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风格是作者的背影,自己看不见!
◎当我在山野写生风景,一步步前行寻找新境,永远吸引我的是新貌, 新的神秘。神秘一朝被洞悉,日久生厌,又竭力探索别样的神秘。人的一生就这样为求新而耗尽精力,最终都留下看不到明天的遗憾。
◎圣母因灵感而受孕,那是神话,只为了掩饰耶稣私生子的身份。而艺术中确存在因灵感而怀孕的真实。似闪光,忽醒悟,一种异样的思绪突然从心底升腾,谁启示了我新的美感,我乐而发颤。这是我创作生涯中每每遇到的惊喜,怀孕的惊喜。我于是用绘画或文字捕捉这转瞬即逝的感受,捕获了,牢牢不放,剪之裁之,孵化而成自己的作品。
◎人,从躯体到精神,是独立的个体,这硬道理决定了人的孤独,孤独是人的本分。但人偏偏不本分,爱群体,生活的欢乐和意义都体现在群体活动中,虽然人们也欣赏独来独往的老虎与雄鹰。有了群体,人们才步入创造,个体比之群体,其间差异难以衡量。创造成果人人共享,李白、杜甫、苏轼、陆游成了一家人。前仆后继力无尽,人类还将迁往无名的星球。但在波涛万丈的前进洪流中,个体像蚂蚁般消亡。消亡前,人往往苦于孤独感, 消亡后呢,孤独感也消亡了?或开始永恒的真正的孤独。情侣双双殉情,夫妻携手共赴死难,都为了不愿分离,惧怕孤独,但毕竟都不得不分离,不得不进入各人特有的孤独,永恒的孤独。永恒的孤独转化为永恒的安宁,但人们留在群体的贡献代代闪光。
◎我作了一幅抽象水墨《遗忘之河》,是依据传说,认为人死后必经一道河,口渴,喝一口水,于是生前之事统统忘光,此即遗忘之河。我的画面表现无形状无阴晴无方向的河,近乎忘却的境界了,却又洒落几个彩点,终于还是留下了忘却的记忆。
◎韩愈痛感:“事修而谤兴,德高而诽来”,钱锺书躲开一切媒体:“落寞声名免谤增”。
◎人生大舞台,人人有谢幕的时刻,真正谢幕了,我所见第一个沉痛的谢幕是鲁迅之死。鲁迅自己没有向读者谢幕,群众潮涌般送丧,沈钧儒大书“民族魂”三字覆盖了鲁迅的遗体,道出了全国人民心头的评语。钱锺书生前明确谢绝一切丧仪,他的谢幕似乎最冷落,但人们一直在读他,他其实永远谢不了幕。无数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艺术家,最后不知所终,无幕可谢,但作品永远在人间闪光。
◎作品的风格与质量才是作者最权威的签署。严格地讲,作品毋须署名, 有水平的观众一眼就认出是谁的作品,真有生命的作品是无法仿制的,如鲁迅的文章和梵高的画。
◎“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二十年前我曾竭力想为鲁迅这句诗作幅画,试研朱墨作春山。诗中画或画中诗,其间关系复杂,恩怨交错,大量的情况是诗作了画的注脚,或画作了诗的图解,简单化了。我首先着眼于绘画的造型本色,用墨线勾绘山水,其间穿插红、绿流动之线,以表现春意,有一幅赠了鲁迅博物馆。这次用朱色块绘山,朱墨作了画面主体,但如缺黑、白、灰块的呼应与拥抱,朱色便失其活力。
◎上帝是杰出的悲剧编导者,编演了太多的人间悲剧,洒向人间都是泪。但她是失败的喜剧作者,因她从来就妒忌人生的完美,多少盛开的鲜花被她喷吐毒液,英才早逝,哲人其夭。但我处处碰见我不喜欢的寿字,人们爱寿字,是愿望,并不意识到其虚妄,其欺骗。一位友人给我照了一张相,神情是像的,他在相片下印一排小字:贺吴先生八十五诞辰,又在右页大红底色上书写一个大大的寿字。我剪去那红底寿字,留下了照片。
◎常有人送来一些延年的补品:人参、鹿茸、灵芝......我虽瘦,却顽固地不吃任何补品,并对友人说:羊吃草长肉,生命只靠自身的机能,若用补品来退化机能,何苦呢。显然我的观点经不起科学一击,但我决不吃补药,我将巨大的鹿茸挂起来作装饰品,欣赏其抽象的形线构成。
◎我看过一张从月球上拍摄地球的大相片,一个悬空的布着明代青花瓷似的美丽的球,如果这个球上将被垃圾堆满,那都缘于人类自作孽。
垃圾也许是生存竞争的产物,竞争愈剧,垃圾愈多。华君武画过一幅漫画:有人向捡破烂的兜售良心。
◎老来仍轻松愉快地作画,熟门熟路的工作,不费劲,还开心,确是养生之道。然而创造性劳动属生死搏斗,呕心沥血的长寿者还是少数。不走重复老路,不抄袭自己,在珠穆朗玛峰上想更跨前一步的牺牲者历来倒不属于少数。
从艺以来,如猎人生涯,深山追虎豹,弯弓射大雕。不获猎物,则如丧家之犬,心魂失尽依托。在猎取中,亦即创造中,耗尽生命,但生命之花年年璀璨,人虽瘦,心胸是肥硕壮实的。
虽行伍出身,老了的廉颇也难跨鞍马,进入老、病,如何度日。我进不了所谓幸福的晚年生活,老牛靠反刍度日。
◎美,体现于风格。风格是作者的背影,自己看不见。
◎艺术作品的价值寓于真情实感。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固然须具备才华、功力、经历、素养等等诸多因素,但其出发点,必然是:真情。具备这些复杂而艰难条件的作者不多,真正杰出的作品稀有,古今中外,均不例外。风格之诞生缘于情感之赤诚。虛情假意与装腔作势,绝对伪造不出风格来。
毕加索说:“创作时如同从高处往下跳,头先着地或脚先着地,事先并无把握。”自己无从事先设计自己的风格。
注:本文选自《吴冠中画语录》/吴冠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9月)