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46.为什么说“拳论是一个整体”

拳论是一个整体

——节选自《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马长勋口述,王子鹏整理

太极拳拳论很重要,看拳论要全面地看,拳论是一个整体。现在很多人都是从字义上逐句地讲解,这样就支离破碎了。
比如“人刚我柔谓之走”,人刚你也刚,这不就是双重了吗?顶了吗?一顶就是大力胜小力,就不符合以小力破大力、以柔克刚的理论。太极拳的理论没有一个空洞的,当你真练到那一步,都懂了的时候,你会发现它都是很实际的东西,没有什么虚词、修饰语,它都是古人练功时的心得,身上体会出来的东西。你身上没有,很难看明白它的真正含义。

【马长勋老师演练太极刀】

比如王宗岳先生讲的,“由招熟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是推手的几个阶段。从道理上讲,完全符合逻辑。比如推手,我就练一个掤,今天我用30斤的劲,明天还是,等我用熟了,脑子就活了,我能不能加点别的方法?这就是招熟以后,把它分解,用最省劲的、最有效的办法。这样,逐渐就能找到对方来手的速度、机会、力点,自己身上如何放松,如何从脚底把力传过去等等。这样由量变到质变,这就是由招熟渐悟懂劲。
所以练拳要有悟性,不能会一个掤我就老用,别人一活你就掤不上了。它需要随机应变,这就是渐悟懂劲。懂劲后,由初懂到真懂,再到熟练运用,阶及神明。比如初懂的时候,对方10斤劲我才能知道,再推一阵儿,对方来5斤劲我就知道了,再提高了,对方半斤劲我都听出来了,再好点稍微有点劲我就清楚。所以懂劲也分高中低,等你以后真明白了,把这个道理都清楚了,把“为什么这样”也搞清楚了,那就到了“神明”阶段了。这并不神秘,这是熟练以后的质变,你来手我接上就是这个劲,正合适,正打上我需要的这个力、这个点。看起来挺神秘,其实完全符合科学。
“神明”不是我坐在这儿一想对方就出去了,不是这样。推手是力学和心理学的结合,力的大小、速度、角度,都能用科学方法说清楚。
比如刚练的时候都是直劲,直对直,等提高了,斜对直,直劲就不好使了。这就总结出来“直来斜走”、“方来圆化”,就不是“直来直去”了,这就提高了。(微信公众号:潜真堂)
太极拳艺无止境,你把这个原理弄清楚了,你到90多岁也能推,推出来还能非常漂亮,这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的,但对真正搞这个的人来说,是完全可能的。
读拳论不能抠字眼,要有师传,要有身证。你“得不着”这句话,靠看书去抠字意,就会走弯路。
比如王宗岳先生说“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这句话如果是没有真明白的人给你讲,或者你看书就找不着东西。
“顶”是什么,现在都说是头顶,基本都是这么解释的。“虚领顶劲”实际指的是推手的接触点,把这个点虚虚地领起来,轻轻地粘着对方。这个顶是接触点,不是头顶。指脑袋的时候叫“顶头悬”,“顶头悬”要和“含胸拔背”这四个字结合起来,提顶吊裆,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这是身法那一部分。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这句话指的是推手,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这里的关键是推手接触的那个“顶点”要虚、要松、要轻、要灵,这样才能听劲,才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只有真正搞懂了这些个含义,才能指导我们练功的方向。但是,真要搞懂这个,没有明师的指点不行。
王宗岳先生讲“牵动四两拨千斤”【打手歌】,一个很重的物体,你把他摇动了以后才能“走”。比如过去的大酒缸,你搬是搬不动,你左摇右晃使它晃动起来,就可以把他“赶走”,这里头就是“牵动”。推手也一样,“牵动”就是把对方的“根”给牵动了,这才好走,不能强打硬要。人是个“活物”,他比“死物”更容易牵动。有的拳论上写:“四两拨动八千斤”,很霸气,但不通。没有牵动,拨不起来。所以,都是拳论,你得分析着看。现在有的拳论把太极拳说的玄之又玄,脱离科学,不是那么回事。
理论的东西不能错,理论一错,你练起来就南辕北辙了。
宋书铭有一句话:“猴头永不抛,问尽天下众英豪。”关键是这个后一句太要命了。这个“猴头”都解释成了“喉头”、喉结,“永不抛”就成了含着下巴,这能问尽天下众英豪吗?赵子龙不懂这个?关云长不懂这个?你收着下巴颏,那刀就砍不着你脑袋了?这不是笑话吗?
这个“猴头”,属于隐语,“猴头永不抛”,也是指自己的劲,也就是跟人搭手的接触点,过去用隐语,不给你说明了。为什么比喻成“猴头”呢?那猴子头是外露的。杨禹廷先生给我解释这个,不抛,就是不“抛露”。你看猴子不长寿,猴子老是那个劲,叫“猴顶云”,精神都露出去了。老先生还学过那个动作,意思是要含蓄不露。搭上手,我很轻很灵,不抛露出去,不暴露,对方就无法了解我,你一露头我就拿住了。这是它的真含义。这个书上很少有解释清楚的,都写作“喉头”。

附:近期文章链接

声声入心——俄罗斯歌曲MV《多想活着》

新视频‖001.龙飞师兄推手表演并讲解

新视频‖002.马春敏老师练拳推手心得

论语漫言‖003.何事三省?

论语漫言‖004.脆弱的关键

论语漫言‖005.观过知人

番外篇‖034.太极推手的“两把尺子”

番外篇‖035.阴先动,阳后随

闲情‖22.片山君,你去哪儿?

《沙家浜》片段

闲情‖024.最酷最美小萝莉

传习录‖43.一个“拳”字误一生

传习录‖44.练推手必须“口传身授”

传习录‖45.马长勋老师的“推手三规”

潜修集‖069. 才有梅花便不同

潜修集‖070.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守卫我们的家园

读史札记‖03. 厕所里的刺客——“无礼”的代价(上)

读史札记‖03. 齐湣王之死——“无礼”的代价(下)

读史札记‖004.灾难时刻, 禽兽之心

年轻时代‖01.秋日的私语

年轻时代‖57.那年秋天

年轻时代‖66.候鸟之恋

(0)

相关推荐

  • 名家解经典 |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 ...

  • 太极拳的“懂劲”问題,有几人明白?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指出:"由着熟而渐悟懂劲 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可见,"懂劲"是练习太极拳的关键,也 ...

  • 论太极拳「由着(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太极新手--赵梓永 王宗岳<太极拳论>这句话,流传可谓甚广.解说理解各异,争论分歧巨大.然而,这句话究竟该如何理解呢? 首先澄清一下,这句话里,简体字用"招",有的版本 ...

  • [拳经分享]怎么样让掤劲尽快上身

    王宗岳先师有云:掤捋挤按须认真.但是我们在做有规律的单双推手时,按顺序应该是掤捋按挤或按挤掤捋,才是四正手的正确轨迹. 而王先师却说:掤捋挤按须认真:思来想去王先师是把最主要最难练的劲放在了前面.相比 ...

  • 顿悟法门与懂劲的秘密:武禹襄《身法》集解(三)

    https://m.toutiao.com/is/eq1uJsB/ 顿悟法门与懂劲的秘密 一一武禹襄<身法>集解(三) 李新方 [原文]提顶,吊裆,裹档,护肫,含胸,拔背,松肩,沉肘,腾挪 ...

  • 传习录‖36.“吴式拳”为何叫“杨式小架”

    吴式源流 --节选自<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马长勋口述,王子鹏整理 "太极拳"这个名字,据说是光绪的老师翁同龢起的.杨露禅在永年教拳的时候叫"绵拳" ...

  • 传习录‖59.马长勋老师谈“拿脚练拳”

    拿脚练拳 --节选自<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马长勋口述,王子鹏整理 你盘拳的时候,时时刻刻别忘了你的俩脚掌:你推手的时候,不管碰你身上哪个地儿,都跟底下说着话,去里头找这个东西.简单说就是 ...

  • 传习录‖47.何为“以人练拳”?

    以人练拳 --节选自<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马长勋口述,王子鹏整理 练太极拳教学方法很重要.王先生为什么教的这几个徒弟手都那么好,都那么灵,听劲都那么准确,这和老师的教学方法分不开. 我后 ...

  • 传习录‖43.一个“拳”字误一生

    一个"拳"字误一生 --节选自<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马长勋口述,王子鹏整理 太极推手虽小,但是包含的理大. 道可道,非常道,太极拳也是拳,但不是我们一般看到的那个拳. ...

  • 传习录‖37.为什么说“吴式拳打不了人?”

    吴式拳打不了人? --节选自<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马长勋口述,王子鹏整理 有一种说法,"吴式太极拳打不了人".我觉得,这个评论并不等于贬低吴式太极拳. 武术界是个是非 ...

  • 传习录‖27. ​王家学艺——马老的学拳经历

    王家学艺 --节选自<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马长勋口述,王子鹏整理 在王家学艺那些日子,真的让人怀念. 我记得那时候,春秋冬三季去的时候多,夏天去的时候少,甚至就不去了,人家也是一大家子人 ...

  • 传习录‖25.暗度陈仓——马老的曲折学拳路

    暗度陈仓 --节选自<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马长勋口述,王子鹏整理 从地坛公园回来,我就琢磨这事,想跟王先生多学学,刘老师既然不带自己去,就想自己去打听王先生的住处. 我听说董焕堂解放前是 ...

  • 传习录‖22.相得益彰——温铭三先生讲拳讲的好

    相得益彰 --节选自<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马长勋口述,王子鹏整理 刘老师特别强调规则,他说,这就像打乒乓球,按规则练,慢慢就成了条件反射.只要有人一撕巴,刘老师就说你们别练了,这样练越练 ...

  • 传习录‖09.王茂斋先生“学拳管饭”

    学拳管饭 --节选自<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马长勋口述,王子鹏整理 王茂斋先生名气大,交友广.从王茂斋到王子英,这两代人,几十年的时间,家里天天有人.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每天晚上还有十几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