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的机制及风险预测的研究进展

作  者

骆家晨 戴黎明 综述 魏毅东 审校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摘  要

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NOAF)是心肌梗死后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为5%~23%。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NOAF能显著提高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长期死亡率。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后NOAF的发病机制及风险预测方法的文献进行综述。目前针对这类心律失常的治疗仍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而这对NOAF的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了解其病理生理机制,掌握尽早识别这类心律失常高危患者的方法成为预防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新发心房颤动;发病机制;预测价值

精 华 文 章

爱分享,爱引用!

文章引用格式

骆家晨, 戴黎明, 魏毅东. 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的机制及风险预测的研究进展[J].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6, 25(4): 298-302.

注:以下全文分享为图片格式,如果想阅读论文pdf,欢迎登陆中国知网、万方或本刊官网(http://zzs.ujs.edu.cn/syxd/)下载阅读!您也可以点选本微信平台菜单“期刊在线”—“论文检索”,将检索到的论文pdf保存到本地阅读。

温馨提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