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这家房企,"迁都"上海,5年要进千亿俱乐部

上海似乎一直都是房地产企业的福地。

早在2000年旭辉集体就将总部从厦门迁至上海,开启全国布局,业绩也突飞猛进,如今已是全国Top15,跻身“千亿俱乐部”。

新城控股2009年将总部迁至上海,第二年销售额就突破百亿,2017年位居全国Top13,同样是“千亿俱乐部”的成员。

阳光城在2012年由福州迁入上海,攻城略地,发展迅猛,2016年突破400亿,2017年业绩如坐火箭,飞升至950亿,进入全国20强,跨越千亿只差一步之遥。

2016年后,房企更是扎堆“迁都”上海。

百强明星房企福建正荣和温州中梁的总部2016年迁至了上海,3月福建房企融信中国正式宣布总部已迁入上海,6月东原地产也正式将总部从重庆搬迁至上海的大虹桥。禹洲地产也在2016年完成总部“入沪”。2017年中骏置业宣布其公司总部正式入驻上海中骏广场……

而这些“迁都”上海的房企有一个极为相似的共同点——这些房企凭借立足上海后,开启了全国化的扩张道路,并获得了快速发展,销售额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这让房企越来越偏爱上海。不仅要依托上海强大的中心力和辐射力,更重要的是总部在房企的布局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是房企进行转型、扩张、创新等战略变化的基地和后盾。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房企自然希望站在上海放眼全国,然后迈向全国。

2018年7月28日,来自安徽合肥的三巽集团也将自己的总部迁至上海并举行了上海总部揭牌仪式,并宣布自己的布局全国的发展战略。

三巽集团2017年才跻身中国地产150强,但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让行业不少企业关注,尤其是身处二、三线城市的中小房企。

在此次三巽集团“迁都”上海的揭牌仪式上,三巽集团董事长钱堃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上海总部乔迁,三巽集团‘实现千亿目标的企业愿景’获得了实质性的推进,依托上海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人才优势,将助力集团进入全国房地产企业一线阵营。”

在家家都在跨越式发展、争千亿的背景下,这家2017年销售额为48.4亿的“小房企”能够借助上海这块福地,快速跨越千亿的门槛吗?

三巽集团成立于2004年,之前在业内一直籍籍无名,2017年,三巽集团以48.4亿的全年销售业绩,75.7万方的全年销售面积,分别名列2017安徽典型房企销售金额排行榜榜单和安徽典型房企销售面积排行榜榜单的Top10,在安徽本土房企的各项数据排名中均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并且跻身中国房地产企业150强,发展势头强劲,逐渐被行业熟知。

2018年伊始,在三巽集团与博志成的举办2018年战略研讨会上,三巽集团把全年销售目标由80亿调整到100亿,挑战目标调整为120亿,2019年业绩目标300亿,进入全国百强,五年目标千亿!

跨越式发展在如今的地产圈也不足为奇,“百亿”目标势在必得,但“5年千亿”是不是步子迈的太大?

在三巽集团内部,各层级人对这个战略目标的共识是令人惊讶的。

三巽集团所有高层、中层及骨干员工都对公司战略目标清晰一致且充满信心,能够清晰描述公司未来战略布局、运营模式、投融资节奏、业务战略等思路。

战略共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像我们赛龙舟,“鼓是令,梢是命”。没有战略共识的组织就是没有船舵的龙船,方向不对,越努力越尴尬。没有战略节奏的组织就是没有鼓点节奏的龙船,就算方向一致且大家都付出努力,但节奏不匹配,不能合力,损耗巨大。

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还要充分考虑行业节奏与企业发展节奏的匹配。现在的房地产行业,均好时代成为过去,轮动效应非常明显。

所谓轮动,一是产业轮动,表现在各业态产品的分化。二是城市轮动,分不同级别的城市轮动以及同等级城市之间轮动。

三巽集团对城市发展节奏进行深刻研究,踏准城市轮动的节拍,从趋势和轮动中找到发展机会,提前布局,实现规模与利润的双丰收,达到企业发展中投资节奏、融资节奏、运营节奏、销售节奏与行业节奏有机匹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从战略布局角度来看,一直以来,皖北区域是三巽集团聚焦深耕的重点区域。

随着合肥以及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潜力逐渐释放,截至2016年底,三巽集团已实现走出安徽,布局长三角区域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投资足迹遍布安徽、河南、江苏、山东、陕西等地。

2017年,三巽集团向品牌房企进军,并全面开拓皖南、皖北等省会城市市场。

2018年,以山东与安徽作为两大业务基地+多元化业务布局+点状机会的投资布局模式确立。

三巽集团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变革和创新,强化与革新企业经营及管理,制定灵活有力的销售策略,来应对不确定性的市场波动,增强自身的行业竞争,为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打好了充分的基础和准备。

此次“迁都”上海,新总部将成为三巽集团“立足上海,布局全国”的战略中心、运筹中心和决策中心,未来将发挥枢纽性作用,标志着三巽集团进入布局全国、比肩一线地产企业的新时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