌肉立刻剧烈抽动,感觉就像上刑,每次治疗下来都是大汗淋漓,衣服全湿透。在北京呆了大半年,伤腿的功能基本恢复,该回生产队了。大夫给我开了诊断证明,说明我的腿暂时不能爬山。这样,我就留在县里参加编辑《知识青年在延安》专集,一直没有回去。后来,西安电影制片厂到延安招收配音演员,选中了我和另外6个北京知青,我才正式结束了插队生活。

  几十年过去,我已是60多岁的人了,当年在延安的生活经历仍刻骨铭心。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淳朴敦厚,使我们浮躁的心归于平静;他们那种虽身处清贫却常怀感恩之心的宽容,使我们明白了“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的道理,赋予了我们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权势低头、宠辱不惊、永远乐观向上的心态。正所谓“大千世界,有容乃大”,这种中国式的哲学够我受用一辈子。

───────────

注:本文选自北京丰盛中学《丰盛千千树》(中)

  主编:樊爱国 副主编:汪葆明 吴安

   作者简介 汪葆明,北京丰盛学校初66届毕业生,1969年到延安插队,1976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历任影视编导、主任编辑、报社总编、中国红十字会筹资宣传处长等职。所编导的电视片《历史在这里沉思》在央视和联合国禁毒署国际会议播放,《飘扬的红十字》由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题写片名,《中国人的生育观》入选夏威夷国际电影节。

(0)

相关推荐

  • 焦爱民丨我是公社好社员

    在农村传统的耕作方式中,有许多技术活,扶犁耕地赶马车,摇耧撒籽麦场活,样样都有一定难度,掌握了这些技术才称得上"全把式".许多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了一辈子,仍然把式不全,只能当个&q ...

  • 知青往事:他甘愿放弃回城机会,娶了陕北婆姨,培养了两个大学生

    在陕北佳县马家店我见到了姚海峰老师,姚老师退休之前是一名小学老师,他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老师,从马家店走出去的学生多半都是他带出来的,而且有很多学生都考上名牌大学,因此马家店又被称为"状元村& ...

  • 知青生活故事:陕北插队5年,临走时,老丈人一句话让他至今难忘

    如仪爱影视 关注 2021-07-31 02:18 张旺财是地地道道北京人,今年已经71岁了,已经退休十多年了,平时生活很是简单,每天和老伴李玉娟,养养花,遛遛狗,有时候会带着老伴去旅游一下,两个人结 ...

  • 【徐永群】陕北知青岁月——窑洞的故事

    文/徐永群 陕北知青岁月 窑 洞 的 故 事 我到公社参加了三天会,是出席学毛选先进份子总结大会,我在会上也作了发言,后大家评比推选到县城参加更高-格的会议. 尽管出席会议的我们队大队长-再保举我去, ...

  • 下放京山农村,与女鬼对视半小时

    我是六八届初中生,知青下乡在湖北京山县宋河区龙王公社同福大队三小队.那时我十六岁,七零年元月知青都安排去修水利,还有十多天要过年了,本人从十多公里外的高关水库渠道工地回到生产队. 我队就两个知青,生产 ...

  • 山乡老俵情

    山乡老俵情 鲍金棣 二0一八年十一月四日是我们广丰知青下放德兴五十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我们原知青班的8名战友在班长程学军的带领下,满怀激情的回到五十年前下放插队的地方原德兴县界田公社光明大队程村生产队 ...

  • 【徐永群小说】亡 妻

    文/徐永群 亡 妻 陕北的春天,又迎来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春耕正式开始了. 乡亲们还是很重视这个节气,庄爷们排成队,-溜溜剃个光头.婆姨们摊成-叠叠的春饼,卷上豆芽菜,胡萝卜丝,洋芋丝,光景好的人家 ...

  • 延安窑洞

    延安窑洞

  • ​往事只能留在记忆里,你只管大胆地向前走

    <撒野>中谁说过一句话:没有谁的生活会一直完美,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看着前方,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 美好的生活就在前方,你我都没必要停滞不前,一味的活在过往的岁月中感怀伤秋,那样的人生注 ...

  • 知青往事:在东北插队娶了大自己五岁的寡妇被嘲笑,他却语出惊人

    上海知青刘建江曾在东北边陲插队落户生活了几十年,退休后他才和他爱人一起返回了上海生活.说起当年在东北插队落户的那段生活经历,刘建江老师感慨万千,他说一辈子也忘不了那段青葱时光. 今日头条智能配图 刘建 ...

  • 往事汝城||端午节记忆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自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最早是为了祭奠含恨死在汨罗江中的屈原. 经历了春秋冬夏,风吹雨打,端午节在许多古节日中保留了下来.它流传的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华夏 ...

  • 知青往事:看不到希望她嫁给了陕北农民,坚守十二年他走出困境

    1969年1月19日,六八届初中毕业生吴成国和数百名北京知青一起坐上了北京开往陕西方向的知青专列,开始了下乡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艰苦历程. 1月23日下午,吴成国他们十三名北京知青来到了陕北 ...

  • 中国影像方志|塔河:北陲枢纽,承载捍卫北疆的英雄往事;铁道兵记忆,回荡大兴安岭精神的时代强音

    CCTV-10 2021.4.20  23:16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黑龙江卷 塔河篇 塔河篇 预告片 塔河,这里是史前先民栖息繁衍的乐土,也是大兴安岭环抱的新兴城市.这座北陲边城,充溢着 ...

  • 「知青往事」“匹格”——草原知青的狗

    "匹格"--草原知青的狗 吴力工 城里人家求解闷消闲养条狗,苦于没条件:乡下农户为看家护院养条狗,似乎也有无两可.惟独草原上的牧民,不论穷富,哪个包都要养狗,且绝不止一条. 其实, ...

  • 知青往事:一眼半百(作者 朱潭清)

    有这样一种现象大家都知道,退休之后电话就寂寞下来了,不管是座机还是手机,一天也不响几次,偶尔响起,不是推销保健品的就是卖茶叶的,也不知道号码是怎样泄露出去的.时间久了,对于远路的.无相关的电话我只有一 ...

  • 「知青往事」留延边知青——“甜女”刘小妹

    "甜女"刘小妹 作者:何永根 1969年,上海女知青孟甜女来到延边插队落户,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她冲破了种种世俗偏见与朝鲜族青年李华建立了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至纯至美,令人唏嘘不已 ...

  • 「知青往事」冬天的饶力河——北大荒支边生活25年

    吴泽佐支边时北大荒留影 冬天的饶力河--北大荒支边生活 口述:吴泽佐 记录整理:吴 嘉 我从北京到北大荒是1965年9月2号,是跟随支边青年去的,当时是北京市副市长给我们送的行,那年我17岁.火车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