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创作之凝练
诗词格律教程
作者:朱承平
诗词格律全集(精装)
作者:张小燕,陈佳 著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读诗、品诗、写诗,是一种雅兴。古典诗词的魅力究竟是什么?如何鉴赏古典诗词,又该怎样写出具有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的诗词来,令众多的诗词爱好者孜孜不倦,苦苦探寻。
古往今来,诗评家的评语,选家的注释、解读,无疑对我们欣赏古诗词,诗词创作,了帮助。但是,这只是外力,真正读懂古诗词,写出具有古典诗词同样的意蕴美,确是一件极难的事情。许多诗评家本身并不写诗,因此,许多诗评只是隔靴搔痒,未必恰如其分。最可信的,还是诗人的切身感悟之言,因为那是他们自身实践的经验之谈。基于此,许多诗人以诗论诗的句子,倒是值得仔细玩味的。
我们都知道,一首诗词是由字、词和句子组合而成的,精准、传神,是对字词的最基本的要求。它们之间的关系式应该是这样的:由字词组成句子,由句子构成整首诗词。
字与词虽然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但在整首诗词中:却是基础材料。字词的精准、传神,才能形成灵动的句子,而由灵动的句子组成的整首诗词,这才构成完美的艺术建筑。
诗词讲究炼字、炼句和炼意,在这方面,古代诗人留下了许多以诗的形式论诗的好句子,仔细品读这些诗句,对于今人而言,无论是欣赏还是创作诗词,都是大有裨益的。
这里,挑出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句子再重温一下。
一、关于炼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这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个诗句,作者是唐代的卢延让。原诗是这样写的:
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
卢延让并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他一生共参加了25次进士考试。但这人很勤奋,肯下笨功夫。他一生也写了许多诗,但都没有太大影响。唯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句,不仅在当时受到好评,也颇受后人的称道。
为了寻找一个恰当的字,把自己的胡须都念断了几根。诗句虽然有些夸张,但却道出了炼字的重要性。
对于动词的运用,古人是很讲究的。“着一字而境界全出。”这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经典名言。宋人张先写过《天仙子》,其中有“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王国维认为这个句子的精彩之处,全在那个“弄”字上,一个字用好了,整句乃至全诗都会灵动起来。
看来,炼字,是写诗的功夫之一,而且还是重要的功夫。对于字词的锤炼,对全句乃至全诗至关重要。古诗词中的许多名句都是极好的例证。如宋代宋祁的《玉楼春》中的“缘杨烟处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中的“闹”字,还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等等,无不体现了炼字的功夫。
很可惜的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中,有一个动词用的非常好,但为历代诗评家所忽略,很少提及。这就是“摇”字的应用,在诗的末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微风轻拂,满江的树影在摇动,诗人不说树影在晃动,而说情在摇。一个摇字,摇出了全诗的境界。
二、关于炼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是杜甫的名句,出自《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一诗的首句。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己经50岁了,基本上可以说是他一生写诗的经验总结。
杜甫说他自己的性格有些孤僻,其实按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个性格内向的人。写诗,最注重句子的锤炼,不达到语出惊人的程度是不肯罢休的。可见杜甫对炼句是相当重视的。
杜甫诗中的精彩句子实在是太多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等等,真是佳句迭出,这与他注重炼句功夫是有很大关系的。
一首诗能不能够打动读者,句子的作用至关重要。有一种现象很值得我们注意,一首诗全诗语句平平,立意也谈不上高、深、新,但却有一个精彩的句子,就能把全诗拯救。后人记不得他的全诗,却能记住这个精彩的句子。
例如王之渙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贾岛的“鸦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就连慈禧还留下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名句呢。
炼意之句:“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这是陆游写给儿子诗中的一句“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陆游说他在年轻的时候,只注重辞藻的华丽。到中年的时候才逐渐领悟到,写诗应该注重宏大气势的营造。所谓宏大,我们可以理解为诗的立意的宏大,不要小家子气。最后他还告诫儿子:你如果真的要学写诗的话,那就把功夫下在诗外。
如何写出立意高深的诗来?陆游认为,光靠辞藻的华丽是不行的,必须要有生活,要有自己的思和想。而这些都是诗外的功夫。
沈德潜《说诗啐语》中说过“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而胸襟与抱负、学识,这都是诗之外的东西。陆游的《功夫在诗外》,说的实在是精辟。
杜甫如果没有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之心,他是绝对写不出《三吏》、《三別》这样的传世名诗的。许多名诗都了这方面的佐证。
古典诗词博大精深,“诗无达诂”,又无捷径可走。古人留下许多以诗论诗的佳句,值得我们精研细读。前人的经验虽不可套用,但却可以借鉴。
作者:王步高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